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之久,為什麼他始終沒有將趙德昭立為太子?

鳶飛九天2018


趙匡胤一生共有四個兒子,其中老大和老三很早就都夭折,只剩下老二趙德昭和老四趙德芳。在趙匡胤黃袍加身之時,趙德昭剛滿11歲,趙德芳才不到2歲。

當時的趙德昭,不僅是趙匡胤的長子(活著的),他的母親還是孝惠皇后賀氏,所以他可以稱得上是趙匡胤的嫡長子。 從這層意義上說,趙德昭應該是趙匡胤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問題是,直到公元976年趙匡胤突然暴斃,這16年期間,趙匡胤一直都沒有立趙德昭為太子,甚至連一個王都沒封,以至於最後便宜弟弟趙光義。那麼,趙匡胤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按照《宋史》中的說法,這主要是因為金匱之盟。這是在公元961年,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自知命已不長,邊召宰相趙普入宮,然後杜太后就當著趙普的面問趙匡胤:“你知道怎樣得天下的嗎?”趙匡胤回答說:“我之所以得天下,全靠祖宗門和太后您的庇佑!”

杜太后卻說:“不對,你之所以得到天下,是因為周世宗讓一個小孩子當皇帝。假如當時當皇帝的是一個成年人,你還能得到天下嗎?所以,你應當吸取教訓,等你死後就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這才是國家之福也。”

趙匡胤同意了杜太后的要求,然後讓趙普把這段話記載下來,趙普於是在床前寫成誓書,然後將其藏在金匱(同櫃)之中,並命謹慎小心的宮人掌之。等到將來趙匡胤去世後再拿出來,好讓其弟弟名正言順繼位,這也就是金匱之盟的由來。



雖然,這段內容是被記載在正史中,但他的真實性顯然值得懷疑。最簡單而言,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才剛當皇帝一年,那個時候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只有12歲,確實是個孩子。但問題是,杜太后就能確定趙匡胤活不到趙德昭長大成人?

更重要的是,這個所謂的金匱之盟,首次出現的時間是在趙光義即位的第六年。如果它真的一早就存在的話,趙光義幹嘛不在他剛登基的時候就拿出來,從而證明自己是合法登基?為什麼非要等到六年後呢?而在這一年,趙匡胤唯一還活著的兒子趙德芳恰好去世(趙德昭兩年前已去世),有這麼巧的是嗎?

從這層意義上說,這個所謂的金匱之盟,很大概率是趙光義的御用文人門整出來的。因為當時趙匡胤的兒子都死完了,很多人都懷疑是趙光義所為,以至於各種猜測都跑出來,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就搞了個所謂的金匱之盟。那麼,既然不是金匱之盟的緣故,那是什麼原因導致趙匡胤不立太子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天下正處於分裂狀態,而趙匡胤的宋朝恰好正處在快速擴張之中。換句話說,按照當時宋朝的擴張勢頭,它是非常有可能統一天下的。在這種背景下,趙匡胤自然不會立馬考慮去立太子。



因為,一旦趙匡胤立了太子,他就必須把他當作國家的接班人來培養,這樣就需要讓太子也能夠控制帝國的軍隊,否則太子的位置是坐不穩的,甚至還會帶來殺身之禍。而在當時的背景下,想讓一個未成年人也能夠很好的控制帝國的軍隊,就必須對軍隊進行改革,比如在軍隊中設置各種牽制,用文官壓制武將,武將之間相互制衡,兵不識將等等。

如果趙匡胤能夠實現這一步,他自然可以很放心的立太子,而且也不用擔心太子將來無法順利繼承皇位。問題是,趙匡胤如果這樣做,必然會導致軍隊戰鬥力大幅下降,這會非常不利於帝國的對外擴張。而且當時普遍人也都希望有一個年富力強的繼承人。因為只有這樣才更容易把這種欣欣向榮的局面,繼續向前推動一波。

所以,最初趙匡胤不願立太子的原因,主要是帝國當時的主要任務,就是想辦法統一天下,而不是為太子構建權力制衡,甚至作繭自縛建立一支幼童皇帝也能控制的軍事力量。

更何況,當時趙匡胤才四十來歲,還正值壯年,所以他也不想去費心考慮這種問題。因為從正常情形看,他怎麼還可以再活個二三十年,將來他應該還有機會來做這件事。可惜的是,他卻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直等到後來,趙光義兩次徵遼失敗,宋朝對外擴張的步伐才終於結束,此後趙光義開始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軍隊進行改革,再等到趙光義晚年時,這些事都已經完成了差不多,他才正式立三兒子趙恆為皇太子。這一年,距離趙光義登基,也已經過去20年。


