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有人說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它的問題癥結出現在哪裡?

蘆嘉玉


為什麼說韓國總統是個高危職業呢?只要看看韓國曆屆總統的下場就知道了,被彈劾或者坐牢最好的下場了,因為還有自殺的以及被暗殺的。韓國總統能安全地幹滿一屆就挺不容易的,下臺後安度晚年簡直是一種奢求,指不定哪天法院的傳票就等著他們簽收。
前一任韓國總統朴槿惠幾乎被判了終身監禁外加資產全部沒收,如果以後沒有赦免的話,她將老死獄中並且一無所有。再前面一任李明博雖然現在保釋出獄,但是他幾乎寸步難行,不能出他家房子也不能接外人的電話,還在等待檢方的調查和法庭的審判。
因此說韓國總統高危這可以說是統計學得出的觀點,畢竟從建國到現在,沒有一個韓國總統能夠安全地度過他的人生,這份工作確實挺危險的。

大部分韓國總統都涉及的是腐敗問題,也有像朴槿惠這種涉及瀆職的問題。但總的來說經濟問題佔多絕大多數,所以我們就不免納悶呢,難道就沒有一個總統能夠吸取教訓潔身自好嗎?這個其實又不得總統自己。

韓國總統想要上臺的話,必須經過競選和全民公投,這種上臺方式就註定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而合法募集的資金遠遠不足以和對手競爭,於是候選人們就想方設法和財團合作,利用財團的資金幫助自己上位,這在韓國政壇是一個心照不宣的規矩。
既然用了財團的錢財,那麼上臺之後就不能對財團熟視無睹,如果對方想辦法舉報你或者你的競爭對手挖出了這段黑材料,那麼這個人就肯定沒有好下場。很多韓國總統都是以這種方式出事的,要麼在任上出事,要麼離任後出事。
經濟問題可以被處理的很嚴重,也可以被處理的很輕,而韓國總統一般都會收到非常嚴重的懲罰,這又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為什麼韓國司法機構對自家總統總是非常的嚴苛呢?因為這是韓國民眾的訴求,為什麼韓國人總是期待將自家總統嚴肅處理,完全不考慮他的功勞和苦勞?

這是因為韓國的經濟結構比較畸形,幾家大財團就控制了全國的主要經濟,超過80%的GDP來自幾大財團。這個就導致韓國的社會階層已經固化,中下層和底層沒有辦法跨越,只能依附於大財團而生存,這個他們心裡能舒服嗎?

階級的固化和貧富差距,就導致韓國人心裡總是充滿著憤怒,這幾種憤怒最後只能發洩到政客身上,尤其是自家總統身上。而韓國人深受東方文化的影響,對政客有著很高的道德要求,希望他們潔身自好、不貪汙、不腐敗,一旦有了這方面的行為而違反了道德,韓國人就會集體暴怒。
韓國學習西方採用了獨立的司法體系,所以總統們就註定無法逃脫被嚴厲制裁的命運。無論是司法機構的工作人員還是現任的執政者們,都不敢違背洶湧的民意,一旦做了不符合民意的事情,那麼下次他們就會落選而失去工作機會。
這個就是朴槿惠受到如此重罰的原因。這朴槿惠到底犯了什麼罪,估計到現在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但是因為當時反對和抗議她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法院只能選擇對她重判來平息民眾怒火,而對她洩露國家機密、瀆職、貪汙的證據,其實拿不出多少來。

局勢君



一,總統實施的政策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利益。

實際上韓國的政治是美國在掌控,就象一雙無形的手在拿捏著韓國的政治走向,一旦總統施政嚴重影響美國的利益時,那麼美國會在民主的幌子下,開動一切政治工具,施行一切政治手段來終結它的總統的任期。1,美國的情報部門為韓總統會實施監控,實際上總統的某些行為,個人隱私,歷史背景,經濟往來等美國非常清楚,一旦發現失控決定採取措施時,便在媒作上暴料炒作,輿論攻擊,隨後鼓動反對黨上街集合遊行,使事件發酵。最後促使司法調查,將人關入監獄,這就他的套路。2,韓國的與論界美國一直暗中操控,3,韓國的主要政黨有美國按插的內線,一旦發現有異,便會操作政黨,走上街頭舉行集會,繼而推翻或者彈劾總統,也可能暴光當任總統的某些腐敗行為或一些隱私醜聞來逼迫其辭職離任。象這次補槿惠就是這樣被整下臺的。


