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官方承認、正史記載的、白日飛昇的、女子


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官方承認、正史記載的、白日飛昇的、女子

關於本書《仙機問道》 召喚四川的朋友看過來 尤其南充的朋友


首先感謝您的點擊,這裡我要說說我書中這個主角的來歷——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官方承認的,唯一被正史記載的——白日飛昇的女子——謝自然,時年27歲。


我深深為謝自然不平,因為她的名聲,相對她的事蹟而言,太不顯赫太低調了,我相信南充以外的朋友,對她大多數是不知道的,那麼不妨就此來看看她到底多牛:


根據史料記載,謝自然一生,大體在四川的南充度過。具體年紀事件,各處記錄有所差異,相對可靠的如下,為了清晰,我逐條列出來——


謝自然生於767年,飛昇於794年(目前百度百科的出生年差的太多),出生和飛昇都在南充。


7—10歲,先後隨兩個尼姑修行。


10歲回家後,就去住在了大方山頂的老君廟裡,大約在如今的西山景區山頂。


14歲開始不吃飯,每天只吃樹葉喝水,說米中盡是蛆蟲。


20歲左右,樹葉也不吃了,只喝水。


22歲開始水也不用喝了。


27歲,劃重點27歲,27歲哈——在數千士女目睹之下,白—日—飛—升!


白日飛昇,日飛昇,飛昇,升,漸弱……


更令人不得不服的是,當時的果州刺史李堅(南充市長),西川節度使韋皋(四川省最高長官,兼軍區司令員),就此事先後上書朝廷,皇帝先後兩次下書褒獎謝自然——這算官方承認吧?


而那個年代,這麼神異的事兒,如果官員膽敢妖言惑上,就算當時沒有人揭露彈劾,後來也會有人出聲辯駁,但是都沒有,相反倒是傳頌讚嘆的很多。


官方關於謝自然的文件,曾有三塊石碑,後來都損毀了。其中後兩塊石碑上刻的,就是皇帝兩次頒下的敕書,其文字內容現在還存於南充地方誌中。


於此我們可以說,謝自然成道,白日飛昇一事,是被官方承認,正史記載的——這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之中,同類人物和事件中,是獨獨一份。


而且還是個女子——芳齡不過區區二十七,二十七,二十七,回聲……


怎麼樣?服了沒?


好吧就算你不服,起碼我服了,所以才嘗試為她撰文揚名。


我深深希望,這篇小說之後,謝自然的事蹟能傳遍大江南北,從此名揚天下。如果四川朋友和南充朋友,能通過我們的力量,把謝自然這人捧紅,是不是也挺美的?


而南充市無論官方民眾,也不妨圍繞這個奇女子,在咱們西山風景區好好做做文章——此處不妨回想一下琅琊榜熱播之後,有多個地方,去爭搶琅琊榜的所在地。


而謝自然是鐵打的南充人,事蹟大部分都在南充,也不算少,但目前網上搜尋,謝自然所在西山景區,貌似只有一個收費景點,票價人民幣五元,五元,此處敲黑板。


南充網友告訴我,西山景區到那就是爬山爬山爬山。而謝自然的景觀,苦苦搜索之下貌似只有一座塑像——說句掏心窩子的大實話,我一看這都上火,著急。


對比謝自然的事蹟,和現狀,這其中……有點該琢磨反思的東西沒?


我之所以想起謝自然就覺得不公,想起西山景區就惋惜,是因為我和南充,有一段刻骨銘心,足令我鬱郁半生的往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九年,但夜深人靜處,仍是難以釋懷(不是你所想的那樣)。


當時在南充停留不久,又去了攀枝花,所以對這兩個地方,多年不能淡忘,自然也就偶爾關注些。


寫到這裡捫心自問,我之所以反覆構思一年半,重寫十幾次開頭,扔掉了十幾萬字,也要執意寫這本書,或許心底處也是為當年做一個紀念,一個抒發。


謝自然一生事蹟都在四川,我在書裡安排她,足跡經歷了南充—資陽—攀枝花—成都—汶川—松潘—綿陽—德陽—榮縣—樂山—廣元,涉及景觀事件大概有:

01、攀枝花市的起源。

02、苴卻硯(中國十大名硯之一)的起源。

03、資陽大佛、榮縣大佛、樂山大佛等三座大佛的建造或完工,

04、與成都歷史上著名才女薛濤交往,經歷其一生最跌宕起伏的年齡段,和事件。

05、演義了史上著名的典故——韋令孔雀。

06、三星堆遺址。

07、唐朝與吐蕃戰爭。

08、唐朝與回鶻商業爭端。

09、千年不倒、至今仍在的南詔鐵柱。

10、自然門(武術門派,代表人物杜心五)起源。

11、白日飛昇(正史記載)的真相。


四川的朋友,尤其是南充的朋友,如果認同我上面所說,也想讓謝自然名揚四海,也想讓西山上的謝自然得世人瞻仰追慕,那麼我希望大家能用各種方式,來支持我這本謝自然的書,諸如點擊收藏推薦,還有分享給親朋網友同學等等。


此處如果有人說,原來你繞了這麼大一圈,就為了說這個,這我也不去辯駁。但就算如此,我也無需掩飾,也不會慚愧,無論是於情,於理,於本書的用心和質量,放置於如今浩如煙海的網文中,我雖然有些羞澀,卻不心虛,即便有些靦腆,但真的不臉紅。


我在某些時候,某些事情,是個認真嚴肅甚至有些執拗和死板的人,比如讀書,比如寫文。如果古典文中滿眼淨是白話,我有些接受不了,經常出戏,所以在書中用了些古言,算是半文半白吧。這一點或許影響了一些年輕朋友的觀感,在這道歉了,那麼不妨推薦給你一些年長的親朋們看看。


而其中才力所限,肯定也會有失手出錯的地方,若有方家不吝指正,希望能友好交流,別上來劈頭蓋臉就數落,在此先行謝過,鞠躬。


本書所描寫的歷史人物、年紀,以及事件、時間,大體遵循史料,但細節不乏演繹挪移,個別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史料難免有些差別。如果真去扣死了歷史,或許就不該寫這種小說,所以還請大家不必細究,降低了看書的樂趣。正如金老先生當年也曾給尹志平趙志敬扣盆子,又因餘滄海而專程向青城派道歉,更讓蒙哥死在了楊過手中。


關於書中沒說四川話,有時還夾雜著當代詞彙,用了後世一些東西,這些事情到最後,我都會有個說得過去的交代,儘量自圓其說。


想說可說該說的,感覺還有很多,但是太囉嗦了,所以這篇前言,就到這裡。


祝大家讀書愉快!


看書地址1:https://book.qidian.com/info/1016756279


看書地址2: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4021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