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希特勒在德国可以打败整个西方,却最后被苏联消灭?

金刚大锤


苏德大战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战争,希特勒挟西欧大胜之威,闪击苏联。猝不及防之下,苏联大批的有生力量被歼灭,国土大面积的沦丧。

可是不可一世的德军,最终还是败在了苏军的手上,甚至连老家柏林都被插上了苏联的镰刀斧头旗,为什么能够横推西欧的德国军队,会被苏联消灭呢?

首先在于,苏联有着庞大的体量,有足够回旋的国土面积

苏联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从东到西,横跨好几个时区,这是德国以往征服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法国虽然号称欧陆第一陆军强国,但是国土面积狭小,边境线被德军迅速突破之后,德军就能直指腹心,对于法军来说根本就没有容错的空间与时间。每一战都是决定法国生死的决战,根本不可能像苏联那样从容不迫的在后方整训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往前线支援前线战事。

苏联人口众多

其次,苏联人口众多,在苏联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1.8亿人口,人口总数超过德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苏军提供了大量的兵员。

在苏联独有的动员体制之下,苏联人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动员了1800多万大军,几乎做到了十丁抽一,有了如此庞大的军队,苏军才有同德军扳手腕的勇气与底气。

第三、苏联有强大的工业和丰富的资源

打仗光有兵是不行的,还得有足够多足够先进的武器。这个东西苏联人也不缺,苏联建立之后,在苏共的领导下,迅速工业化,从西方列强中最落后的国家,逆袭成为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苏联的重工业,非常的强大。

正是因为有这些强大的工业基础,在战争突然来临的时候,苏联人能够将这些民用企业,迅速转变成军工企业,从而有力地支援前线的作战。

自然资源丰富

再者苏联广袤的国土之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尤其拥有大量让德国人眼馋的石油。要知道事实,直至今日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主要的资源出口国这保障了苏联人战争的续航力,不必像德国人那样精打细算。

当然苏军的英勇也是不能忽略的,苏联人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德国人滚滚向前的战争车轮,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在任何一个有德国侵略者的地方浴血奋战。

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为了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苏军付出了过百万的伤亡,才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整个苏德战场的战局。

天气原因

当然,苏联还有一位隐藏的将军,那就是冬将军,当年就是这位冬将军阻止了法皇拿破仑。如今,苏联又依靠这位战无不胜的将军阻止了希特勒。苏联恶劣的天气让没有准备的敌军吃尽了苦头,极大的影响了战斗力,而苏军早已经习惯成自然,丝毫不受影响,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主场之利吧!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苏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美国,英国等盟国也在积极调兵遣将,开辟第二战场。随着诺曼底登陆,西线重新开打,有效地减低了苏联所面临的压力,对最终的反法西斯联盟大反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坚韧不拔的苏军打败了如狼似虎的希特勒侵略军,荣誉属于苏联人民,荣誉属于英勇无敌的苏军。


历史评说


希特勒是被苏联消灭的?这严重违反史实!就凭苏联国力和战争早期的狼狈,希特勒就能被它消灭,那就是天方夜谭!如果没有欧洲和最后美国的支持与直接参战,苏联弄不好真就被希特勒灭了。即使灭不了,那丧失苏联欧洲部分的国土也未必不可能。希特勒是被二战中世界和平力量打败的!其中苏联的贡献无可替代,也是抹杀不了的。其中,中国在亚洲牵制了日本,使它无力向苏联的进攻,打破了轴心国日本负责牵制,分散苏联力量的阴谋。使苏联敢于将军力投向欧洲与希特勒的正面作战。正是这样最后压垮了希特勒。而美国向苏联提供了足够的军事援助,苏联获得了战争资源保障。欧洲方面直接与希特勒交战,消灭希特勒有限的军事力量。美国又将大批生力军直接投向欧洲战场。正是在这种同盟国协作中,希特勒终走向失败。


简直简直


为什么希特勒在德国可以打败整个西方,却最后被苏联消灭?

