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日本为何“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

YANGHUA-2046


日本向美国开战不是脑子进水了,而是孤立主义思想在作祟的美国人把日本勒得太紧了,希望在日本气数未尽前尽可能地榨取更多的利润,导致了日本脑供血不足,引发脑子短路。对于贪得无厌而且多次在战争中获得甜头的狂热日本军国主义,可经受不起战争带来的诱惑,嗜赌成性的日本当局于是呼乎奋起反抗向美国开炮,再一次把国运放到了赌博桌上。



自从甲午战争开始后,日本对外一直没停止过侵略与扩张,几乎每几年就发动一次战争,特别是日俄战争处于绝对劣势的日本竟然打赢了沙俄,再次赌博赢了国运,于是开始忘乎所以了。随着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席卷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日本在经济上加速了军事化的步伐,于是从东北入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而蒋介石面对日本人野蛮的侵略行为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并将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友人和美国人身上。但事与愿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的是隔岸观火的态度,只是充当了和稀泥的角色而已,以方便闷声大发横财。1931年,日本进口的大量钢铁及石油等,绝大部分都是由美国供应,而且还向日本提供了价值14万美元的武器弹药,1931年下半年,美国就从日本获取了近两亿美元的黄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美国只顾自己私立利,根本不想插手亚洲的纷争事端,但是却大力支持蒋介石围剿红军,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参与指挥国民党军队。而对于日本的野蛮侵略行为置若罔闻,西安事变后美国又与日本进行了价值1500万美元的军火贸易。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本的扩大侵华战争避而不谈,甚至让日本侵略者产生了错觉认为美国屈服于日本的淫威。美国在向国民政府交付武器争取白银的同时,也提供了贷款,希望借此消耗日本国际力,以免日本做大不好控制局面,直到淞沪会战爆发后,日本宣布封锁除青岛外的全部海岸,美国方面才做出表态,既在没有指示前禁止向日本或者国民政府运送任何军火等。



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后,希特勒的部队疯狂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英国也被迫卷入战争,此时的罗斯福总统要求修改中立法,废除其中的武器禁运条款,这也是美国在日本向美国开战时的最后一个中立法,目的是为了援助英法,而对于中日战争,美国的办法就是进一步扩大对日本的禁运范围,如罗斯福指定向日本禁运的原材料,包括制造飞机的金属铝镁等,后来也把航空汽油的设备及技术等都纳入了禁运范围,而日本的正在高速运转战争机器已经无法停止,这一刻引起了日本当局的不满与愤怒。

1940年11月,罗斯福第三次当选总统后,蒋介石实在坚持不住了拼命的抱罗斯福的大腿,但是美国已经将重心转向了欧洲,不惜牺牲国民政府的代价企图促使蒋和日本媾和,希望日本将战火引发向苏联。但是日本刚经过诺门坎战役后认识到了苏联的实力,并不买美国的人账,还抱上了老大哥希特勒的大腿,眼看着希特勒在欧洲的攻城略地,日本大本营已经按耐不住生怕赶不上“末班车”,于是将眼光对准了英法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做出了决定南下计划,挥师进攻越南及东南亚地区,以夺取更多的战略资源。日本的南下这直接触及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双方经过多次交涉后都不欢而散。



1941年7月,日本占领印支后美国开始对日本全面执行石油及钢铁等战略物资禁运,同时宣布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并声明大力援助国民政府,支持进行抗战,同时宣布了租借法案使用于国民政府。至此美日已经彻底翻脸了,而对于石油储备只能维持一年半载的日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美国已经将自我膨胀的日本军国主义脖子上的绳索一步步勒紧了,日本脑供血已经不足了,反抗也是必然的了,但这也是美国的姑息养奸、纵虎贻患,绥靖政策自食的恶果。


赛门之略


在近现代以来,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小国,发展成为了但是亚洲最强的国家,中间仅仅几十年时间,你觉得日本人很傻吗?是脑子进水了吗?明治维新在1868年才开始,甲午战争在1894年,当时中国就把清王朝几乎所有的舰队歼灭,之后又是占领中国东北,最后全面侵华。再到后来占领东南亚,和美国开战。如果真的说日本人都是傻子,和美国开战就是自取灭亡,那么日本发展的如此迅速都是假的吗?

