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袋大米换一对梅瓶,后代拿去鉴宝,那是一个天价

中国瓷器有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窑口,烧制了很多不一样的瓷器。而有时候一些“信士”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者是还愿,就会定烧一些瓷器去供奉到寺院里面。而且瓷器上面还会写上姓名、地址以及经过原因等,这些瓷器因为时间地点都很清楚,所以流传到现在的话,一般都是价值不菲的,甚至很多都拍卖到上百万的价格。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在河南就有一位男子也带了这样一对瓶子找专家鉴宝,这对瓶子上写明了在万历年间,有一个程姓秀才定烧了这对梅瓶,把这对瓶子送到了当时的国家寺院白马寺还愿,名称地址时间都很清楚。

一袋大米换一对梅瓶,后代拿去鉴宝,那是一个天价

这对瓶子口径6.28cm,底径11cm,高35cm,看上去确实漂亮,专家说像这样的瓶子以前拍卖过,但是这样精美的确实少见,如果是真的话,专家哆嗦:”那真是一个天价“。忙问男子是在哪里得到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一袋大米换一对梅瓶,后代拿去鉴宝,那是一个天价

男子说这对梅瓶是他太爷爷传下来的,据听祖上的人说,当时他太爷爷有一个好朋友,因为要出国,但是这线瓶子带不出去,于是太爷爷为了帮忙,就用一块大洋把这对瓶子换了回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当时的一块大洋,大概能买一袋大米,可是不少一笔钱。现在这对瓶子传到了男子手里,男子也想知道它的真实价位,所以想找到专家鉴宝。

一袋大米换一对梅瓶,后代拿去鉴宝,那是一个天价

专家说看外表的话你捡大漏了,但是这对瓶子有二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就是上面写的日期“万历丁丑年吉日制”,这在古代是很不符合规矩的,一般都会在末尾写“谨记”或者“供奉”字样,不会写“制”字,所以这就显得有些画蛇添足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第二个问题这对对瓶子的重量。专家用手一掂起来,瓶子显得非常的轻。要知道万历年间的真品梅瓶,因为材料不同,那是相当沉重的。

一袋大米换一对梅瓶,后代拿去鉴宝,那是一个天价

所以专家用手一掂给出结果:这就是一对现代的仿品,要知道不仅现代有仿品,历代都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做赝品赚钱的人,所以不论何时我们在收藏古董时,都要认真观察,以勉上当受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