二,政治生態決定總統職業高危。韓國的政治生態是傀儡政治,街頭政治和寡頭政治的綜合體。韓國雖是一個民主國家,總統由民選產生,但主要還是被美國控制。軍方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由於軍隊的作戰指揮權歸美軍,軍隊的高層人事仍由美國指定。韓國是一個極端民粹國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一旦某些政黨煽動民心,那麼席捲全國的示感遊行,街以抗議就會漫延開來,甚至數月不能不能平息。韓國的政治又是財閥政治。寡頭經濟控制著控制著財團的利益。也控制著政治的節奏。


三,韓國的政治是一種暴力政治。韓國人的性格比較極端,也充滿血性。對政治異見,往往進行人生攻擊,甚至暗殺,迫害。有時為了表達某種政治傾向,他們會不惜砍手指,自焚等極端手段,相當殘忍。因此他們對政治人物的攻擊,也會大行其道,不擇手段。所以歷屆韓國首腦均不得善終,箇中原委也就清楚了!

四,韓國總統的宿命。韓國總統的命運確實都不好,被殺被刺,跳山自殺,關進監獄。除上屆總統李明博外,幾乎無一倖免,真是臨人恐懼。朴槿惠總統,父親朴正熙是前總統,任上被刺身亡,自己是韓國首位女總統,無父母,無丈夫,無子女,是個三無總統。她上任時斷絕與弟弟妹妹關係,唯恐受到牽連,但還是逃脫不了這個總統的宿命,被人弄出一個"閨蜜門",整進監獄。什麼"閨蜜門"?那根來不叫一個事,就是欲加之罪。這次文在寅上任,他的命運會怎樣呢?主要看他的政治走向,如果執行親美路線且各項政策貫徹得力,那可能就是李明博的命運。如果特立獨行各方得罪,那麼他也肯定逃脫不了歷屆總統的宿命。



依旺情深1


俗話說得好,大韓民國總統的幸福總是相似的,而他們的不幸則千差萬別。

早在1919年4月13日,韓國流亡政治家們就在上海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但這個“臨時政府”的“國家元首”稱主席而非總統,自1919至1948年,先後誕生過8位主席(有時稱總裁、大統領、首班),這些主席大多也命運多舛,其中第一和最後一任主席都是後來大韓民國第一位真正的總統——李承晚,而最具知名度和聲望的主席、“韓國國父”金九,則在1949年6月26日被一名軍官離奇刺死,其死因至今仍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謎團。

接下來就輪到李承晚了。

這位極富爭議的右翼政治家為連任總統絞盡腦汁、煞費苦心,當他發現間接選舉難以獲勝後就在1952年改直選,覺得只能連任一屆的框架構成掣肘,就在1956年強迫廢除這一框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60年大選中他錯估形式,激化了社會和政治矛盾,導致“4.19運動”的爆發,迫使他於當年4月26日辭職,5月29日倉惶逃離韓國前往美國夏威夷避難,1964年7月19日在客居的失落中鬱鬱而終。

李承晚的被推翻和客死異鄉,似乎為此後的“同行們”下了個詛咒,韓國總統的“黑暗史”正戲就此展開。

繼任的總統尹潽善是韓國光復後首任漢城市長,因為帶有較濃厚的中派政治家色彩而在李承晚下臺後被推出來善後,但“善後不善”,他在任僅9個月,就因執政黨內訌和朴正熙發動1961年“5.16”政變而被推翻。後來他轉而組織反對黨試圖和朴正熙抗衡,結果非但壯志未酬,自己反對黨領袖的地位也逐漸被後起之秀“二金”(金大中、金泳三)所取代。

