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記得很久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的時候,作者當年明月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17世紀的清軍八旗騎兵是當時世界上最兇悍的騎兵

之後在一些論壇和貼吧,又看到有人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軍能擊敗西方殖民者,清軍八旗完虐明軍,所以清軍可以橫掃歐洲軍人。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然而問題是,殖民者不是正規軍,就17世紀的西班牙、荷蘭、法國的軍事實力,是輕鬆壓過明軍的。那麼清軍可以橫掃歐洲這個等式就顯得很不成立了。

當然,根據荷蘭駐臺灣的殖民者的描述,當時訓練精良的滿洲兵(八旗)和鄭成功的鐵軍都可以和當時的歐洲精銳一較高下。尤其是當時東方的軍事體制尚未完全落後於西方,只要軍隊紀律嚴明、士兵戰鬥素質高、士兵能夠很好的配合作戰,確實可以在野戰中擊敗一定數量的西歐正規軍。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但問題是歐洲人還有一個陸地大殺器,這就是困擾了中國人良久的改良城堡,即歐洲的稜堡戰術。

稜堡戰術

關於這個稜堡,不管是明朝人也好,還是清朝人也罷,都曾被它打的焦頭爛額,卻拿不出什麼最有效的解決辦法,而這在歐洲卻早已是一個常規性的戰術。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當年國姓爺收復臺灣的時候,陸戰野戰打得一帆風順,荷蘭人縱然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不是鐵軍的對手。但是退守赤坎城了之後,情形卻逆轉了。

因為不管國姓爺調來多少門火炮,都無法對城體造成什麼實質性傷害,反倒是荷蘭人在城牆上安置的火炮點可以輕易的擊毀鄭軍的炮位。

再看十幾年後清軍攻打雅克薩,同樣是被俄軍的稜堡攔住了去路。而且這還是簡單的木土混合稜堡。

縱使清軍調來了百餘門大炮,卻還是被俄軍安置的少數火力點打的七零八落。無奈之下,清軍只好憑藉著後勤優勢使用了圍困戰術,才換來了難得的勝利。

當然,令清軍和鄭軍頭疼的並非是堅固的城牆,因為這種混合材料的城體在中國早已是司空見慣了。

那麼真正讓人難過的就是稜堡戰術所帶來的交叉無隙的火力網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在中國大陸,至少我知道的,有一座稜堡風格的城牆建築,就是屹立在蓬萊的登州水城。它是由明末技術宅孫元化督造的。

之所以能搞出這個東西,是因為孫元化接受了葡萄牙人的軍事教育,瞭解到了稜堡的厲害。而稜堡在中國的第一次實踐就是寧遠大捷。如果只是普通的城牆,就算用40門紅夷大炮,也抵不住後金的迅猛攻勢。而寧遠城的多角度稜堡牆,卻很好的發揮了寧遠城的火力配置,能夠打擊到後金進攻的任意角落。

也是這種設計,使得縱然清軍在贏下松錦大戰後勢不可擋,卻也無法突破寧遠城的防禦。

不過稜堡的設計依靠的是精密的數學計算,自從孫元化被殺後,明朝便喪失了這一人才,稜堡技術在明朝也隨之消失。

隨著稜堡技術的消失,中國人不但不會修築這種近代軍事建築,同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拿下這樣的頑固建築。無獨有偶,在西亞和南亞的世界,奧斯曼人和印度人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即難以拿下歐洲人的稜堡,從而只能忍著歐洲人在自己的沿海殖民。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先進的方陣和獨立的炮兵團

在文章的最開始,我說了東方的清軍在面對一定數量的西歐正規軍時,尚可以有所斬獲,但如果雙方都是大軍團作戰的話,那這個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甚至可以說,還處於一定的劣勢。

在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接觸到的最高級的方陣戰術便是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改編的九進十連環陣。而這個時間段已經到了17世紀末,此時的八旗絕大多數已經在關內腐化,除了少量的邊關八旗仍然驍勇,清軍的主力明顯落到了綠營軍的身上。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這個九進十連環陣可以說是中國版的古斯塔夫方陣,只不過當中國人開始大操大練的研習這個陣法的時候,歐洲人已經過渡到更為先進的線列戰術了。

而十七世紀八旗實力最強、擴張能力最高的時候卻是在1650年前後,這時的歐洲已經有了成熟的並走向沒落的西班牙方陣,和新興並走向成熟的古斯塔夫方陣,已經能對各色步騎進行有效打擊的獨立炮兵團。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新式的炮兵團,能夠火炮的威力發揮到最大,這點在三十年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簡言之在這樣的火力下,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的軍隊,都很容易陷入絕望。

更不用說當時清軍的鐵甲根本擋不住歐洲重火槍的火力齊射。

即使清軍艱難的挺過了火炮和火槍的洗禮,他們接下來還要面對紀律嚴明的長矛手和一些大劍武士的攻擊。一旦選擇轉身離開,勢必又要體驗先前火槍火炮的攻擊。

如果17世紀的清軍西征歐洲,你猜會怎樣?


可以說,在整個戰爭環節中,清軍唯一拿的出手的就只有優質的補給線了,而這個後勤的壓力,也會隨著戰線的拖長而走向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