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渦扇-13發動機早已研製成功,為何一直沒有投入使用?

用戶172304069


使用還是有的,只是一直沒有批量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裝機對象。

我國為巴基斯坦研製的FC-1“梟龍”戰機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裝機對象,但是,對於巴基斯坦來說,無論是我國的WS-13,還是俄羅斯的RD-93,都是“外國的”發動機,在俄羅斯沒有卡脖子的情況下,並沒有換的動力。況且,RD-93是一種已經使用幾十年,大量裝備的產品,成熟可靠,價格也不高;與之相比,WS-13並沒有什麼優勢。

而在我國國內,由於我國並未裝備FC-1,所以WS-13自然難以批量投入使用。不過,WS-13的無加力版,倒是在新型無人機(利劍無人機)上進行了測試。

而在FC-31“鶻鷹”戰機上,WS-13看到了希望(雖然這也不是一件開心的事)。一般認為,FC-31的首架驗證機裝備的是RD-93或WS-13發動機,而在第2架驗證機上,裝備的是推力更大的(8.8-9噸)的WS-13E發動機。

更大推力的改進型號,給了WS-13新的機會。由於FC-31主要是面向國內的,一旦服役,在新型的WS-19出來之前,基本會使用WS-13E發動機。

同時,在出口方面,目前FC-1的升級型號Block3型即將生產,其可能會換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而在這方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俄羅斯的RD-33MK,一個就是WS-13E。具體會是哪個,就看巴基斯坦的選擇了。

說起來,雖然我國產品不算貴,但是,由於匯率的問題,俄羅斯產品在按美元計算時,是非常便宜的。比如蘇30MKK、蘇34等戰機,俄羅斯國內採購價,如果按美元計算,就只有2000萬美元左右;即使是蘇35這樣的重型3.5代戰機,單價也不過3000-4000萬美元。所以,在競爭時,俄羅斯產品是很容易壓價的。在這方面,WS-13系列不容易佔到優勢。

所以,整體來說,WS-13系列的前途,還要看“殲31”的前景上了。不過,即使殲31上位,WS-13在WS-19出現後,也會逐漸退出。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WS-13時運有些不濟,未來還是要看更好的WS-19了。


晨曦談兵


渦扇-13是黎陽廠自籌資金項目,而且黎陽廠與俄羅斯合作較深,不可能在未經俄羅斯同意情況下投產

渦扇-13是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集團研發生產的第三代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他是對俄羅斯RD-93渦扇發動機進行仿製和改進。黎陽廠根據自己之前夭折的渦扇-12發動機上的探索,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克里莫夫公司進行合作,對RD-33發動機進行改造,等於是自己完成一款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他是中俄公司層面的合作項目,俄方負責培訓技術人員和部分工人,培訓完工人連設備零部件一起運回。

渦扇-13發動機最大推力約8.8噸,對比RD-33主要改進在涵道比和燃燒室兩個方面。後推出個改進增推型號渦扇-13E,提高渦輪進氣口溫度等,增加推力。

而渦扇-13雖然給予了編號,命名為“泰山”。但該項目並非國家項目,是黎陽發動機集團(460廠)自籌資金項目。該發動機研發時沒有明確裝機對象,屬於黎陽廠自己的“練習題”,提升自身航發研發生產能力而進行的。

在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方面,航發渦輪院(624所)負責的渦扇-19“黃山”優先級遠高於渦扇-13。他是整個中航工業推進的重點項目,立足於解決大型無人機和中型戰鬥機的發動機問題,屬於第四代渦扇發動機行列,最大推力9.8噸~11噸。四川省政府給624所頒發“青年五四獎章”,不小心把渦扇-19進度官宣了,這才是中航工業的親兒子項目。

