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从东汉末年到隋朝建立,中国经历了整整400多年的乱世,东汉后期,朝廷登记人口多达5648万,经历董卓之乱、军阀混战后,到三国后期(263年),全国人口仅763万,之后又经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南北割据等大难,以至于隋朝建立时,登记人口仍不到900万,人口损失高达85%。

煌煌400年,整个华夏大地陷入一片血雨腥风,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横尸遍野,整个北方几乎遭遇人口灭绝,期间的凄惨心酸令人难受。但实际上,有一个人,本可以避免这场持续400年的灾难,他就是东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

东汉末年,虽然经历党锢之祸,但朝廷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天子依然可以调动天下州牧,地方的实力派,虽然拥有自己的军队,但仍然无人敢反抗天子的威仪,那时,反对天子,就等于反对天下,会遭到全天下诸侯的共同声讨。

而在朝廷中,最有威望的莫过于大将军何进,汉灵帝刘宏死后,他顿时成了全国最有权力的人。刘宏死后,他14岁的儿子刘辩登基,由于皇帝年幼,大权掌握在他的母亲何太后手里,而何进就是何太后的哥哥,是皇上最亲近的外戚。有了这一层关系,何进理所当然被委以重任,何太后封何进为大将军,掌管天下人马,何进上任后,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杀死汉灵帝器重,曾经密谋拥立皇子刘协(之后的汉献帝)的上军校尉蹇硕。何进遂联系张让、段珪、赵忠等宦官,让他们杀死蹇硕。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何进当时权倾朝野

最终,宦官们选择了何进,杀死了蹇硕,并将头颅献给了何进。杀死蹇硕后,何进彻底掌握了天下的兵马,成为了全国最有权势的人。之后,何进又逮捕董重,董太后听闻后暴毙而亡,而董太后是陈留王刘协最大的靠山,她一死,刘协彻底没了靠山,天子的皇位也就不再有威胁,这意味着,何进妹妹何太后的地位彻底稳固,自己的权势也就高枕无忧了。何进因此十分得意。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宦官决定交出蹇硕


但是就在此时,袁绍提醒何进,认为他不应该停止,而应把宦官集团斩尽杀绝,否则必有后患。

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但坐言语漏泄; 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而窦氏反用之,自取祸灭。今将军兄弟并领劲兵,部曲 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 以垂名后世,不可失也!”

袁绍说的很明白,窦武之所以被宦官谋害,在于机密泄漏,而且当时的五营军队惧怕宦官,而如今何进掌握大权,天下士人都愿意为大将军效力,此时不除宦官,更待何时?袁绍认为如今何进占有绝对优势,这个看法是绝对正确的,何进此时掌握兵权,皇帝也不被宦官把控,而且何进深受天下士族爱戴,要想清除没有兵权的宦官,简直轻而易举。一旦何进清除所有宦官,意味着曾经令天下士族蒙羞、为祸几十年的党锢之祸彻底结束,那些被宦官迫害过的士族,都会对何进忠心不已,朝廷因为党锢之祸而损失的权威会重新恢复,到时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袁绍劝何进尽早铲除宦官


如今何进只需迈出一步,就可功成名就,成为安定天下的英雄。

何进起初确实觉得袁绍有理,于是立即找到妹妹何太后,向她建议清除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但是没想到何太后竟然坚决反对:

“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 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共对事乎!”

何太后说宦官参政,是汉朝的惯例,不能轻易荒废,而且我怎么能随便和男性官员接触呢?何太后这句话意图其实很明显了,那就是何太后有干政的需求,但是自己身为女人,不方便和男性官员交流,因此只能依靠不男不女的宦官来把控朝政。何太后等于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才去保护宦官。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这时,何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何进缺乏对政治的深刻理解,何进以前不过是一个屠猪卖狗之辈,因为妹妹被汉灵帝看上,外甥成为皇帝,自己才能飞黄腾达,而且,之前何进和妹妹曾经多次受十常侍的提携,因此何进因为自卑心理还是十分犹豫。

因此,何进见妹妹反对,便没有坚持,从而为他的覆灭埋下了伏笔。何进,终归只是一个突然暴富的屠户,他并不能理解政治的利害,更不清楚他对于宦官的迟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

何进回来后,跟袁绍说明太后的反对,说自己不能违逆太后亲自动手,袁绍便建议将地方的豪杰召到中央来清除宦官,从而让何进摆脱违逆太后的责任。面对袁绍的馊主意,陈琳和曹操都明确反对,陈琳说:


谚称‘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 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 犹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而反委释利器, 更微处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 乱阶耳!”