我是趙帥鍋


趙匡胤死的時候已經49歲,他的兒子趙德昭已經25歲成年,按照中國古代的帝王傳統,立兒子為太子,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何他沒有這樣做呢?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死後,不是他的兒子繼承了皇位,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趙匡胤遲遲不立太子,是不是也從側面印證了“金匱之盟”的真實性呢?



想要搞明白這件事,不能按照現在人的思維去揣度,而應該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具體情況來分析。 縱橫總結出兩方面原因來解答,大家可以慢慢品。

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合夥創業模式,讓趙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趙匡胤是歷史上典型的權謀大師,在他設計的宋代政治體制下,幾乎從根本上消除了權臣,武將,地方勢力對皇權的威脅。

有人卻說趙匡胤百密一疏,沒有消除宗室子弟對皇權的威脅,最後導致自己的皇位被弟弟奪了去。

其實,我倒是認為,不是趙匡胤沒有想過“削蕃”,而是趙光義實在是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樣趙匡胤也投鼠忌器,不敢把削掉趙光義的權力,甚至不敢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大家看有關趙匡胤的事件時就會發現,趙匡胤能夠發動陳橋兵變登上皇位,背後操控和執行的人都是趙光義,可以誇張點說,沒有趙光義的支持,趙匡胤不一定有膽量篡位。

趙匡胤登基之初,北宋政權並非十分穩定,也是一片混亂的局面,這個時候帶兵出征的人,還是趙光義。

簡單來說,趙匡胤的這個弟弟太牛了,而且也十分優秀,正因為如此,可能也導致趙匡胤不敢擅自立太子。

兄終弟及傳位方式在五代十國時期的流行,趙光義本身也是皇位繼承人

由於很多人懷疑趙光義皇位來源的合法性,以至後來趙光義不得不拿出“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太后臨死前,讓趙匡胤答應她在趙匡胤死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口說無憑,還讓趙普“於榻前為約誓書,……藏之金匱”,所以就被稱之為“金匱之盟”。



很多人會說,哪有這麼不靠譜的媽,因為寵愛自己另外一個兒子,就敢指定皇位繼承人,而且還留下證據,肯定有假。

“金匱之盟”真假難辨,但是兄終弟及的皇位傳承方式,在五代十國以來極為流行。

因為亂世,所以容易出現非常規的事情,比如五代十國的假子制度就很流行,這些養子不但被委以重任,甚至還擁有繼承權。

五代只有幾十年,但是假子出身的皇帝就多達三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葩局面,就是因為局面太混亂,搞不好自己就被人整死了,自己的兒子太小繼承不了皇位,就得依靠自己扶持起來的養子來撐局面。

這種行為肯定是不利於長期發展的,但是五代十國太混亂,幾十年太久,只爭朝夕。

後周世宗柴榮就是郭威的養子,郭威死後,柴榮繼承大權,柴榮死後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由於年幼,這才被趙匡胤取代。



趙匡胤當時兒子也不過二十多歲,北宋又處於內憂外患之下,在趙匡胤死後,如果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人物支撐的話,宋代未必不是五代的尾子。

連養子都能夠繼承自己的權力,自己的弟弟會沒有機會?

如果趙匡胤再活得久一點,或許趙德昭與趙光義的皇位爭奪會更激烈,但是當時來說,是沒有任何與趙光義爭奪的資本。

縱橫還是那句話,分析歷史事件,不能憑藉現代人的思維去揣摩,而是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去分析。


史論縱橫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趙德芳。長子趙德秀早逝,二兒子趙德昭順理成章應該是最有機會成為太子的人,而宋太祖遲遲未立太子,許多人都疑惑宋太祖的這一舉動。

傳聞宋太祖的一生都帶有神秘色彩。

史料記載,趙匡胤有一天喝醉了酒之後,有人把黃袍披在他身上,他便成為了皇帝。執政16年,原本沒有疾病,身體健朗的宋太祖,甚至在暴斃的前一天晚上還和弟弟趙光義吃了一頓晚飯,第二天便一睡不起,像是自然死亡,沒有打鬥爭執的痕跡。有人說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自導自演,有人說趙匡胤的死因蹊蹺,懷疑是他的弟弟趙光義下毒致死的,而詳細情況我們無從瞭解。宋太祖死後,他的弟弟趙光義繼皇位,成為宋太宗,為什麼成為皇帝的不是趙德昭呢?