朴正熙若非“晚節不終”,本來堪稱韓國曆史上最“幸福”的總統,他一方面實施一言堂的鐵腕統治,另一方面卻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現代化,在把韓國變成一個“警察國家”的同時,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漢江奇蹟”,讓韓國從落後的農業社會,迅速步入了“四小龍”的發展快車道。他從1963年一直連任到1979年,是韓國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統。

就在朴正熙通過所謂“十月維新”進一步大權獨攬之際,他卻因一次意外的口角激怒自己心腹、情報部門領導人金載圭,後者在1979年10月26日開槍刺殺了他,從而意外地結束了“被很多人以為永遠不會結束的”朴正熙時代。

朴正熙之後的總統是原任總理的老牌右翼政治家崔圭夏,這位過渡性人物當年12月6日才正式就職,翌年8月16日就被又一位軍事強人全斗煥推翻。

接下來輪到全斗煥了:作為“5.16”政變的“副帥”,他繼承了“老領導”朴正熙的鐵腕,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連朴正熙的親戚兼嫡系金鍾泌都被他“逼反”了),但在經濟、社會改革等方面卻缺乏樸的能力和手腕,1980年“光州事件”和1987年“六月運動”讓他人心喪盡,不得不在1987年6月29日發表所謂“民主化宣言”,推舉心腹盧泰愚繼任,以換取自己的全身而退。

然而盧泰愚終究是要任滿的:1995年即盧泰愚任滿3年後,全斗煥在當年11月16日被逮捕,罪名是侵吞政治獻金,1996年8月26日被以參與兵變和內亂、謀殺上司未遂、受賄等罪名判處死刑,1997年4月17日改判無期徒刑並處罰金2205億韓元,同年12月被特赦,2013年韓國國會專門為他通過《公務員犯罪沒收特例法》(被戲稱為“清算全斗煥特例”),並依照此法追討了全斗煥未繳罰金本息1672億韓元,其子女也被禁止出境。

盧泰愚可以說是全斗煥醜聞最大的受益者:不僅輕鬆登上總統寶座,而且因前任的不得人心而獲得了有利的“出場時機”,他不顧反對迅速舉行大選、讓反對派因準備不及而無力挑戰,固然受到廣泛批評,但囿於內外壓力,他一手推動完成了韓國曆史上第六部憲法,確立了總統普選、任期5年、不得連選連任等一系列沿用至今的民主規則,可以說,他是韓國民主化的真正奠基人——也在某種程度上是韓國總統“不得善終”規律的最後締造者。

1993年2月24日他任滿,新總統、老牌反對派政治家金泳三隨即展開對他及全斗煥的清算,1995年11月26日他和全斗煥同日被捕,12月5日被公訴,18日在漢城地方法院出庭,從而領先於全斗煥,成為韓國曆史上首位在法庭公開受審的前總統。1996年8月26日他被以主動參與軍事政變及內亂、謀殺上司未遂、受賄等罪名一審判處22年半有期徒刑,上訴後減為17年,1997年底,已當選、即將上任的金大中提議後,被特赦出獄。

從反對黨“絕地跳槽”到執政黨,並進而藉此在“三金”(金鍾泌、金泳三、金大中)博弈中獲得“杆位”的金泳三,1993年2月25日就任第六共和國第一位文人總統,就任之初支持率較高並被寄託厚望。但他上任後忙於政治清算,卻對突如其來的亞洲金融危機手足無措,而號稱“小總統”的兒子金賢哲在他上任之初就被指控受賄、請託和權錢交易被判刑,他本人也捲入“陽光醜聞”,執政支持率最低時降至5%(這個“紀錄”直到閨蜜門爆發才被朴槿惠打破)。嚴格意義上講,他在韓國卸任總統中是很幸運的一位——雖然兒子不止一次被起訴、逮捕,但他並未真正受到法律制裁和追究,且永遠不會有機會了:2015年11月22日他已在首爾病逝。

