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被陳壽發揚光大的寫史潛規則

史書中為了維護當權者的形象,往往會對一些事情避重就輕或使用隱晦的寫法,這種寫法稱為曲筆。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這種寫法早在《春秋》中就有: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天王狩於河陽。”

事實是西周周惠王死後,周襄王繼位。但周惠王的王后惠後想立自己的兒子姬帶為王,於是派自己的黨羽暗通翟人,引翟人入周攻打周襄王。周襄王只得出逃到鄭國。後來周襄王求助於晉文公,借晉國之兵打敗姬帶,恢復王位。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後來晉文公召周王前往河陽會面,讓諸侯前來朝覲。周王受諸侯之召去見諸侯,這本來是很跌份兒的事,為了維護禮制照顧周王面子,《春秋》便將此事記作"周天子到河陽巡視諸侯"。

到了陳壽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這種寫法發揚光大,在進爵、加九錫、禪位等各種事情的記載上大量使用這種寫法,以至於竟形成一種固定的套路,在以後的史書中被大量運用,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寫史潛規則。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

  • 司馬師廢曹芳

根據魏略記載,司馬師派郭芝入宮行廢立之事的時候,皇帝曹芳正和他媽下棋。郭芝來了,上奏道:"大將軍想要廢了陛下。"曹芳於是起身離去。太后很不高興,要求見司馬師。郭芝說道:"大將軍是您想見就能見的嗎?"於是太后只得交出皇帝的玉璽。這麼看,曹芳被廢,太后是完全不知情的。

《魏略》:師遣郭芝入宮,太后方與帝對奕。芝奏曰'大將軍欲廢陛下。’帝乃起去,太后不悅,芝曰‘大將軍意已定,太后但當順旨。'太后曰'我欲見大將軍。'芝曰'大將軍何可見耶?'太后乃付以璽綬。

到了《三國志》這裡,這件事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三國志》: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長,不親萬機,耽淫內寵,沉漫女德,日延倡優,縱其醜謔;迎六宮家人留止內房,毀人倫之敘,亂男女之節;恭孝日虧,悖毝滋甚,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於宗廟,遣芳歸藩於齊,以避皇位。"

意思是,太后頒佈詔令,大罵曹芳無道不孝,應該把他廢掉。

這樣一來,曹芳就好像是被太后廢掉的,完全沒有司馬師什麼事了。只能說,洗得真白。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 司馬昭殺曹髦

廢了曹芳後,司馬師又立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繼任大將軍,總攬國政。曹髦看著自己的權勢日去,不甘心做個傀儡,於是召見侍中王經、王沈、王業,對他們說道:"如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被廢,今日我就帶你們殺出去討伐司馬昭。"王經勸說曹髦不聽,從懷中掏出詔書扔在地上,說道:"我已經決定了,死又何懼,況且死活還不一定呢"。於是起身入稟太后,王沈、王業則一溜煙跑出宮去給司馬昭打小報告。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曹髦於是親自來到他爺爺曹丕築的點將臺——凌雲臺,點起甲士,發兵討伐司馬昭,為曹魏的尊嚴作最後的奮力一搏。

曹髦帶人首先在東止車門與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的軍隊相遇,曹髦怒喝來兵,司馬伷的兵士躊躇不敢向前,索性都逃走了。

接到報告的司馬昭派中護軍賈充去抵禦,雙方戰於南宮門。曹髦親自揮劍拼殺,賈充的人又想退卻。關鍵時刻,太子舍人問賈充如何應對。賈充大喝道:"司馬公養你們這些人就是為了今日,有什麼好問的。"於是成濟挺戈刺向魏帝曹髦,前後洞穿,殺於馬下。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司馬昭聽說曹髦被殺後,跪倒在地,假惺惺地表達自己的哀痛悔恨之情。太傅司馬孚則跑過來抱起曹髦放聲痛哭,高呼: "陛下被殺都怪我呀"。正所謂好的政治家都是好演員。