之所以不立趙德昭為太子,《宋史》中解釋為“金匱之盟”,即宋太祖趙匡胤與母親杜太后的約定。他們約定在趙匡胤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百年後再傳給弟弟趙延美,再由趙延美傳回趙匡胤的兒子,皇位由此種方式輪迴趙匡胤的後代。《宋史-杜太后傳》中記載著立約是為防止“主少國疑”,因為宋家的天下是從後周柴家孤兒寡母手中奪來的,在杜太后看來,如立長者為君,是社稷之福。


而後,宋太宗趙光義上位後,趙匡胤原本還活著的兩個兒子相繼離奇去世,宋太宗之後的歷史記載中,也再沒有“主少國疑”的說法了。


狂熱歷史


這主要是因為五代十國的時候,皇帝所立的太子往往很難夠得到善終,往往是城頭變換大王旗,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趙匡胤所想的主要是把那些驕兵悍將給鎮住,並沒有過於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要知道趙匡胤本人就是從周世宗的幼子手中奪來的皇位,所以他首要考慮的問題是皇位的穩固問題。因此在他的兒子還年紀還小的情況下,他主要培養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為繼承人。畢竟在五代十國的時候意外是經常發生的,就如周世宗柴榮本人,在30多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了,當時趙匡胤也很難保證自己一定不會出意外。



只不過經歷了10多年,趙匡胤當時已經基本上統一天下,而且皇位越來越鞏固,這個時候趙匡胤才開始考慮到欺騙人的問題,而他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年紀漸長,到時候繼承皇位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了。只不過因為之前趙匡胤一直重點培養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以至於趙光義坐大,有點尾大不掉的趨勢。



面對這種情況趙匡胤也不急,因為他當時只有50歲,時間還長著,他想慢慢把趙光義的權勢給消除掉。畢竟他和趙光義是親兄弟,他還不想殺他,所以只想採取溫和的手段來把這個問題解決掉。不過趙光義看到了危險之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搞出來一個詭異的政變,導致正在壯年的趙匡胤莫名其妙的去世,隨即登上了皇位,並且很快將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給害死。所以說趙匡胤並不是沒想到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只不過時間還沒來得及,就被弟弟給害死了。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宋太祖在“斧聲燭影”之夜暴死,由於他沒有立太子,弟弟趙光義先下手為強,登上皇帝寶座。這樣,大宋王朝的政權落到弟弟之手,而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與趙德芳,便與皇帝寶座交之交臂了。那麼,為什麼宋太祖沒未雨綢繆,提前選立接班人呢?

第一,宋太祖趙匡胤當時正值壯年,身強體壯,不急著立太子

首先,當時趙匡胤的身體還棒棒的,誰也不會想到他會突然暴斃。

趙匡胤崛起於行伍之間,他不僅身體條件特棒,還是一個武藝驚人的武林高手。後世流傳的“太祖長拳”,據說就是趙匡胤所創。不要說暴死,他連小病都很少得。直到五十歲時,他仍然身強體壯。對宋太祖來說,立太子一事並不是那麼急迫的事,就算哪天病倒了,死神要奪走他的生命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完全有充足的時間來佈置接班人的事。

然而,歷史總出人意料。一向無病無災的宋太祖,竟然一夜暴死,因而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之謎。由於他未提前立太子,便給了弟弟篡位的機會。

第二,宋太祖遲遲不立太子的原因,是擔心五代舊事的重演

宋太祖是從亂世中過來的人。唐朝解體後,中國歷史進入混亂不堪的五代十國階段。五代的歷史,就是一連串的政變史。什麼仁義道德法律人權,在這個時候統統失去價值了,剩下來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與被征服,殺人與被殺。甚至連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在權力面前也不值一提。