貴州黎陽航發集團最初是當年“三線建設”的產物,位於貴州安順大山深處,現在已經非常不利於發展和吸引人才。所以這幾年黎陽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忙著搬遷到貴陽的新廠區,現在主體已經搬遷完畢,不過前幾年你想要進行新發動機的大規模投產也沒有可能。黎陽廠因“三線工程”而生,在三線的軍工企業轉型發展中做的相當不錯,但畢竟先天條件限制,需要搬去省城發展。

此外,黎陽廠現在跟俄羅斯方面合作很深,在其貴陽新廠區,有雙方合作建設的RD-33/93系列發動機的大修車間。俄羅斯授權部分地區的RD-33/93系列發動機,(其實主要是梟龍戰鬥機使用的RD-93發動機)的維修都可以放在這裡進行。所以雙方合作“錢”景很廣闊,在沒有俄羅斯方面同意情況下,黎陽廠也不可能自己進行生產。

現在梟龍block 3批次確定使用俄羅斯新型號的RD-93MA發動機,最大推力比之前多了一噸,達到9.3噸。而從整個發展脈絡來看,渦扇-13系列發動機除了作為黎陽廠自身的“練習題”外,一大主要目的在於作為梟龍戰鬥機的“安全備胎”。如果因政治和外交原因,俄羅斯停止供應或不同意向一些國家供應RD-93發動機時,可以作為備份使用,但是這一情況至今還沒有出現。至於骨頭鷹等,恐怕中航工業選擇自己“親兒子”渦扇-19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技術更先進。


五嶽掩赤城


因為渦扇13的裝機對象還沒有量產。

對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家族來說,與渦扇10、渦扇15相比,渦扇13顯得特別低調。作為俄羅斯RD-33的測繪仿製版,渦扇13的命運顯得撲朔迷離。

這款由前空軍司令馬曉天親自命名為“泰山”的國產中等推力發動機,實際上就是對俄製RD-33發動機的測繪仿製,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指標,都與RD-33一致。而作為前蘇聯上個世紀70年代研發的發動機,RD-33的性能只能用湊合來形容。

雖然軍迷揶揄RD-33“燒劈柴”,但是這不是它最大的問題。

渦扇13的誕生其實源於中巴合作研製的梟龍戰機。眾所周知,梟龍戰機目前使用的是RD-33的單發版本,又稱RD-93,巴方對這款俄製發動機也比較滿意,並沒有傳出要更換渦扇13的意思。但是在梟龍研製之初,中國空軍也有采購意向,只是後來殲10系列發展順利,才放棄了低一檔的梟龍。

既然當時打算裝備梟龍,那麼對於發動機的國產化自然是題中之義,而對於當時中國航發的基礎來說,測繪仿製RD-33是最便捷的途徑。而且,渦扇13作為巴基斯坦裝備梟龍的備份發動機也有相當的意義,作為巴基斯坦的死對頭、俄製武器的大客戶,印度一直沒有放棄阻撓俄羅斯向巴基斯坦提供RD-33。好在俄羅斯只看錢不看臉,對巴基斯坦供應RD-33一直很順暢。在中國放棄裝備梟龍、俄羅斯供應巴方RD-33也很順利的情況下,渦扇13與梟龍的緣分也就到此為止了。值得一說的是,梟龍為渦扇13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渦扇13正是依託梟龍完成了裝機試飛。

與梟龍有緣無份後,放眼中國的戰鬥機研製計劃,也就是沈飛的FC-31對渦扇13這樣的中推有需求。

鶻鷹原型機就是依靠渦扇13完成了首飛。但是對於一款四代機來說,RD-33/渦扇13這樣水平的發動機顯然不夠檔次。

據稱以鶻鷹2.0為基礎進行改進的方案已經獲得了中國艦載四代機立項,這款據稱編號為殲35的艦載戰鬥機在發動機方面與殲20如出一轍,首先用渦扇13增推版作為過渡動力(相當於殲20的俄製99M1發動機或者渦扇10B),而目標發動機則是大名鼎鼎的渦扇19(相當於殲20的渦扇15)。即便所謂的殲35消息為真,那麼投入量產至少也是5年之後的事情,渦扇13增推版也就不會現在投入使用。

