03.08 大型鑽地炸彈可以一發擊沉航母嗎?

哨兵ZH


B–2A轟炸機可攜帶“一對兒”超大型GBU–57型精確制導航彈,如果它有能力突防進航母的防空圈內,是有可能將航母擊沉的!

GBU-57航彈是現今重量和威力最大的常規航彈,它是由著名的GBU–43“炸彈之母”升級而成的,總重量為13.6噸、戰鬥部裝藥2.3噸高能黑索金(也可以是其他類型的炸藥)。
從理論上來說,2.3噸高能炸藥在航母的淺內部引爆是打不沉十萬噸級別的航母,但是GBU–57具備非常高的穿透能力,使它可以進入到航母深內部爆炸,炸藥在密閉空間內爆炸後所帶來的傷害,要比在空曠的地方大的多!原因就是能量全部被密閉空間吸收了...這也是鑽地航彈破壞力極大的主要因素。

GBU–57航彈可以鑽入地下60米,除了它重量大,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產生了極大的動能之外,它的頭錐部分採用了“鎳鈷合金鋼”甚至更堅硬的“貧鈾合金”,這兩種金屬材料與坦克穿甲彈材料相似,甚至就是穿甲彈材料!才賦予了GBU–57極高的地層穿透能力。
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並不是很厚,圖片上是1960年代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福萊克斯號”航母在越南外海艦載機爆炸事故時的場面,飛行甲板被大火燒的扭曲變形...可以看到“福萊克斯號”的飛行甲板厚度,通常來說航母飛行甲板的厚度在50毫米,往下的機庫甲板可能會更薄一些...只有水線以下艦底艙室的鋼板厚度在80~110毫米左右、重要的艙室比如:彈藥庫、反應堆艙室、危險氣體艙室...等等級要害部門的鋼板會更厚一些,而且採用的是多種防彈材料疊加在一起,不單單隻有厚鋼板。


以GBU–57航彈可以
鑽入地下60米的能力來看,擊穿航母的多層甲板到達航母艙室中心位置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擊穿多層甲板並且在要害部門爆炸那麼給航母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甚至再將航母的彈藥引爆、將反應堆炸燬,那麼航母必沉無疑。
總之,航母雖然有多層的防禦體系、自身的抗打擊能力也很強,但是世界上的事務還是要以“唯物主義觀”去看待,是武器就會有其弱點,反航母的戰法就是要“由內”將它摧毀,也就是使用任何手段只有擊穿它的飛行甲板,在它的內部爆炸就有可能將它擊沉。


皇家橡樹1972


只不過,目前的所有鑽地炸彈不具備攻擊航母的能力。

簡單的說下目前比較廣泛使用的鑽地炸彈,主要就是GUB-28和GUB-57這兩種型號。

尤其是GUB-57,這型炸彈也被叫做炸彈之祖。在GUB-57內部填充了2404公斤的加料炸藥。主要是以B炸藥加上氧化物和鋁粉組成。使這種炸彈在爆炸的時候相當於110噸TNT黃色炸藥的爆炸威力。

並且炸彈前部設計的侵徹頭可以輕易的穿透30米左右的水泥設施,對航母飛行甲板的穿透力如果換算一下也可以直接穿到10米左右。


這樣,在航母內部爆炸,其實還是可以摧毀一艘航母的。


然而,GUB-57並不具備打擊航母的能力。這就得從GUB-57的作戰方式來看了。

通常,GUB-57需要從1萬米高空向下投擲。通過地球重力加速度將勢能轉換成動能。整個下落過程將近1分鐘(如果不計算空氣阻力的話也要45秒左右)。

在這種攻擊狀態下是無法擊中一艘正在高速行駛的航母的。


當然了,加引導頭是不是可用?W君先說,這枚炸彈的確是帶有制導能力的。但其制導方式是利用GPS進行制導。在投擲之初GPS開始工作,利用尾部的可動舵片修正GUB-58的飛行軌跡。


但有一點要注意到,GPS是一個定點裝訂數據。在發射之初就裝在了炸彈中。中途不會因目標運動而作出修正。換句話說GPS的定點數據其實就是讓這枚炸彈去炸一個固定目標的。