比如說五代的第一個政權後梁,朱溫篡唐後建立後梁政權,五年後,朱溫被兒子朱友珪所殺,弒君者還沒坐暖皇帝寶座,便被弟弟朱友貞幹掉了。父子靠得住嗎?兄弟靠得住嗎?五十年的時間,光是中原政權就換了十四個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發動政變、兵變的形式奪權。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趕下臺,甚至被殺,都是司空見慣的事。

大家都知道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這是防著自己的結義兄弟、親信,其實宋太祖不僅提防武將,連自己的兄弟、兒子也一併提防。因而他遲遲不立太子,就是擔心太子黨坐大,從而威脅到自己。

第三,宋太祖之死,或與不立太子有關

我們從現存的史料分析,宋太祖之死,很可能與弟弟趙光義有關。因為他死的那一晚,只有弟弟趙義光在場,而且兩人還一起喝酒。從‘斧聲燭影’的記錄看,喝酒過程中似乎宋太祖對弟弟表達強烈的不滿。在趙光義離開後,宋太祖當夜暴死。這就成了一樁歷史謎案。

接下來的故事同樣離奇。

宋太祖死後,皇后緊急讓大太監王繼恩召趙德芳入宮登基,但王繼恩沒去找趙德芳,而是跑去找趙光義。更離奇的是,王繼恩到趙光義家時,還遇到一個人在門口溜達,這人是趙的親信程德玄,史書特地記下他“善醫術”。大半夜的不睡覺在馬路上溜達,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我們把宋太祖之死與趙光義下毒聯繫起來,一切就合理了。趙光義從親信、善醫術的程德玄那兒弄來毒藥,與哥哥喝酒時下了毒。宋太祖在弟弟離開後,中毒暴死,大太監王繼恩早就被趙光義收買了,因而直奔趙光義的晉王府。程德玄在開了毒藥方後,內心忐忑不安,大半夜在晉王府門前溜達,想打聽消息。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那麼宋太祖之死,就是政治陰謀。而政治陰謀之所以能得以實施,就是因為宋太祖未立太子,這才給了趙光義予可乘之機。


君山話史


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后在位16年,始終沒有把長子趙德昭立為太子,這其中的難言之隱,恐怕也就只有趙匡胤能夠真切感受。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趙匡胤發出了一個訊號,就是內定接班人為趙光義,為什麼有兒子,並且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兒子,趙匡胤還要選著傳位趙光義呢?

其實,趙匡胤很早就想傳位給趙光義,有跡象表明他有這樣的想法!要知道,在趙匡胤時代,是沒有設立太子的,所謂太子就是儲君,不設立太子,難道趙匡胤不想要儲君嘛?當然不是。其實宋朝的儲君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親王尹京”,這是一種沿襲五代時期的制度。“親王尹京”就是指親王擔任首都行政長官,同時就具有儲君身份。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就冊封了“親王尹京”,此人就是趙光義。

“親王尹京”雖然沒有太子之名,但已經具備繼承繼承皇位的資格與條件。而可憐的嫡長子趙德昭,雖然樂善好施且禮賢下士,但在朝中仍舊做著使相的職務。論能力,趙德昭是有的,論血緣,趙德昭合情合理,那為什麼趙匡胤不直接讓趙德昭出任太子,而是讓弟弟出任“親王尹京”呢?

其實,趙匡胤有他的難處,也有他的打算!

眾所周知,宋朝主體為後周。當年的趙匡胤還是一個將軍,突然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回來就繼承了後周的產業。建國初期平定四方,趙匡胤回頭就來了個“杯酒釋兵權”,因為他怕手下人來個故技重施。趙匡胤如此做,保證了自己的皇位,但卻只能保住自己的皇位,子孫後代只能聽天由命!

趙光義作為趙匡胤的好弟弟,一直是宋太祖的好幫手。從陳橋兵變開始,緊隨趙匡胤前後。趙光義個人能力突出,南征北戰,戰功卓著,為人禮賢下士,趙匡胤一直把他當做二把手來培養。當時的趙德昭只是一個孩子,趙匡胤也是全心全意致力於基業創建之上,兄弟來年各個上下齊心,終有大宋天下。

定鼎天下之後,趙光義的職務確定了趙匡胤對他的希望,他就是內定的接班人。從這一點來看,趙匡胤的確是為了大宋江山殫精竭慮。如此一來,依靠趙光義的實力與威信,完全可以讓宋朝延續。 趙匡胤難道就沒有私心嘛?當然有,但他又能怎麼做呢?杯酒釋兵權自斷臂膀,立趙光義為“親王尹京”確立其地位,如果在後期貿然立趙德昭為太子,結果只會是叔侄之爭,沒有他路,到那時候,這場鬥爭,趙光義必然獲勝,趙德昭必然失敗,與其內鬥削弱宋朝實力,不如索性傳位趙光義,豈不是大宋長治久安之良策?

