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盤點歷史上的太上皇帝:爭名奪利死有餘辜,和諧相愛才是一家親

今天來盤點一下歷史上的太上皇。

第一個太上皇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有福氣的太上皇了。

他就是劉邦的老爸劉太公。

盤點歷史上的太上皇帝:爭名奪利死有餘辜,和諧相愛才是一家親


劉太公活了整整86歲,

在年過五十不稱夭的古代社會,

這絕對算是了不得的高壽了。

劉邦在劉太公死之後兩年也黯然辭世。

可以說這老爺子算是福祿壽喜四全的牛逼人物。

劉邦這個皇帝非常孝順,按照先秦規矩五天朝見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間的禮節一般。

後來管家告訴太公:天無二日,您雖貴為皇帝老爸,但實為人臣,不能讓皇帝拜見。

於是劉邦再來拜見,太公就拿著掃帚在門口恭敬相迎。

劉邦大驚,知道原因後,尊太公為太上皇。

因此劉太公便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未曾為人君後來成為太上皇者,

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為太上皇的人。

劉太公喜歡種菜,劉邦便命人在御花園的空地給父親種植蔬菜。

劉太公還喜歡鬥雞走狗,當了太上皇以後移居長安深宮,一直悶悶不樂。

劉邦問之,答曰:

“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餘。鬥雞蹴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於是高祖乃作新豐(新豐城),移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

雖然當年項羽要屠老爺子做湯,劉邦嬉笑怒罵,還讓項羽分一碗羹;

看起來極為不孝;

但從老爺子的晚年來看,劉邦還是蠻孝順的。

之後晉惠帝也被司馬倫篡位後尊為太上皇。

唐朝的太上皇特別多,主要是南北朝、隋煬帝事件造成的。

北朝皇帝信佛,而且關隴士族多分歧,所以太上皇出了不少;

北魏獻文帝、北齊武成帝、齊後主、北周宣帝都是主動讓位,自居太上皇的。

有的是迫於形勢,有的是縱情聲色。

到了隋朝,發生了一件懸案,即隋文帝之死。


盤點歷史上的太上皇帝:爭名奪利死有餘辜,和諧相愛才是一家親

隋文帝一生摯愛獨孤皇后,獨孤皇后偏愛二子楊廣。

隋文帝先是軟禁三子秦王楊俊;接著將長子太子楊勇貶為庶人,

又將四子蜀王楊秀貶為庶人,為楊廣鋪平了道路。

然而,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604年七月,隋文帝也臥病在床,很長時間不能理事。

此時,楊廣已經35歲,志向遠大的他當然沉不住氣。

他寫信給宰相楊素,請教如何處理父親後事和自己登基事宜。

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至隋文帝手上。

隋文帝大怒,立刻宣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

宣華夫人陳氏也在旁邊火上澆油,哭訴楊廣在她來途中意圖非禮她。

隋文帝拍床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誠誤我!”

急忙命人傳大臣楊素、柳述、元巖草擬詔書,準備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

楊素趕緊將此事告知楊廣。

二人合謀,將柳述、元巖抓捕入獄,並讓右庶子張衡入隋文帝寢殿侍疾。

還將隋文帝周圍的侍從打發走了。

當天晚上隋文帝就駕崩了。

隋文帝之死給後世帝王很多警示。

接下來的唐朝皇帝,有很多都效仿北朝,自己還很健康就將大位交出,

以免和翅膀長硬的兒子出現正面衝突;

著名的武則天、唐睿宗和唐玄宗都做過太上皇帝。

南宋時,宋高宗名聲很差。


盤點歷史上的太上皇帝:爭名奪利死有餘辜,和諧相愛才是一家親

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誅殺後,

天下間流行一句話,就是宋高宗留戀權位,不想接老爹老哥回來繼位了。

為了挽回名聲,又因為自己無子的緣故,

便收養了太祖一脈的趙眘為太子,自己在1162年便做了太上皇。

然後這哥們又活了二十五年,

死的時候已經81歲高齡了。

可以說,如果不是他做太上皇主動禪位的話,

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非他莫屬,

就沒有乾隆皇帝什麼事了。

而後宋孝宗和宋光宗都做過太上皇,但父子關係皆不睦。

而後除了乾隆皇帝,各王朝帝王都忙著中央集權,戀棧權勢,

再也沒有出現太上皇了。

辛亥革命之後,連皇帝都沒有了,

太上皇這個東西自然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