不過陳壽的三國志卻對這些事避而不書,只寫道"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年二十"。倒是緊跟著把曹髦被殺後,太后的一道懿旨寫了上去:

《三國志·三少帝紀》"昔援立東海王子髦,以為明帝嗣,見其好書疏文章,冀可成濟,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數呵責,遂更忿恚,造作醜逆不道之言以誣謗吾,遂隔絕兩宮。"

“吾即密有令語大將軍,不可以奉宗廟,恐顛覆社稷,死無面目以見先帝。大將軍以其尚幼,謂當改心為善,殷勤執據。”

“直欲因際會舉兵入西宮殺吾,出取大將軍,呼侍中王沉、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出懷中黃素詔示之,言今日便當施行。”

“賴宗廟之靈,沉、業即馳語大將軍,得先嚴警,而此兒便將左右出雲龍門,雷戰鼓,躬自拔刃,與左右雜韂共入兵陳間,為前鋒所害。此兒既行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禍,重令吾悼心不可言。"

意思就是說,我看曹髦是個好孩子,才把他立為明帝的接班人,誰知道他越大性格越暴戾。我勸他,他還記恨我。氣得我和他斷絕了往來。

我想讓大將軍廢了他,大將軍還和我據理力爭,覺得他還是小,以後會回心轉意的。

但是這孩子卻越來越壞,一次次想謀殺我。甚至想帶兵闖入西宮來殺我,然後去攻打大將軍,辛虧有大將軍,才讓這孩子如此悖逆的行徑沒有得逞。這孩子悖逆不道而陷入禍患,真讓我傷心呀。

這樣一來,曹髦被殺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將司馬昭弒君之罪洗得乾乾淨淨。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不過皇帝總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吧。於是《三國志》中又載入了一段事後司馬昭給太后的奏表,大致意思是,自己下令不得傷害皇帝,結果成濟不聽話,傷著了皇帝,致其死亡。我已經下令廷尉對他嚴加治罪了。於是,司馬昭找來個成濟當替罪羊,而自己卻一轉身站在了維護皇帝的一邊,而且還“討賊有功”。倒是那可恨又可憐的成濟,當了回忠心為主的老實人,結果弄丟了小命。

  • 張郃降曹

三國名將張郃原是袁紹部將,官渡之戰袁紹戰敗,遂降曹,但關於張郃降曹的細節,同一本三國志中卻有不同的記載。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武帝紀》和《袁紹傳》中的記載是,官渡之戰曹操率兵襲擊淳于瓊後,還未還營,張郃、高覽便來降曹,袁軍於是大潰。

《三國志》“紹遣淳于瓊率萬人迎糧,操自率兵破斬瓊。未還營而紹將高覽、張郃來降,紹眾遂大潰。”

《張郃傳》卻說,袁紹得知曹操襲擊駐守糧草大營的淳于瓊後,張郃建議袁紹救援淳于瓊,而謀士郭圖卻建議袁紹乘機襲擊曹操大本營。結果袁紹聽從郭圖的建議,既沒攻破曹營,淳于瓊那邊也被曹操打敗了。事後郭圖向袁紹進讒言,說張郃出言不遜,對軍隊的失敗幸災樂禍。張郃因此害怕,轉而投降曹操。

這兩個記載中,張郃降曹的時間點完全不同,一個降於袁軍潰敗之前,一個降於袁軍潰敗之後。一部書中,一人之手,兩種不同的說法。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張郃是魏國名將,因此關於其降曹的事,總得先找個合適的理由,表明張郃是不得為才行。

《三國志》中的那些貓膩,為了給魏晉遮醜,陳壽真是費盡了心思

三國志中這樣的寫法還有很多,但陳壽由魏臣到晉臣,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這是任何史書都難免的問題。而書中考訂頗詳,對史料取捨審慎,同時文辭優美,兩相對比,可謂瑕不掩瑜,並不妨礙它位列"前四史",成為二十四史中一部優秀的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