韓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左翼總統金大中在民間享有盛譽,一生兩次被判死刑、3次死裡逃生、4次競選總統失敗,上任後重振經濟,推行“陽光政策”和多元化開放政策,一度獲得很高評價。但隨著半島形勢的變化,“陽光政策”受到質疑,其通過現代集團向朝鮮提供援助的非常規手段更成為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他的三個兒子在其卸任前後先後涉嫌受賄罪名被起訴,其中兩人被判刑。2009年8月18日,他與世長辭並獲得國葬哀榮。同樣,他個人在政治上最多算“有爭議”,但聲譽未受很大影響,卸任後也受到禮遇,所謂“不得善終”主要指其三個兒子。

繼金大中任總統的盧武鉉是第六共和國曆史上學歷最低、家境在現任總統文在寅上臺前最寒微的“草根總統”。由於在國會形勢一度不利,他的施政綱領飽受掣肘,但大體繼承了金大中的衣缽。2008年卸任後被繼任者李明博發起“受賄調查”,一向標榜清廉政治的李明博不堪羞辱,於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成為韓國曆史上首位自殺的總統。

由於“受賄調查”並無結果,盧武鉉的生命雖已悲劇告終,但他的政治聲譽卻是迄今歷任韓國前總統中最好的——他本人或直系親屬都未被坐實任何罪名,且在歷次韓國“你最喜愛的前總統”民調中高居第一。

此後的兩位前總統就無需多說了:李明博原本是“最幸運”的,但2017年9月也終於被起訴也前途未卜,而朴槿惠作為朴正熙的女兒,頂著高支持率光環上臺,卻在創下一系列“韓國紀錄”(首位在任期間被彈劾、被停職和被定罪量刑的總統,任期內支持率最低的總統)後,成為最新一位陷入“前總統黑暗怪圈”的韓國前總統——現在,同樣的問題又擺在仍然在任的文在寅面前。

盧武鉉自殺後舉行“國民葬”(榮譽近似國葬但並非由政府而由國民名義發起)時,李明博、金大中、金泳三等三位當時可以出席葬禮的現任、前任總統(另兩位全斗煥、盧泰愚是戴罪之身)悉數到場,甚至為誰有資格致悼詞僵持不下(最後只好都不致悼詞),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同事”們對這位韓國曆史上唯一本人及直系親屬都無貪腐實績總統清名的羨慕,以及“全身而退”之難。

第六共和國是不折不扣的“門閥共和國”,正如盧武鉉自殺後,韓國《朝鮮日報》所總結的,韓國政治的重大弊端,即貪腐、門閥和政商交易的根深蒂固、盤根錯節,即便並非出身門閥世家、遠離政商傳統圈子的政治家也難以免俗。出生於“連烏鴉都會因飢餓而離去”的貧農世家、以清新政治吸引無數選票、高呼著“向門閥和腐敗政治開戰”的盧武鉉在位短短5年就難免瓜田李下,出身同樣一般的金大中、李明博更不堪提,朴槿惠、金泳三等本就出身名門的,則同樣不能逃脫宿命。

和日本一樣,韓國雖然經過現代化改造,但從古代沿襲下來的等級觀念、門閥制度並未因社會的現代化而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這些政治特權階層轉化為大財閥,壟斷了上述國家的經濟、金融命脈,又通過權與錢的槓桿染指政治,左右政治版圖,甚至採用非正常的權錢交易手段達到目的。人們曾經希望,政治民主化會有效解決財閥政治的痼疾:“一人一票”可確保政治發言權不至於被財閥所壟斷,草根階層出身的政治家也有望當選議員、入閣,甚至當總統和總理。