除了傳言中的殲35,渦扇13的裝機對象還有兩款:利劍無人機和“雙頭雕”大型無人機。這兩款同樣由沈飛研發的無人機的發動機就是由渦扇13衍生而來的無加力版本。

利劍無人機的原型機裝備一臺帶加力的渦扇-13/RD-33,隱身設計非常粗糙。對於這款主打隱身性能的飛翼佈局無人機,必然會使用隱身細節更完善的無加力版本的渦扇發動機。

而被網友譽為“雙頭雕”的大型戰略無人機,也將使用渦扇13的無加力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載荷航程能力。去年時任沈飛總設計師的孫聰一行走訪貴發所,有可能就是去催渦扇13的無加力版本,因為“雙頭雕”要今年定型列裝。

綜上,無論是殲35還是利劍、雙頭雕,目前都沒有進入量產階段,那麼它們配套的渦扇13系列自然也不會大量投入使用。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一直以來外界對渦扇13發動機的關注未曾斷過,特別是每次梟龍戰機或者沈飛的FC-31戰機驗證機出現的時候,渦扇13發動機的呼聲也隨之而來。雖然對於渦扇13發動機並沒有官方定型報道,但是外界對於這款發動機的認識都是從其是瀋陽黎明在俄羅斯米格29使用的RD-33發動機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國產版本,後來也被命名為“泰山”發動機,那麼時至今日為什麼這款國產航空發動機一直沒有投入使用呢?


其實渦扇13發動機一直沒有批量投入使用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渦扇13本來就是在俄製RD33發動機基礎上通過更換風扇、重新設計燃燒室、更換單晶葉片等方式升級而來的,相比原版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新設計的燃燒室和風扇能夠提供更大的燃燒室壓力所帶來的推力的提升,也使得燃油在不同工況下燃燒更為充分,所以沒有原版的加速冒黑煙的囧況,像2.0版本的FC31驗證機就裝備了國產的渦扇13發動機,這一點在沈飛的FC-31原版機型和改進後的2.0版本機型亮相的時候很多人都有印象吧。



不過一直以來對於渦扇13發動機的亮相基本都是存在於戰機技術驗證機型上,而非批量裝備的戰機上,特別是在渦扇13發動機亮相多年後,像巴鐵批量裝備的梟龍戰機還是裝備的俄製RD93發動機(RD33的下機匣版本),所以大家對原本就是為梟龍戰機國產的渦扇13發動機遲遲不能換裝而心急。

其實對於梟龍戰機的換髮問題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客戶身上,目前梟龍戰機最大的客戶就是巴鐵了,可以說巴鐵對於梟龍戰機的裝備情況直接影響著梟龍戰機未來的發展。早年間的確進行過梟龍戰機裝備渦扇13發動機試飛的,但是梟龍戰機目前作為巴鐵的主力機型之一,前段時間憑藉擊落一架印度戰機而一戰成名。所以對於巴鐵來說,作為主力機型的梟龍戰機相比發動機性能而言,可靠性是最大的要求,特別是像梟龍這種單發戰機而言,發動機的可靠性關乎到戰機本身個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所以看起來在性能上要優於原版RD33的渦扇13發動機由於沒有批量裝機,所以在可靠性上是不如原版老舊的RD33的。沒有客戶需求這也是渦扇13發動機一直沒有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從現階段我國各大戰機對發動機的需求來看,雖然改進後的渦扇13發動機在推力、推重比、燃油消耗率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但是畢竟只是一款繼續上世紀70年代產物的升級版本,就算後期有更大的升級改進,但是從一開始被限制的框架和設計思路也註定了再怎麼改進終究逃不了“落後”的代名詞。而且其“中推”的定位只能用於梟龍、FC31、利劍這類最大起飛重量不過單發不超過17噸、雙發不超過25噸的中型戰機。梟龍戰機雖然最有可能裝備該發動機,但是介於可靠性等原因想要成為梟龍戰機的動力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而利劍無人機本身就只是我國航空工業對於飛翼無人機的技術驗證機型。


