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西夏國號本身就叫西夏嗎,還是後來史稱西夏?

用戶23777375706


西夏的國號非常混亂。一說李元昊自稱本國為“大白高國”,或是“白高大夏國”。而宋朝,則稱這個刺頭鄰居為西夏。僅從宋朝的角度看,李元昊的五朝之所以稱“夏”,是有歷史淵源的。西夏實際上不是李元昊建立的,而是他的祖父李繼遷反抗北宋建立的,然後由父親李德明壯大。

李繼遷的高祖父叫李思忠,李思忠有個堂兄叫拓跋思恭。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拓跋思恭響應唐朝,起兵與黃巢作戰。因為平定黃巢有功,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一個重要職務——夏州節度使,並賜姓李。這是西夏皇帝作為鮮卑人後裔党項人,為何姓李的原因。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夏州節度使更名為定難軍節度使。

定難軍在哪呢?在現在的內蒙古、陝西、寧夏交界地帶。定難軍下轄五州,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白城子附近)、銀州(陝西榆林南)、綏州(陝西綏德附近)、宥州(陝西靖邊附近)、靜州(陝西米脂附近)。出於習慣原因,五代時經常把節度使所在地的州稱為某州節度使。比如篡位的趙匡胤。在後周時曾領過歸德軍節度使的職務。歸德軍駐宋州(河南商丘),所以也稱宋州節度使,宋朝的國號來源於此。依此類推,定難軍節度使,一般被稱為夏州節度使。到了李元昊這一代,宋朝習以為常地稱他們為夏人,不管李元昊是否樂意。

那麼,問題來了:唐朝時的夏州,這個“夏”字又是怎麼來的?不會平白無故稱為夏州吧。沒錯,咱們還需要把歷史從唐朝再往前推二百多年,來到了五胡十六國時代。

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爆發。前秦皇帝苻堅帶來的八十萬烏合之眾慘敗,前秦土崩瓦解。前秦大將姚萇建立了後秦,並縊殺了苻堅。後秦早期的地盤,與前秦幾乎一樣,約佔據不包括陝南的陝西、寧夏大部,內蒙古河套地區、甘肅省東部(“大尾巴”)。

到了公元409年,後秦的地圖已經大變樣。雖然在南線擴大了地盤,但北方自延安以北,全都丟了。誰佔據呢?著名的赫連勃勃。

赫連勃勃是匈奴後裔,因父親劉衛辰為北魏所滅,赫連勃勃(本稱劉勃勃)被後秦的高平公沒奕幹收留,還把女兒嫁給他。後秦皇帝姚興(姚萇之子)非常喜歡赫連勃勃,讓赫連勃勃跟著岳父守高平(寧夏固原)。結果呢,赫連勃勃野心太大,把岳父沒奕幹殺了,吞併了岳父的隊伍。

東晉義熙元年(公元407年)六月,翅膀硬了的赫連勃勃決定建立王朝。國號叫什麼呢?赫連勃勃對大臣們說:“《史記》記載,匈奴人本是夏后氏的苗裔,我既然是夏后氏的子孫,國號還不簡單嗎?就叫大夏吧。”於是,大名鼎鼎的大夏國橫空出世,在黃土高原上縱橫馳騁。

王朝建立了,可是還沒有國都。後秦以前的黃土高原,沒有什麼像樣的城市,赫連勃勃只能建一座新國都。而新國都的地址,則是赫連勃勃親自選定的,位於黑水河之南,朔方水之北。新都還沒立呢,赫連勃勃就已經把國都名定好了,就叫統萬城。

這個名字似乎有些奇怪,卻包藏了赫連勃勃的巨大野心。他對大臣們說:“朕的目標是統一天下,君臨萬邦,簡稱統萬,新都就叫統萬城。”大夏國鳳翔元年(公元413年),統萬城正式破土動工。

