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司馬懿的過人之處有哪些?

說說以前的事


要了解司馬懿的過人之處,首先要清楚其生平經歷。下面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司馬懿一生重要經歷。

201年,曹操初識司馬懿,認為他才能出眾,想要司馬懿出仕為自己出謀劃策。但此時的曹操沒啥實力,司馬懿也不認可曹操,於是就裝病在家,而這一裝就是九年。

208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封為丞相掌握朝政大權,此時曹操再次邀請司馬懿出仕。司馬懿看出了曹操身上的潛力,於是答應曹操出任丞相府文學掾,後來升任主簿。

215年,司馬懿隨軍征討漢中張魯,後提出佔據漢中隨即攻打益州,曹操卻以不可冒進為由否決,後來證明司馬懿的計策是非常對的,當時劉備剛剛佔據益州,根基不穩,並且劉備與孫權因荊州歸屬問題相互對峙,此時攻打益州是最好的時機。

216年,曹丕被立為繼承人,司馬懿也在曹植曹丕繼承人爭奪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司馬懿押對了寶。

218年,司馬懿提出“屯田”建議,隨後魏國休養生息,國力更加強盛。

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魏國大將於禁被俘,龐德被殺,許都告急。隨後司馬懿獻計聯合東吳攻打關羽後方,解了襄樊危機。

220年,曹丕稱帝,司馬懿也被委以重任。

226年,曹丕病重,司馬懿隨同曹真,陳群委任為託孤大臣。同年12月,東吳攻打魏國,司馬懿率軍擊敗吳國,此時的司馬懿名望很高,而且掌握了魏國兵權。

227年,曹真眼見司馬懿勢大,隨即上奏打壓司馬懿,司馬懿隱忍告退辭官,走入人生低谷。

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魏軍連連敗退,無人可堪重任,曹睿只得重新啟用司馬懿。司馬懿力挽狂瀾止住敗勢,諸葛亮因此難以再有進展,同時平叛了孟達叛逃事件。

234年,諸葛亮從斜谷道進軍北伐,司馬懿堅守不出,兩軍對峙百日,諸葛亮也在這是病逝,司馬懿輕易挫敗了蜀國的進攻。

238年,司馬懿率軍平定遼東,一舉消滅了盤踞遼東幾十年的公孫勢力,名望可謂越來越高。

239年,曹睿病危,司馬懿再次隨同曹爽一同被委任為託孤大臣。

249年,曹爽與司馬懿早已不和,司馬懿趁曹爽出城祭祀,率領死士攻進皇宮,隨後誘騙曹爽回京,隨即誅殺曹爽黨羽隨即誅殺曹爽黨羽,史稱“高平陵之變”。

就此曹魏大權盡歸司馬家,司馬懿也達到了人生的頂點,也為子孫鋪平了未來的道路。後來司馬炎更是取代魏帝,稱帝登基。

回望司馬懿一生,我們可以看出其身上有許多的過人之處。

1、軍事才能出眾,相繼挫敗關羽“襄樊危機”、諸葛亮北伐,還平定了盤踞遼東幾十年的公孫勢力,可謂聰慧過人,曹魏雖然也知道其狼子野心,但也不能棄之不用。

2、懂得隱忍,面對曹操可以稱病九年,雖被多次曹真曹爽多次打壓,卻也懂得韜光養晦及時隱退,防止自身陷入更大危機。其一生更是歷經曹氏三代,最終達到人生最高點,足見其沉穩老辣、進退有度的過人之處。

3、做事果斷,不留後患。高平陵之變成功後,曹爽雖然同意放棄權勢只求活命。司馬懿表面答應,事後卻毫不留情的誅殺曹爽及其餘黨,可謂手段毒辣,不留後患。

4、心懷大志,面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其沉著應對,多次挫敗諸葛亮北伐。面對生性多疑的曹操,他懂得隱藏自己的野心,只為完成最終的大業,歷經曹魏三代,最終獨攬曹魏軍政大權。


少年曆史觀


司馬懿在歷史上是以一個腹黑的奸雄形象出現的,但是他有著許多過人之處,這些過人之處有性格層面的,也有戰略層面的。

在性格上,司馬懿懂得隱忍與藏拙,在曹操時代,面對曹操的猜忌(當然也有觀點認為所謂曹操猜忌他是後世晉室官方為了宣揚是曹氏集團先對不起司馬懿而製造的),他兢兢業業,勤懇工作,漸漸打消了曹操的顧慮,當然,這裡的兢兢業業、勤懇工作也不是像老黃牛一樣,司馬懿也有很多奇謀貢獻給曹操:比如在曹操征討漢中張魯的時候司馬懿建議趁勢攻打蜀地,比如在曹操為了躲避關公兵鋒想要遷都的時候司馬懿建議藉助孫權的力量來牽制。在曹丕時代,因為司馬懿是曹丕的親信,大受重用,但是他沒有得意忘形,還是保持著低調內斂的作風,為曹丕分憂,曹丕甚至表示:自己與司馬懿一個在外用兵,另一個就在後方總理全局,可見對其倚重之深,而當曹丕征討東吳的時候,司馬懿確實在洛陽負責朝內與後勤之事,安定了後方人心。

