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唐朝藩镇系列·成德军(恒冀、镇冀)/不定时更新/赖正直(撰文)|


众所周知,唐朝中晚期存在三大政治问题: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其中,藩镇割据对唐朝政权的直接威胁最大。因为宦官、朋党都必须依附皇权而存在,宦官、朋党再怎么闹腾,也不过是从李唐宗室里面另立一个皇帝,而藩镇却可以抗命独立,甚至反噬朝廷、倾覆宗庙社稷,自己当皇帝。最终唐朝亡于割据汴宋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之手,便是藩镇对唐朝政权威胁最大、最致命的一个明证。

在威胁唐朝的诸藩镇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幽州、魏博、成德,即"河北三镇"(或称"河朔三镇")。三镇都是原安史集团叛将降唐后所建立,但成德所具有的安史集团色彩在三镇之中最为浓厚,可以说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政治军事遗产,因此成德的统治基础最为稳固,建立的时间最早(成德建立于761年,幽州763年,魏博763年),而灭亡的时间最晚(成德亡于921年,幽州914年,魏博910年)。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为什么说成德的安史集团色彩最浓呢?且让我们从成德军建立的来龙去脉开始说起。


一、李宝臣及其出身

说到成德军的早期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李宝臣这个神奇的人物。

李宝臣原名张忠志,《旧唐书·李宝臣传》记载他是"范阳城旁奚族也"。如果不熟悉唐朝的军事制度,可能会把"范阳城旁奚族"理解为"生活在范阳城周边的奚族"。这样理解当然也说得通,但不够准确。实际上,"城旁"(也写作"城傍")是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城旁军"。唐朝强盛时,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附,唐朝政府通常将他们安置在边境城市附近以便管理。一般从事农牧生产的普通老百姓保留"部落""族帐"等组织形式,安置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除此之外,唐朝政府还从内附的游牧民中挑选出一部分精通骑射武艺的人,编入军队,驻扎在离城市较近的地区,称为"城旁军"。

唐朝给城旁军的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高。《唐六典·户部郎中员外郎》载,"诸国蕃胡内附者"缴税的主要形式是羊,上户一年交二只羊,下户一年三户共交一只羊,与中原汉族居民相比,这种赋税已经很轻。"若有征行,令自备鞍马,过三十日已上者,免当年输羊",承担出征任务的城旁军可以免税,还可以享受"去给行赐,还给程粮"的待遇。

也许正是由于待遇优厚,城旁军的的士气和战斗力非常可观。《资治通鉴考异》引《蓟门纪乱》 载,安史之乱后期,史朝义部和史朝清部在范阳内讧,"(高)鞠仁兵皆城旁少年,骁勇劲捷,骑射如飞。(阿史那)承庆兵虽多,不敌,大败。"高鞠仁的部队是高丽城旁军,阿史那承庆的突厥游牧骑兵尽管在数量上占优势,仍然不是这些高丽城旁少年的对手。可见城旁军的战斗力之强。

敦煌文书P2567载王昌龄《城旁□□(疑为"少年")曲》云:"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煞单于,薄暮红旗出。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脱却□□□,□剑沦秋天。匈奴不敢去,漠北开尘烟。"《全唐诗》载李益《城傍少年》云:"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这些锦衣宝剑、飞马骑射、快意潇洒,甚至略显粗犷的城旁少年,正是唐人所推崇的江湖游侠、武林豪杰一类的人物。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李宝臣,哦不,这时候他还叫张忠志,年轻时就是这样一位"城旁少年",他出身于幽州范阳县的奚族城旁军家庭,精通骑射武艺,以家世和武功为荣,是奚族中的军事精英。

《旧唐书》接下来记载:"故范阳将张锁高之假子,故姓张,名忠志。"这一句话,如果不明所以,可能会把"张锁高"当作一个人的名字。实际上,"锁高"(也写作"琐高")是奚族豪酋贵人的一种称号,相当于"贤王""将军"之类的意思。

张忠志能被一个姓张的"锁高"所赏识且收为假子,再次说明他的出身较好,应是奚族中的上层人物,在内附的奚族部落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张忠志后来随安禄山入朝,为唐玄宗所赏识,"玄宗留为射生子弟,出入禁中。""射生"是唐朝禁军部队"射生军"(后改为"英武军""神威军")的简称,其士兵皆为出身良好的士族子弟,称"殿前射生手"或"供奉射生官"。张忠志只是"射生子弟",可能是尚未正式授予"射生官"之职,但他能够出入禁中,说明他在射生军中有一定地位,才能享有此项特权。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后,张忠志逃离长安,回到范阳。安禄山欣赏张忠志不恋长安富贵的"忠勇"之举,将张忠志收为假子,并授以兵马,委以方面,使张忠志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