為了修建統萬城,赫連勃勃不計成本。他的地盤本就不算太大,就這樣,他都發動了十幾萬人,沒日沒夜地修建統萬城。赫連勃勃說是要統一天下,實際上他還是把統萬城當成自己牢固的據點,所以他對都城的建設非常嚴格。

有個著名的故事,督建統萬城的將作大匠名叫叱幹阿利,此人下令:先用蒸土建造城牆,然後用刀猛插。只要刀頭插進城牆,就說明質量不過關,殺掉相關工匠。

戰國時軍事家吳起曾說過:“在德不在險”。赫連勃勃把統萬城打造成一座鐵城,依然沒能挽救大夏國衰亡的命運。可笑的是,統萬城的有四個城門,南門稱為朝宋門(劉宋),東門稱為招魏門(北魏),西門稱為服涼門(北涼),以及北邊的平朔門。而滅亡大夏國的,就是赫連氏要“招降”的北魏。

大夏國真興六年(公元425年),赫連勃勃剛嚥氣,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就準備消滅大夏國。次年十月,北魏大舉進攻統萬城。北魏軍兵強馬壯,夏軍根本不是對手。這場統萬城之戰雖然打得非常辛苦,但魏軍還是在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六月,殺進統萬城,夏主赫連昌向西逃竄。拓跋燾進城後,發現統萬城非常華麗,宮殿簡直不是人間。拓跋燾大怒,說夏國是個小國,卻勞民傷財,修建如此壯麗的都城,豈有不亡之理!

大夏國滅亡後,北魏在統萬城設置了統萬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北魏升統萬鎮為州(省級)。州名是現成的,就叫夏州。夏州轄區,包括現在內蒙古河套地區(烏海市以東,準格爾旗以西),陝西省延安以北。

北魏末年有一個著名的夏州刺史。此人27歲時為眾人推薦,出任夏州刺史。不久後,北魏一分為二,權臣高歡控制東魏,而控制西魏的,就是這個曾任夏州刺史的宇文泰。

咱們不妨再換個角度,談談夏州的重要性。都知道唐朝統一天下,實際上,唐朝不過是隋朝的升級換代版。而隋朝之所以能建立,完全是“借(北周的)雞生(隋朝的)蛋”。而北周是誰建立的呢,正是小名黑獺的宇文泰。有人說:宇文泰才是真正的隋文帝、唐高祖。或者可以這麼說:夏州,是北周、隋、唐的發跡之地。唐朝末年,又現出了一個拓跋氏,延續了夏州的“生命”。直到公元1227年,西夏為蒙古大汗鐵木真所滅。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西夏建國並非叫做西夏,是後來稱的。且看西夏的前世今生。



西夏存在是時間是公元1038年至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部建立的一個政權。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稱邦泥定國。“邦泥定國”首見於西夏使者遞給北宋宋仁宗的建國國書:“男邦泥定國兀卒曩霄上書父大宋皇帝”。此國號可能是党項語直譯,意譯為“白高國”或“白上國”。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早在唐僖宗時期,党項部首領拓跋思恭被朝廷封為夏州節度使,因平黃巢起義有功,一度幫助收復長安,被賜姓李,封夏國公。此後,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後代以夏國公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這就是為什麼西夏王族姓李的原因。



經過唐、五代十國以及宋,党項幾代人的努力和積澱,內部強盛,加上外部環境變化,到了李元昊接手前,西夏實際上已經成為獨立王國了。李元昊繼位後,幾年內他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創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並頒佈禿髮令。佔據了寧夏全境,陝西,青海,甘肅一部,雄踞西北。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國號大夏。