这个标题对希特勒过于夸大,不要说“整个西方”,就是整个欧洲,希特勒都没有完全征服,更不要说美洲这些国家了。

这张图是鼎盛时期德国的控制范围,除了欧洲部分地区,还有北非的一点土地。

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德国在二战初期确实像猛虎下山一般,1小时拿下丹麦、1天征服荷兰、卢森堡、18天攻占比利时、27天占领波兰、1个月搞定法国、2个月摆平挪威,把英国打成了残废,德国在欧洲战场创造了神话。

然后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11天)、希腊(56天)、乌克兰、白俄罗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几十个国家也没有逃脱魔掌。

战争到了这个时期,希特勒已经是自信心爆棚,不可一世,认为没有自己搞不定的国家,1941年6月22日,190个师550万人突然袭击苏联,希特勒大放狂言,三个月内消灭苏联,战争开始前10天,德军突入苏联600公里,苏军一路崩溃,德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苏联随即开始了卫国战争,最终,德国死亡485万人,一败涂地。

两年半征服大半个欧洲,凭的是什么?

首先是蓄谋已久。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德国都一直在做战争的准备,并根据各国情况制订了周密的进攻计划;二是英法大国的绥靖政策,一直想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联,所以对德国进攻波兰等国坐视不管;三是战略思想领先欧洲各国。欧洲各国还沉浸在一战胜利的兴奋中,依旧沿袭一战的战略战术,而德国出现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等一批机械化战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四是领先的科技水平,众所周知,当时的德国在坦克、飞机、潜艇和战舰方面全面领先欧洲,苏联和美国在战争末期抢装备、抢人才,才有了以后的导弹、航空和核武器。

希特勒正是看准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欧洲国家逐个击破,最终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拿下了大半个欧洲。

四年没有攻下苏联,德国败在哪里?

从1941年6月的大举进攻到1945年5月的全线投降,德国扔下近500万具尸体后,最终选择了向苏联投降,希特勒至死都搞不懂,为什么会败得这么惨?

第一,德国并非败给苏联,而是败给盟国。苏德战争表面看是德国PK苏联,其实是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和整个盟军的对抗,苏德战争是一场苏联出人、美国出钱出武器、英国出矿出资源的战争。

美国援助苏联112亿美元,1.4万架飞机、7千辆坦克、42万辆汽车。英美对德国进行狂轰乱炸,70%的工业被摧毁,另外还牵制了德国40%的陆军、60%的空军、全部的海军,如果德国不是陷入两线战争,而是全力进攻苏联,希特勒三个月消灭苏联还真不是吹牛,1942年的冬天,苏联可能都抗不过去。

第二,苏联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恐怖的动员能力。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1928年到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把工业产值从48%提升到70%,成为一个工业大国。虽然美国进行了援助,但这些援助都是莫斯科会战之后到达的,在此之前,一直都是苏联一家在硬扛。以坦克为例,1941年,苏联只生产了6千辆坦克,1942年就达到了2.47万辆。苏联的集权体制在兵员征集上发挥了极大的优势,1941年,苏联损失400万军队,斯大林通过铁腕手段,将16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老人驱赶到战场上,战争结束前,达到了恐怖的1200万,整个战争期间,苏军竟然损失了2600万,也就是说,苏军的动员人数达到4000万,这是希特勒完全想不到的。后方的工厂也是超负荷生产,老人、孩子、妇女,只要是有点劳动能力的都进入各式各样的兵工厂。再加上能喝酒善打仗,男人女人个个悍不畏死。

第三,苏联广阔的战略纵深。泥泞的道路让德国的机械化军队无法发挥特长,无边无际的战线让德军不得不分散兵力。由于大清洗造成苏军指挥官损失殆尽,而顶替上的多是无能之辈,才让苏联在战争前期吃尽苦头,德军的机械化闪电战优势发挥明显,德军的势如破如也彻底把苏联打醒了,开始检讨自己的问题,最终浴火重生,按照大纵深理论改造军队,组建机械化军队,用密集火力打击,步坦协同进攻,突破防御阵地,将德军拖入消耗战,闪电战的优势再也难以发挥出来了。

第四,苏联的极寒天气和糟糕地形。战争拖到冬季,毫无准备的德军开始四处筹集过冬棉衣,由于苏联的泥泞道路,后发捐助和生产的棉衣堆积在车站仓库,空军缺乏大型投送能力,根本运不到前线,温度降到零下40度,德军冻伤冻死者数十万,战斗力严重下降,而苏联则将所有的村民和物资向后方转移,让德军无法原地补充物资。由于坦克履带防滑尖铁运不到前线,坦克在冰上无法行走,大炮瞄准镜也用不成,坦克发动前需要在发动机下烧火烤一阵,机关枪也打不响,天气在拯救莫斯科。