基本上這種炸彈對運動目標沒有效果。


再有一個觀點就是給炸彈加上一個尋的導引頭行不行? 還真不行。GUB-57上面的舵片其實效率很低。GPS導航信號其實僅僅是在炸彈下落的前半段時間才有作用。在炸彈下落的後半段,其速度就已經超過了音速,這時炸彈上的那四片小舵片的空氣效率就已經消失了。炸彈在後半段是純自由落體的方式下降,並不具備可導航的能力。


所以咱們甚至不用考慮載機能不能飛到航母上空,只是看炸彈本身就會發現這件事幹不過的。那麼GUB-57是做啥的?——打固定的地下設施。固定地下設施是根本沒有任何自己運動的可能性的。所以相對好打一些。


軍武數據庫


要想知道一發鑽地彈能否將航母送入海底,咱們就先來了解什麼事鑽地彈;鑽地彈的穿透性怎麼樣吧!

鑽地彈由於攜帶有侵徹戰鬥部,由於引信採用延時引爆技術,一般延時300毫秒,在碰到堅硬的物體是並不會立刻爆炸,而是利用動能繼續向下突破,等到穿透地下工事的防護後才會爆炸。因此,鑽地彈能夠突破地下人防、碉堡、隧道等堅固的防禦工事。

早期的延時引信不能取得較好的小國,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如今已經採用高智能引信,能夠對鑽地彈頭周圍的介質進行感知,在土層、鋼筋混凝土等介質中不會被引爆,一旦感知到空氣,也就意味著已經穿透了掩體,引信便立即被引爆。不僅是在引信方面有發展,彈頭也是越來越先進,在此前的基礎上加裝了預侵徹彈頭,到達預定位置被引爆,爆炸能夠使彈頭破片的速度達到6000米/秒,炸開的口能使主彈頭穿透到更深的底層。

鑽地彈自問世以來可謂戰功卓著啊!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僅用2周就研發出的的GBU-28掩體破壞者裝上高智能引信後,能夠穿透6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30米厚的地層,對伊拉克的地下防禦工事進行致命的打擊。1991年2月,美空軍的一架F-111戰鬥機投放的2枚GBU-28鑽地彈,1枚就給地下掩體造成了毀滅性打擊,致使近千人死亡。在199年的科索沃戰爭、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使用鑽地彈取得了一定的戰果。近日,美國公佈了一段2018年底第509轟炸聯隊使用B-2投放巨型鑽地彈GBU-57的視頻,畫面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鑽地彈產生的效果。

航母雖然是使用高強度、耐高衝擊的的特種鋼製成,但是航母的各模塊使用的鋼材的厚度並沒有達到以前戰列艦、巡洋艦的幾百毫米的厚度。水線以下的鋼板厚度為150~203毫米,甲板鋼板厚度在40~50毫米這樣。幾釐米到十幾釐米的特種鋼板再剛也剛不過幾米或十幾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吧,不然地下人防都使用特種鋼來建好了,何必還要去挖洞、然後澆築幾米甚至幾十米厚的混凝土。航母作為大型海上平臺,能夠起降戰鬥機,不易被海水腐蝕,外加恩能夠抵禦一般炸彈的攻擊足以,並不是一個堅不可摧的碉堡。只要被擊中,一發銷魂也不是不可能。


弘軍揚客


那麼鑽地炸彈能不能穿透航母甲板呢?答案是肯定的,現代航母以尼米茲級為例,其甲板厚度一般只有15釐米左右,而鑽地炸彈性能一般的都能鑽透幾十釐米的混泥土層,特別的厲害的可以鑽進180米深的土層,美國人曾經用自己的三軍通用防區外攻擊鑽地導彈做過一次不爆炸鑽地試驗,該彈頭使質量為230噸、厚為1.5米的鋼筋混凝土靶標連同其固定機構後移了100毫米,而彈頭在貫穿靶標後還繼續前進172米,彈頭殼體卻沒有受到明顯的損壞,可見其能量之大,因此對付厚度只有十幾釐米的航母甲板,鑽地炸彈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那麼鑽地炸彈鑽入航母甲板後能讓航母一發入魂嗎?這個就又要分開說了,鑽地炸彈分為核彈頭和常規彈頭,冷戰期間美國用於打擊蘇聯地下核指揮所的B-53鑽地核彈,爆炸當量達到900萬噸,穿深25米,目前美國主要裝備的B61-11核彈,威力變小了很多,但是也達到了40萬噸當量,這樣的威力要是直接命中航母,用一發入魂形容都不貼切,最好的形容詞是灰飛煙滅。