這就是西夏的基本情況,但是對於西夏人的來源,也有另一種說法,拓拔姓氏為北魏鮮卑族姓氏,所以有人稱西夏人是北魏鮮卑族後代,李元昊就自稱是北魏鮮卑之後。據 《宋史》卷485《夏國傳》記載,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同時《遼史》卷115《西夏外記》也記載:“西夏本魏拓跋氏後。”又有《金史》卷134《西夏傳》:“夏之立國舊矣,其臣羅世昌譜敘世次,稱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舊姓為拓跋氏。”此三處記載,都為官方史書,應該可信度是比較高的,但是為何又稱他們為党項人,五代十國時期羌族的後代呢!可能是由於此處為羌族後代,党項人的聚集地,而李元昊的祖先遷居於此,經過上百年的交融和同化,成為當地党項人的一部分,又或者是出於政治原因,故意隱瞞自己的鮮卑族身份,反正那個時候,少數民族雜居是常見的,況且他們的語言相差不大,並不想漢族那樣分得十分清楚。



比如,在內蒙古出土的西夏王族墓的墓誌銘記述拓跋部李氏家族起源經過,“本鄉客之大族,後魏之莘系焉”。大意也就是說西夏拓跋姓氏和北魏鮮卑族是同一類人。



歡迎關注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分享交流你的觀點。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8]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首都:東京興慶府、西京西平府,主要城市:宣化府、夏州、定州、懷州、永州、靜州,官方語言:西夏語 漢語,貨幣:福聖寶錢、大安寶錢、乾祐寶錢等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亡於蒙古。
綜上所述: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党項人從未成稱呼自己的國家為西夏,他們稱自己國家為本名是大夏,簡稱夏,源於地名,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亦有河西之稱,是因位於中國地區的西北部,中原的宋人和後來的資料將其稱為西。


HMSVICTORY


西夏立國之時,元昊對於自己建立的政權自稱“大夏”。為什麼要以大夏為國號呢?因為赫連勃勃曾在五胡亂華之時在今寧夏一代建立過大夏國,並且自稱大夏天王。元昊定國號為“大夏“顯然與此有關。

關於“西夏”的稱呼

“西夏”這一稱呼也並非是後世對於元昊的夏正權的一種稱謂,而是在元昊建立西夏之後,北宋王朝對其的稱呼,北宋為何稱大夏政權為西夏呢?因為西夏政權在北宋的西北方,宋廷因此自管稱之為西夏。但是西夏與 宋遼兩國官方的往來文書上來看,彈門之間還有以下一些自稱和互稱。例如西夏自稱“西朝”,稱呼北宋為“東朝”或“南朝”,稱遼國為“北邊”,遼國則稱宋朝為“南朝”,宋朝有時稱遼國為“北朝”,遼、宋、西夏之間的這種互相稱呼實際上說明了當時三國鼎立的局面。

“白上國”與“尚白國”

後世通過對西夏文字的解讀發現,西夏的經典詩歌裡,經常出現“白上國”或是“白上大夏國”之稱,中外史學者曾對此產生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得出結論,“白上”即為白河之上,白河就是四川、甘肅兩省交界的白水,也叫白龍江,西夏國的主體民族黨項人的發源地就在這裡,所以稱為白上國。而尚白國即白上國之意,意思為崇尚白色之國,崇尚白色是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固有的風俗習慣,不僅當想租崇尚白色,諸如女真、蒙古、吐蕃以及中亞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也都崇尚白色,因此西夏也被有的一些文獻稱之為尚白國。

西夏“梅那國”的稱呼

西夏時期,一些党項人有時也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番國”,而青藏地區的吐蕃政權則稱呼西夏政權為梅那國。而後來興起並最終滅亡西夏的蒙古人,則稱呼西夏為“唐兀”或是“唐古特”。

西夏是我國宋遼時期西北地區一個重要的民族政權,其從公園1038年元昊稱帝開始至公元1227年被蒙古所滅,共存在了190年之久。如果上溯到唐末拓跋思恭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而被唐僖宗封為靜難軍節度使的公元881年算起,則其立國為347年。


歷史課課代表


西夏在李元昊稱帝建國後,自稱為大白高國,其地理位置位於今天的寧夏全境,甘肅河西走廊以及內蒙,陝西的部分地區。

大白高國又稱大夏國,後世因為其位於宋朝西部,而稱其為西夏,西夏國的首都在興慶府,也就是今天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

西夏的主體民族為党項族,是古羌族的一個分支,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東部地區,後由於受到吐蕃的侵略,而被唐王朝遷徙到黃土高原地區,並在後來的黃巢起義中,勤王有功,被封為節度使,並賜李姓,由此一步步走向強大!

