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贵族后裔,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作为刘邦手下的首席谋士,多次为刘邦献上奇谋妙策,《三国演义》中还有“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的说法。

张良作为谋士的强大,自不必多说,可是除此之外,张良又有哪些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呢?水一白今天就来聊一聊。

一、关于张良的相貌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惯性思维,认为类似于张良、诸葛亮这一类的超级谋士都有些半人半仙的特性,所以,在我们心目当中,他们的外表也都颇有几分仙气。即便是在电视剧中,张良的形象一般也是类似于这样的。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气质、相貌再加上演员霍青的演绎,张良的形象也显得高大魁梧一些,这样才配得上气场无比强大的刘邦(陈道明饰)。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相对而言,动画作品中的张良就更加带有仙气了,长相、气质也更加趋向完美。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那么,历史上的张良,长相如何呢?是不是也如影视剧作品中一般优秀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张良,长相倒不能说是丑,只是颇有几分“伪娘”的气质。在《史记》中,太史公形容张良时说道:“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也就是说当初太史公心目当中的张良本应该长相高大魁梧、气质一流之人,不过等看到张良的画像之时才发现,原来张良的外表倒是长得像个女人一般。

如果张良生活在我们这个小鲜肉当道的年代,倒还是有可能火一把的,毕竟,如今长得有些女子气的男明星还是不胜枚举的。那么,生活在秦汉年代,又是如何一番场景呢?

应该说,在张良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像女人”的样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出色来形容了,甚至还有可能被一帮五大三粗的军兵们瞧不起。与“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的刘邦和“为人长大美色”的陈平这种可以“靠长相吃饭、娶妻”的人比起来,张良也只能靠才华了。

不过,到了太平年代,自然又是一番影像了,暂且不说西汉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至少一个男宠,单单在在太史公完成《史记》的那个年代,长得像女人,甚至打扮成女人模样也不能算是太稀奇。巫蛊之祸的罪魁祸首江充第一次见汉武帝的时候,便是靠着他平时的穿戴吸引到了汉武帝的注意。“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冠禅纚步摇冠,飞翮之缨”,江充这一身的丝禅衣,打扮的花枝招展,倒是颇有几分的“女装大佬”的特色。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二、关于张良的本名

靠才华的张良在还没有吸引到刘邦这位名君之前,他的勇气倒是先把千古一帝秦始皇给“吸引”住了。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作为韩国贵族后裔,张良的祖父、父亲都曾经在韩国做过几朝的宰相。只可惜,父亲在张良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便去世了,等张良长大成人,韩国已经灭于秦人之手,他想继承先祖遗风为韩国效力的愿望也只能搁浅了。所以,很自然的,他对秦国,尤其是秦始皇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仇恨。

好在,张良还是有些家底的,又赶上弟弟早夭,家产的处置也就全凭张良一句话了。于是,在韩国灭亡以后,张良变卖了所有家产,走上了浪迹天涯、结交豪杰的道路。他一路东游,来到了朝鲜半岛,遇见了当地一个部落的君长——沧海君。在沧海君的帮助下,张良找到了一位力大无穷的勇士,愿意为了他向秦始皇复仇。随后,张良又花重金打造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交给这个勇士。两个人潜回中原,密切关注秦始皇的动向,终于趁着秦始皇东游至博浪沙之时向秦始皇下手了。只可惜,张良的这一次刺杀行动并没有成功,大铁椎击中的只是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躲过一劫。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盛怒之下,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捉拿刺客。情急之下,张良只好改名换姓,逃亡到了下邳躲藏起来。从此,“张良”这个名字代替了他的本名,至于他的本名,我们已经无法确定了。

我们能知道的是,他的先祖是韩国贵族。所以,他最大的可能是跟韩国国君一样,是姬姓韩氏,他的本名叫做韩良倒是有些可能。

三、关于张良的军事指挥能力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身为韩国贵族后裔的张良为什么不自立为韩王,为韩国复国,反而死心塌地的帮助楚人刘邦呢?