张忠志的发迹,得益于他先后受到张锁高、唐玄宗、安禄山的赏识。这除了张忠志自身武艺高强、处事圆滑之外,也说明他的出身较好,故而能够在仍然重视门第出身的唐朝中后期受到人见人爱的待遇。


二、成德军建立的背景

安禄山收张忠志为假子后,交给张忠志的第一项任务是"领骁骑八千入太原"。太原是唐朝的"北京",有重兵镇守,张忠志仅凭八千骁骑无法占据太原,但他还是成功劫持了太原尹杨光翙(杨国忠的亲信),"万兵追之不敢近",安全撤退,屯驻土门。土门即恒州(唐玄宗改州为郡时为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土门县,又称"井陉关"或"井陉口",是从河东越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的战略要道"太行八陉"之一。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恒州(常山郡)原为常山太守颜杲卿所守,在攻克恒州,杀害颜杲卿后,史思明又与来自河东的李光弼大军在恒州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后因潼关失守,唐军被迫撤回河东。但唐朝从河东经由恒州进攻安史老巢范阳的威胁始终存在着。

为此,安禄山派张忠志镇守恒州,"使董精甲,扼井陉路,军于土门",承担着阻止唐军从井陉口攻入河北的重要任务。可见安禄山对张忠志非常信任,视之为心腹爱将,因而才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安禄山起兵后不久就被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得位不正,声望、能力和安禄山相差甚远,叛军诸将大多与安庆绪若即若离,持观望态度。为此,安庆绪不得不给诸将加官进爵,作为笼络人心的手段。在这场封赏的狂欢中,张忠志得到了恒州刺史一职。此前张忠志奉安禄山之命镇守恒州土门县,只是出于军事需要的临时任务,辖区也不过是一县之境而已。现在安庆绪任命张忠志为恒州刺史,等于承认整个恒州(下辖九个县)都是张忠志的势力范围,从此张忠志在恒州上马管兵,下马管民,军政合一,俨然是一方诸侯了。

安庆绪夺位后,唐军趁叛军内乱发动反攻。乾元元年(758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合兵围安庆绪于相州。即安史之乱中有名的"九节度围相州之役"。九节度大军云集,号称步骑六十万,来势凶猛,而安庆绪在相州的部队仅有七万,再加上史思明留守幽州的部队十三万,仍处于数量劣势。

张忠志一看风向不对,通过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向朝廷上表归降。此时正是剿灭安庆绪之战的关键时刻,唐肃宗很乐意接受张忠志的归降,命张忠志安守恒州,仍为恒州刺史。这样一来,张忠志的恒州刺史一职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谁也不能再说他是"伪恒州刺史"了,张忠志在恒州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使六十万唐军不战自溃,九节度各自散归本镇,统帅郭子仪也因此被免职归第。史思明则趁胜渡河南下,于上元元年(759年)再度攻陷洛阳,叛军威势复振。

史思明步步紧逼,张忠志也没闲着,他一直在密切关注大河两岸的军事形势。眼看史思明胜算更大,张忠志赶紧刹住了向唐朝靠拢的车。他修书一封,向史思明请罪,请求为史氏效命。史思明正在一门心思平定河南、西取长安,当然希望河北后方保持稳定,因此对张忠志的及时表忠非常满意。史思明加授张忠志工部尚书、恒州刺史、恒赵节度使。张忠志不但官位获得大幅跃升,地盘也从恒州一州扩大至恒、赵、易、定、深等五州,顿时实力大增。

时逢乱世,政局瞬息万变。就在张忠志倒向史思明没多久,已进军至陕州、正准备一举突破潼关拿下长安、形势一片大好的史思明,突然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的情况正和安庆绪类似,能力平平,威望不足,根本没法号令骄悍的叛军诸将。以史朝义为首的叛军本来就先天实力不足,又和史朝清一党相互内讧,势力迅速削弱,屡屡被唐军打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军再度收复洛阳,史朝义被迫退回河北。

