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場疫情,我完成了一生的規劃”

最近有位網紅醫生很火,那就是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

被稱為醫學界李佳琪。

張主任的經典語錄不亞於網紅,甚至張文宏醫生已經火遍全網,在B站這種年輕人的領地也有超高人氣。

他“話癆”,但不說官話。

他幽默,但不躲避問題。

他不過分謙虛,但也不居功。

他硬核,但是又很可愛。

歲月這麼靜好,就一定有人在負重前行。誰在負重前行?就是我這樣的人。

一般女孩得了流感,被傳染的基本都是媽媽,而丈夫很少,所以那一刻,我對愛情產生了懷疑。

流感肺炎的死亡率是9%,SARS的死亡率只有10%,那你為什麼對流感就不怕,對SARS就那麼怕呢?

因為SARS你一無所知。

專家到了這份上吧,我看了,脾氣沒有一個好,每個人都極端的自信,吵架是經常的。但是有一個,每個人都抱著對病人極端負責的態度。大家看到醫生都是文質彬彬的,都是假的。

.......


“一場疫情,我完成了一生的規劃”


在疫情的籠罩在,張主任的語錄“感染”了很多人,甚至刷抖音看到張主任的時候,對疫情的恐懼都消散不少。

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句活:少說話,語言少了,思想就出來了,所以悶兩個星期是對廣大大學生一個很好的鍛鍊。

很通俗的話語卻表達出了深刻的道理:我們確實需要一場沉默。需要一段可以靜下心來,認認真真思考的時間。

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的人生嗎?

你有沒有認真地把自己的人生規劃一頁一頁地寫在紙上嗎?

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的目標該如何實現?

........


“一場疫情,我完成了一生的規劃”


而人們往往是後知後覺,事情發生了才知道挽救。澳大利亞山火來了,人們想起來了保護環境;疫情爆發,人們想起來了前線的醫護人員;戰爭爆發,人們想起來了和平多麼難得.......

所以,我們需要一場沉默。

什麼樣的沉默呢?或者說這段時間裡,我們需要反思什麼?

我們的存款還能堅持多久?

一場疫情,讓上班族幾乎沒了收入來源。那麼問題就來了:上班族不能上班,如何能有收入?

毫無疑問,沒有多重收入來源的職業規劃是失敗的。

這段時間裡沒有工資,但是支出比平時還要龐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敢失業,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底氣應對龐大的生活支出。

等到危機來臨時才思考除了工作,我還有哪些收入?

很多人回答:沒有。

不建議你改行,建議你給自己加項。

不建議你辭職,建議你有多重收入來源。

“一場疫情,我完成了一生的規劃”

我們的免疫力到底多差勁?

沒有疫情,我都不知道我的免疫力有這麼差勁。

所以疫情很容易就能篩選出免疫力差勁的人。在本次疫情期間,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藥品。

你多久沒去體檢了?

很多人都不敢回答這個問題,一看到這個字眼就去逃避。

等到疫情,突然開始掂量自己的健康。

開始掂量掂量自己熬過的夜、吃過的外賣、喝多的酒和放不下的煙。

“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在生死麵前,一切都是小事兒。


“一場疫情,我完成了一生的規劃”


我們的情緒到底多麼脆弱?

疫情來臨時,有多少人會時刻緊盯手機,不放過每一個消息。

有多少人會感到突如其來的恐慌和焦慮?

有多少人在焦慮之中分不清真相與謠言?

一個人造謠可能需要一百個人去闢謠。

疫情期間也會發現你的生活作息會大亂,你的精神狀態會萎靡。

但是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情緒,不恐慌不焦慮,不去散佈謠言,自我疏導,不給社會添亂。

我們的偶像到底是誰?

有人說當明星的私人生活佔據了微博的時候的時候,國家是太平盛世。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負重前行。

我們只是被一群很勇敢的人在保護著。

當災難來臨時,他們挺身而出,當太平盛世時,他們隱於人海。即使是財富榜也看不到他們,有的只是看淡生活的一縷微笑。

他們名字叫軍人,醫生,護士,科研人員等等。

張主任說,一線崗位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

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人民的衛士!


“一場疫情,我完成了一生的規劃”


寫在最後: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每個人都會更重視健康,更敬畏生命;

更珍視家庭的溫暖,更珍惜自己的工作;

也更理解困難以及正在經歷困難的其他人。

也願你因為此次疫情,認清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