事实上,张良最初是在韩国诸公子中选了一位韩成来扶持的,在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里也有韩王成的位置。只不过,很明显,韩王成并不是那个能独当一面的人;而在韩国复国的过程当中,张良也发现,他跟黄石公所学的《太公兵法》应用起来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顺畅。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关于黄石公赠送张良《太公兵法》,在《史记》之中倒是有一段颇为神奇的描述。


注:关于张良“沂水河边路遇老者,拾鞋赠书”的故事,很多读者还是耳熟能详的,在此简单描述,可跳过如下段落,并不影响整体阅读。

逃亡到下邳的张良,一日闲来无事来到沂水桥头,迎面遇到一个穿着粗布衣的老者。老者走到张良身边时,突然鞋子”不小心“掉到了桥下,老者瞅了一眼张良,命令道:”小子,去下面把我的鞋捡上来。“原本逃亡至此地,张良的心里已经非常的郁闷,可是看在老者年纪大的份上,还是强压下这份怒火,把鞋子捡了上来。


可是,这时老者随即又提出了一个更过分的要求,即吩咐张良给他穿鞋。想来此时张良心里也是无数匹草泥马奔腾而过,但是本着尊老的原则,他还是单腿跪地帮助老者把鞋穿上了。反观这一老者,不但没有半点感激之意,反而坦然而又傲慢地长笑而去,倒是张良被老者的笑声给惊住了,半晌未有动作,愣在当场望着老者离去的方向。


让张良没有想到的是,老者走出数百米外又折返了回来,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也”,随即与张良相约,“五日后天明,还是这个桥头,再相见”。这时,已经发现老者不一般的张良,当即跪地答叩首允诺。可是,当五天后,张良如约天明时分到达之时,却发现老者早已等候在那里。老者怒道:“跟长者相约,竟然还迟到,是何道理?五天之后再来吧!”说罢,老者转身离去。


又过了五天,鸡鸣时分,张良便赶去桥头,结果还是被老者占了先,又一次地约了五天后。这一回,张良算是长记性了。五天后,他大半夜便跑到了沂水桥头,总算比老者早到了一小会儿。老者见到张良,大为欣喜,连声道“这样就对了”,随即从怀中取出帛书一部交给张良,并告诉他:“这是一部学会即可以为帝王老师的书。十年之内你必成功,十三年后再来见我吧,济北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


十三年后,随刘邦功成名就的张良来到济北谷城山下时,果然看见了那块黄石,而那位老者也从此被称为黄石公,他赠给张良的书便是《太公兵法》。


这段非常神奇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被记录在了《史记》和《汉书》之中,张良也确实凭借这本兵书助刘邦夺取了天下,可是在张良最初应用这本兵书的时候,却远没有那么顺利。

秦末反秦起义大浪潮之中,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反抗暴秦,不过势力太小,张良需要先选择“一棵大树”去投靠。陈胜死后,被拥立为楚王的景驹成为了张良的首选。而就在张良投奔景驹的路上,他遇到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人——刘邦。在遇到刘邦之前,张良也曾经跟别人讲起过《太公兵法》,然而却都不能被领悟,唯有刘邦,才是他的知音,这也是张良后来辅佐刘邦打江山最主要原因。

这次相见之后,刘邦、张良,两个原本打算投奔景驹的人却都改变了主意,转向了项梁,去辅佐楚怀王。在项梁的帮助下,张良立韩成为王,开始了韩国的复国运动。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张良和韩王成的复国运动开展得不太顺利,眼看着魏、齐、赵等国旧势力都慢慢地站稳了脚跟,而韩国却依旧停留在打“游击战”的过程当中。韩国这边打下几个城池,稍微壮大势力,那边便又被秦军夺了几个城池回去。不敢与秦军硬碰硬的韩军,也只能不断地在这种往复之间循环,一直到后来,西进的刘邦再次与张良相见之后,才协助韩国接连攻下了十几座城池,韩国才算是名副其实的算是一个小国了。

为了感激刘邦,张良随他西进灭秦。不过,秦国灭亡后不久,他们便又迎来了更加强大的项羽。项羽分封诸侯,刘邦西封为汉王,统领汉中、巴、蜀三郡;韩成依旧为韩王,统领颍川郡。然而,由于张良帮助刘邦的关系,项羽东归之时,直接将韩王成带回了彭城,后来便杀害了。


此时的张良,既不能再次回归辅佐韩王成,也在复国的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单凭自己的实力是远远不够复国的。虽然他手握《太公兵法》,但是论起带兵打仗的能力,他却并不如刘邦。与其自己硬撞南墙似的恢复韩国,不如助刘邦夺取天下,这才有了后来“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张子房。

水言水语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确实是个非常神奇的人物,既有早年博浪沙刺秦王的豪迈,也有壮年是助汉王夺天下的奇谋,更有晚年舍弃一切功名利禄的超脱。不过,他也有属于他的另一面,他没有刘邦、陈平那样好的相貌,也曾背井离乡地逃难,更没有大将般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的存在,历史上的张良才看起来更加饱满不是么?

人无完人,即便作为领兵打仗的张良是不成功的,也不妨碍张良作为谋士的伟大。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并为之努力,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成绩,而不是一定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证明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兴汉四百年”的张良,也有几个不愿被人提及的“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