後來唐朝滅亡,趙匡胤黃袍加身,党項貴族李繼遷不滿宋王朝的統治,帶領一部分族人與宋朝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漫長對抗,這期間,李繼遷採用游擊戰,長長打的宋軍措手不及。

但最後,一代梟雄李繼遷死在了與吐蕃人爭奪河西走廊的戰鬥當中,最後,經過他兒子李德明的養精蓄銳,在有他孫子李元昊的攻城略地,終於為党項人獨立建國打下了一大片土地!

並在李元昊三十多歲的時候,通過戰爭,使得遼國和宋朝承認了其地位,建立大白高國!由此形成了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Mr農村大姚


西夏國號是後來史稱西夏,本身並不叫西夏。

以往史家往往認為:

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 、

夏這個稱號並非空穴來風,唐朝中和元年(881年)三月,佔據夏州(治所在今陝北地區靖邊縣北的白城子)拓跋思恭出兵幫助唐朝征討此前攻入長安的黃巢部隊。

唐僖宗很欣賞拓跋思恭,任命他為左武衛將軍、權知夏綏銀節度事,八月,唐僖宗正式任命拓跋思恭為夏綏節度使,下轄夏州、綏州(今陝西綏德)、銀州(今陝西榆林)、宥州(治所在延恩縣,在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東敖勒召其古城)、靜州(治所在儒林縣,今陝西橫山縣東黨岔鎮),十二月,詔賜夏州為定難軍。中和二年(882年),皇帝下詔命他為京城西面都統、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年(883),進封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黃巢被平後,拓跋思恭兼太子太傅,封夏國公,賜姓李,拜夏州節度使。

(統萬城遺址,統萬城是十六國時期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的都城,亦即後來的夏州,元初廢止)

所謂夏或者夏州,源自赫連勃勃的國號大夏,夏州就是當年赫連勃勃的都城統萬城。以夏州為首的所謂“定難五州”是幾百年來顛沛流離的党項羌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夏在他們的觀念和外界對他們的印象中具有突出的意義。

所以後來遼聖宗為了削弱北宋在河西的控制力,授李元昊的祖父李繼遷為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五州觀察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其中首先強調的是夏州的概念。

(李繼遷,963年-1004年1月26日,党項族平夏部人,李繼捧族弟,李元昊的祖父,元昊稱帝后被追尊為太祖)

宋太宗見李繼遷附遼,便利用親宋的李繼捧回夏州抵抗繼遷。雍熙五年(988),宋太宗賜李繼捧姓趙,改名保忠,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及夏、銀、綏、宥、靜等五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入守夏州。淳化元年(990),遼為了提升李繼遷的地位,封繼遷為夏國王。

至道三年(997)十二月,李繼遷覆上表歸宋,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

到了李繼遷的兒子李德明(李元昊的父親)時代,他同時附遼和宋,雙方都授予他西平王的封號,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遼國遣使冊封李德明為大夏國王。

(李德明,西夏太宗,981-1032,小字阿移,《遼史》記為李德昭, 夏太祖李繼遷長子,夏景宗李元昊的父親)

西夏之為夏或大夏,即源於此,宋人或者遼人稱呼其為夏、夏國或者西夏。

(李元昊影視形象)

但是,西夏人自稱的國號,並不是夏更不是西夏。

西夏人自稱為“白高大國”。

“白高大國”當時漢譯是“幫泥定國“,其中“幫”首音是b,那是ph,就是西夏語(Tangut)的phi即“白”,“泥”是代表西夏語的mbi,“定”一樣代表西夏語以th為首的音節。