第五,希特勒的战略失误。由于过于自信,希特勒低估了苏联的抵抗能力,更没想到美国会插手,在没有做好充分的情况下就进攻苏联,以至于导致三线作战,压力倍增,而1942年的德国还在执行悠闲的八小时工作制,有些军人依然休假,全世界都在神经紧绷,德国还没有使出全力,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误,再加上盟友不得力,意大利是个巨婴,等着德军照顾,日本私心太重,不肯从后方进攻苏联,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苏德战争德军必败的结局。


葛大小姐




英国什么时候被开除出了“西方世界”?

而苏联又是在什么时候“单挑”德国了?

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国90%海军、40%的空军和陆军超过40个师被英国牵制在德国所谓“大西洋壁垒”。而为了应对苏德战争期间,英国开辟第二战场帮助苏联减轻压力,德国还在本土保持了一支六万人,训练精良的伞兵部队作为机动力量。

与此同时,德国还在非洲战场与英国进行作战,二战时期纳粹德国著名将领隆美尔此时正是德国非洲军军长。

可以说,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军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陆军被牵制在西线,其中还包括90%的海军和40%空军。

如果英国真的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被德国征服,那么德国投入苏德战场的力量可要比历史上多得多。

再来说,苏联是“单挑”德国吗?

显然不是啊,苏联得到了英美两国的大力支持,仅英国就支援了苏联1420辆瓦伦丁坦克,其中首批300辆瓦伦丁坦克直接投入了莫斯科保卫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俄罗斯石油》杂志2012年第5期刊登了一篇名为《苏联空军燃料问题》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石油》杂志年第5期,《苏联空军燃料问题》)

他在文章中指出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空军40%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是英美援助的,而即使在苏联自己生产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里也有2/3是直接用英美援助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成分或乙基液勾兑生产。

甚至作者指出,苏德战争期间,苏联新锐战机雅克-1, 雅克-3, 米格-3, 拉格-3, 伊尔-2, 伊尔-4, 别-2, Ер-2, 苏-2所需航空燃料Б-78,苏联自己生产能力只能满足4%

也就是说根据该文,假如英美不支援苏联高辛烷值航空燃料或者原料,那么苏联96%的新锐战斗机作战寿命会急剧缩短,而急剧缩短的战机寿命又会反过来增加苏联战时工业体系的负担。

另外,根据前苏联1942年6月13日国防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确保红军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生产之措施和生产计划》一文显示,前苏联自己在战前研发生产的坦克车载电台71 -ТК是一个极其复杂,不稳定的无线电台,经常性的发生故障,而且极难修好。

因此,在苏德战争期间,前苏联坦克装备的是9P系列电台,而9p系列电台根据《关于确保红军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生产之措施和生产计划》公文显示,不但是全套英国技术,而且元器件完全来自英美支援。

截止1945年1月,英美一共向苏联援助了一千万根电子管。

当然,我并不是说苏联完全依靠英美援助打赢了苏德战争,我只是想说明没有英美的援助,苏联很难单独打赢苏德战争的。


(英国援助苏联的瓦伦丁坦克)

正如我之前一个回答所说的那样,1943年以前,德国所有工业指标和工业数据都超过苏联,而且是超过很多那种。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普吉了六年制义务教育,一战前德军文盲率已经不足0.05%,而前苏联一直到1935年才开始尝试普吉四年制义务教育。

苏联获得苏德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是苏联一个国家的功劳,英美两国很好的担负起了苏联军需后勤主管的角色,苏联战胜德国,不仅仅是苏联的胜利,更主要的是同盟国集体对轴心国集体的胜利。

我个人意见,如果真是苏德“单挑”,苏联绝不是德国的对手,当然这种假设没有意义,斯大林也不会带着苏联和纳粹“单挑”,英美也不会坐看纳粹真打垮苏联。


兰台


希特勒自己都清楚,苏联将是他最强大的对手,所以一直到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之后,他才决定对苏联发动战争。