然而一如前文所述,由於門閥政治的土壤實在深厚,經濟和政治、金融和政治的相互關聯,在當代社會非但未曾減弱,反倒更加強化,民主化之後的東亞國家,並未因此擺脫門閥政治的影響。

不過和日本不同的是,韓國民眾中反財閥、要求清廉正直的呼聲很高,這導致民主化後多數總統都是平民出身的“反財閥活動家”,上任後無不打著“反財閥政治”的旗號。

不僅如此,韓國長期存在著幾個根深蒂固的左翼和自由派大本營,如大學、知識分子圈、演藝圈,他們不僅成為左翼、自由派政黨、政治家的鐵票倉,也是歷次韓國政治變革的推手,和針對前總統“秋後算賬”的動力。相反,退伍軍人、商界財閥、中老年群體則是保守派和右翼的“鐵票倉”,他們間的對立導致政黨輪替往往伴隨著對前任的清算、反清算,也讓退休總統們更難“保持晚節”。

還應特別注意到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韓國總統的一個獨特而矛盾的屬性。

懲於曾經的專制歷史,民主改革後的韓國一方面賦予在職總統極大權力,另一方面又嚴格禁止總統連選連任,這固然避免再出一個朴正熙或全斗煥式強人,卻也讓韓國政治變得不穩定、政策少延續性,讓歷屆下野總統幾乎個個“不得令終”。

朴槿惠在任時一度支持率很高,她曾有意藉此東風在2017年推動修憲,將總統任期由5年縮短為4年,將連任限制由一概不準連任修改為可連選連任一屆。無奈人算不如天算,閨蜜門隨後大爆發,儘管在閨蜜門曝光之初,朴槿惠還試圖強推修憲,但這種不合時宜的做法非但徒勞無功,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從目前情況看,這個怪圈還看不到走出去的任何希望,以及任何途徑。


陶短房


韓國總統難以善終。中國一部分人認為是。總統府青瓦臺風水不好造成的。從外形看。韓國青瓦臺確實像中國的墳墓造型。所以也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會認為是青瓦臺風水不好。這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我認為韓國總統不能善終的主要原因是。韓國的政治體制有問題。民主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使國家進步。用不好國家就會混亂動盪不安。韓國的黨派利益之爭過於嚴重。政府和企業財團的關係理不清。韓國政府目前的現狀。基本都是由韓國企業財團在操控。政府完全是由企業牽著鼻子走。更為嚴重的是韓國政府沒有自主權。一切聽從美國。但凡由美國控制的國家。都不會有好結果。身為韓國總統。事事得聽從美國。肯定會引起民憤。加上黨派之爭。民眾的推波助瀾。試問這樣的國家總統下臺之後。結果能夠善終嗎?韓國的政治體制不能改變。不能改變企業財團和美國的控制。政府不能握住自主權。韓國的總統想善終很難。



生活旅遊娛樂


因為有名的“青瓦臺魔咒”啊。韓國曆任總統除了李明博都沒有好下場。而李明博,唯一一個被認為順利脫身的總統,也於2018年3月份接受了警方的調查,結果表明李明博和朴槿惠是同一戰場,也牽扯了很多案件,估計今年也難逃“青瓦臺魔咒”。

大家都知道的,韓國第一任女總統朴槿惠因為“親信干政”事件被查,繼而逮捕。2018年2月27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審理朴槿惠案,檢方提出請法院判處朴槿惠有期徒刑30年。她的前一任總統就是李明博。其他歷任總統有的自殺,有的流放,有的入獄,都沒有善終,這比高危職業還危險吧。

為什麼呢?個人覺著,這跟韓國總統的帝王般的制度和他們的“家臣”、“心腹”文化有關。韓國總統上任後,其家人及親信一般都會在行政機關任職。“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使得一旦有一人被檢舉,就會影響整個當政群體,危及總統位置的穩定。