在戰略上,首先是軍事戰略,在這方面,司馬懿既能夠快速反應,先斬後奏八日就兵臨城下擒斬反叛的孟達,又能夠老成持重,與急於求戰的諸葛亮形成長期僵持的局面,使得蜀漢軍隊十分被動。其次在政治戰略領域,司馬懿逐漸號召與鞏固起自己的基本盤,使得自己成為世家大族利益的代言人,這也有一個具體的表現,當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時候,整個朝野的觀感並不是司馬氏針對曹魏要篡權,而是一個受命託孤的老臣對付跋扈的曹氏宗親中的不肖者,贏得了廣泛的支持與同情,例如以蔣濟等人為代表的曹魏老臣都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總之,司馬懿的過人之處是多方面的,而我們在看到他奸詐隱忍一面的時候,也要看到他老成謀國的一面,在看到他對待政敵殘忍無情的一面的時候,也要看到他鎮撫百姓時候善於安撫人心的一面。


談古論金


司馬懿的過人之處,假糊塗真聰明。

在三國裡面聰明的謀士那就莫非諸葛亮和司馬懿了,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幾次對決,其中經典的就是空城計了,司馬懿帶兵攻打諸葛亮,諸葛亮無兵防禦大開城門,並在城上優雅的彈琴,司馬懿懷疑其中有詐,於是退兵。

我們通過分析空城計來對司馬懿有一個認識,當時的背景是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的北伐防線全線崩潰,諸葛亮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了,如果不能保全大軍撤退,那麼蜀漢也危在旦夕,所以諸葛亮隻身犯險獨守西城,而這面對強大的魏軍如同以卵擊石,魏軍的一次衝鋒,城門就會被攻破。

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使用空城計並不是諸葛亮使用的疑兵計,而是和司馬懿鬥了這麼多年,他對司馬懿的才華心知肚明。

當時的司馬懿率領十幾萬大軍,追擊諸葛亮的殘兵敗將,準備全部殲滅敵軍,但是司馬懿在西城看到的不是守軍而是諸葛亮在優雅的彈琴,琴聲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看不出慌張,倘若司馬懿攻入城內便可大勝。

司馬懿不動一兵一卒,轉頭撤兵離開,可能會有很多人說司馬懿太過謹慎了,其實不然,西城本身就是一個小城,就算有埋伏,司馬懿也可以先派人去偵查一下,再大隊人馬進攻。

司馬懿的撤退考慮的不是軍師問題而是做人的問題,因為司馬懿知道他和諸葛亮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又相互牽制,如果司馬懿他消滅諸葛亮,他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可見司馬懿善於觀察,能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並對問題換位思考,是一個有勇有謀的軍事家。


真龍歷史文化


《晉書·宣帝紀》: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聞而闢之,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

司馬懿見東漢政權已經被曹氏控制,曹氏又是閹宦之後,不想屈節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症,身體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痺一般。但這件事被曹操發現了!於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他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將他逮捕。司馬懿聽說後非常畏懼,只得就職。

故技重演! 《晉書·宣帝紀》:八年夏四月,夫人張氏薨。曹爽用何晏、鄧揚、丁謐之謀,遷太后於永寧宮,專擅朝政,兄弟並典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帝不能禁,於是與爽有隙。五月,帝稱疾不與政事。時人為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 《晉書·宣帝紀》:九年春三月,黃門張當私出掖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與曹爽為伎人。爽、晏謂帝疾篤,遂有無君之心,與當密謀,圖危社稷,期有日矣。帝亦潛為之備,爽之徒屬亦頗疑帝。會河南尹李勝將蒞荊州,來候帝。帝詐疾篤,使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帝不持杯飲,粥皆流出沾胸。勝曰:“眾情謂明公舊風發動,何意尊體乃爾!”帝使聲氣才屬,說“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當屈幷州,幷州近胡,善為之備。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兄弟為託。”勝曰:“當還忝本州,非幷州。”帝乃錯亂其辭曰:“君方到幷州。”勝復曰:“當忝荊州。”帝曰:“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勳!”勝退告爽曰:“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他日,又言曰:“太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故爽等不復設備。

兩次裝死,騙過了曹操,又騙過了曹爽!出道就裝,收官也裝。裝腔作勢、裝聾作啞、裝神弄鬼、裝瘋賣傻、裝模作樣、裝怯作勇!司馬懿過人之處?!