希特勒对苏联的用兵也是空前的,法国战役期间,希特勒面对的主要对手是英法联军,所经之处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其力量也非同寻常。

为了应对德国可能带来的进攻,法国在战前动员了全国20~45岁男性的1/3人口,总兵力高达500万;同时,英国在1939年的时候就已经向法国派出了大批部队协防,到6月份英国的兵员总数已经高达165万人;荷兰和比利时的储备人员也高达105万。

所以,一旦和法国爆发战争,德国将要面对770万大军。

为了打败英法联军,德国在法国战役中一共集中了330万大军,虽然已经达到了德国陆军的3/4,但相对于德国进攻苏联的军队还是小巫见大巫的。最关键的是,这些兵已经够了,看来希特勒对法国战役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

但希特勒显然认为苏联比法国战役中的对手们要强大的多,所以在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中调集了多得多的兵力!

当时,德国面对的苏联军队是537万人,要少于德军在法国战役中所面对的对手。而且,斯大林当时认为希特勒攻打苏联之前至少也得在彻底解决掉英国之后,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无后顾之忧,不需要在大西洋沿岸布置重兵了。所以,当德军向苏联境内发动攻击的时候,斯大林并没有认为是德国大规模入侵苏联的开始。

即使希特勒成功对苏联实施了战略欺骗,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他仍然集中全力。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国一共动用了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万门大炮和192艘作战舰艇,总兵力高达550万人,大约相当于法国战役的1.7倍投入。

事实也证明,苏联比希特勒在以往遇到的所有对手都更强大!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部署在西部战区的兵力有268万,因为毫无准备,在战争开始后的前三个月中就损失殆尽!这给了希特勒一个错觉,苏联也不过如此!

没成想,打起精神的苏联在莫斯科城下止住了德军前进的脚步,并且一步步反推,直到1945年攻占德国柏林灭亡了纳粹德国!

苏联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是因为这个国家当时有法国,荷兰,比利时等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5大优势:

首先,苏联的国土面积极为庞大。

这个国家当时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在欧洲部分就多达500万平方公里,约占欧洲大陆的一半儿,大约是法国的9倍。

国土纵深让苏联能扛的时间长一点!

第二,苏联人口多。

苏联不仅国土面积大,人口也不少。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一共大约有1.8亿人口,而法国在法国战役爆发前只有4000万人口,加上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也不到1亿人。

庞大的人口,让苏联可动员的军队也是天文数字。苏德战争中苏军累计阵亡916万人,其中战斗阵亡677万。但是战争结束之后,苏联仍然有1100万大军。


第三,苏联的动员能力为世界一流。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总共征兵18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10。

而与此同时,苏联大后方的工农业生产却没有受到影响,并且在西部精华地区几乎尽失的情况下担负了战时生产任务。

战争期间,苏联一共生产了83.4万门火炮,1200万支步枪,10万辆坦克,15.8万架飞机和20万辆汽车。

第四,强大的重工业基础。

苏联建立之初,工业水平和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相比还很落后。

1928年,苏联开始迅速工业化。在第1个5年计划期间,苏联将总投资的80%集中在了工业领域。

1925年,当时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26亿美元到1938年已经增长到了759亿美元,超过了英国的560亿美元和法国的390亿美元,和德国的770亿美元相当,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额的17.6%!

工业的发展也让苏联的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在此期间,有2300万农民进入城市,而莫斯科的人口增长了将近60%。

和西欧的几大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苏联的特点是重工业占GDP的比重极高。例如,第1个5年计划结束后,消费品领域的增长是87%,但是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却达到了118%。

由于当时苏联并没有通过轻工业的扩张来积累资本,而是立即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重工业,所以战争能力要比和他GDP相当的国家强大的多。

例如第1个5年计划期间,苏联重点建设了代表国家工业能力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场。工厂建成之后,到1932年4月每天生产的拖拉机就达144台。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该厂已经生产了4万辆履带式拖拉机。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该厂生产拖拉机的生产线开始民转军生产武器装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t-34坦克。

所以,苏联对重工业的重视是他打赢这场战争重要的保证。

第五个原因,优秀的苏联人。

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所面对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数百万德军,一开始苏联只有节节败退。

