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什么无一善终?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大明王朝共十六位、十七任皇帝,也就是说,皇帝是16人,年号是17个。其中,明英宗朱祁镇是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年号分别是正统和天顺。让朱祁镇再次登上帝位的历史事件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皇太子朱祁镇继位登基,时年9岁,年号正统。冲龄即位,主少国疑,国事由张太后把持,另有三杨辅政(三杨分别为:杨士奇、杨荣、杨溥)。正统八年 (公元1443年),17岁的朱祁镇终于迎来了正式亲政,亟待证明自己。(注:本文涉及年龄,按照旧时习惯,均采用虚岁。)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来犯,年少轻狂的朱祁镇听信了亲信宦官王振的蛊惑,草率御驾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什么无一善终?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稳定局势,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在接下来的北京保卫战中,兵部尚书于谦受任于危难之际,击退了瓦剌军的入侵,救大明王朝于水火。


北京保卫战后,瓦剌心知无利可图,便同意放回了明英宗。看似完美的结局,却迎来了新的问题: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明代宗朱祁钰会如何安置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钰和朱祁镇虽然是亲兄弟,但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他却断然不会拱手相让。于是,明英宗归国后,名为太上皇,实为阶下囚,被幽禁在南宫之内,宫门上锁并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由锦衣卫负责看管。

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什么无一善终?

(朱祁镇与朱祁钰剧照)


平心而论,朱祁钰临危受命,于国于民立有大功,即便后来不愿意让出皇位也无可厚非,但是,他违背约定废掉英宗之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这种做法确实有待商榷。只可惜天不遂人意,次年朱见济就不幸夭折,年仅5岁。


说回明英宗和那场被议论了几百年的夺门之变。


明英宗在南宫里度过了暗无天日的七年时光,直到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夜,当他对外面的世界还一无所知时,突然有人用巨木撞开了南宫的宫墙。明英宗本来以为是弟弟明代宗要杀他,没成想门开后见到的却是众人向他跪地磕头,高呼万岁。明英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些人不是来杀他的,而是要迎立他复位。

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什么无一善终?

(夺门之变)


这场南宫复辟非常顺利,朱祁镇凭借太上皇的身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振臂一呼便是群臣响应,天亮之前赶到了奉天殿,一场宫廷政变就这样如儿戏一般宣告成功。明英宗复辟了,改年号天顺。不久后明代宗朱祁钰去世,年仅三十岁。


夺门之变的结果是明英宗重登大位,但其策划者却是武将石亨、文官徐有贞、以及大太监曹吉祥,对于这场大戏明英宗事先并不知情,完全是无剧本出演。按理说,石亨等人有拥立之功,明英宗成功复辟后必然平步青云,但历史真实却是,他们无一人善终,这又是为什么呢?


曾经,明英宗对那些帮助他复位的功臣们是打心眼里感激,以至于在他们的“绑架”下错杀于谦。明英宗心态的转变,是从他与内阁大学士李贤的一次谈话开始的。

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什么无一善终?

(明英宗剧照)


史载,明英宗曾在李贤面前表达对夺门功臣石亨、曹吉祥等的感激之情,但李贤的反馈却着实让明英宗如梦初醒。李贤说:“何来‘夺门’之说?‘门’无需夺,皇位本来就是陛下的。他们搞的那个所谓的‘夺门之变’,当初曾游说我入伙,我没同意。”明英宗追问原委,于是李贤说出了夺门之变背后的真相。


真相原来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又死了,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必然是要回到朱祁镇一脉的。首先,明宣宗朱瞻基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朱祁钰这支绝嗣了,朱祁镇这支自然要继承大统,更何况,朱祁镇本来就是根正苗红的皇帝,而朱见深更是众望所归的太子。


至于迎立外藩入京继位,那完全是石亨等人用来陷害于谦的谎言,诸多史料已经证实,事实非但如此,而且就在正月十六当天,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等商议后决定共同上书请求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而且奏疏已经写好,只是当日时间已晚,众人打算次日再呈上去。毫无疑问,于谦是冤死的。


即便朱祁钰不愿意,但他死后必然是朱见深继位,朱见深当时只有11岁,实权仍掌握在太上皇朱祁镇手中。而且,朱见深大概率会让位与父亲。

夺门之变的功臣,为什么无一善终?

(明英宗画像)


总之,夺门之变完全是多此一举,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骗局。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起夺门之变,其目的并非是要帮助明英宗复位,而是他们出于个人私欲,想要抢占拥立之功,实现利益最大化。


李贤一席话,惊醒了明英宗这个梦中人,他这才看清了石亨等人的真面目,再想想冤死的忠臣于谦,于是暗暗起了杀心。最终,石亨被斩,曹吉祥磔刑处死,徐有贞被贬后郁郁而终。


正如《明史》所评:“明代皇位之争,而甚无意义者,夺门是也。”夺门之变中,明英宗沦为有心人的利用工具,一代帝王受此蒙骗,他自然心怀切齿之恨。石亨、曹吉祥等夺门功臣无一人善终,其本质都是明英宗的秋后算账。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