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柴榮那麼信任趙匡胤,把兵權交給他卻被篡權,如何看待趙匡胤黃袍加身呢?

富貴如意天師慶平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趙匡胤黃袍加身可能是負了柴榮的信任,但是絕對沒有辜負柴家,甚至可以說,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是對當時中原百姓的一種莫大的福分。

五代十國五十年,皇帝換了十四個。後周世宗柴榮是一代明君。但是柴榮死後,繼位的柴宗訓年僅七歲。

雖然世宗在世時曾打壓藩鎮,但柴宗訓時期,仍然有李重進,李筠,符彥卿等手握重兵的藩鎮勢力。

而且這幾個人都不一般。李重進是郭威的女婿,按理說他比柴榮都更有資格當皇帝。郭威為了保柴榮,曾經讓李重進當著群臣的面向柴榮跪地稱臣。


李筠也是一個猛人,這個人早年跟隨郭威打仗,立下戰功無數,郭威稱帝后,封李筠為昭義節度使。專門負責對北漢的戰爭。而李筠對上北漢也毫不手軟。抓了北漢刺史將軍上百人。世宗繼位,封李筠為太尉。柴宗訓繼位時,李筠位高權重,而且手握百戰精銳,實在是隱患之一。


符彥卿,被契丹人尊為符王,歷任唐,晉,漢,週五朝,而且五個朝代,他都是統兵的大將,是忠武軍,天雄軍節度使,而且他的女兒是周世宗的皇后,更有了一層外戚的身份。

可以說,柴宗訓繼位的後周,國內危機四伏,國外又有契丹,北漢,南唐等國虎視眈眈。在五代十國這種時代,後周的局面基本就是必亂之局了。天下一但大亂,不論成敗,最先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趙匡胤雖然有篡位之實,但是趙匡胤奪這個皇位,沒有流血,沒有戰爭,開封城平平安安就過了這個坎。是五代亂局裡第一次改變。而且趙匡胤繼位後,善待柴家人。並且迅速穩定國內局勢,經過數年努力,結束了五代十國這種紛亂的局面,也算是替世宗完成了夢想。

可以說,趙匡胤篡位,是柴家不幸中的大幸,是當時老百姓們的大幸運。


守仁讀仁


柴榮從小在姑父家長大,因其謹慎寬厚仁愛,又幫助姑父處理了很多事務,深得郭威喜愛。公元951年,郭威建立了後周政權,柴榮治理澶州。


公元954年,太祖郭威去世,柴榮繼位。柴榮剛繼位,北漢劉崇趁太祖死,勾結契丹南犯。柴榮親征,在高平之南與北漢軍相遇,周軍樊愛能,何徽臨陣脫逃。在這危急時刻,柴榮冒死督戰。宿衛將趙匡胤對士兵說:“陛下不顧個人安危,我等也應不怕犧牲,奮勇殺敵。”趙匡胤身先士卒,帶領士兵衝入敵陣,以一當百,皆力死戰。北漢軍很快潰敗,此戰提高了柴榮的聲望,柴榮對趙匡胤等將士給予重賞,此後趙匡胤深得柴榮信任。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


後來,趙匡胤跟隨柴榮南征北戰,東伐西討,立下赫赫戰功,並掌握了後周兵權。兼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駐守汴京。柴榮死後,其7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

趙匡胤兄弟和趙普開始醞釀篡位。當接到北漢和遼國南侵的情報後,後周符太后和宰相範質不辯真假,慌忙令趙匡胤領兵出征迎敵。接下來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滅亡,北宋建立。


雖然柴榮給了趙匡胤充分的信任和兵權,但是他死後少主年幼,僅僅7歲。這樣的年齡讓每個輔政大臣都喜出望外,所以趙匡胤也不例外。離皇位一步之遙,誰不垂涎三尺?非要像呂不韋那樣掘墓自焚才好嗎?好在趙匡胤善待了幼主,好在趙匡胤也是一個好皇帝。


秦野雁


趙匡胤很糾結,到底要不要黃袍加身,要說不想,那是瞎說,要說想可又真的不忍心做這樣的事,周世宗待我如兄弟,我又如何欺負他的妻兒?可現如今即使我不想也不行呀,趙普和趙光義加上下面的一群人都等著我黃袍加身好升官發財!

京城流言四起,點檢作天子,趙匡胤很鬱悶,為何老百姓都這麼說,是有人故意散步謠言還是上天真的有這預示?可這謠言要是傳進宮裡,那我該如何獨善其身,哎,越想越煩越想越怕,回到家將煩惱說給母親和姐姐聽,沒想到趙匡胤的姐姐抄起擀麵杖就追著趙匡胤打,嘴裡罵到“沒用的東西,自己的事情解決不好,拿回家煩擾母親,你就這點本事!”趙匡胤一個殿前都點檢,大周國兵馬大元帥就這麼被姐姐追著滿街跑,家都不敢回。

京城散佈的謠言都是趙光義和趙普倆人謀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趙匡胤別再猶豫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二人此時又開始謀劃下一部計劃。

義社十兄弟自然是希望趙匡胤登位的,畢竟自己的兄弟上去了,他們自然也水漲船高,所以暗地裡都和趙普趙光義的人謀劃著。

公元959年大年三十的晚上,趙光義將石守信,高懷德,李繼勳等人約在一起,商議著最終的改朝換代。一場改變中國動向的大事件即將發生

公元960年大年初一,喜慶的日子裡最高興的莫過於孩童,但7歲的柴宗訓絲毫體會不了這個世人皆求的皇位有什麼樂趣,早早的起來隨母親準備接受百官的恭賀,這遠不如自己和宮人的玩耍有樂趣,奈何母命難違。

  柴宗訓坐在最高處的寶座上,看著堂下的百官一一恭賀,說些自己聽不懂的話語,滿臉的不高興,但母后已答應自己這個儀式結束後便可自由玩耍,暫且忍忍吧。

手機沒電了,拜拜了


風的聲音好嗎


我怎麼看,我當然是躺在床上拿手機看啊

不開玩笑,我覺得雖然過程不美好,但結局很美好,不是嗎?看盡中國古代歷史,宋朝是對百姓最好的朝代,這還不夠嗎?此前,此後得朝代無一不是對外喜好大功,四處征伐,對內'重農抑商,愚弄百姓的王朝。只有宋朝,是主張“政府不干預經濟”得王朝商品經濟,科學文化在這個時代瘋狂發展。對外,採取花錢買平安,所支出的“貢品”,只相當於整個朝廷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但雖然花錢買和平,但軍隊裝備一點都沒落下床弩,神臂弓這類超級兵器一件一件的出世,領先世界幾百年。如果沒有崛起的蒙古帝國,如果沒有失去那燕雲十六州,宋朝才是最有可能出現資本主義的國家啊!

有一位學者說過“華夏族之演變,極盛於趙宋王朝”


聖劍Excalibur134724738


說白了!宋朝就一垃圾朝代,我們華夏尚武精神就在宋朝變弱了的!它們自己得位不正,揚文抑武!結果就是:對外除了稱臣稱兒稱孫之外,沒有別的能耐了!詩詞歌賦是抵擋不了金人蒙古人契丹人的馬刀的,外敵入侵了,皇帝達官們捲起金銀就可以跑,到哪都能生活,試問百姓能有多少家底,百姓能把房子和田地一起捲起來跑嗎?跑不掉剩下的只有被屠殺,試問宋朝那些皇帝是我華夏之罪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