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患了眩暈症可選用哪些藥物?

  眩暈是臨床常見症之一,其特點是發病突然,病人自覺天旋地轉,或者身體向一側傾倒的感覺,站立不穩。常伴有耳鳴、耳聾、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甚至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尤其首次發作時可有極度恐懼感,甚至出現瀕死感。因此,對於眩暈患者需儘快控住症狀,儘早消除其緊張或恐懼的心理。

  誘發眩暈的疾病幾乎涉及臨床各科,確診有時困難,治療起來自然棘手。應積極查找並去除病因,給予根治性治療。眩暈症的治療分為發作期治療和間歇期治療,而具體治療方案必須依據臨床情況指定。

患了眩暈症可選用哪些藥物?

  眩暈發作時及時而有效地控住症狀,是對症治療的重要措施。同時積極查找病因,儘早給予相應處理,避免患者再度發作或發生意外。

  1.一般處理原則:

  a.安靜休息:環境要安靜、儘量安置單人房,患者以最舒適的體位靜臥休息;減少刺激,防止跌倒。b.縮短診斷與處理時間:就診後,應儘量減少繁瑣的手續,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檢查和處理。c.防止外界干擾和跌倒:應注意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減少聲光刺激。儘量避免頭頸部活動及不必要的外界干擾,注意防止摔倒和跌傷。d.控住水鈉:應給予低鹽、低脂飲食,適量控住水及鹽的攝入量,以緩解內耳迷路和前庭水腫。

  對於眩暈病因明確且能施以治療者,及時採取針對性強的治療措施,存在炎症應如者予以抗感染治療;耳石症患者施以手法或體位法復位; 性腦血管病患者應採取以分型期為核急分心的個體化治療,尤其是危重腦卒中患者的緊急救治;癲癇性眩暈可按癲癇發作給予常規治療,採用腦電圖監控療效; 少數危及生命的腫瘤應及時施行手術切除。

患了眩暈症可選用哪些藥物?

  1.防止復發 加強對致病危險因素的管理,如積極調控血壓並維持其穩定性,避免血壓大幅度波動;防止頭部劇烈變換位置或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精神刺激、暴飲暴食、水鈉攝入過量和忌菸酒,增強患者抗病能力,減少復發。

  2.查治病因 爭取在短時間內完成相關檢查, 如CT、MRI等影像學檢查或會診,儘快查明病因,對病因明確且能去除者應積極根治,如抗感染消除炎症、聽神經瘤的手術切除或耳部病灶的手術治療。對於在短時間內不能去除病因者,可長期系統地給予藥物治療及對症處理,以緩解症狀或減少發作次數。

  1.鎮定劑和安定劑:常用的藥物有巴比妥類以及安定、阿普銼侖等。此類藥物有鎮靜和安定情緒的作用,從而減少緊張不安和焦慮。

  2.抗眩暈、止嘔吐:阿托品具有止吐,接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還是很好的鎮定劑。敏使朗、眩暈停,它們能選擇性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和內耳血流量,還可以調節前庭功能,具有明顯的止吐和抗眩暈的作用。

  3.腦血管擴張劑:由於治療腦血管擴張的藥物主要是選擇性腦血管擴張劑,特別是有利於改善椎基底動脈和內耳血液循環,如西比靈5到10毫克,睡前服用;或者尼莫地平20~40毫克,一日3次。

  雖然這些西藥在治療眩暈症上可明顯降低眩暈程度和頻度,但屬對症治療,複發率很高,副作用也不少。如西比靈有致麻痺的可能和導致嗜睡、乏力、抑鬱,甚至使眩暈加重;而敏使朗亦有胃部不適、心悸、皮膚騷癢、頭痛、嗜睡、乏力等副反應,對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嗜鉻細胞瘤患者應禁用或慎用。

患了眩暈症可選用哪些藥物?

  引起眩暈的病因複雜,如果只是對“症”治療而沒有對“證”治療的話,眩暈就會反覆發作,中醫上講“症”是指症狀,也就是說只是改善了眩暈的症狀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治療,所以會出現反覆發作,“證”即證候,是疾病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某一階段病理本質的反應,它以一組相關的症狀和體徵為依據,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患者當前的病機(由病邪、病位、病性、病勢等綜合而成),所以說只有對症的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治療眩暈症,且愈後不復發。

  三眩定暈湯藥加減方劑組方:白朮、半夏、陳皮、天麻、川芎、葛根、赤白芍等十七味。伴見耳塞聽力障礙者,加澤瀉、橘絡以化溼通絡;伴大便乾結者,加大黃以通腑瀉熱;伴見心煩意亂者,加牡丹皮、炒梔子以清心除煩;伴見失眠者,加酸棗仁、珍珠母、蓮子心以清心安神。

  方中白朮、半夏、陳皮健脾和胃,祛痰燥溼;天麻具有熄風效果治療眩暈,為標本兼顧的治療方法。川芎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可直接擴張周圍血管,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鎮靜作用,可降代血壓,降低冠脈血流量;葛根解熱生津、透疹昇陽,發表解肌,葛根現代藥物研究其中的黃酮成分可使冠狀血管及腦內的流量增加,對耳鳴、頭痛、肢麻等臨床症狀有改善作用,赤白芍有活血化瘀、柔肝止痛之功效。如此,清竅既不失養,又不被擾,達到控制眩暈的目的。在有效控制各種眩暈症狀的同時對於眩暈相關的一系列症狀,則通過補益肝腎,減輕耳鳴;通過健脾利溼祛痰,緩解噁心、嘔吐等症狀。

患了眩暈症可選用哪些藥物?

  三眩定暈湯功能主治:

  1.中醫上用於治療肝陽上亢、氣血兩虛、腎精不足、痰溼中阻型眩暈症。

  2.西醫上用於各類眩暈症,頭昏頭痛、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腦供血不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美尼爾氏綜合徵以及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頸椎病、腦震盪後遺症等引起的眩暈。

  3.症見: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耳鳴、目眩、失眠、心慌、胸悶等眩暈病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