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理財和存銀行的區別在哪裡?

啊呦大阿桔


題主所指的理財和存銀行應該是銀行理財和銀行存款,區別主要如下:

1、收益。理財產品收益普遍比存款高,基本上6個月的保本理財收益率都會比三年期的定期存款高。


2、風險。銀行理財產品宣傳材料都會標識“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但目前的剛性兌付大環境,使得很多人對銀行理財趨之若鶩,將其等同於銀行存款。很多新客戶諮詢理財,都會問“保本嗎?”“理財又虧過嗎?”之類的問題,這表明客戶對銀行理財的認識遠遠不到位。風險和收益並存,收益高了,風險肯定高,即使是保本理財再極端情況下都有本金虧損的風險。以前沒有銀行理財虧損的情況是因為或者是由銀行墊付,或者是由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企業可以覆蓋掉虧損,但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降低,政府去剛兌決心大,未來的銀行理財會更多采用淨值型,收益浮動,真正體現風險和收益的對等關係。而銀行存款只要銀行不倒閉都沒問題,即使銀行倒閉,存款保險制度也能夠保證50萬以內的本息得到賠付。


3、門檻。銀行理財都是五萬元起,沒有五萬元無法購買。而銀行定期存款基本是50元起步。不過現在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增長,五萬元的門檻對大多數人而言已經可以輕鬆跨過。

4、流動性。定期存款不論存3個月還是3年,想取隨時可以支取,不過會靠檔計息,損失部分利息。而銀行的理財產品目前大多數是封閉式產品,不到期限無法贖回無法使用。不過隨著銀行理財往淨值型轉變,越來越多的理財可能會採用週期開放的方式,即1周或者1個月開放一次供投資者進行申購和贖回,其靈活性也會越來越高。

歡迎留言討論吐槽,我是司南立冬,感覺有用就關注我吧,後續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銀行是儲蓄,可以隨時支取的,不過目前有了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存款在銀行的人越來越少了,貨幣基金有逐步替代活期存款的趨向,其實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貨幣基金了。

講到理財,很多人僅僅看到的是購買固定收益等理財產品,其實這是狹隘的理財,理財和投資是一體的,意味著你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來求得較高的收益率。

在理財規劃上,我建議投資者應該適當的定投指數基金,適當冒些風險,為什麼選指數基金呢?因為它比較安全,由於是長期投資,杜絕了老鼠倉的行為。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同時定投指數基金,你有大量資金做後盾,不用擔心下跌,下跌的過程正是你累份額的過程,我建議你要長期投資,通過長期的定投,你會取得市場的平均價。

股票市場的長期平均價卻是在不斷上移的,看看上證指數自從上市以來的27年裡,從100點上漲到目前3400超過了30倍。


小六忠誠



銀行活期與寶寶類理財相似,流動性強。

  1. 活期存款隨時存取,收益嗎?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2、寶寶類產品,例如餘額寶等等吧,購買的貨幣基金,流動性也是不錯的T+1交易。年化收益率4左右!比銀行收益高多了吧


銀行定期存款與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比較

  1. 例如銀行定期,一年期年化收益在1.5%,鎖定期是一年
  2. 理財產品,根據產品不同也是有鎖定期。銀行一年期理財非保本保息的產品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但是本金是有風險的。再就是P2P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9左右!國資,上市公司背景的平臺相對也是比較穩定。

燈塔理財


當然不一樣,存款等於是你和銀行發生借貸關係,銀行欠你錢,而且銀行也要交一定存款準備金到央行。而且是保本保息的(雖然規定只保50萬)。理財就不一樣了,等於是你把錢委託給銀行讓銀行拿出去投資,並給你一定利息,但風險自擔。銀行保本類的理財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非保本理財,理論上來說發生風險是自擔的。但是中國那麼多銀行理財,發生風險的也只是寥寥無幾,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啦,3-4%還跑不贏通脹呢,沒什麼好擔心的。

區別一:概念不一樣

存款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然後銀行根據約定期限、利率到期支付本息.

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設計發行,募集投資者投入資金後銀行進行投資.簽訂合同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合同到期,退還理財本金並給付收益.

區別二:風險不一樣

儲蓄存款的風險主要來自通貨膨脹和存款機構破產,如果存的是定期,即使利率有所調整,但是也不會影響已存定期的利率及收益.

理財產品是要進入金融市場,購買金融產品的,風險就會跟其所投資的標的密切相關,包括金融市場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等區別三:流動性不一樣儲蓄存款分為活期和定期,活期可以隨時支付,定期也可以提前支取只是利息會有所損失,不會影響自己的流動性.

理財產品特別是封閉式的理財產品,在封閉期內是不能提前贖回的,即使是不要收益也不行.就相當於你借了一隻母雞給老王,母雞在你手裡半年下180個蛋,但是老王說他有辦法可以讓你半年拿到300個蛋.過了3個月你家又來了貴客,你去找老王把母雞拿回拿給貴客吃,老王孵蛋計劃進行到一半肯定是不能把母雞給你的.所以買理財產品前要確定好在產品封閉期自己不會用到這筆錢.