魔幻老精靈


這十分說明韓國政治生態環境的混亂。韓國自建國之後。到朴槿惠為止一共有十一位總統或被暗殺,或入獄,或逃離海外。總之就是沒有好下場。至於朴槿惠本人更是創下新高,韓國第一個女性總統,也是韓國第一個被彈劾下臺的總統。而韓國人民也傳言說"青瓦臺魔咒"就是說當總統的都沒有好下場。


先說歷史問題。朝鮮當年一分為二,分為南北朝鮮。南朝鮮也就是韓國。在之後的發展中雖然經濟上遠超朝鮮但是軍事上相對朝鮮一直處於劣勢。只能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來保護。在這一點上韓國就弱勢了相當多。一個主權國家連自己國家安全都守護不了。只能依靠外人,這無形中自己的腰桿就挺不直。話語權就削弱了很多。所以在處理很多事情上韓國本身就是身不由己的。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韓國現在的處境十分的尷尬。一方面面臨著朝鮮的軍事威脅。所以他必須得藉助美國的軍事力量來震懾朝鮮。另一方面美國在韓國作威作福,利用自己影響力來干涉韓國在一些事情上的決斷,導致的後果就是有好處美國上。吃虧韓國自己兜著,韓國也是敢怒不敢言。這就矛盾了,對美國是又愛又怕。所以政治上很多韓國政客都會像美國獻媚。來換取美國的支持,這更加會造成韓國政壇的不穩定以及混亂。近些年韓國的政治環境相對來說還好很多。在之前韓國都是靠武裝政變來奪權的。比如我們熟悉的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就是依靠政變上臺的。後背韓國情報部門人員刺殺。也是沒個好下場。



還有就是在韓國有一根政治紅線。那就是朝鮮。一般來講敢說和朝鮮和平共處深入瞭解的一般都沒什麼好下場。不是死了就是被關進監獄。一方面是朝鮮韓國屬於死敵了。韓國國內保守派政客認為只要靠著美國就誰都不怕而且還幻想著吞併朝鮮呢。所以敢和朝鮮言和的總統一般都得搞下去。另一方面就是美國。韓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對美國影響東亞來說很是重要,美國不願意失去韓國這個軍事基地。如果朝鮮和韓國合併或者和好了對美國沒有一點好處。美國需要的是混亂的朝鮮半島。需要的是依靠美國的韓國。所以,敢和朝鮮言和的,美國私底下必須搞死你。




方圓論壇


韓國的政治實際上是由美國操縱的,韓國總統虛有其名,韓國的作戰權掌握在美方手中,韓國軍方也是親美的,一個文職總統實際上無法完全控制軍方,所以只要是違背美國利益的韓國總統,基本上坐不久的,以莫須有的罪名隨時都有下臺和蹲監獄的風險,這就是韓國人的悲哀,不擺脫美國的束縛,韓國總統永遠只能是擺設,是木偶,是韓國政治的犧牲品。


謝掌櫃7


不是有人說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而事實確實如此。從李承晚到朴槿惠,哪一個不是以悲慘結局告終?那麼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的結症到底在哪?
其實只要仔細梳理就不難發現,韓國問題的癥結主要是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

歷史問題是被日本殖民的屈辱史,但問題是在35年的殖民史當中,有很多韓國人被日本同化了,以至於在日本戰敗時,這些被同化的韓國人有的嚎天呼地,有的自殺,把自己當做日本人的悲痛。當日本戰敗韓國解除殖民統治後,這些同化的韓國人面臨的處境是被當做“日奸”剷除,他們不得不“抱團取暖”,形成了一個派別,被後期稱作所謂的保守派。

在韓國的歷屆總統當中,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在崔圭夏之前為專制政權;一個是從全斗煥之後為專制集權向民主制度的轉變。韓國總統在崔圭夏(可以稱為過渡總統)可以說在朴正熙之前,為了適合冷戰時期美國戰略的需要,韓國國內的反日勢力基本都被打壓,即便形成後期所謂的進步派也難成氣候,像金中大和文在寅都曾被逮捕入獄過。但從1978年中美進入“蜜月期”韓國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之後,隨著朴正熙被刺殺(有觀點認為朴正熙被金載圭刺殺是美國指使的),韓國的進步派才可以走向前臺來,但也僅限於在民眾中反抗政府。金泳三上臺後(屬於中立派),推行民主化進程和反腐,進步派才真正形成勢力。到金大中上臺,進步派才可以執掌政權。期間,由於進步派被保守派打壓,保守派對美日尤其對日本的妥協,兩派之間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所以導致了一派上臺對另一派進行清算。