沈飛的FC31雖然從2.0版本以後開始使用渦扇13發動機作為試飛動力,但是現階段的FC31戰機由於自身定位和性能的問題一直只是沈飛自研的原型機,沒有客戶也就意味著渦扇13發動機一直就只能作為FC31的試飛驗證動力。而且受限於渦扇13發動機自身性能並不突出的缺點,其落後的性能也嚴重限制了FC-31的性能。比如國產改進後的渦扇13發動機加力推力提升到了90KN,新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其推重比提升了不少,同時發動機的可靠性和維修時間也進一步提升,可以說相比原版的RD-33發動機而言,渦扇13發動機再性能上的提升是巨大的。但是相比其他同時代的大黃蜂戰機、鷹獅戰機裝備的美製F414發動機、歐洲颱風裝備的EJ200先進中推而言,渦扇13發動機雖然推力已經接近後者,但是整體而言的差距還不小,畢竟這是一款改進自將近半個世紀前的發動機和新世紀後的發動機之間將近30年的差距的比拼。


第三、從現階段渦扇13發動機的定位和後續發展來看,該發動機雖然有過改型但終究只是一款過渡機型,特別是今年關於國產渦扇19先進中推亮相後,這款從原型機設計到新材料、新技術後瞄準世界先進中推的新型發動機更是直接將本來就沒掀起多大波瀾的渦扇13發動機吹至牆角靜靜落灰。前面也說過了像FC31戰機雖然裝備了渦扇13發動機,但是渦扇13發動機也限制了FC31戰機的作戰性能,如果未來FC31戰機不管能否成為我軍下一代隱身艦載機還是外貿出口隱身戰機,一款先進的發動機絕對是少不了的賣點。畢竟根據外界對裝備了兩臺渦扇19發動機的FC31戰機最大起飛重量將達到35噸猜測,其性能將直追未來北約國家主力機型的F35隱身戰機。

所以現階段渦扇13發動機雖然亮相多年,但是一個受限於新發動機可靠性不如老版的情況下,客戶寧願選擇性能略差但是更為成熟的發動機;另一個渦扇13發動機雖然性能相比原版有所提升,但是本身的性能的不足並不足以成為未來我國新型戰機的裝機動機,所以在專為未來新型先進中推亮相後,渦扇13發動機未來批量裝備的可能性並不大。


魑魅涅磐


渦扇-13的問題,網友們主要弄不清的是,自2016年配裝在“鶻鷹”2.0驗證飛行以後,到底還裝備了哪些機型上。近日結束的巴黎航展,從小龍3模型觀察,仍是俄製RD-93MA發動機,那麼渦扇-13作為一款中推,除了配裝這兩款機型,未來前途在哪裡?其實2016年的渦扇-13E型,已經展開在國產JL-9“山鷹”教練機,以及出口型FTC-2000,展開了試驗。2018年有支歌網友都聽過,《這支青春的MV 送給志在藍天的你》,中航工業的大製作,實在大氣,鏡頭為“山鷹”而設,此款機型已經完成了出口。除了“山鷹”,還有就是“鷂鷹”II無人機,已完成首飛。再仔細扒拉一下的話,“利劍”無人機,還有去年航展亮相的“彩虹”-7,要到2022年完成交付,沒有可靠的發動機,怎麼能成呢?這是看得到的,還有看不到的呢?如此看來,渦扇-13正有多款機型在使用。