區別四:收益率不一樣

存款利率是固定的,活期,定期在你存款的時候就定了,當然收益率普遍比較低.目前最新銀行存款基準利率表:

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一般是高於存款收益的.我們整理出4款在售的保本型銀行理財,大家可以進行對比參考:

區別五:計算方式不一樣

儲蓄存款計算方式非常簡單,相信大部分投資者都會算.比如存10萬1年定期利息是多少?

定期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定期利率,1年定期收益=100000*1.5%=1500元;那麼,銀行理財計算方式也是一樣嗎?不一樣,比如上表中第一款交行發行的穩添利162天,3.8%的產品也買10萬,收益是多少呢?

銀行理財收益計算公式: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365*天數100000*3.8%/365*162=1686元.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產品跟儲蓄存款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投資者們可以根據以上5點區別選擇是做儲蓄存款還是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更多可見三益寶財富百科


不可錯過的好男人


為方便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對比回答:

第一,風險性方面

存銀行,可以說風險幾乎為零,可以做到“絕對安全”!儲蓄存款的風險主要來自通貨膨脹和存款機構破產, 即使銀行倒閉,50萬以下都可以獲得賠付。如果存的是定期,即使利率有所調整,也不會影響已存定期的利率及收益。

理財,只要是進入金融市場,購買了金融產品,那自然就會伴隨一定的風險。風險大小跟所投資的標的密切相關,包括金融市場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等,具體情況需要針對購買的理財產品進行具體分析。風險相對較小的,比如國債、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風險相對較大的,比如股票、基金、期貨等。

第二,收益性方面

存銀行,分為活期與定期。但是,不管是活期還是定期,兩者的利率是固定的,只是收益率不同,而且都相對比較低。活期存款利率為0.35%;定期存款利率按照期限不同分別為:三個月1.10%、半年1.30%、一年1.50%、兩年2.10%、三年2.75%。

理財,放眼繁複眾多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都比存銀行要高出不少。相對比較低的貨幣基金、國債等年收益率也基本都在4%~5%左右。剛性兌付打破後,經過調整變革後的銀行理財產品也要比之前的收益高一些,想股票、基金等更高收益的理財方式就更不用說了。收益方面,理財是要完勝存銀行的。

第三,流動性方面

存銀行,活期存款隨存隨取,良好的流動性自不必說了。如果是定期存款,那就要看具體的存款年限了,幾個月到幾年不等,期限越長,當然流動性就越差。

理財方面,股票、基金等都是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自行買賣的,所以流動性不用多說。這裡需要對基金多說一嘴,很多基金適合做定投,需要長期觀察,守株待兔才能獲得良好的收益,並不適合像股票那樣追漲殺跌,所以基金長期定投的情況排除在外。那其實流動性最好的理財類型,要當屬互聯網寶寶類理財了,其低門檻、高便捷度及相對收益優勢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青睞。但是像銀行理財的流動性就談不上理想了,大部分產品的期限都是半年、一年起投的。相比之下,P2P的期限就相對靈活了一些,少則7天,多則3年,期限範圍很大,可選擇性會多一些。

總體說來,理財和存銀行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而且也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及優勢。存銀行雖然增值效果可以忽略不計,還要擔心通貨膨脹的貶值情況發生,但是從安全性角度考慮,將一部分資產配置在銀行存款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理財就更不用說了,應該作為一項一生的事業去追求,你不理財,財怎麼會理你。只是理財方式眾多,而且沒有所謂的最好,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才能從理財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度小滿金融



淡然1704253


理財產品不同於存款,其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安全性方面:

存款時存款人將其所有的人民幣或外幣存入銀行,銀行為存款人出具存摺、借記卡、存單等作為存款憑證。存款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護。

理財產品是銀行銷售給合格投資人的金融產品,本金和收益安全由理財產品的類型決定:

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由銀行保證理財產品到期後獲得銀行與投資者約定的本金和收益,但該類產品均嵌入了銀行的一個期權,即投資人不能提前贖回,而銀行可以提前終止合同。

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由銀行保證理財產品到期後本金不受損失,但不保證收益不受損失。

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銀行既不保證理財產品到期後本金不受損失,也不保證收益不受損失。

二是流動性方面:

根據法律法規,存款可以提前支取。

在到期日或者開放日前,銀行理財產品不能提前贖回。

三是收益性方面:

儲蓄存款的利率是事先確定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是不能事先確定的,具有不確定性。理財產品在銷售時標示的收益率只能是“預期收益率”,可能與最終實現的收益率存在差異。

四是期限方面:

儲蓄存款除活期存款外,均具有嚴格的期限。

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非常豐富和靈活,銀行甚至可以為大客戶量身定製理財產品。

五是辦理手續方面:

存款人到銀行存款,無需評估是否合格。

投資人到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要按照規定測評是否符合購買該款理財產品的要求,即是否為合格投資人,並且須簽署相關投資協議。


成都東站


你說的理財,是指買理財產品,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也很不錯,但是所有的理財產品,它都是有風險的,沒有承諾保本保息。而且不到規定時間,你不能贖回。

在證券公司買股票,基金,這也是理財,收益大風險相對來說是很高的。

還有就是網上的理財產品,各種寶,各種貸。這個也是有風險的,不要一看到銀行存管就以為資金安全了。事實上前幾天就有私募基金跑路的,也有很多P2P爆圈錢跑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