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感覺現在農村人都不太喜歡吃野菜了?

老梁話三農


問主問題是:感覺農村人現在不愛吃野菜了!

這個問題現在提出來不是感覺不愛,而是現在很多人想不起來吃什麼菜。總體來說吧,現在農村種植蔬菜多樣化,不像以前那樣,蔬菜種的單樣化,並且以前水肥也不好不說,而且產量也低,想自己留下吃,就不能拉出去賣錢。以前農村有多種野菜,在溝邊、河邊、地裡的壟股邊上等,這些野菜不但人可以食用,並且家禽也可以吃。在以前農村吃野菜也沒有現在調味品,那時吃野菜就是單一的過熱水,弄點鹽、醋就行了,香油只能在過年時才能吃上點。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種類的增多,各種蔬菜品質的提升,在農村生活的人們有了更多的菜品挑選,這也造成了現在不是沒菜吃,而是今天中午該吃什麼菜,晚上吃什麼菜的問題,野菜也就被人們給淡忘到腦後去了。

我沒結婚前,家裡五口人,從我記事開始,早晨吃的是玉米糊,菜是老鹹菜,中午吃的是爺爺從地裡摘的野菜葉子,要不就紅薯秧。以前爺爺家裡喂的家禽多樣化,像鴨子、雞、羊和豬。每次星期天都會去溝邊或河邊割草,像現在的馬齒菜、刺菜、灰灰菜和掃帚菜等,都是自己挑出來嫩的留著吃。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也許是從種蔬菜開始,野菜就沒有常吃過,不是不愛吃,而是想不起吃。現在地裡野菜也少,要想吃野菜就得去溝邊或河邊那裡找,還得找那些沒人踩過的野菜。

其實不是農村不愛吃野菜,而是真的想不起來吃。改天錄個視頻,專門在自己家種野菜,喜歡的可以關注一下。

本人才疏智淺,回答如有不當之處,希望您多多指正出來。以後的道路有您的指正會更加廣闊,謝謝!!






農鄉小知音


聽奶奶說,以前農村人都窮,家家的口糧都不夠吃,人們就是靠吃野菜來度日的。春天的野菜最多,但那時候挖野菜的人也多,每年都有成群婦女和孩子們去地裡挖野菜,挖回來的野菜除了當時吃的,剩下的都曬乾存放起來,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用野菜來維持生計。

那時候家裡做的湯麵條,裡面的麵條總是很少,說是麵條湯,不如說是野菜湯,那時候的人都是面黃肌瘦,很難見到一個胖子。如若有個別胖子,那人肯定是做生意或者是做官的,所以農村人都認為胖人有福,至少不愁吃穿。




小平小時候經常和母親,還有村子裡的嬸子大娘們一起去地裡挖野菜,那時候挖的最多的就是刺角芽,刺角芽不但能做菜吃,還能止血。我小的時候經常流鼻血,母親就會把刺角芽葉子用手揉一揉,塞進鼻孔裡,一會鼻血就止住了。

以前的野菜種類繁多,樹上的有洋槐花,榆錢。地裡長的有馬齒莧、薺薺菜、黃黃苗、豆包菜、麵條菜、灰灰菜等,我最愛吃的就是薺薺菜了,薺薺菜可以涼拌著吃,用來包餃子和包包子會更好吃。我非常喜歡吃薺薺菜餃子,農村還流行一首薺薺菜包餃子的歌曲“薺薺菜,包餃子,不夠小妮一碗吃……”一到春天,看到滿地的薺薺菜,孩子們就開始哼起這首小曲,大人們就忙著包頓餃子,給孩子們解解饞。



現在農村人的生活條件好了,不但吃飽穿暖了,還吃的好穿的好,農村人已經不需要用野菜來維持生活了,只是偶爾挖些野菜改改口味,很多老人也經常會憶苦思甜,給孩子講述他們年輕時的艱苦生活,告訴孩子們應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豫南小平


我的家鄉在河南信陽,氣候溫和溼潤。小時候菜地裡種植的蔬菜樣數很少,夏天的蔬菜基本上是青椒、西紅柿、茄子、洋蔥,豆角,冬天是一些白蘿蔔和紅蘿蔔,大白菜,一些上海青。

小時候農村人基本上都是在家勞作種田,很少出去打工,也就是近十年人們知道外面掙錢要比家裡種糧食容易些,所以才開始陸續出去打工。由於菜是季節性的東西,成熟的也比較快,大部分都是不吃完就面臨著蔬菜老了,壞了,所以在這個季節很少吃野菜。