很显然不是的,当时日军已然成为了亚洲第一军事强国,就连当时苏联日军都是干招惹的,日军的盲目自大不是没有底气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偷袭美国和德国打苏联感觉都是有点自取灭亡的道理。

但是他们都是一样的目的,那就是以战养战,不得不打。日军肯定是知道美国的强大的,但是又不得不打,日军所以才会采取先发制人,和德国是一样的。

都知道日本是岛国,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资源可言的。当时美国又冻结了日本在美资金,更关键的是美国竟然封锁了对日的石油出口,而日本当时的石油都是进口的,日本本土是没有石油的。一旦没有石油,日本的坦克飞机就都是废铁了,还怎么和中国打,妄想称霸世界的梦想也就没有了。

那么这个时候只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北上和苏联打,占领苏联,所以日本试探性的挑起了诺门罕战役,但是日军看到了苏联的可怕,不敢正面面对苏联。

还有一个就是南下占领东南亚,这里的石油,橡胶都是日本梦寐以求的战争资源,但是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因为这个时候的东南亚没有独立的国家都是欧美的殖民地,越难就是法国的,菲律宾就是美国的。那么要占领这些国家的话,肯定就要和他们背后的主子打了。所以日本先发制人,偷袭了珍珠港,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开始大规模进攻东南亚,开始掠夺资源。

如果不打就没有资源,日本也就不战自败了,那就只能打以战养战,如果日本不打的话,只能是坐以待毙,等死了,败的更快。打了还有一线生机。


中国历史研究所


日本为何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笔者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回答:

其一,先下手为强。日本攻击美国和德国闪击苏联都是一样的。苏德边境那么多苏军是做什么的?那是因为苏联也要入侵德国,不论德国打不打苏联。同样,在麦克阿瑟回忆录中也说到,美日迟早也会开战,这是双方的一个共识,只不过美军没想到会开战这么早罢了。所以既然早晚要打,作为侵略成性的日本,作为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肯定要先下手为强喽。

其二,为了资源。打仗为了什么?有人说因为看你不顺眼,有人说因为你太傲招人讨厌,也有人说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这些都是咱们平常百姓打架,国家为了什么?赤裸裸的为了资源,纵观现代战争有哪场战争的开端不是为了资源?同样,日本打美国也是为了资源,东南亚有太多的资源让日本眼馋了,同时美国紧掐着日本的资源命脉也让日本如坐针毡,所以日本想反制,只能进行突袭战争。

其三,美国军队打仗真心一般。二战中法西斯国家有个意大利。同样,同盟国这面也有一个少爷兵,美国大兵。当时的美国真的没有现在能打(看看初期战绩就知道了),而作为骁勇善战的日本那就不必说了吧,日军真的有种不怕死的精神。所以可能也是后果严重估计不足……

日本虽然脑瓜进水攻击美国,但是不可否认日军在当时真的很骁勇善战,否则我国乃至全世界为了打败他们也不至于死伤这么大。所以请正视历史,切勿虚假拍一些抗日神剧,侮辱先烈,也侮辱自己(那么傻的鬼子,八年还是靠他国帮着赶走的,是你傻还是他傻)。


polityW


说的简短直接点就是;

1;美国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群岛有驻军和经济利益。

2;日本在中国战场吃力,国内能源物资匮乏,希望向东南亚扩张。触动了美国的利益。

3;美国为遏制日本扩张,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

4;日本为了扩张掠夺,东南亚美国军事基地成了绊脚石,想打掉就得先断了美国的后援。

5;夏威夷,珍珠港,关岛,都是美国后援的中继站和跳板,日本想断后必然打掉这些地方。

6;实力不够,计划不周,战力不强,再加上好战的劣根性,招致亡国灭种之灾,直到今天还是一个被阉割了的,美国跟班国家。


驿动星期六


因为当时日本已经是狂热的自信,再加上其在之前连续击败了中国,俄国这两个强大的对手,因此想再赌一次国运,这才有了和美国开战的念头。

日本在现代化改革之后,一直有扩张称霸的野心,一开始和中国开战,赢得了大量赔款和割地,此后又因为辽东问题和俄国开战,最终竟然击败了俄国。因此,在对东南亚地区抱有野心之后,日本自然想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开战,以此获得该地区的石油等资源。

而日本对于自身的实力还是有认识的,因此其对美作战是基于让美国付出巨大损失,最后美日签订和平协定的设想的。日本基于其对马海峡作战的经验,发展出了著名的九段击战略,意图在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之后,以多层防御击败美军的复仇舰队,以此促成美国的让步。

所以在这样的疯狂设想下,日本自然认为其可以轻易实现其战争目的,取得东南亚等地区的利益。不过日本海军中也不乏清醒人士,山本五十六就是其中之一,其曾在美国学习,对美国的实力有很清醒的认识,但是大本营已经决定对美开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山本五十六也只能制定各种行动来尽可能击败美军。


前沿阵地


二战期间,在偷袭珍珠港之后的第二天,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明知道美国国力远强于自己,明知道对美宣战是“以卵击石”,日本为何还一意孤行?日本之所以“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除了日本一贯的赌性和狂妄,主要原因还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账面的实力其实并不弱。当时的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经济总量达到280多亿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



