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大家好,我是艾琳师姐,我专注于投资课程以及金融财务知识分享。我还有六位师兄妹,他们各有所长,欢迎关注。

过敏性鼻炎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是一种很让人心烦的病,经常发作且很难根治,真的很影响生活质量。今天艾琳聊的这个公司就和过敏性鼻炎有关,它就是我武生物,公司名叫“畅迪”的产品用于治疗粉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咱今天看看公司的财务情况。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独角兽企业,享有高定价权

我们先来看一下公司的业务。

根据公司2018年报数据,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粉尘螨滴剂,占比98.79%,此外有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及相关产品以及研发服务两类,但营收占比很低,加起来不到2%。可见我武生物的产品很单一,这也是市场上质疑我武生物成长性的一点。

但是反过来说,公司仅靠这一种产品就行走于天下,肯定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最独到的地方就是产品的盈利能力奇高

下表是我武生物近年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2015-1019Q3,公司毛利率保持在94%以上,2019Q3竟高达96.50%;净利率也一直保持在41%以上,2019Q3高达48.56%,这暴利程度比飞天茅台酒都高。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那到底是什么“神仙水”竟有此暴利?我们从成本端和售价端来分析一下:

成本端:从营业成本来看,公司成本最高的竟然是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只占比不到7%。师姐翻了公司的招股书知道,粉尘螨滴剂的主要原材料是粉尘螨代谢培养基,而培养基是由含有粉尘螨的虫种培养而来的,怪不得材料成本低。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销售端我武生物在销售端有定价权,因为公司是国内舌下脱敏药物的独角兽企业。市面上与我武生物竞争的产品是丹麦ALK的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和德国Allergopharm的螨变应原注射液。与这两个产品相比,我武生物产品的优势在于售价较低,而且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其他两个产品是皮下注射)。

此外从尘螨变应原制剂申报情况来看,短期内不会出现竞品,而且集采降价风险,也就是说高毛利并不会明显下降。

不得不称赞公司赛道好:简直是把石头变成玉,而且只有它有这样的能力。在这样的生意下,公司财报看起来简直完美,现金充沛、极低的负债率(5%左右)、无有息负债、无商誉、良好的现金流、稳定的周转率,美中不足的是销售费用率高、研发费用率低

,我们具体看一下这个缺陷。

高销售费用率、低研发费用率

销售费用

下表显示,2015-2019Q3我武生物销售费用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而且增速越来越快,目前销售费用同比增速已经超过营收同比增长速。销售费用高好像是现在医药行业的行业的共性,特别核心客户是医院的企业。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就我武生物来说,没有市场竞争压力,销售费用中的大头是市场推广费和职工薪资(占比90%以上),主要用于开拓客户和产品推广(现在产品的渗透还很低)。

研发费用

与销售费用相比,我武生物的研发费用较低,从下表能看出虽然公司的研发费用一直在增长,但是总额也一直没有超过3千万,研发费用率只有6%上下。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公司就这么不重视研发吗

好像也不是,2019年中报显示,公司有五项在研项目,围绕过敏性鼻炎产品种类的完善和拓展;研发费用中的大头是职工薪酬以及物料消耗(占比60%左右),给人的感觉就是研发过程中并不需要先进的设备,只要有研发人员就够了。

我武生物: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结合上面说的这

投资回报率真高,是不是有人纳闷,为什么其他公司不做?其实技术是关键,核心技术过敏原活性检测以及螨虫培养技术是技术难点。

如此好的生意还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从目前的行业和公司情况来看,成长性很确定,师姐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 2018年我武生物粉尘螨滴剂收入4.95亿元,以此计算该产品渗透率仅约1%左右,长期来看渗透率提升至5%难度不大;

② 全国一共两万家医院,目前我武生物覆盖了1000 家左右,拓展空间较大;

③ 我国南方主要过敏原是尘螨,北方为蒿草花粉,粉尘螨滴剂要覆盖区域是华东、华南等地区,目前公司进入药物注册申报阶段的黄花蒿滴剂主要用于黄花蒿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产品上市之后北方市场将会打开。

所以说我武生物虽然产品单一,但是成长性并不差

总结一句话:小而美的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确定。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对任何一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