只可惜,趙光義還是弄死了趙匡胤的兩兒子,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保住皇位。但從長遠來看,趙匡胤的確成功了,因為宋朝得延續,內鬥得以平息!


秦風漢韻論古今


宋朝雖然終結了五代十國的黑暗時代,但是對於趙匡胤本人來說,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可以說,皇帝是歷史上最吃香的職業了,可謂是“醒掌殺人劍、醉臥美人膝”,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

但是,在五代十國當皇帝,卻是一份最危險的職業,原因是那個時代“王政不綱、制度不張,權反在下、倫常巔倒”,意是思那個時代根本沒有什麼君臣大義,今天你好我好大家好,明天不好就直接一拍兩散。


(太祖劇照)

所以有一些人,為了不被部下推為皇帝,就直接下令殺人了。

比如,石敬瑭當河東節度使時,一次出去外面打獵,軍中忽然有人大叫“萬歲”。當時正“韜光養晦”的石敬瑭嚇得大尿,他連忙下令斬殺為首的兵士三十多人。

又比如:大將符彥饒帶兵的時候,有裨將帶兵士欲“擁立”老符。後來,老符在帳外暗藏甲士數百人,摔杯為號盡殺之!

(摔杯,又見摔杯!)

恐怖的是,有些皇帝還不是自願當的,是被別人架上去的。其實,“陳橋兵變”也並不是宋太祖的獨角戲,這種事情在當時就發生過太多次 。

所以,趙匡胤在被部下“披上黃袍”之後,說了一句“你們不是想尊我為主,而是你想要自己的富貴罷了!”這一句話,絕對的不矯情。沒有當皇帝的能力,就不要當,否則結局很慘的。

比如柴榮的義父郭威,就被仇家殺死了全家,白髮人送黑髮人,人間慘劇,後來因為無子,這才把皇位傳給了義子柴榮的。

我們從這個角度從分析,就知道趙匡胤為何十六年不立趙德昭為太子了。

其一:根據五代十國當時的黑暗,主幼臣強,絕對是一個悲劇!


(幼年天子)

其二;把皇位傳給一個沒有足夠把控能力的人,也會是一個悲劇,有可能最後滿門盡死!


其三:在統治基礎沒有穩定之前,將位置傳給趙光義,是一個避免滿門盡死的辦法,最起碼當時的趙光義的表現可圈可點!

其四:宋太祖慢慢佈局,“杯酒置兵權”之後,開始收掉各個軍閥頭子手中的軍權,再加上一系列的手段之後,國家體制慢慢地穩定下來了。

其五:“燭影斧聲”之夜,有可能是趙太祖向其二弟趙光義攤牌了,看到了國家穩定之後,趙太祖有可能逼迫或者跟二弟商量,要收回趙光義的“開封府尹”的位置。

在那個年代, “開封府尹”都是儲君必須過渡的一個職位。這個也算是太祖“杯酒置兵權”的繼續版本了,其實不難想象,這也是趙太祖的一貫手段。

其六:兩兄弟可能因此爆發了“口舌之爭”,趙光義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於是趙太祖死了。

其中的過程,是殺君還是太祖暴亡,我們並不知道。但是太祖大怒喊了一句,“你好自為之!”各位看官可以自行腦補其中之意!