那如果是常規彈頭呢,目前世界上裝備的鑽地炸彈,從10千克TNT到幾百千克TNT應有盡有,其中威力最大的是美國人特別定製的1800公斤的BLU-113型戰鬥部,這個級別的殺傷部到達航母內部,通過半封閉狀態的耦合能量效應,其爆炸威力相當於開放空間的幾倍以上,炸斷航母幾乎毫無懸念,如果再引爆航母的油倉或者彈藥倉引發連鎖反應,航母也就只有粉身碎骨的命了。

總結來說,除卻戰鬥部威力過小的鑽地彈,大當量的常規彈頭鑽地彈和核彈頭鑽地彈都可以讓航母一發入魂,沒毛病!雙擊666!


軍武吐槽君


正常是辦不到,鑽地彈不是打航母的最佳選擇!這玩意兒殺傷效果一般,突防能力太差,對載體的生存威脅也很大。現在打航母最好的選擇是射程1000~3000公里的中遠程彈道導彈。

鑽地彈是經過引信延時處理的,不會在觸碰的時候就發生爆炸;鑽地彈的彈頭強度也需要通過強化處理才能具備超強穿透能力。也就是說當鑽地彈打在航母身上的時候並不會在航母內部爆炸,而是直接從航母底部穿體而過在航母底部開上一個大口子。現在航母都有隔倉,即便炸穿一個艙室也不至於被擊沉。比如美國的航母總共有9個隔倉,可以承受4個隔倉被擊穿的打擊。

其次,鑽地彈往往重量比較大,無法通過導彈發射也無法通過戰鬥機空投,只能通過大型戰機拔高水平投擲,這種使得載機平臺的生存也是個大問題。航母作戰半徑一般在650~700公里左右,航母的艦載機可以輕鬆擊落轟炸機。只要腦子不坑,一般不會採用這種投彈方式去攻擊航母的。

第三,反導攔截。由於鑽地彈採用臨空轟炸,這使得鑽地彈在投放的時候初速度偏慢(自由落體運動),運動軌跡又很穩定,容易被近防炮跟近防導彈擊落摧毀。


優己


自二戰結束後,航母就取代了戰列艦,成為了海上不折不扣的霸主,航母依照其海上飛機平臺的優勢,對其他艦種形成了碾壓,在戰後各國都開始發展航母,美國毫無疑問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現在的美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在航母數量以及質量上遠超其他國家,而為了對抗航母這一武器,各國也不斷的開發新一代航母殺手,從反艦導彈,甚至是中程彈道導彈,為了打掉航母這一目標,各國費盡心思,而近幾年鑽地彈頻頻亮相,並且表現出色,鑽地彈可以鑽入地下引爆,這種武器用來對付航母,是否可以一發擊沉航母?雖然鑽地彈在陸戰中對付地下掩體表現出色,但是對付航母可就不一定了,鑽地彈與航母對抗的結果,鑽地彈甚至不能接近航母。

航母一般都是由一整個戰鬥群伴隨出擊的,沒有航母會單獨出擊,整個航母戰鬥群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等等艦隻,這些戰艦承擔起防空與護衛航母的任務,艦上裝備了各類防空武器,而鑽地彈需要由轟炸機攜帶投擲,轟炸機這種大型目標會被第一時間方向並擊落,根本近不了身,而就算鑽地彈投擲了下去,也會被外圍的驅護艦所攔截,連航母戰鬥群的第一道防線都過不去,別說打航母了。

而鑽地彈對航母的毀傷效果也不怎麼樣,航母的防護措施非常強,內部有超級多的水密艙,這些水密艙使得航母的抗沉沒能力十分強大,鑽地彈對航母的作用十分有限,鑽穿了十幾個或者幾十個水密艙根本達不到讓航母沉沒的程度,傳統的反艦武器,比如反艦導彈,魚雷這些武器都是對航母的水線以上以下進行打擊,鑽地彈做不到這麼精確,只能給航母開個洞,但是在中間開個洞也達不到沉沒的目的,對水線進行打擊都難以做到,何況只在中間開個洞呢?


