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你知道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的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吗?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又称“大明”或者大明帝国,该朝代不仅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大统一王朝,而且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该政权由南京迁到北京后实行的是南北“两京”制,而且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建都于今天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城市的唯一朝代(近代中华民国也曾都于南京和北京,但并非以两个城市为都城的“两京制”)。

你知道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的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吗?

明代南京城

一般来说,“京”字意味国之首都。今天中国带“京”的城市已经凤毛麟角,硕果仅存的大约只有大家熟知的北京和南京两座大城市了。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但它们的名字在六朝时期要么叫建业,要么叫建康,名字中并未出现“京”这个字。带“京”字的南京这个名字如何而来的呢?

元朝末年的1356年,一位叫花子出身的穷和尚朱元璋依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郭子兴的势力,打败元军攻占元朝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南京,以南京为京师,建立“大明”王朝,这是南京地名之始。

从此,南京成为当时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明初作为京师的南京,修建了举世瞩目的明城墙,不仅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而且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这是南京这座城市历史地位最高的时期。

你知道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的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吗?

明朝北京城

遗憾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制”为大明王朝埋下极大的隐患。1402年,朱元璋之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夺取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

然而,朱棣篡位“名不正言不顺”,遭时人世人诟病(大儒方孝儒仅仅不肯为朱棣效劳就被朱棣“株连十族”,其专制残暴令人发指)。而朱棣的老巢在北平(北平原为元朝都城“大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徐达自南向北进行北伐,最终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取平定北方之意,因而取名为“北平”),加之为防范退出中原地区的元朝蒙古残余势力,“身在曹营心在汉”朱棣遂决定迁都北方。

为了顺利完成迁都,住在南京明皇宫里心神不宁的明成祖朱棣,早已未雨绸缪“明修栈道”,提前仿照当时的京师南京皇宫(即今天南京的明故宫)的宫殿建筑格局,营造修建了他的新皇宫——紫禁城(即今天的北京故宫),这个新都城就是由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京师。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定位为大明王朝的“京师”。

朱棣虽然迁都北京,但其父朱元璋建立大明的都城南京并未因此废除(不像清朝迁都北京后,把南京改名为江宁府),相反,朱棣将南京设置为“留都”并继续保留了六部等中央国家机构。自此,明朝名义上有两个首都即北京和南京。

由此观之,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实际实行的是名副其实的“两京制”,从此南京的“应天府”和北京的“顺天府”也就顺理成章的合称为“两京府”了。

尽管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朝实行“两京”制,但是明代南京城仍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都,而且终明一朝,南京也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著名的《南都繁会图》就见证了留都南京曾经的繁华和地位。

南京不仅在明朝地位独特,即便到清朝时期,在北京仍然为“京师”的情况之下,南京在南方乃至全国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不同的是由东北迁都到北京的清朝此时将南京的名字改名为江宁了,南京不再是与明朝北京城等量齐观的“南京”了。

你知道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的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吗?

《南都繁会图》

本文由“头条号@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作者原创(地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创作时间是2019年1月15日,后经过较大的修改重新发表于新浪博客推荐博主博客——“两宁两京的博客”,现进行再修改后重新编辑再发表于本人“头条号@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