總而言之,從太祖佈局慢慢收權,並且加強了國家制度的建設,到與趙太宗攤牌的這個時間,就用了十六年!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他的成功離不開弟弟趙光義的相助,趙光義的才幹與膽魄趙匡胤心知肚明,立皇儲一事他一直就壓了下來。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中央高度集權,穩定是大局。

眾所周知,趙匡胤開創大宋之後,吸取前朝經驗教訓,開始策劃削減手下眾將的兵權,他沒有采取武力和流血來解決問題,而是採取寬厚仁愛的手段來剝奪眾將兵權,開了一個皆大歡喜的"杯酒釋兵權"party,這是第一步,稍稍有腦子的人都會選擇富貴而引退,如果有人不識相,那麼下場可能就會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歷史重演,趙匡胤的這個party以成功圓滿結束,這也反映出趙是一個宅厚之人,從他善待前主皇室的態度也可看出,後周皇室的柴姓後人們都被國家養起來,並賜予免死丹書。先穩定,再立儲。


金匱之盟約定趙匡胤之後皇帝由其弟弟趙光義繼承,這是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主幼丞重,終會起禍亂。

趙匡胤登基時其子趙德昭才十歲左右,這和後周皇帝滅亡時的年齡太過相似,不得不引起趙匡胤的警覺,傳說趙匡胤登基後,其母召集兄弟開會,立下一個"金匱之盟",意思是趙匡胤死後,必須傳位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死後再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並由大臣趙普執筆見證,藏於金匱之中,這件事民間傳得沸沸揚揚,並懷疑它的真實性,但是從後來出現的情況來看,應該屬實,因為趙匡胤死時,其子趙德昭以25歲左右了,宣佈他為太子是情理之中,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趙德昭被立為太子的跡象,說明這個皇位早有人員安排,再則趙光義是京兆尹,這個京城最大的官通常都由成年的太子擔任,但是趙德昭不在其位,這更錘實趙光義的合法繼承權,而兄即位於弟,在五代時代是很正常的,還有一點是趙光義與顧命宰相趙普不合,趙普就是被趙光義給踢出京城的,而趙匡胤死後,金匱之盟的丹書就是趙普找出並宣讀的,如果是假的,趙光義不可能找趙普來宣讀。
吸取前朝教訓,避免君幼丞重起禍亂,更是不立趙德昭為太子的根本原因。



趙匡胤能夠稱帝奪位,就是因為後周的皇帝年幼無為,所以他做了皇帝后,在立儲君的問題上不得不慎重,弟弟趙光義的魄力與實力,趙德昭不是對手,為避免悲劇重演,不立趙德昭為太子是在保護他,況且金匱之盟以約定趙光義死後必須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德昭,

後來趙德昭自殺其實也是想多了,都說是趙光義逼死的,其實也不太準確,趙德昭為北征後漢的將士們入宮向趙光義求封賞,因為這此北征是失敗了的,趙光義聽後大怒,並斥責趙德昭"你做了皇帝再封賞他們",由此引起趙德昭恐懼,回家後自殺了。



趙光義即位後開創的北宋好局面,也充分證明了他是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歷史就是一場爭辯的經過,真正的真相也許永遠埋在了逝去的歲月中。


可榮188


趙匡胤出生於公元927年,960年黃袍加身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起大宋朝,被"禪讓"為皇帝,這一年趙匡胤風華正茂,才33歲,趙匡胤一共當了16年皇帝,公元976年去世,當時他還不到50歲。

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宋太宗。

眾所周知,皇帝權力無邊,掌握著生殺予奪大權,一般統治者都要把江山傳給自己的兒子,很少有人傳給兄弟的。一則一尺沒有四寸近,二則權力鬥爭非常血腥,不傳位於兒子,自己就會有斷子絕孫的可能。

所以說,皇帝友好傳位給兄弟一般是出現了三種情況:一、自己不行的時候兒子還小。二、自己的兒子無能、白痴不能勝任。三、根本沒有兒子。

那麼趙匡胤當時屬於什麼情況呢?

趙匡胤去世的時候,有兩個兒子(原先還有兩個,不幸夭折)趙德昭和趙德芳。其中,長子德昭生於公元951年,父親去世那年他已經25歲。次子德芳,父親不在那年他也已經17歲。

德昭25歲已經是個成年人,而17歲在古代也已經是成年人,17歲當皇帝的人不勝枚舉,康熙14歲就當皇帝了,可見兄弟二人的年齡不是問題,就看他們的能力了。

那麼二人的能力如何呢?

德昭在乾德二年(964年),就但任貴州防禦史。開寶六年(973年),升任任興元尹,還先後擔任過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等職。

德芳也不是平庸之輩,趙匡胤當政的時候,擔任過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

趙匡胤在去世之前,有沒有打算讓自己兒子接班呢?