↑《這支青春的MV 送給志在藍天的你》

志在藍天的你

沒有消息說,“山鷹”進口的是國外發動機,要不然,早就嚷嚷聲一片了。“山鷹”裝的渦扇-13,做為戰鬥教練機,已生產了不小的數量。近年開始出口,沒有適裝的國產發動機,自然是不成的。可以說,正是“山鷹”,標誌著渦扇-13的成功。成熟的渦扇-13,未必不裝在“梟龍”3的身上,當然還有2.0版“鶻鷹”,乃致生產型殲-31。當年“飛鯊”打造,我們叫響的口號,寧可機等艦,不能艦等機,在航母交接入列兩月後,即展開了首次起降。“鶻鷹”依然。志在藍天,迎天航空工業大發展,發動機之事,我們一直在努力,努力也是有成的,有“太行”,也有渦扇-13,它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泰山。它的責任比泰山還重,承載著幾款機型裝配的使命。型號轉瞬發展至G即為明證。

青春的MV

彩虹-7出口,還有三年即要完成交付,2018年才出現在航展,為什麼?三年時間自然不能完成一型飛機的打造,航展沒有展示實機,並不等於實機沒有實驗飛行。做好了才說,一直是我們謙遜的作風。彩虹-7的研製說明,此前多年的高大尚機型,我們開始出口了。亮相珠海的意思,此機只對外出口。按展板使用2臺發動機,以其13噸最大起飛重量,巨大的翼展用於滿足低速長航時滯空的需要,不過,它有無限的冗餘能力,使用WS-13有類“利劍”,沒有問題。


魂舞大漠


有一種誤解吧,這款發動機說是研製成功了,不意味著研發結束了,整個項目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航空發動機不是簡單的只要研製成功就可以了,還需要過其他關卡,一個是生產關,如何把它從試製品變成一個量產產品,這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生產線,目前好象還沒有完成,還有一個是可靠性關,還需要一個成熟的過程,這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也不是一天兩天的。

這款發動機也不是說人們想象的已經研製成功多少年了,實際才剛剛搞成,還沒有完成這個成熟的過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還缺少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裝機對象。

目前來說,所謂的幾個裝機對象都暫時還不會用上它,梟龍戰機仍然在使用俄製發動機,供應沒有出現問題,不急著更換,下一代戰機還沒有完成研發,沒有使用它的急切性。

發現機是提前準備好了,原則,寧可發動機等戰機,不能讓戰機等發動人,相關項目還在推進當中,不能操之過急了。


麥田軍事觀察


渦扇-13是黎陽廠自籌資金項目,而且黎陽廠與俄羅斯合作較深,不可能在未經俄羅斯同意情況下投產

渦扇-13是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集團研發生產的第三代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他是對俄羅斯RD-93渦扇發動機進行仿製和改進。黎陽廠根據自己之前夭折的渦扇-12發動機上的探索,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克里莫夫公司進行合作,對RD-33發動機進行改造,等於是自己完成一款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他是中俄公司層面的合作項目,俄方負責培訓技術人員和部分工人,培訓完工人連設備零部件一起運回。

渦扇-13發動機最大推力約8.8噸,對比RD-33主要改進在涵道比和燃燒室兩個方面。後推出個改進增推型號渦扇-13E,提高渦輪進氣口溫度等,增加推力。

而渦扇-13雖然給予了編號,命名為“泰山”。但該項目並非國家項目,是黎陽發動機集團(460廠)自籌資金項目。該發動機研發時沒有明確裝機對象,屬於黎陽廠自己的“練習題”,提升自身航發研發生產能力而進行的。

在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方面,航發渦輪院(624所)負責的渦扇-19“黃山”優先級遠高於渦扇-13。他是整個中航工業推進的重點項目,立足於解決大型無人機和中型戰鬥機的發動機問題,屬於第四代渦扇發動機行列,最大推力9.8噸~11噸。

四川省政府給624所頒發“青年五四獎章”,不小心把渦扇-19進度官宣了,這才是中航工業的親兒子項目。

貴州黎陽航發集團最初是當年“三線建設”的產物,位於貴州安順大山深處,現在已經非常不利於發展和吸引人才。所以這幾年黎陽廠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忙著搬遷到貴陽的新廠區,現在主體已經搬遷完畢,不過前幾年你想要進行新發動機的大規模投產也沒有可能。