公明淏


司馬懿在《三國演義》裡面可謂人生贏家,耗死眾多的對手,在曹魏政權主子更迭中,不僅沒有就此沉寂,反而逆襲而上,最後司馬家族名聲日隆,隻手遮天,其子司馬師,司馬昭更是進入朝廷中樞,為其子孫問鼎九五鋪平了道路,那麼司馬懿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他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不妨一起分析下。

首先,看看他的出身

《晉書·帝紀·第一章》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其先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及周,以夏官為司馬。可以看出司馬懿是河內溫縣的外來戶,其祖先多為朝廷官宦,到了漢以後家庭開始漸漸沒落,他父親司馬防京兆尹,仍然是官宦之家,他是家中老二,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可見司馬懿沒有官宦世家子弟的紈絝之氣,有的卻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丈夫氣概。是不是覺得這個也看不出來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啊,建安六年,司馬懿被推薦要到曹操府中任職,魏武帝為司空,聞而闢之。說白了就是司馬懿不屑給曹操做下屬,很直白的拒絕顯然是不行的,他司馬懿這怎麼做呢?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沒有他的出身教育影響,聽到要做官恐怕早早就歡呼雀躍了,司馬懿的眼光不止在當下。

其次,過人的眼光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說的在討伐張魯之時,司馬懿建議可以先拿下劉備,被曹操拒絕了,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司馬懿佐助魏太子曹丕,隨後提出屯田一策,用以解決軍糧的需要。之後荊州遺民及在潁川屯田的軍民逼近南方的敵對勢力,司馬懿建議應該安撫,事後證明司馬懿的建議是正確的,之前藏竄逃亡者果然都復出歸化。

再次,司馬懿的征戰開始了

曹操死後,曹丕即位,司馬懿盡心輔佐,曹丕即位後的第五年和第六年,連續兩次對東吳用兵,司馬懿權力漸漸開始擢升,曹丕即位後的第七個年頭,曹丕病重東吳趁機攻打曹魏,司馬懿抵住壓力,擊敗東吳的諸葛瑾,斬殺張霸,司馬懿又升官了,之後擒斬孟達,與諸葛亮多番交手,以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而告終,隨後司馬懿把眼光鎖定了遼東,司馬懿又一次當了託孤大臣,其權利漸趨頂峰。

最後,接近帝王之位

《晉書·帝紀·第一章》(節選)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謁高平陵,爽兄弟皆從。曹爽隨曹芳洛陽去祭拜魏明帝,回來時司馬懿已經安排好了一切,發動了高平陵之變,這時司馬懿上表陳述曹爽的種種不法行為,卻被曹爽扣住,嘉平二月,天子以帝為丞相,固讓丞相。冬十二月,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固讓九錫。曹爽把曹芳留著軍隊前方,自己派人打探司馬懿的動向,司馬懿藉此機會指責曹爽的僭越行為,說朝廷不會為難他們的,曹爽心動了,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這是曹爽自認為的事情,可是等他曹爽回來後,卻立刻被包圍拿問。至此曹魏政權內沒有了反對聲音,司馬懿朝會不拜,司馬懿又固辭九錫。這就是形式上的皇帝了,可是司馬懿沒有逼迫曹魏天子禪位,因為司馬懿已經昏聵,在嘉平二年就久病不能上朝了,嘉平三年八月時年七十三歲的司馬懿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為他的子孫問鼎皇位做好了前期工作。司馬懿一步步的走向了自己的終極目標,這樣的人過人之處還真不是一二句就能概括的。


農夫說歷史


類似於司馬遷,勾踐一樣忍辱負重,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甘願卑躬屈膝幾十年,輝煌了司馬家族,有人說他老奸巨猾,沒有人性,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在當時那個兵馬紛爭的時代,強者才有資格談人性,強者才有資格談天下,強者才有資格談仁義,與其說他不好,不如說是社會環境造就了人性的變化。


小潟


司馬懿是《三國演義》中後期各將,僅有諸葛亮的智慧高於他。從他被曹操請出開始,與眾文武最大的不同之處,是會裝病騙人(用這種特別方法騙過曹操及其子孫)。從當上曹丕導師開始,時刻不忘教育自己的子孫,如何用陰謀方法,首先要獲得主子的信任(如曹丕對司馬懿十分信任),在取得皇上信任以後,再逐漸獲得權力,最後快速政變殺死政敵奪權。在十分把握的情況下暮權,是他的成功之處。在當時,他的子孫想奪權心切,達到人人都知道的程度。在後漢時期的軍事鬥爭中,表現為能夠研究敵人心理,如對東吳鬥爭和抗擊諸葛亮的北伐方面,都達到了預期日標,雖然有時失手諸葛亮,但總體來說是得到了勝利。


happy1747943


司馬懿有大局觀,考慮事情長遠,不侷限於眼前的利益,而且會裝糊塗,其實司馬懿的才能不次於諸葛亮,只是他為了保護自己能長久的得到曹魏的兵權。司馬懿知道審時度勢。


shine75071943


能夠隱忍,在被曹爽明升暗降之後,能夠迅速認清現實,在曹爽為所欲為,失去滿朝文武無論宗族還是曹魏舊臣的支持後,果斷出擊,奪取政權。奠定了西晉同意別的基礎 當然,之後的大黑暗屈辱史另當別論。


愛聊天的亮仔


鷹視狼顧;

搞陰謀的天才,

毫無多餘動作,

抓不到痛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