很明显,安史叛军几乎败局已定。不过,张忠志并不特别担心,因为上一次的投降,他跟太原的河东镇已经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和稳定的联络渠道。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张忠志通过时任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再度上表朝廷请求归降。唐代宗愉快地答应了张忠志的请降,加授张忠志开府仪同三司、检校礼部尚书、恒州刺史,封清河郡王,实封二百户,仍旧为恒赵等五州节度使,并赐军号"成德军",赐张忠志国姓李,名宝臣。

好了,到这里,我们可以把张忠志叫作李宝臣了。李宝臣,才是这个男人留于青史之上的赫赫大名。

李宝臣坐守井陉关,在恒州从没挪过窝,也没有派出过一兵一卒到正面战场,完全是通过一系列政治投机,不断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从一个镇守一县一关的小将,跃升至统辖五州、拜相封王的强藩大镇节度使。要知道,就在八年前(安史之乱前),李宝臣还只是一个连官职都没有的"射生子弟"而已。李宝臣就像一个股票市场上的职业操盘手,他足不出户,每天只盯着股市行情,拿着笔记本电脑握着鼠标发出一个个交易指令,坐在家里轻轻松松也能赚大钱!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日后将要威镇河北、扰乱天下、令唐朝头痛不已的成德军,就这样建立了。说到这里,有的唐粉可能又要被气哭(我为什么要说"又"?因为在我写的《 》里面,唐粉已经被气哭过一次):唐代宗为什么要姑息纵容这些安史余孽?太没有远见了!昏君!差评!好气哦!嘤嘤嘤~

其实,唐代宗也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受害者之一,他何尝不想把安史集团赶尽杀绝?只是形格势禁,无法做到罢了。

唐代宗姑息李宝臣,并给予升官、封王、赐军号、改姓名等种种殊宠,主要考虑是:

第一,当时唐朝最大的威胁,除了安史叛军,还有西北边境的吐蕃、党项等游牧民族势力。在唐代宗即位当年,党项曾入寇距离长安仅60多公里的重镇奉天县。在唐代宗即位的次年,即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入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更于当年十月攻陷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闹得煌煌大唐差点就挂了。此时,与已是强弩之末的安史叛军相比,吐蕃、党项才是唐朝更为紧迫的心腹之患,为腾出兵力部署于西北边境,唐代宗不得不安抚李宝臣等一批安史降将。

第二,宝应元年(762年)时,安史之乱已经持续至第八个年头(755-762年),八年战争让唐朝君臣已经顶不住了,朝野上下无不急于尽早实现和平。只要能够快点结束战争,倒贴钱唐代宗都愿意,封几个无关紧要的官位算得了什么。再说了,就算你不承认,他李宝臣也照样统治恒赵五州,你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不如顺水推舟,承认他的地位,大家都有面子,皆大欢喜,双赢。

成德军的诞生:为什么说成德军继承了安史集团的主要遗产(上)

第三,唐朝政权继受自西魏、北周、隋等北朝帝国,其根本之地是合称"关陇"的关中、陇右,河北原为东魏、北齐所治,并非北朝的核心腹地,反而是需要防范的敏感地区。在李渊父子建唐之初,河北就为窦建德、刘武周等强敌所利用,唐朝付出了很大代价才将其拿下,对唐朝统治者来说,对河北地区缺乏感情联系和良好的历史记忆。这也是河北地区在唐代沾染夷狄之风、容易出现离心倾向的历史原因之一。

河北地区对于唐朝的意义,主要是在于防御契丹、奚等东北游牧势力的侵扰,把这一任务交给夷狄出身的安史降将,也不失为"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

第四,李宝臣在恒州见风使舵,从未与朝廷刀兵相向,在叛军诸将中政治履历相对干净,对朝廷来说算是良心未泯,仍有尊皇之志,值得鼓励。再加上李宝臣本人是奚族人,且是出自奚族城旁军的上层家庭这种出身既可以比较容易被唐朝君臣所接受,又可以对安史叛军中的游牧民族将领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唐朝重赏厚赐李宝臣,无疑是拉拢、分化安史集团,对史朝义进行政治打击的有效手段。

第五,当时唐军统帅仆固怀恩"恐贼平宠衰",且阴怀异志,乃极力保荐李宝臣等人忠心可用,以便结为党援,没想到却暗中与唐代宗的算计相吻合。唐朝君臣鹬蚌相争,李宝臣渔翁得利,运气好得挡都挡不住。

(本文将近一万字,故分为上下二篇。未完待续。)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