黎陽廠因“三線工程”而生,在三線的軍工企業轉型發展中做的相當不錯,但畢竟先天條件限制,需要搬去省城發展。

此外,黎陽廠現在跟俄羅斯方面合作很深,在其貴陽新廠區,有雙方合作建設的RD-33/93系列發動機的大修車間。俄羅斯授權部分地區的RD-33/93系列發動機,(其實主要是梟龍戰鬥機使用的RD-93發動機)的維修都可以放在這裡進行。所以雙方合作“錢”景很廣闊,在沒有俄羅斯方面同意情況下,黎陽廠也不可能自己進行生產。

現在梟龍block 3批次確定使用俄羅斯新型號的RD-93MA發動機,最大推力比之前多了一噸,達到9.3噸。而從整個發展脈絡來看,渦扇-13系列發動機除了作為黎陽廠自身的“練習題”外,一大主要目的在於作為梟龍戰鬥機的“安全備胎”。如果因政治和外交原因,俄羅斯停止供應或不同意向一些國家供應RD-93發動機時,可以作為備份使用,但是這一情況至今還沒有出現。

至於骨頭鷹等,恐怕中航工業選擇自己“親兒子”渦扇-19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技術更先進。




遊戲人超超


感謝官方支持🌹

為了突破制約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最大“瓶頸”,近些年我國在研的航空發動機已經超過了十多種,從渦軸到渦扇、從小涵道比到大涵道比,再從小推力到大推力!而其中,渦扇-13雖然已經研製成功並使用,但似乎並沒有像渦扇-10以及渦扇-15那樣受關注!

其實,渦扇-13是我國黎陽航發在俄製RD-33發動機的技術上,對部分技術進行了改進而研發的一款中推力渦扇發動機,原命名為天山-21,後在空軍副司令將其該命名為“泰山”!據悉,基礎版的渦扇-13發動機最大推力約為8.8噸(86.37KN),推重比7.8,大修間隔810小時,壽命總時長約為2200小時!

總體來說,渦扇-13的主要性能指標均在俄製原版RD-33之上,而且早在2011月FC-1“梟龍”就已經換該發動機首飛成功,進度上僅比渦扇-10的研發晚了5年!不過,RD-33發動機是蘇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無論在材料還是設計上都相當落後,所以巴基斯坦購買的“梟龍”並沒有只用該發動機!

為此,後來黎陽利用手中的渦扇-12發動機技術與克里莫夫設計局對RD-33進行了合作改進:用三級風扇替換了原來的四級風扇、並重新設計了新燃燒室、並用單晶渦輪葉片替換原來的定向凝固葉片,使得該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達到了1600-1700K,最大推力則升到了9.5噸,推重比8.6,大修間隔超過1000小時,總壽命超過3000小時。


之後的發動機在俄羅斯命名為RD-33MKN,主要裝備於俄羅斯的米格-35戰機,而在中國則該命名為渦扇-10E發動機,主要用於FC-1“梟龍”和FC-31“鶻鷹”戰鬥機!後來,FC-31“鶻鷹”2.0版也確實換裝了該發動機,不再冒黑煙!

似乎該渦扇-13E發動機的性能還不錯,但與同類型其他發動機相比雖推力追平,但渦扇-13長度過長、涵道比過大、重量也更重!所以,相比較而言,渦扇-13E只能算是一款較好的第三代中推力渦扇發動機,對於FC-31想要的四代中推還不夠,只能是過渡產品!

總之,渦扇-13E發動機目前的定位還是比較尷尬的,未來可能會用於FC-1“梟龍”或者“山鷹”教練機以及大型無人機等,大批量裝在FC-31上可能性不大了


一杆98k走天下


穩定性和壽命問題不能解決是沒有辦法大批量生產和服役的,關鍵技術指標和關鍵部件材料達不到技術要求,任重道遠


中通快遞31


基礎版的渦扇—13發動機最大推力約為8.8噸,推重比7.8,大修間隔810小時,壽命總時長約2200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