陈琳把利害说的很清楚,说你何进握有兵权,清除几个宦官不是易如反掌,从外面找帮手,如果握有重兵的帮手不听使唤怎么办?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袁绍的馊主意


曹操更是讥笑消灭宦官之祸,只需要用一狱卒,将其首恶除掉,就能天下太平,何须外兵来京。

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 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 兵乎!

面对陈琳、曹操正确的建议,何进全都不听,他想的只是推卸掉违逆太后的责任,而全然不顾召集地方军阀无异于引狼入室,更没看清,地方军阀远比宦官危险的事实、宦官再嚣张,不过是个没有兵权,只能靠争取太后皇帝的无根之人,军阀可是有兵有将的,是真能篡夺大位的,何进等于是为了解决一个小威胁引进了更大的灾祸。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曹操认为清除宦官一狱吏足矣,没必要召集外官

之后,董卓应邀,何进批准,董卓遂率领西凉军来到洛阳,但即使如此,何进依然有掌控局势,挽救大汉的能力,董卓开始本想挺近洛阳,但是谏议大夫种卲出来阻止,董卓本想命士兵杀死种卲,但没想到在种卲拿出皇帝符节,怒斥董卓犯上作乱后,董卓的士兵竟然吓得魂不附体,一哄而散,搞得董卓只能听令。从这就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威有多大,何进只要掌握皇帝,他依然是最有权势的人。

因此,此时无论是董卓还是十常侍,实际上还是十分畏惧何进,但是何进此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彻底断送了一切,那就是轻敌。面对已经濒临绝境的宦官,何进竟然单独去见妹妹何太后,希望得到她的同意在清除宦官,而丝毫没有防备宦官铤而走险。

结果,何进刚入宫,就被已经狗急跳墙的宦官们乱剑刺死,全国最有权力的大将军就这样孤身一人被宦官杀死。明明稳赢的局势陡然被逆转。何进死后,洛阳顿时陷入大乱,袁绍曹操率兵消灭了宦官,但天子却被宦官劫持到郊外,而董卓趁机兼并了群龙无首的洛阳军队,致使朝廷丧失了自己的禁卫军,没有了军队,朝廷彻底成了空架子。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傲慢的何进被宦官所杀,揭开了东汉末年的乱世


之后,兼并何进军队的董卓救回了皇帝和陈留王,并废了皇帝刘辩,杀害何太后,立刘协为皇帝,是为最窝囊的汉献帝。天下彻底进入乱世,汉族的第一个大灾难来临了……

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如果何进能早听袁绍的清除宦官,则天下大治,如果何进能听陈琳曹操,不听袁绍的,则董卓根本没有机会夺权,如果何进最后哪怕不大意,天下依然会是安稳的,可何进的一系列骚操作,终究将大汉推入了深渊。

要想避免犯下何进的错误,就必须要懂得谋略,否则,再好的局面也会被翻盘,因此,学一些智谋,很有必要,这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智囊全集》。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总结前人的智略谋术,用1200多则小故事告诉你为人处世,趋吉避害的道理。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这本书,不仅康熙乾隆十分喜欢,纪晓岚、曾国藩也对他赞不绝口。曾国藩说他:“每当夜深人静时,方翻此书,细细品味。”还有人说:“学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趋吉避害。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何进身为汉朝大将军,竟被10个宦官所杀,导致了今后400年乱世

曾国藩喜读智囊全集

冯梦龙在《智囊全集》的序章写到:“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

要想避免何进的灾祸,做一个懂得利用优势的聪明人,一定要读《智囊全集》

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点击下方横条就可直接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