楠竹一


繼魚雷、反艦導彈、彈道導彈能否擊沉航母之後,大型鑽地炸彈又開始“瞄準”航母了,從理論上來講如果鑽地彈能夠擊中航母主體部位,擊穿並擊沉航母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擊中的只是航母甲板的邊緣,即便鑽地彈能夠引爆估計也只能損傷航母局部,無法達到擊沉的效果。B2隱身戰略轟炸機投射GBU-57巨型鑽地彈

鑽地彈是針對隱藏在地下的重要目標或者堅固重防護目標研發的一種攻堅武器,鑽地彈需要具備三個主要因素,一是要有足夠的打擊速度,二是結構強度要足夠大,三是延遲爆炸。鑽地彈的鑽地效果來自於彈體本身對目標的侵徹能力,靠的就是炸彈本身的動能,因此,鑽地彈首先要具有足夠的打擊速度;其次,鑽地彈在於目標作用時,彈體本身要承受巨大的衝擊力,彈體只有具有足夠的結構強度才能保持其完整性,繼而發揮應有的打擊效能。而至於延遲爆炸功能,對於現代武器裝備來說,已完全不是問題,對於鑽地彈而已,只要設置在何時的鑽深情況下引爆即可。

俄、枚兩國各型鑽地彈對比,左邊為俄羅斯產品、右邊為美國產品
大型鑽地彈打擊效果

在鑽地彈方面造詣最深的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早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美國就曾使用鑽深達30米的(土層,混凝土鑽深約6米)GBU-28鑽地彈打擊伊拉克的高防護目標,而其近期用B2隱身轟炸機試射的GBU-57巨型鑽地彈,威力更加恐怖,GBU-57鑽地彈全重約13.6噸,鑽深可達60米以上!除此以外,GBU-57鑽地彈不僅威力巨大,其打擊精度也很高,據報道其打擊偏差在1.2米以內(激光制導),從理論上來說具備打擊航母等移動目標的可能性。美國在海灣戰爭期間使用的GBU-28系列鑽地彈鑽地彈的鑽深能力越來越恐怖,最右側為GBU-57巨型鑽地彈

航母作為目前海上力量的核心,體型龐大、結構複雜、防護性和抗沉性都十分優良,尤其是其擁有數以千計的水密隔間,即便是部分隔間或者艦體結構損壞也能夠防止沉沒。如果是用巨型鑽地彈打擊航母的話,雖然大型核動力航母擁有十幾層甲板(艦島至艦底),鑽地彈強大的侵徹能力也能夠貫穿,即便無法全部穿透航母也能夠抵達航母的核心層,再加上數噸的高爆戰鬥部,一發鑽地彈命中航母核心部分完全有可能將其擊沉!航母本身具有極強的防護力和抗沉性,想要擊沉航母絕非易事,但如果是巨型鑽地彈能夠命中的話,擊沉航母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用B2這樣的轟炸機投射鑽地彈打擊航母,本身也是件很難實現的任務

用鑽地彈打擊航母最大的問題不是威力,而是如何能夠擊中航母,目前鑽地彈主要採用激光制導方式,而且鑽地彈本身並沒有動力,只能依賴其彈體上的翼面調整飛行路線,對於海面高速航行的航母或者其他大型艦艇而言,鑽地彈能夠擊中目標的可能性很小,另外,鑽地彈需要飛機在較近距離投射,可能在鑽地彈投射之前,載機就已經被航母的防空導彈擊中了!用大型鑽地彈打航母不現實,但是兼具大型鑽地彈威力和導彈機動性的反艦彈道導彈,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用鑽地彈打擊航母還不如用反艦彈道導彈更加實際


威吶解析


個人認為對航母沒有必要非得從擊沉入手思考問題,而是應該從讓航母喪失戰鬥力,不能發揮作用或者俘獲的角度去思考更有意義,從這個角度看,個人認為對航母最有效的攻擊手段第一是殺死人員,俘獲裝備的中子彈,第二是使航母喪失能力的石墨炸彈,第三是摧毀甲板,阻止飛機起飛的貧鈾穿甲彈。


寒楓140186093


你只要能打到,就一定能擊沉,關鍵是打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