但是,苏联并没有因此乱了手脚。

为了保住武器生产能力,苏联在战争爆发一周之后就开始了史诗般的工业大搬迁,仅用4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军事工业的东移。

与此同时,苏联人对德国实行了焦土抗战,把撤不走的工厂,设备,道路,桥梁,矿井统统炸掉,让德军无法以战养战。

苏联人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应对能力,让他们在战争之初虽然损失惨重却不至于一败涂地。

战争中,苏联人表现了勇敢和坚韧。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面对德军的攻击,苏联军民浴血奋战让德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3年2月2号苏军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有学者估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轴心国军队伤亡约84万多人,苏军的伤亡超过110万人。如果当时法国能够如此坚韧和勇敢,法国战役也不会仅仅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第六,盟友的配合!

苏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二战全面爆发之后,反法西斯同盟最终确立。德国所面对的对手是美英苏三大强国的围攻。



在战争期间,美英于大西洋和北非和德军鏖战,同时对德国占领区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轰炸。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盟军对德出动400万架次飞机,投弹270万吨,摧毁德国飞机5.5万架,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德国不得不将70%的空军部署在西线。

以上六大原因,让苏联击败了纳粹德国!


历史风暴


其实打败希特勒的并不是苏联,而是苏联的恶劣的天气。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当时是夏天,那么很有可能希特勒所带领的德国部队会一举进攻苏联的莫斯科,并取得胜利。

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说德意日三国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合围行动,那样的话,可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当然了,历史没有假设。

首先来回答第1个问题,为什么希特勒带领着德国部队能够把西方国家都打趴下呢?

从历史的层面来分析,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三个国家,他们在很早很早之前是一体的。

只是因为后来不断的运动和斗争,使得三个国家分裂。

在这其中德国发展工业相对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在希特勒童年时期,整个德国处于整个世界的工业发展中心。在后续的时期当中,希特勒上台之后也是大力发展工业。

可以说当时的德国,他们的工业水平已经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甚至整个西方国家的工业总和加起来也比不上德国的1/2。

这并非吹牛,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当年整个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史以及工业发展水平。

可以说是工业的发达,让整个德国属于一种先进的技术水平地位。也是因为工业的发达为希特勒提供了能够满足他的野心的所有战争行动。

其次来说,西方国家大多数都是面积并不怎么大的小国。因为历史原因,相互之间还有扯皮和推诿的现象存在。

比如当时的美国就已经置身事外,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发生,那么美国很有可能继续沉默下去。

在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工业支持下,希特勒所带领的德国在军事上面也远远的超过了其他西方国家。在这方面西方国家都是小国,他们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可能和德国抗衡。

因此的希特勒的野心才能够被支撑得起来。

最后一方面的原因是当时的德国发展迅速,并且战争突然打响,整个德国像是一只饿极了的狼一般,突然扑向了周边所有的国家,这些国家甚至都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就已经被吞噬了。

二战时期的德国坦克,那可是出了名的厉害。

基于以上3点原因,希特勒所带领的德国部队对西方国家摧枯拉朽的碾压之势就此形成。

再来回答第2个问题,为什么他最终败在了苏联的手底下呢?

这当中的原因有很多抛开了,那些吹嘘的成分抛开了,吹嘘当时苏联政治经济文化核心的成分,比如吹嘘苏联当时的社会制,吹嘘妇联当时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其实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1个是天气因素。

众所周知,在德国部队进攻苏联的时候,时间长达一年多。而苏联部队返攻的时候正是冬天。

当时的希特勒也想与苏联一决雌雄一较高下,忽略了天气因素之后,直接开始进攻莫斯科。

然而当时德国部队所拿到手的冬装只够其中的1/10备用。其他人都是穿着短袖上战场,树立恶劣的冬天气候因素之下不败能有什么呢?

当时拿破仑的滑铁卢失败其实也是天气因素,但是希特勒似乎并没有读过那篇论文相关的书籍,所以也不知道这方面的事儿。

第二方面是苏联人实在太多了。

在一对一没法打赢的情况之下,那就用1对10或者一对100的人海战术。

纵然你有长枪短炮,那我有100个人来堵住你的窗口,堵住你的炮弹。

可以说,希特勒是活活被苏联人给拖死的,在他决定了和苏联决一死战的时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第3个方面的原因是,希特勒所带领的德国部队当时战线拉开的太大了。他已经没有胜利军可以上战场,甚至没有物资顾及到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别人拿着长枪短炮和你打架,而你手中只有一个手拉的斧头,如何能打得过呢?