現實問題是由於美國駐軍,韓國的政治和外交不能獨立。韓國處於非常尷尬的狀態,一個是必須聽從美國的;另一個是南北分裂半島時刻處在緊張局勢當中。這兩種狀態讓韓國人的情緒十分激進,他們把一切的希望都寄託在總統身上。如果願望一旦達不到,那麼他們便推翻下臺,然後把希望再寄託在下任總統身上。而韓國總統上臺後,面臨著複雜的國際環境和特殊的地緣政治,很難達到民眾的願望,所以總統的支持率都是忽高忽低。在韓國民眾中,有一種心態,總是以“大韓民國”自居,最優秀的民族自我膨脹。從側面反映出了韓國的現實,就是受制於美國,又擔心南北發生戰爭,往往韓國人不得不抬高自己,避免被別人貶低。在此問題上,韓國民眾常常把情緒發作在總統身上。
韓國的歷史問題形成的兩派鬥爭,現實問題又無法擺脫韓國的處境,所以韓國的總統就成了高危職業。但文在寅似乎吸取了朴槿惠的教訓,死死綁架住民意,但最終結局恐怕也難逃悲慘的結局。因為他通過歷史問題加重了政治鬥爭程度,而又想衝破不可能衝破的現實問題,當然就會步入歷屆總統的後塵。

適情雅趣


有人說,縣委書記是高危職業;有人說,交通局長是高危職業;有人說,企業老總是高危職業;也有人說,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其實,職業哪有高危不高危?


為啥有韓國總統是高危職業的說法,主要是韓國總統都不能善終。韓國自建國以來,歷任總統沒有善終的,有的流亡國外,有的跳崖自殺,有的身陷囹圄,有的自身問題不大但親人出了大問題。之前被認為唯一善終的李明博總統,目前也正在受到法律審判。


韓國總統為啥變成高危職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體制的原因,二是自身的原因。


韓國總統是選出來。要想當總統,需要參加競選,需要競選資金,而競選資金一般由韓國大企業提供。而你一旦當選總統後,必然會為為你提供競選資金的韓國大企業開方便之門。這樣,官商勾結成為必然。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韓國的財閥體制。不破除財閥體制,韓國總統估計難以善終。


要乖自己乖,要巧自己巧。韓國總統不能善終,當然有自身的原因。比如朴槿惠,當上總統後本來是非常注意自身行為的,甚至與親人斷絕了往來,但由於交友不慎,陷入了“親信干政門”,令人唏噓感嘆。現任總統文在寅,決心破除財閥制度,下大力氣懲治腐敗,但最終結果又是什麼呢?


毛開雲


自從去年韓國前總統朴槿惠被關押以來,斷斷續續審了一年多,一直是媒體關注的話題,前些時候聽說被判30年,還沒有最後結果呢,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又被抓進去了,這幾天的熱門話題就是自從韓國建國以來,歷任總統無一倖免,集體中大獎,被暗殺的、判刑的、流放的。我想不光悟空問答裡面議論這一問題,國內的其他新聞媒體,甚至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在討論這個問題,不是有這樣那樣的研究會嗎?真的還缺一個“韓國總統研究會”,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體育比賽不是有“五連冠”、“六連冠”嗎?韓國總統這可是“九連冠”了,究竟原因還是:集團利益、勾心鬥角、貪汙賄賂,外國勢力參與,過幾年韓國總統府要搬家了,現在的總統文在寅的結局會是怎樣呢?誰能猜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