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济南国”吗,它和济南有什么关系?有何依据?

视界行旅


济南国是汉代之后分封在齐地附近的诸侯国,最初只是普通的郡。汉高祖时期称为博阳郡被分给刘邦的长子刘肥为齐国属郡。

高后元年,齐国割济南郡为吕王的封地,这时史书上才见“济南郡”三个字,当时是吕国的封地。文帝上台后,将济南郡再次划归济北国,文帝三年又将济南郡划入大汉的领地。文帝十六年以济南郡为国封悼惠王子刘辟光为济南王,这时才正式有济南国。它的治所在今天的章丘以西,包含了今天的济南市和章丘、济阳、邹平一带。

严格说来,济南国是中央为了分割原本地域广大的齐国而设置的小诸侯国。齐国原本有七个郡,实力非常雄厚,国家为了削弱他的实力,在吕后时期就开始了削弱行动。逼迫齐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了吕后嫡出的鲁元公主和吕后的亲族吕台。

文帝拨乱反正登基之后,废黜吕姓诸侯国,但是却没有把原有的土地还给齐王。齐地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很多都是在文帝时期被设立,比如淄川国成立于文帝十六年,济北国成立于文帝二年,城阳国成立于文帝二年,胶西国成立于文帝十六年,胶东国成立于文帝十六年,再加上济南国。原本的齐国已经被分割成为七个诸侯国,原有的齐国势力仅有汉初的七分之一而已。这当中虽然有齐文王无子国除的问题存在,但是中央分裂削弱齐国的用心还是非常明显的。

也许是因为上述原因,七国之乱中很多的诸侯王都是原齐地诸王。七国之乱中除了吴国、楚国、赵国之外,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都是齐国分裂出来诸侯国。失败后,这些诸侯国全部都被收入了汉朝中央,除了淄川、胶东等国继续被分封以外,其他的都一直作为汉朝的郡县存在。

东汉建武十五年,济南郡再度成为诸侯国,虽然在不同的皇室支脉之间流转但王位一直得到保留。灵帝时期,最后一脉的济南王刘康称王,刘康死后,他的儿子刘赟继位。当时正值黄巾军作乱,济南王下辖地域正是黄巾军猖獗的地带,刘赟被黄巾军所杀。他的儿子刘开继位,一直到了曹丕篡汉,刘开改封为崇德侯,汉代济南王国的历史就此而结束。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在发迹过程中曾经担任过济南王国相,济南国也是曹操的兴基之所,在曹操主政时期也非常受到重视。

欢迎下方讨论,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看不见的角落


济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故齐国济南郡改置,治博阳(今山东章丘市西)。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及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汉景帝时,济南国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乱平国除仍为郡。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复为国,西晋改为济南郡。


时间记录者


汉朝是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如果放到一块,可以讲是郡国制。既有郡又有国。国就是刘氏子孙的封国了。西汉早期,大的国可以跨州连郡,武帝搞推恩令以后,就大的不过郡,小的还不如个县了。所以,“济南国”就是后汉事情分封出去的封地,曹操还当过济南相呢,搞了个禁绝淫祀的大事情。


孤罔炎史


济南国,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故齐国济南郡改置,治博阳(今山东章丘市西)。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及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


稼轩何必长贫


从禅让大禹的下(夏)朝开始,商周朝也是分封诸侯国制,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取消分封制改成了郡县制。汉承秦制的刘邦汉朝也是实行郡县制,济南国仅是汉朝后期的个例,不能代表汉朝不实行郡县制。王朝属中央地位比候国大,国王属朝廷大臣的级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