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山海經》是華夏族的一本史詩。由於中國古人的文字記載於甲骨、青銅、竹簡,導致中國早期的並沒有希臘、兩河、印度那樣出現長篇的史詩。中國上古時代的傳說往往是隻言片語,而《山海經》就是這些傳說的總彙。本文試圖解密其中的《西山經》、《海內西經》、《海外西經》和《大荒西經》,這些內容幾乎佔據《山海經》四分之一的內容,主要記載古代雍州、巴蜀一帶的地理和傳說。

一,《西山經》中的山川形勢

《山海經》中的地理範圍,總體不出戰國時代人麼瞭解的地理範圍。東經系列主要寫的是山東半島一帶;北經系列主要描寫山西、河北、遼寧一帶;南經系列主要描寫荊楚、吳越一帶,少部分涉及巴蜀;西經系列主要描寫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巴蜀一帶。以上每一部分都有4篇內容,而描寫中部伊洛河一帶的只有一篇《中山經》。《山海經》所表現的範圍和《禹貢》也是一樣的,都是戰國時代的地理知識。司馬遷將兩者並列,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也。”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山海經》中的線索,主要有山脈和水文,我們首先來看山。綜合《西山經》、《海內西經》、《海外西經》和《大荒西經》四篇,可以得出這裡的主要山脈有華山、六盤山、白于山、崇吾山四座。其中的華山實際上就是今天的秦嶺,文中華山的河流主要有兩個流向,一是“北流注於渭”,二是“南流注於漢水”,而且該山脈上有太華山、小華山、南山(終南山)、嶓冢山等山峰,其中嶓冢山是漢江的發源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沔”。這座山脈無疑就是秦嶺。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西山經》中的主要山脈

第二座是六盤山,該山脈的河流水系主要流入黃河、渭河和涇河,如“浴水出焉,東流注於河”、“楚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渭”、“苕水出焉,東海流注於涇水”可見,改山脈應當位於黃河、渭河、涇河的分水嶺。其中還記載“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可見是涇河發源地。該山就是今天的六盤山。六盤山最高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地處寧夏南部的黃土高原之上,有“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二百重”之譽。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六盤山

白于山是黃河幾字形內部的一座大山。該山的河流基本都是“西流注於洛”、“東流注於河”,還有“涇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渭”的記載。可見該山和六盤山應該是相連的。根據位置來看,應該是鄂爾多斯高原和陝北一帶,這裡發源了無定河、延河等均向東流入黃河,在定邊附近,還有河流流向渭河和涇河。另外這裡還有一支洛河“北流注於河”,該河可能是鄂爾多斯的古代的一向北流入黃河的河流。

而西部山脈記載最多的是崇吾山,該山脈中有著許多具有傳說色彩的著名山峰,如不周山,崑崙山,天山等。其中崑崙山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河水出焉,而南流注於無達。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醜塗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於大杅。”上古時代的民族對於青海的地理狀況是十分清楚的,他們知道黃河發源於青海,反而到了漢朝卻不知道了。這裡的崑崙山應該就是現在的巴顏喀拉山。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巴顏喀拉山:黃河、長江、瀾滄江的源頭

至於其他的不周山,天山,三危山等,不知道具體是指的哪一座山,不過總體而言都位於青海一帶。這些山脈的許多河流都“西流注於流沙”,向西流入沙漠,十分符合青海一帶的地理狀況。

《西山經》中的河流除了河水、渭河、涇河需要注意之外,就是黑水、弱水、赤水三條重要的河流。其中黑水和赤水是兩條平行的河流,都向南流入了南海,根據推斷,兩河分別是金沙江和瀾滄江。古人並不知道長江的上游是金沙江,反而認為長江源頭是岷江,因此認為金沙江是單獨入海。而弱水,的確就是今天流入巴丹吉林沙漠的弱水河。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二,《山海經》中的上古傳說人物

《山海經》中關於黃帝的傳說主要位於西經系列。如《西山經》記載了黃帝的活動地區——崑崙丘。《海外西經》提到了黃帝的“軒轅國”,著名的刑天和黃帝爭奪大戰的故事也記載於此。《大荒西經》記載了軒轅臺、弇州國,《列子·黃帝篇》說:“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可見,青海一帶是黃帝一族活動地區。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圓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海內西經》

夏朝有些事蹟也出現了。《大荒西經》“有禹攻共工國山”,可見大禹曾經在此攻打過共工。傳說這裡有最高的山叫做不周山,就是共工撞斷的。後啟也出現在西經系列中。《海外西經》和《大荒西經》記載了夏後啟舞《九招》的故事。《大荒西經》有“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斬耕厥前”的記載。