從常理上來說,趙匡胤是希望自己兒子接班的,哪怕兒子的能力在弟弟趙光義之下,哪怕兒子接班對宋朝的江山更為不利。

趙匡胤是個政壇老手,對權力遊戲規則比任何人都熟悉,他知道皇權之爭都是殘酷無情、血雨腥風的,如果兒子不能接班則肯定性命難保,後代不被滅族也會生不如死,活得非常窩囊。除非兒子不是親生的,否則絕對不會不讓兒子接班。

讓兒子接班的最壞結果,大不了讓兄弟篡位,九死一生;但還有獲勝的幾率。可是如果讓兄弟接班,那就是滿盤皆輸,沒有一點勝算。

況且兒子已經25歲,完全有能力勝任皇帝一職。

因此說趙匡胤如果不想讓兒子接班,除非是大腦進水了。

但還有一種觀點,正好相反,他們說趙匡胤很想讓兒子接班,但因為杜太后,他才被迫改變了主意,他們的依據是金匱之盟。

據說在建隆二年,宋太祖的母親杜太后快要不行的時候,把趙匡胤喊到身邊,同時還把趙普叫來,記錄遺囑。

杜太后問問太祖:"兒啊,你知道你為什麼能當皇帝嗎?"

宋太祖自然要說冠冕堂皇的話,回答說:"孩兒託母親洪福"。

杜太后問到:"還有呢?"

"後周接班人年幼,孤兒寡母好欺負。"趙匡胤說出了實話。

杜太后這才面露笑容點點頭:"對了,為了大宋的長治久安,為了大宋不重蹈後周覆轍,為娘我現在命令你,日後讓你弟弟接班,如果不照辦我就是到了那邊也饒不了你。"

趙匡胤心說媽媽你真老糊塗了,這都哪跟哪,我搞政變的時候,後周接班人柴宗訓才7歲,還沒有上小學。我兒子現在都上大學了,是合法公民了,跟後周沒有可比性,跟孤兒寡母不沾邊啊。

但趙匡胤雖然心裡這樣想,表面上還是連連稱是,頻頻點頭說"母親您老人家就放心好了,我一定按照既定方針辦。"

這就是“金匱之盟”的由來。

首先金匱之盟的真實性值得推敲,因為趙匡胤是開國皇帝,歷史上開國皇帝都非常強勢,能力槓槓的,太后干政的事沒有一起能發生在開國皇帝身上。

當時趙匡胤年富力強,太后怎麼會談到接班人問題,即使談也是指導性意見,不可能有一個秘密協議。

其次,趙光義不過比趙匡胤小了12歲,而且兩人誰先掛都不一定,閻王路上沒老少。即使趙匡胤先走,趙光義論年齡、論精力都不如德昭,誰接班對大宋江山更有利不是明擺著嗎?

因此,我們假設杜太后老糊塗在臨終時真弄了個金匱之盟,趙匡胤同志心裡也是一百個不樂意的,也根本就沒有打算讓弟弟接班。

因為無論是從趙匡胤個人感情考慮,還是從大宋江山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考慮,兒子德昭都是皇帝最合適的人選。

傻子都知道,一個年富力強的年輕人,比一個年屆不惑的油膩大叔更適合當大宋江山接班人。

趙匡胤之所以遲遲不立太子,也正是對那個金匱之盟的顧忌,所以他不想立太子,不想打草驚蛇,想在臨終造成既成事實,可惜還是被老謀深算的弟弟給識破了。

因此無論怎麼說,趙匡胤的既定方針是讓兒子接班,在彌留的時候就讓太監王繼恩傳旨意,讓德昭到宮裡來。

王繼恩憑著敏銳的政治嗅覺,得知決定大宋命運的時刻到來了,他迅速在腦子裡盤算開了。

德昭接班是天經地義,自己最多對他是錦上添花,人家當皇帝不會感激自己,說不定立馬就會讓自己滾蛋回老家。

而光義當了皇帝就會對自己感恩戴德,因為他最沒有可能當皇帝,自己對他是雪中送炭。

於是王繼恩沒有去通知德昭,而是直接去找趙光義。

趙光義聞訊怒氣衝衝,就懷揣斧頭來到了宮裡,來質問大哥(如果真有金匱之盟);或者是直接下手(沒有金匱之盟的話)。反正太祖的警衛和服務人員在外面都目睹和聽見了"燭影搖紅,斧聲鑿鑿",接著就傳出宋太祖駕崩的消息。

公元976年,趙光義登基,大宋第二任接班人產生。

一個鐵的事實是,趙光義做了皇帝之後,太監王繼恩平步青雲,受到重用,先後在河北、四川等地執掌兵權,擔任劍南、兩川招安使。

一般來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趙光義絕對不會重用前朝的大臣,何況王繼恩只是一個太監?