军事上,日本拥有200多万经过战场检验的精锐陆军。 尤其是日本苦心经营半个多世纪的海军,更是日本狂妄叫嚣的最大底气。二战初期,日本海军拥有包括十艘航母在内的上百艘先进舰艇,总吨位高达119万吨。而此时的美国海军虽然占优,但是吨位也不过143万吨,日本海军的吨位占到了美国的70%,美军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日本经过艰苦训练的海军官兵素质,甚至要优于美军士兵。同时,师承英国、拥有甲午海战、对马海战等实战经验的日本海军,战术上,也比从未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海战的美国海军更优秀。这些,也是日本海军叫嚣消灭美国海军,击败美国的最主要底气。

然而赌博成性、被狂妄烧掉理智的日本从来没有想过,日本的国力和潜力跟美国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而两个大国的比拼,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如果美国和日本接壤,靠着日本悍不畏死的精锐部队、战前充足的准备,以及出其不意的闪击战,日本也许有微小的可能迅速击败美国。然而,美国和日本相距要横跨整个太平洋,美国“天选之国”的外号也绝非虚言。



距离万里之遥,面对综合国力远强于己的美国,日本根本不具备速战速决的可能,日本甚至连理论上存在的获胜可能都没有了。因为一旦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起决定性作用的,将是两国的综合国力。在这方面,美国显然全方面碾压日本。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差距:美国国土的面积是962万平方公里,而日本则有37.8万平方公里,美国是日本的25倍;美国的人口约1.3亿,是日本人口的两倍;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平均收入的七倍;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五倍;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七倍。



综合国力和潜力终究要化作战争实力,在最重要的军工生产方面,二战期间,短短五年内,美国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舰如雨下:从1941年到1945年,不足五年的时间内,美国生产了近7000艘舰艇,这其中包括高达150艘的航母、十艘战列舰、近500艘护卫舰和349艘驱逐舰。


而对手日本只生产了17艘航母,两艘战列舰、61艘驱逐舰和九艘巡洋舰。至于空军方面,日本与美国的差距更令人绝望: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生产了30多万架飞机,仅重型轰炸机修超过3万多架。而日本只生产了6万多飞机,且大多数是技术落后的“空中打火机”。

同时,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等硬件方面日本全面落后,在软件方面,日军的潜力也远不如美国。当战争初期日本最精锐的一批海军及空军官兵消耗殆尽后,由于国力所限,日军补上来的海军和空军官兵绝大多数都是新手,根本不具备完善的技能,因此军队战斗力大幅下降。


而美国得益于国内富庶的环境和遍布全国的空军俱乐部、海军学校等,增补上来的美国大兵都具备完善的技能,能够迅速适应战斗岗位。此消彼长之下,美国越打越强,而日本却越打越弱。最终,日本在海军伤亡殆尽之后,被两颗原子弹彻底炸断了民族脊梁。


鸢飞九天2018


当时日本也算是世界列强了,而且经历了明治维新,他和西方的交流非常紧密。日本外交官、武官也得穿着礼服,人模狗样的在纽约、华盛顿,说着英语,跟西方国家的官员、商人在晚宴上彬彬彬有礼的畅谈。还得偶尔幽默一下,秀秀自己的文明程度。向美国开战前的日本领导层,不能算落后,也是见过世面的。所以这事儿咱们不能简单的用他们愚蠢、脑子进水来考虑。

日美开战,实际上就是大势所趋,必然开打,不是以个人意愿来决定的。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日本在亚洲扩张。只要日本还在亚洲继续进行侵略,它就必然会和英国、美国发生碰撞。这场仗是必然要打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都已经心知肚明。所以在日本侵华后期,美国明显转向中国,帮助中国对抗日本。

日本自己国内没什么资源,当时维持战争也要靠大量的进口。而它主要的进口来源就是美国。当美国想遏制日本的时候,就停止了向他出口,这已经属于掐住了日本的大动脉。与此同时,又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中国。

美国在欧洲,不向德国出口,向英国出口,并派舰队护航运往英国的商船。在亚洲,向中国出口,拒绝向日本出口。这时候,美国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阵营。这样一来,美国参战就是必然的事了,差的只是一个契机。

前几年,日本做了点儿小动作,有摆脱美国控制的意思,然后美国的一个高官说了这样一句话:历史的垃圾桶里躺满了低估美国韧性的国家。

这话就是说给日本听的,说完了,日本也老实了。而当年日本敢于向美国开战,确实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低估了美国的韧劲。其实希特勒的失败,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他是低估了英国的韧劲。他没想到为了波兰,英国会向他宣战,会跟他玩命。

当时美国的国力有多强,两国的差距有多大,这一点日本人自己是清楚的。如果都竭尽全力的打,日本绝对打不过美国,这个日本人也知道。但他们心怀侥幸,做了这样的判断:美国在遭到重大打击之后,没有勇气扩大战争,会认栽,退出亚洲。