所以说希特勒其实正儿八经是被苏联政给拖死的。


三度扯历史


突袭苏联,是希特勒犯下的致命错误:在德国在没有征服英国的情况下,发动对苏联的突袭,陷入东西两面作战而导致德国败亡。苏联取得击败德军的胜利,是在美英中的支持下取得的。如果中国被日本征服,日本必然在东北向苏联发动进改,与德军夾击苏联,苏联在远东的几十个师,无法支援莫斯科保卫战,和庫尔斯克会战,必然导致苏联败亡。中国也是在美英等国支援下苦撑,但是中国的贡献不能被忽略。苏联是击败德军的主要力量是事实,但是没有美英中的支持,苏联的败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苏德战场上的胜利,乃二战的胜利,是同盟国共同奋战的结果,而美国贡献最大。它先支持英国守住英伦三岛,又派陆,海,空三軍直接参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西特勒无力增兵苏联,闪电战变成持久战,使苏联的战争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德军失败。在亚洲战场同样如此,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这是日本犯下的致命错误。美国参战后,亚洲战埸局面发生根本逆转,美国消灭日本的海空军,攻占冲绳,使日本陷入败亡境地。因此不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洲战场美国发挥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东方钺


我是北派说书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楼主的这个问题就是个问题,德国被苏联消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知道,德国在实行巴巴罗萨计划之后,苏联就被德国以摧枯拉朽之势,以很短的时间将战线推到了斯大林城下,不要看什么苏联神剧,事实上那一场战争打的极为的残酷,而且当时的苏联是实实在在的战五渣,但是随着战争的白热化,苏联全民皆兵,再加上有德国如此强大的敌人作为训导,苏军的战斗力从战五渣迅速提升。

不过那时候的德国更有办法,利用苏联境内的民族、信仰矛盾,建立起来几个位于苏联西部的伪政权,麾下更有100多万的苏奸伪军,用来联合对抗苏联。

然而此时德国遇到了二战史上很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苏联的战五渣,自己的战线推进的太快以及后方苏联游击队的骚扰,后勤补给迟迟跟不上来,再加上苏联冬季提前的来领,德军的非战斗减员非常的严重。从然这样,苏联也没有把德军怎么样,本来德军的目的就是占领苏联西南方向的油田的,既然目的达到了,还打什么斯大林格勒,所以德军做战略撤退,却激起了苏军的士气,这好,此时的德军若不是有苏联伪军的话,

估计败的会更快,本来德军在1944年6月之前基本上稳住了阵脚,保住油田就行,但是很不巧,美英法等国的军队突然袭击,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盟军整整288万,面对强大的压力,德军开始战略收缩,你越是退缩,我越是兴奋,苏军觉的德军再次被自己打败,士气再次爆棚,可以这么说,若不是盟军的话,苏军与德军之间的较量谁输谁赢未尝可知。面对东西夹击,盟军竟然被德军击败多次,但是好汉终究还是架不住人多,最终德国被击败。


北派说书人


希特勒打败了整个西方?他是在无法征服英国的情况下才东进和苏联开战的,也就是法国这个悲剧国家被纳粹德国击败了,其他西方各国在缓过劲来开足马力发展军事力量,到了二战后期军队及装备数量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一、二战中美国军工生产和军事动员能力

美国二战前奉行孤立主义,对军事投入很少,但是其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恐怖的工业能力,在珍珠港事变后疯狂爆兵,数量惊人。

美国在整个二战战时期间造出了262524架战机、作为美国主要对手的德国、日本,它们的战时飞机总产量则仅有140885架和62036架,美国在数量上足足是二者的总和。

而美国在坦克上面也拿出了惊人的成绩,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各自造出了29680辆、50632辆、2202辆。

与此同时作为陆军最重要的火力输出37毫米以上火炮,美国人也毫不“吝啬”的造出了257390门,这数量仅输给了苏联人的257390门。

美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舰队航母27艘,轻型航母11艘、护航航母117艘,总计155艘;驱逐舰598 艘;战列舰22 艘。