再說,趙光義即使把他留下來也不會委以重任,一個太監有多大能耐,讓繼任皇帝依依不捨,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空前絕後的。

而且這個王繼恩始終是趙光義的紅人,在趙光義駕崩的時候膽敢插手接班人問題,妄圖破壞趙光義生前的安排,另立接班人,被貶到外地病死。

綜上所述,王繼恩具備另立接班人的條件,又有這個能力,還有這個動機,後來趙光義上臺又得到了反常的重用,所以說趙光義這個接班人不是合法的,違背了趙匡胤老人家的遺願。


歷來現實


提起宋太祖趙匡胤,我們會聯想到許多歷史典故,諸如陳橋事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等等。對於這位北宋開國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可以說相當高。然而就是這麼英明神武的北宋第一位皇帝,他的子孫卻始終再也無緣皇位,也算曆史罕見。那麼宋太祖趙匡胤為何不立自己的兒子趙徳昭為太子,反而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呢?



趙匡胤從始至終都將趙光義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16年時間,等到他駕崩時他的兒子趙徳昭已然25歲,在年齡上不存在“短板”。即便趙匡胤登基稱帝時趙徳昭尚且年幼故而不立為太子,那麼在長達16年的時間裡,如果趙匡胤想要立他為太子,機會可以說一大把。因此可以明確的是,趙匡胤從未想過要立趙徳昭為太子,他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始終只有弟弟趙光義。



很多人就感到疑惑了。雖然“兄終弟及”跟“父死子繼”一樣,歷來是皇位傳承的傳統方式。但基本上都是因為皇帝無子嗣繼承的情況下的第二選擇,直接繞過“父死子繼”而選擇“兄終弟及”屬實罕見。而趙匡胤恰恰就選擇了“兄終弟及”,這也是吸取五代時期皇位傳承的教訓以及出於對整個北宋王朝前途命運考慮。

1、受到五代時期皇位傳承的影響。

縱觀五代時期,因為頻繁的政權更迭使得皇位傳承的成功率降到極低的水平。除了郭威傳柴榮成功,石敬瑭傳石重貴成功之外,其他全部失敗。並且失敗後下場之悲慘讓趙匡胤不得不引以為戒。因此,雖然趙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但他也不知道北宋會不會重蹈前朝的覆轍,不知道自己的皇帝可以當幾年。基於這種情況下,出於對整個北宋的考量以及對自己年幼子孫的保護,他也必然會選擇年長、並且能力實力都高出自己兒子的弟弟趙光義為繼承人。



2、“金匱之盟”之說。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樂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位於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這是《宋史 后妃上》的記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金匱之盟”的正統來源。也就是說,杜太后生前就已經關於皇位繼承問題跟趙匡胤有過商議,並且明確了讓趙光義繼承皇位的決定,而趙匡胤也同意了杜太后的決定。顯然,杜太后也是因為看到了前朝的景象引以為鑑,為了維護好不容易打下的北宋江山考慮。

再看趙光義和趙徳昭的仕途發展。

在杜太后死後,趙光義就被封為開封府尹。在五代以及北宋前期,宗室親王出任開封府尹的職位,相當於“公開”其為皇位繼承人。隨後趙光義又被封為晉王,徹底確立了其為皇位繼承人。

反觀趙匡胤的兒子趙徳昭,在出閣後竟然沒有按照“皇子出閣即封王”的慣例被封王,甚至在趙匡胤在世時始終都沒有被封王。顯然這是趙匡胤有意為之,表明了自己傳位趙光義的決心。



趙匡胤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一脈,而北宋的皇位卻再也沒有迴歸於自己這一脈。或許趙匡胤泉下有知也會無限感慨,也會為自己當初的決定有些許後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