在季節性蔬菜過了以後,由於菜的缺少,家裡一般也想省點錢,都會在地裡挖一些地菜下麵條吃,包餃子吃,也會弄點麻子菜蒸著吃 過去由於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家吃,也沒人打藥,所以野菜也順帶著是無農藥殘留的。

但是隨著城市化進城的推進,很多人在城裡買了房,種地的少了回老家的少了,農村留守的人們只需要種植一點就夠滿足自家的蔬菜了,所以挖野菜的少了,吃野菜的也就少了。




教育師量


野菜野菜,顧名思義,就像有娘生沒娘養的孩子一樣,這樣才能稱之為“野”,所以野菜的定性也是如此,以前生活水平還比較低,農村比較落後的時候,交通也不發達,人煙相對稀少,所以才會有大把的空地,荒地沒人耕種,這樣,很多的野菜籽就生根發芽,漫山遍野的長出來了,想起小時候挖野菜根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而且那時候農村基本上出去打工的也非常少,主要還是國家經濟比較差,不像現在,很多工廠,有打工的去處,所以簡單而言就是缺乏經濟收入來源,所以日子過得也比較苦,而野菜正好是窮苦人充飢的一個非常好的補充,所以大家也比較刻意自發的去尋找野菜生長的地方,這也是野菜當時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而現在,農村生活水平早已提高,城鎮化也越來越多了,再加上機械化的先進,除草劑等農藥也比較有效果,所以基本上哪還有野菜生長的空間和地方,再加上多年前幾乎天天吃野菜,現在吃的是白麵饃饃,生活條件好了,即便城裡人都願意高價買野菜吃,說是有影響,也改變不了農村人的思維概念了,就像你之前天天吃人參鮑魚,吃了很多年也會看見了就吐,這是人性使然,所以如今不吃野菜,農村見不到野菜也是見怪不怪了。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農村人一定要憶苦思甜,永遠不要忘記當時生活的艱難,珍惜當下,向很美好的生活出發吧!

關注三農,服務三農,我是頭條號:我的農村那些事,歡迎關注,一起討論交流!





我的農村那些事


首先說明一點,不是不喜歡吃野菜,因為好多野菜都是一味中草藥,不可能天天吃,頓頓吃.還有一點就是,有時出門在外,你想吃家鄉味的野菜吃不到,而且野菜季節性也強,在家的時候想吃又沒有,就像我,這裡的折耳根(魚腥草)很多,但不習慣魚腥草的這種味道,很少吃.南北方差異較大,好多北方都沒有,甚至沒有看到過的.

剛開春北方的薺菜,白蒿特別多,過不了幾天薺菜開花就老了,白蒿過了時間也快長成蒿就不能使用了.我感覺北方能吃的野菜時間最長的就是蒲公英和苦苣(敗醬草),不管是果樹地,河灘隨時都可以採挖到.


還有一個原因是,餐桌上的蔬菜品種特別多,野菜只是調味品,嚐個鮮就可以了。像我媽,隔一天就要吃一次苦苣拌菜,她感覺還是野菜好吃,平時門口基本上有人天天吆喝著在賣的,很方便.


黃曉紅果果


為什麼感覺現在農村人都不太喜歡吃野菜了?

野菜,在小蘭本地到處都是,只有人們挖些來喂兔子,基本上是沒人挖來吃的,出去隨便轉一圈都可以挖一把回來,很多種類都已經到氾濫的程度了。在城市很多人當成寶的野菜,在農村卻沒什麼人吃,基本上都是吃自家種的蔬菜。現在農村人都不太喜歡吃野菜的原因,小蘭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生活在農村的人幾乎都吃過野菜,尤其是老一輩的,以前糧食不夠,野菜也成了人們的主食之一。那時候為了填飽肚子常以野菜充飢。現在不太喜歡吃是因為以前吃怕了。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人們種植的蔬菜品種越來越多,產量、質量也越來越好了,很多人再也不想過回以前的苦生活。聽小蘭村裡老人說,一吃野菜就會想起過去的苦日子,苦怕了,從此再告別野菜,過現代人的好日子。

二、在田間地頭生長的野菜相對要好一些,農民在給糧食、蔬菜等施肥後,也會被野菜吸收一部分去,所以比山上的長得要好。但是田間地頭難免要打藥殺蟲,農藥也會灑在野菜上,這也是導致很多人不會去挖來吃的原因。

