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謝安戚姬之故里昭關(揚州市江都邵伯昭關)

“高郵到邵伯,正好六十六”;“兩頭一樣高,露筋一擔挑”。這流傳很久的民謠,正說明露筋在邵伯和高郵中間,不偏不倚。作為露筋的屬地,昭關鄉就位於大運河之東、以戚墅廟為中心的這一片土地上。它西與邗江隔湖(邵伯湖今為淮河入江水道)相望,北和高郵以淥洋湖心分界,東連荇絲湖,南望艾菱湖。

謝安戚姬之故里昭關(揚州市江都邵伯昭關)

提起昭關,流傳的故事很多,什麼“伍子胥闖昭關”啦,什麼“謝安娶戚姬”啦,什麼“昭和打昭關,屍骨堆成山”啦,等等。昭關鄉名來源於運河邊上的昭關壩,此壩原名“鰍魚口”,建廟後改稱“昭關”。當年,伍子胥闖昭關是歷史事實,但此昭關不在江都;至於昭關鄉的昭關廟是否就是紀念伍子胥而建,現在無從查考,只是傳說而已。

原昭關鄉政府所在地初名戚墅廟,後叫昭關鎮,一度是樊川縣露筋區所在地。當年戚墅廟就建在淥洋湖邊上,交通與商業都不很發達。昭關在歷史上出過美人,那就是嫁給東晉廣陵相謝安的戚姬。謝安曾專門為她孃家砌了一座別墅。這個地方後來就叫“戚墅”,並流傳下來。

抗戰開始後,東北軍繆徵流部楊開端團駐紮運河一線,防守昭關壩,抵抗日寇,固守戰略要地一年有餘。楊開端團有個軍官名叫戈日輝,在戰鬥中沉著指揮,殺敵甚眾,群眾喜形於色,互相笑語:“戈日輝,戈日輝,打得鬼子屁滾尿流,統統倒在溝裡爛成灰”。這就是“昭和打昭關,屍骨堆成山”的來由,至今尚在流傳。

謝安戚姬之故里昭關(揚州市江都邵伯昭關)

古時在昭關鄉北面,有一個大湖名叫淥洋(亦稱陸陽)湖,一半歸高郵,一半屬江都。建國後圍湖造田,高郵基本未動,江都將湖面建成淥洋農場,後改鄉並以湖為名。淥洋鄉除露筋是老村,其他聯盟、鳳凰、洋西等村都是圍墾後新建的。聯盟村居民主要是由運河西蘆家嘴移來的,為了表示和本地人友好叫“聯盟”;洋西村是嘶馬和六圩塌江遷來的,因地處淥洋西邊故叫“洋西”;鳳凰村則是疏浚淮河入江水道時,從邗江鳳凰河移來的所以叫“鳳凰”。至於露筋村則有著悠久的歷史,一度曾為樊川縣露筋區轄駐地。

在清代漕運盛興時期,露筋成為南來北往的重要碼頭,人煙輻輳,生意興隆,盛極一時。很多文人墨客過此都登露筋祠瞻仰,留下膾炙人口的詩詞墨寶。建國後露筋祠大殿的牆壁上尚存留100多塊碑刻。六十年代江水北調開鑿拓寬大運河時,祠址首當其衝被全部拆毀。尚在附近農家豬欄中找到7塊碑石,都移至江都區博物館保存。(戚繼昭)

謝安戚姬之故里昭關(揚州市江都邵伯昭關)

謝安戚姬之故里昭關(揚州市江都邵伯昭關)

謝安戚姬之故里昭關(揚州市江都邵伯昭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