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走向共和》对经营人脉 讲得非常透彻一段

《走向共和》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剧。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或许能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其中一段,袁世凯对人脉资源应该如何经营的理解,甚为精彩。

当时,袁世凯和杨士琦坐在去北京的火车上,他们正处在一场朝堂内部激烈政治争斗中,要清楚慈禧的态度,于是商量如何请太监李莲英帮忙探听宫内消息。当时北洋资金匮乏,杨士琦认为,此前他们已经帮了李莲英一个大忙,这件事大可不必再花费更多。袁世凯却有自己的看法:


《走向共和》对经营人脉 讲得非常透彻一段


“不,这一单是一单。杏城啊,你还要记住,这做事也罢,当官也罢,只要有关人事,千万不能搞一锤子买卖,不能过河就拆桥,你得老想着还有下一次。只要还有能力,就要架桥铺路。不然,那就是短视,做人没出息,办事也总是失败。”

理解得够透彻。袁世凯真能人,如果没有称帝的昏招,功勋当不可限量。当然,历史没有假设。

几点感悟:

1、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几千年的传统,根深蒂固。会随时代发展而有形式上或程度上的调整,但本源的东西至少目前看来没有多少变化。不提倡钻营人脉、投机取巧;但顺势而为,可以少走弯路。

2、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加上微信等社交工具,人与人建立联系更加便利。但加了微信不代表就是你的人脉资源,只能算是人脉信息。信息要经营起来,才能成为资源。

3、有事才想起联系,这是下策。平时勤于架桥铺路,关键处才能一刀见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