三、有句話說得好“富人家吃野菜是時尚,而窮人家吃野菜是寒酸”,在農村,攀比之風最盛,不管有錢沒錢,吃得比別人好就好像很高大上一樣。

就在今年,小蘭在一次下雨的時候閒著無聊,就冒雨出去採了些艾草回來做艾粑粑吃,出於好心,做好之後給幾個鄰居送了點,也讓他們嚐嚐鮮。沒過幾天,輿論就來了,說“外地人就是外地人,現在還有誰吃這窮人家吃的東西”,第一次親耳聽說吃東西還有窮富之分的。

以上是小蘭本地人不太喜歡吃野菜的原因,不過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的,久久的吃一回感覺比家裡栽的菜好吃多了,你們喜歡吃野菜嗎?


農村蔣小蘭


其實野菜這種東西,無所謂喜歡不喜歡,畢竟它的數量很少,平日裡很難看到,農村人都在外面打工,就算在家裡也都會找個工作乾乾,在這種情況下也沒有時間去山上挖野菜。而市場中的野菜,其實很多都是人工種植的,其食用的口感和營養成分都要差上一些。

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他們都經歷過特殊的年代,當時很多老農都是依靠著野菜才能維持生命。那時候野菜可不像現在都是撿嫩得吃,當時不管它是否青嫩,全都放在鍋裡煮上一遍,然後就能夠一直吃下去。

野菜其實只是一種野草青嫩的時候,一旦成熟過後,它就沒有食用價值,其中的苦澀感增加。但過去沒得選擇,用上清水煮了後吃,很多人聞到味道就想吐,但為了能有體力還是會繼續吃下去。到了今天,野菜在城市裡受到了歡迎,但很多老農們還是非常抗拒,他們不願意去品嚐,主要還是過去有陰影了。

當然野菜是有時間期限的,通常剛生長嫩芽的幾天內才有食用價值,超過了這個時間後就不能繼續食用了,農民又不可能天天守著野菜,因此並不是不喜歡,而是沒有機會去吃。每天的工作很是繁忙,自然沒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去找野菜。

當然目前的野菜安全性也讓農村人擔憂,畢竟農田裡到處都有噴施農藥的痕跡,大家生怕會吃到有農藥的野菜,畢竟有沒噴施過說不準。為了能小心一點,很多農民並不會去食用。

更何況,在農村中有更綠色天然的蔬菜,它們的營養成分可不差,不然也不會被培養出來。因此農民只要吃蔬菜就行,沒必要再吃上野菜。

就拿香椿芽來說,在農村根本就沒什麼人吃,但在城市裡卻賣出了高價,大家怎麼看?


惠農圈


題主說的是哪裡農村人呢?我們這裡農民大部分喜歡吃野菜,可能也有少數人不願意吃野菜吧?

不喜歡野菜的主要原因大概是:現在還有不少農民喜歡大魚大肉,相比大魚大肉來說,不喜歡野菜是有道理的,口感不同,而農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手中有錢自然可以不喜歡野菜,更願意吃自己愛吃的肉類食物。


可能分哪裡農村吧,我們這裡的農民特別喜歡吃野菜,目前被我們吃到快尋找不到了的野菜有以下幾種:

一,麵條菜

以前我們村那些整天圍著鍋臺轉的農村女人,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就會三五成群到田野中採挖新鮮野菜,現在這個季節有面條菜,薺菜,苦菜。

麵條菜一般生長在小麥田地裡,和小麥模樣相似,需要眼力好分得清楚,我們那時候挖麵條菜,一上午能挖滿滿一菜籃子,塞得滿滿一籃子,拿回家洗乾淨包菜包子,菜餅子吃。

大概從農民們種地使用除草劑開始,那些麵條菜一年比一年少,逐漸退出我們的視線,現在想吃麵條菜都要自己種了。


二,蒲公英

蒲公英曾經是多麼常見的一種野菜啊,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搖,能夠生長在任何地方,小時候走在山裡,只要是蒲公英開花時,入目之處總會看到淡雅漂亮的小小蒲公英花兒。

自從知道了蒲公英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農民們開始瘋狂的挖採蒲公英,而蒲公英繁殖的渠道是種子成熟的秋天,那些白色的種子像柳絮一樣飄搖,落下後會第二年生根發芽。