白高大國的確切含義學術界還沒有定論,有學者認為這就是“白夏大國”;有學者認為這就是“白彌大國”——所謂“彌”就是mi,是西夏人“人”的意思,是西夏人對自己民族的自稱;有人認為按照西夏語語法等同於“大白高國”。

中生代最傑出的西夏學專家索羅寧教授(Solonin)認為:党項人不是河套地區的原住民,他們可能來自於四川、西藏、青海交界的地方,白和高可能都是有深層意義的,反映了西夏人對高山上的白雪、高山本身的民族集體記憶。

西夏語文獻《聖祖(宗)讚歌》(《西夏聖祖誄泳》)讚頌道:

頭黑石城漠水邊,顏赭父冢河白上,彌藥長裡國彼有(聶歷山N.Nevslij的漢字直譯)即:黑頭石城漠水邊,赤面祖墳白河上,高彌藥國在彼方。

還有學者推測象徵男性的高峻的賀蘭山脈與象徵女性的水色較清的黃河流段之間有一個交接之處,這一交接之處便是西夏國的發祥地。不難設想,黃河、賀蘭山在8個世紀以前對西夏人的日常生活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之前的党項人是一個不斷播遷的民族,白高大國代表了他們對原鄉的永恆記憶,這或許是他們用這來作為國名的原因。


談古論金


後來叫的。先叫大夏,後寫歷史的人因其於中國西北便稱其西夏。未代匈奴人也建立過一個大夏,在今陝北,李元昊這傢伙是陝北人,李自成的祖宗,口口聲聲說自己祖上的鮮卑人,由這個夏分析,其可能與匈奴有血緣。


路生觀史


西夏党項族,原為鮮卑族的一支,在宋初時(1028),首領李德明從吐蕃手中奪得夏州等地,此地即今寧夏和甘肅一代,歷來屬於中原王朝管轄,中唐時吐蕃擴張,喪失後再未收回。1032年,宋仁宗封其為夏王,承認了其割據西北的合法性。1038年,其子李元昊繼位後不久,稱帝,國號為夏,定都興慶府。這實際上是不服北宋的宗主國身份,想要跟北宋平起平坐。李元昊派人請求讓宋仁宗承認,宋仁宗斷然不會承認,雙方交惡。西夏在對宋的戰爭中敗少勝多,但由於國力不濟,難以持久。1044年雙方議和,李元昊取消帝號,向北宋稱臣,北宋亦歲輸歲幣。

這就是西夏建國的始末,中國歷史上但凡帶有方位或者前後的朝代,基本上是史學家為之,或者在當時就有人因為其方位而稱呼(比如東吳)。西夏當然國號為夏,宋人因為其在西,也稱呼其為西夏,史學家為了區別歷史上的夏朝,也稱其西夏。蒙古滅金之後在東北還滅掉一個東夏國。不過正式的國號就是夏。


閒雲絡繹錦霞垂


建國時他們的自稱應該是大夏,或者白高大夏,或者大白高國。西夏是是書上為了區分而用的,因為夏國在中原地區的西北邊陲。就跟東西漢,東西晉,南北宋一個道理。還有什麼後秦啊後趙這一類,但在他們建國的時候,肯定不會說我建個國家叫西夏


天隼凌空


這個桂臨塞上還是可以回答的,因為桂臨塞上在銀川生活多年,看過很多關於西夏的書籍文物遺址,西夏是党項民族建立的一個政權,本身叫白高大國,來源是因為崇尚白色,1038年李元昊建國,1227年被滅,為了區分,史稱西夏。


西夏文字很多人不會寫啦。

說起來篇幅很長,可以看看頭條號:桂臨塞上的文章。
西夏文字桂臨塞上也會寫,欣賞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