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三身國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海外西經》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大荒西經》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夏後啟


周人的祖先的事蹟也出現在了西經系列。《大荒西經》講道:“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

,稷降以谷。稷之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周人是著名的農耕民族,其祖先是后稷和叔均,這裡講到兩人進行農耕的事蹟。周人是炎黃、夏人的後代,因此也是姬姓。而北狄是尚未進入農耕的姬姓部落,《大荒西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在春秋時期,還有許多北狄是姬姓的。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除了炎黃的民族之外,西經系列的著名的民族還有很多,其中西王母值得注意。《西山經》中記載“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王母是上古時期傳說居住在崑崙山一帶的女神,在《歸藏》《竹書紀年》中都有相應的記載。而《穆天子傳》則記載周穆王周巡天下,訪問西王母的傳說。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漢代"西王母"畫像

西經系列記載的古代傳說人物還有顓頊、共工、女媧、炎帝等。不過只有隻言片語。如對顓頊的記載有“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甦。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甦。”對炎帝的記載有“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於天。”對女媧的記載有“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對重黎的記載有“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曀,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等。


三,西經系列的解釋

根據以上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西經系列記載的地理範圍大概位於青海、甘肅、寧夏、陝西一帶,涉及的民族主要是炎黃族。如果我們將這些信息和考古學、分子人類學、語言學相對比,就能夠得出上古時代華夏族的遷徙信息。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根據分子人類學和語言學研究,漢族是羌族的一個分支。大約在5萬年前,現代人類開始從滇緬一帶進入了中國大陸,目前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晚期智人遺址是麗江人、柳江人,其時間都是在5萬年前,都具有了黃種人的骨骼特徵。進入中國後,開始分化為兩支,一支從沿海走,演變為百越;一支從內陸走,演變為百濮。百濮又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沿著長江流域前進,演變為了苗蠻,一支沿著青藏高原北上,最終到達了甘肅一帶,稱為“先羌”。藏族就是進入青藏高原內部一支。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東亞人遷徙路線

羌人到達了甘肅一帶,開始出現了分化,一支進入了渭河流域,發展出了農業,成為了農耕民族,也就是華夏族的前身。黃帝一族為姬姓,屬於西羌的一支,主要以遊牧為主,活動於青海、黃土高原,而北狄是其後代。《大荒西經》:“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的記載,就說明了和炎黃有密切的關係。在黃土高原發現了石峁遺址,可能是黃帝一族活動中心。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而炎帝為姜姓,是發展出了農耕的這個支系。《國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說文》認為“姜,神農居姜水,以為姓”。古代的“羌”和“姜”實際上是一個字,《說文》註解雲:“男羌為羌,女羌為姜”。《水經注》考證,炎帝所居住的姜水就是岐山之下的岐水:“岐水經姜氏城為姜水”。在西周時期,渭河上游一帶依然有“姜氏之戎”。《國語》記載“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古代傳說神農氏炎帝一族創造了農業,正符合這個地理分佈。在今天渭河上游地區發現了大地灣遺址,很有可能是炎族的遺址。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青銅刀:中國最早的青銅器


知道了炎黃的來源,就明白為什麼夏朝的有關記載也出現在《大荒西經》了。夏人是炎黃族的後代,也就是羌族的後代。新語·術事》雲:“大禹出於西羌”。《史記·六國年表》:“禹興於西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鯀娶於有莘氏,……產高密(禹),家於西羌”。《鹽鐵論·國病》亦云:“禹出西羌”。我想這些記載夠鮮明瞭,無須再論。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婦好率領一萬三千軍隊伐羌方的卜甲

周人是夏人的後裔,自稱是夏人,因為擅長農業而被商朝人稱呼為“周”,“周”在甲骨文中就是農田的形態。周人也是炎黃通婚的民族,其父系為姬姓,母方為姜姓,《史記·周本記》記載“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周族的祖先是棄,因為擅長農耕,於是擔任了夏朝的農官后稷,其子孫一直世襲這個官職。夏朝滅亡後,周人失去了官職,流竄於戎狄之間,實際上週人和戎狄本身就是一族。商朝人不斷對西邊的方國作戰,這些方國被稱為“羌”,意思就是牧羊之人。後來周人在渭河上游一帶重新開始定居農業,才開始發展壯大。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瞭解了這些,我們就瞭解為什麼黃帝、夏人、周人的事蹟會出現在《山海經》的西經系列了。

炎帝和黃帝在哪裡?通過《山海經》分析上古華夏族的活動地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