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截圖火了,內容是:分享一下我父母在我房間安的監控。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美其名曰,為了監督孩子學習、早睡。

父母擔心家裡和孩子的安全,在客廳或公共區域安裝攝像頭,可以理解。但房間是隱私空間,特別是初高中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間來安放所有的情緒和行為。

在教室裡有攝像頭,回家房間還有攝像頭,一切都暴露在監視之下,和裸奔有何區別?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你換衣服、脫褲子、睡覺、刷個手機,都有一雙眼睛在背後盯著你,想想都毛骨悚然。儘管那雙盯著你的眼睛,來自你的父母。被監視的孩子,對無隱私的空間感到非常窒息。

一個十八歲的女孩子,到現在還經常被媽媽偷拍,像曬娃一樣。她穿睡衣、泳裝、在床上睡覺的樣子,甚至洗澡出來的照片、都被媽媽發到朋友圈,分享到微信群裡被叔叔伯伯看到。父母並不知道尊重孩子的隱私,也不知道照顧孩子的自尊和感受。

80、90後被父母偷看日記,現在的00、10後,被父母偷看聊天記錄、被偷拍、被監控。點開評論下方,孩子們都表示自己房間被父母監控了。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這些父母都有自己的理由:自己是孩子的監護人,監視孩子是他們的權利。

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不滿父母在房間裡安裝攝像頭,直接報警。他爸爸卻說:你有多少隱私,我是你什麼人,我不能監控你?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在父母看來,14歲的孩子不配擁有隱私。

能理解父母想把孩子納在自己羽翼下保護、督促孩子上進的良苦用心。但父母沒有想到的是,子女被他們360°管控的人生會有多痛苦。

父母的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如果說經歷挫折是人生成長的必經之路,我們的成熟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打交道來磨練,那麼家人就是橫在路上的第一道關卡。家人無處不在的控制,直接成為子女痛苦的來源,殺傷力最強,也最無法抵擋。

英國倫敦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干涉隱私的人,會造成終生的傷害,長大後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無論在哪個階段,幸福指數都更低。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2018年春節,一個化名為“王猛”的網友寫了一萬五千字的長文控訴父母。

意外的是,他就是父母口中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從小成績優異,高考是市裡理科狀元,大學被北大最好的專業之一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到了美國知名大學讀研究生。他的履歷很完美,本應過得很順利,然而出了校門他工作得並不如意,甚至過得很痛苦,一度和家人決裂。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14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8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他寫道:父母自以為是的偏愛,拒絕接納孩子現狀的偏執和以自身意志肆意操控孩子的慾望,在每一件事中重複上演。

他父母總是把他關在家裡,包辦所有事情。他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喜好和審美來置辦,不顧他的意願。從小到大,他的所有朋友都要經過父母審核,直到在北京上大學,也要了解他新認識的朋友。他在學校受到霸凌,父母無視他的求助,讓他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學會與任何人相處,哪怕是壞人。無論是出門遊玩還是擇校,父母對他的意見都是否定和打擊,他們覺得孩子要適應外界。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小到穿衣吃飯旅行,大到人際交往、擇校、工作,父母都會管。這種全方位的控制壓得他喘不過來氣,也成功把兒子培養成了一個動手能力差的巨嬰。

種種行為的背後,是多少父母在打著愛的名義,來控制孩子的人生。侵犯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以及實現夢想的機器。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孩子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恐怕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在國外,曾有一位父親因一項奇葩的罪名入獄了。理由是,他連續13個小時逼著8歲的女兒吃蔬菜,可女兒根本不喜歡。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父親怒了,讓她一定吃完,不吃完不許離開餐桌。

女兒也倔,與父親足足對峙了13個小時,女孩凍得發抖,尿褲子,發燒,父親也沒有妥協。直到她實在忍不住,開始吃,吃了幾口後就開始嘔吐,父親見狀才允許她去休息。

更可怕的是,他接著命令女兒:“醒來後,接著吃!”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吃蔬菜對身體好,父親以此為由,以強硬的態度逼迫女兒接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忍無可忍的母親只能將他告上法庭,事情才告一段落。

沒有界限的愛,終將走向傷害。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比比皆是。不允許女兒在大學談戀愛,不許去外地工作,不許化妝,更不允許婚前有性生活。

一位母親得意的炫耀女兒在她的干涉下,放棄了北京高薪職位,回到鄉鎮做了穩定的職業。在菜市場買菜的李阿姨說,我大孫子5歲了,得讓他們早點生個二胎。在小區裡嘮嗑的張阿姨說,對兒子這個女朋友不滿意,要讓他換一個……

隨便在知乎上搜,都能看到父母對子女的各種逼迫,只想讓孩子結婚,而不去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擔憂顧慮。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父母的這些意志,幾乎每一項都嚴重影響著子女的生活。在父母眼裡,你是我生的,你的一切我都能管,包括你的個性,人生理想和所有喜好。控制慾強的父母,只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和傀儡,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

可以說,父母的控制慾太強,是孩子的童年噩夢,更是一個家庭的災難。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父母往往是通過一些行為來操縱、控制子女。社交隔離,限制交往空間,交友圈被嚴格控制;貶低指責,以“我這是為你好”的理由插手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控制,限制孩子的金錢後,孩子就不得不聽從於父母;情緒綁架,引發孩子產生不順從就會對不起到父母的愧疚感。

這種控制型的教養,會對孩子會產生巨大影響。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所謂控制型的教養,就是一方面強調孩子無條件服從,同時,在情感上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

習慣被父母管控後,他們無法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遇到重大抉擇沒有辦法做出決定。

控制孩子的方法看似管用,但代價是子女的個性和自我被扼殺,缺乏活力和自主。這種影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消散。長大後,他們還是會被這種控制感吞噬和淹沒。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有一位網友嘔心瀝血出了一本書,回家了想要和父母分享這份喜悅。結果父親只是把書丟在了一邊,冷冷的說:比起寫書,你結婚才是正經事。

兒子為此大動肝火,自己的努力和成就父母一點都看不到,只知道催婚。只要沒結婚,其他的一切都不算成績。

最後的結果是,父親氣病了,兒子妥協後悔了。

如果沒有順從父母的意願,就是不孝,讓孩子產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慣用的情感武器。被父母控制的孩子,永遠無法成為自己。

我們都要明白這一點,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他自己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給了子女生命和愛,子女可以回饋愛,但不是一味的“順從”和“聽話”。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人生的控制權和決定權,還是要交回自己手裡。

對父母來說,與其掌控孩子的生活,想方設法為他們遮風擋雨,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飛翔,讓孩子長出豐厚的羽翼保護自己。最好的愛,不是以孩子為生活中心,而是把生命的重心慢慢從孩子身上剝離出來,讓孩子學會走自己的路。

父母應該正確的表達愛,而不是表達控制,提供溫暖的教養,也應該提供自由的空間。

父母在孩子房間裝攝像頭:控制慾到底有多可怕

對子女來說,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得有實力來掌控自己的人生。這個實力,包括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擁有經濟獨立,才擁有話語權;而精神獨立則是明白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也僅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為人父母,唯一需要教給子女的就是堅守內心信仰與原則,其他的空間,就讓孩子自由發揮。隨心所欲不逾矩,天寬地廣,任他翱翔。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這才是最理想的家庭關係。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庭溫暖的愛意中,自由自在的飛翔。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首詩:紀伯倫的《孩子》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來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