美国的军队动员力也相当恐怖在1941年的总兵力为1685403人,到1945年,美军士兵数量直接增加到1300万人 ,累计动员的人数更是高达2000万人。

二、二战中英国军工生产和军事动员能力

英国的军工生产也很恐怖。

二战中英国生产了4786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汽车生产方面,英国生产了46万辆汽车。在火炮方面,英国生产了124877门火炮。

空军方面,英国则生产了12.6万架飞机,仅仅四发重型轰炸机就超过两万架。到二战结束时,英国空军拥有487个中队,空军数量达到108万人,是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第三大空军大国。

海军方面,英国人则生产了41艘航母、6艘战列舰、102艘巡洋舰、291艘驱逐舰、238艘潜艇在内的890艘各型主战舰艇。

整个二战期间英国把自己殖民地和英联邦成员提供的军队算起来,前后动员了1200万人,在战争结束时整个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的军队超过了550万人。

三、动员力惊人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二战中英国殖民地和英联邦成员国给英国提供了充足的士兵和物资,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贡献突出。

加拿大

二战中,1200万人的加拿大动员了100多万人口参战,占到了总人口的10%以上。空军方面,加拿大培养了数万名飞行员,全国有60个飞行员培训基地,有45个加拿大空军中队在海外作战,是英联邦空军的中坚力量。二战结束时,加拿大空军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四。海军方面,加拿大军队也不弱,1942年加拿大海军仅有17艘舰艇,但到二战结束时,英国已经拥有900多艘战舰,仅仅航母就有5艘,是当时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加拿大的陆军虽然比海军和空军略有逊色,但实力依然不容小视,加拿大有近百万军队,机械化和装备水平与英国、美国一个档次,是当时世界名列前茅的陆军。加拿大人的战斗力更是没的说,在诺曼底登陆中,加拿大人一战成名,让人们对加拿大军队刮目相看。

澳大利亚

二战中澳大利亚的军工能力比加拿大差一些,但是由于得到了美国的倾力援助,75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居然前后动员了95万人,这些澳大利亚军队主要活跃在太平洋战场,至少造成了将近二十万日军的死亡。

别的不说西方国家中的主力美国和英联邦在整个二战累计动员的军事人员数量高达3000多万,武器装备不计其数。

纳粹德国在二战前疯狂暴兵爆装备,所向无敌,一举击败了法国,但是一旦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开始暴兵爆装备后,德国便力不从心了,德国实力虽强,也架不住美、英这样刷兵刷装备,更何况还有个苏联。


我家的猫叫皮蛋


先来纠正题主的一个错误,希特勒只是击败了法国,并没有击败英国和美国,因此题主说希特勒打败整个西方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希特勒能够快速击败法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法国缺乏战略纵深,第二个原因是法国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在二战爆发的时候,德国军队的装备优势并不明显,法国战役爆发的时候,法国军队无论是坦克的质量还是数量,都不比德国军队差。法国军队被德国军队快速击败,主要是因为希特勒采用了“闪电战”战术,打了法国一个措手不及。

闪电战战术的特点是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然后通过装甲部队的快速突进,打乱敌人的战军事部署,最终将敌人击败。闪电战只适合一些战略纵深小的国家,不适合战略纵深大的苏联。实际上在苏德战争前期,德国也一度消灭了数百万苏军,将战火推进到莫斯科城下,然而德国军队的推进速度过快,后勤保障便出现了问题,强弩之末难穿鲁缟,闪电战战术最终败给了苏联的大战略纵深。

除了苏联的战略纵深大外,苏联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也是法国人所不具备的。其实在法国战役期间,法国付出的代价非常小,远不如苏德战争前期苏联军队的损失大。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伤亡了70多万人,而法国在整个法国期间,只有9万多名法国士兵战死,20多万法国士兵受伤。

在整个二战期间,苏联付出了2600多万人死亡的代价,是二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法国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大约为30万人,损失的情况远远小于苏联。可以说苏联能够战胜德国,除了依靠着战略纵深优势外,最主要的还是依靠着苏联军队不怕死的精神。假如苏联像法国一样轻易投降,那么德国恐怕早就打败苏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