美日战争和中日、苏德战争不是一回事。中日战争,苏德战争,都是一方想彻底摧毁、灭亡并占领另一方。日本对美国的设想是美国吃了亏以后会撤走。

日本是赌美国不会跟他在亚洲玩命,但我们都知道了结局,他赌输了。

可即便是说到这,大家应该还是会觉得日本是脑子进水,敢惹美军。然后咱们可以再往前捋一下。

清末,中国的朝廷派出考察团去周游世界,看看西方国家。回来的时候考察团做了这样的总结:在洋人中,美国人的性格最为温和,最善良。那时候美国人的形象跟现在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也参战了。他派往欧洲的远征军达到了200万人。但即便是最后打赢了战争,美军的战斗力也并没有给德国人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如果有印象的话,那也是:鄙视。现在甚至有传闻,当初的美军战斗力跟中国派去的劳工差不多。希特勒本人是参加了一战的,并因为英勇,获得了铁十字勋章,是战士的最高荣誉。他跟美军是有交集的,不管是否直接交手,他身处交战地区,是参战国,对美国的印象肯定是最直观的。当了元首之后,希特勒对美军的评价也是:战斗力不咋地。

虽然赢得了二战,但美军总是给人感觉是靠后勤,靠装备赢的。胜利的成色不太足。而到了朝鲜战场,美军被赶回了38线。1973年,美军又灰头土脸的撤出越南。这时候的美军形象已经跌到了谷底。

从越战往前推,推到明治维新,这期间的美国并不是特别强悍。尤其是从偷袭珍珠港开始,往前算,美国给人的印象是土财主暴发户,打仗不行。

所以说当年日本敢主动袭击美国,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

1,势在必行。

2,当年的美国没现在这么霸道。

当然,即便是这样,日本也是在赌,赌美国不爆发。

美军这个天下无敌,想干谁就干谁这个历史吧并不长,也就是从海湾战争打伊拉克开始的。但即便是打伊拉克,当年美国也是出动了50万的部队,把自己在欧洲的精锐都调过去了,还拉上了10万盟军。那时候,还是有点心虚呢。

美军真正的硬气,那得到了911,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时候。

现在哪个国家要是偷袭美军基地,那是疯了。但换到1941年,也是两可的事儿。


锐度何老师


现在看是脑子进水了,那时候可不是的。

那时候美国还留有英国小弟的帽子,脱贫还没几年呢!

你想想英国,不仅法国不服他,也就希特勒稀罕他,他的小弟,日本还不鄙视的要命啊?

也就是比今天的委内瑞拉高一点的。

你怕墨西哥不?

日本那会已经参加过一战。还和俄国布拉过好几回,就不怕美国这一点,很正常的。

实际上要不是苏联按着东德这么多年。美国冷战又赢了的话,德国鸟不鸟他都要另说的。

我估计是老人执政,没搞清现实,日俄大战神在那一摆,直接就忽视工业数据了吧?

实质上,也就中俄稀罕美国,认为英国有的他都有。老派帝国主义眼里。他就是二等棉农。


哦发发发


此文标题缺了一个前提,美国为何"脑壳进水"向美国开战?题主是指现在还是二战时?误导了读者,如指二战时,这种文章不想看。如指现在很想看⋯


得亮一亮得


这事还要从二战爆发之前说起,日本基层军官和士兵本来就十分狂妄,却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极度缺乏了解,并不把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工业强国放在眼里(典型如辻政信,直接引发了诺门坎事件),外加这些人口含天宪,可以直接代表参本发布命令,直接掌握日军的战备作战军令,可以直接罔顾上级指挥下级部队制造事变。

考虑到日军中只要有仗打就能捞到军功升官顺便在相关军费中捞一把(石原莞尔开的头),引发战争对于这些军官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至于与谁作战、如何作战他们并不关心,战争的后果更不是他们考虑的。

在具体对美开战的问题上,日本方面首先是军内的南进派在北进派因诺门坎而灰头土脸之后得势,这批佐官为主的势力一直叫嚣掠夺兰印的油田和热带作物资源,但是摄于美国的压力而不敢轻易有所动作。美国对日进行石油和废钢铁禁运之后,日本发现自身将陷入油料短缺的窘境,面对美方提出要求日本从中国大陆撤军的方案,以及当时希特勒在欧洲打得“相当壮观”的场面刺激了这群军棍,这些为了升官之外并无远谋的家伙们第一反应就是进一步扩大战争,至于打了之后的结果按日军参谋们的典型想法就是“打了之后再说吧”。

当时日军高层虽然也有不少避战派,但是他们更多的想法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防止之前的成果丢掉,而且他们只是希望避战而不是坚决反战,于是就这么把美军也拖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