農民們採挖蒲公英的時間是春天,春天蒲公英最鮮嫩的時候,把它連同根部挖回來,清洗晾曬後,可以製作茶葉,也可以包包子,做餃子,這時候的口感比較鮮嫩,因此沒等它開花就被挖走了,逐漸的越來越少,因為它沒了長種子繁殖的機會。

我覺得現在很多農民也是知道養生重要性,因此吃純天然野菜是我們這裡農民的最愛,每年春天開始,我們把每個季節裡的野菜都會吃到淋漓盡致,只可惜有很多野菜越來越少,也像麵條菜和蒲公英一樣,幾乎看不到它們的身影。


悠然見東山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農村人都不太喜歡吃野菜,這要看是什麼品種的野菜,是哪一類的人不喜歡吃,對於我家來說,除了我老爸不喜歡吃魚腥草外,其它的野菜都還是蠻喜歡吃的。

有人會說魚腥草那麼好吃,為什麼你老爸不喜歡吃呢?主要原因魚腥草有特殊的氣味,會聞的人覺得香,不會聞的人覺得臭,我老爸覺得那味道太腥,所以一直都不吃的。

農村裡不愛吃野菜的還有兩種人,一種是老一輩的人,這些老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生活困苦,在艱苦的歲月裡吃糠咽菜,這些東西沒少吃,那個時候,野菜是他們的主食,加上那會缺油少鹽,野菜吃起來苦澀難嚥。

為了生存,他們別無選擇,南方人吃革命菜,灰灰菜,北方人吃榆錢,吃柳芽,那個時候能哄飽肚子就不錯了,不吃就面臨著捱餓,以至於現在他們都不想再吃。

以前我奶奶,一看到我們吃蠶豆尖醃菜吃得津津有味,就會若有所思地說,在以前啊,我們吃的那個蠶豆葉糠粑粑,難於下嚥啊,脖子都噎疼要。


當時我還天真的設想過,那蠶豆葉糠做的粑粑應該會好吃的吧!當奶奶把一瓢豬食舀到我面前對我說:喏,像這種的,那會我們都吃不到,我一嗅那氣味,連連甩頭,才打消了想吃一口野菜粑粑的念頭。

農村裡還有一種人,不喜歡吃野菜,就是腸胃不好,脾胃虛弱之人。因為大多數野菜性寒,吃了後容易造成拉肚子,在農村人的眼裡,拉肚子是比較傷人的,所以他們寧願不吃。

再一個就是有些野菜常見易得,隨地可見,如:泥糊菜,苦麻菜等,這些品種的野菜一般都是摘採回來餵豬餵雞,沒有想吃的慾望,偶爾吃上一頓,覺得不好吃,就不會再吃一口了。

農村裡好吃的野菜也是很多的,譬如:野生菌,蕨菜,魚腥草,馬齒莧,臭菜,薺菜,野筍等等,這些野菜就非常好吃了,這些都是農村人愛吃的。


總的來說,野菜營養豐富,少了農藥的汙染,屬於純天然的食物,偶爾吃上一兩頓還是好的,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有些野菜是非常容易得到的,所以我們都是撿著好吃的吃,不好吃的野菜不吃也罷。


泥糖小丫


為什麼農村人,有些人不太喜歡吃野菜,其實我就是不太喜歡吃。首先這與個人喜愛有關,就是自家種的青菜,有些菜我也是真不喜歡吃它們,但家中有其他人喜歡吃,所以還是得種的。至於其他的原因,我說下個人的看法。

為什麼現在農村人都不太喜歡吃野菜了

1.除了我上面講的個人的原因,有些是以前吃多了,吃怕了!在以前很多農村窮,自家種的菜有限,也需要一個週期。所以有農村的人,有野外尋找點野菜,弄回家食用。吃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自然不會再吃它們了。像是我小時候每年夏天,天天都吃豆角,現在看到豆角我就煩它們。當時真的是吃怕了,造成了心理陰影!

2.尋找野菜,也是需要時間的,往往量也不會太多。就是偶爾看到,哪裡有野菜生長的地方,也不是都有人,特意會去挖回家食用。因現在能選擇的青菜更多。

3.農村一些比較年輕的人,他們沒有經歷過,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時候。也就沒有食用過野菜的經歷,分不出哪種野菜能吃,哪種有毒是不能食用的。還有一些野菜的味道,有些怪。像是木耳菜、香椿等。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它們的味道。

綜上所述,野菜雖好,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口味喜好,在物質極度匱乏時,農村人吃它們,也不能講就是喜歡吃它們。現在有更多能選擇的菜品。自然會有人不再喜歡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