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清朝唯一因撫養天子而被追封的皇后,六年生四胎,卻被葬入妃園寢

時間:清朝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

地點:京城西郊圓明園

清朝唯一因撫養天子而被追封的皇后,六年生四胎,卻被葬入妃園寢

這一天,圓明園傳出噩耗,道光最寵愛的女人皇后鈕祜祿氏(孝全皇后)崩逝,留下一個年僅十歲的兒子,即四阿哥奕詝。由於道光前三個兒子早夭,奕詝實際上擁有長子身份,再加上他是皇后鈕祜祿氏所生,將來有很大希望繼承皇位。沒過多久,道光便將四阿哥奕詝交給了另外一個女人,她就是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即本文要講的孝靜成皇后。

博爾濟吉特氏祖上是蒙古人,但其先祖在清朝初年加入滿洲正藍旗,因此,她是以正藍旗秀女的身份入宮的。

話說,道光繼位時年近四十,但身邊卻只有一個兒子奕緯,這讓他很是煩惱,因此,在給父親嘉慶服完喪後,道光立刻下旨舉行了八旗選秀,孝全皇后、祥妃、常妃等便是第一批入宮的秀女。雖然孝全皇后與祥妃在入宮的前三年不斷生育,但她們所生的都是女兒(皇次女、皇三女、皇四女),為此,道光急切地想要兒子降世,畢竟他對長子奕緯沒有多少好感。

清朝唯一因撫養天子而被追封的皇后,六年生四胎,卻被葬入妃園寢

就在道光五年舉行的第二次選秀中,博爾濟吉特氏被選入了後宮,賜號靜貴人。當時博爾濟吉特氏雖年僅13歲,卻並沒有讓道光失望,就在她入宮的第二年便生下了皇次子奕綱,在此後的六年內,博爾濟吉特氏又生下了皇三子奕繼、皇六女(壽恩固倫公主)和皇六子奕訢。

能夠在六年內連續為皇帝生下四個子女,博爾濟吉特氏顯然為皇室立下了大功,因此,她的後宮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起來,先後被晉封為靜嬪、靜妃和靜貴妃。雖然博爾濟吉特氏所生的皇次子奕綱與皇三子奕繼先後夭折,但皇六子奕訢卻十分聰慧,成為道光最優秀的兒子。

沒想到,做皇帝期間,平庸至極的道光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卻再次將他的平庸發揮到了極點,他沒有選擇最優秀的兒子皇六子奕訢,而是選擇了孝全皇后所生的皇四子奕詝,這一次選擇也徹底地改變了大清國的命運,使大清繼續往衰亡的道路上前進。

清朝唯一因撫養天子而被追封的皇后,六年生四胎,卻被葬入妃園寢

咸豐繼位之後,對待曾撫養過自己的養母博爾濟吉特氏還是非常尊敬的,不僅尊封其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還下令以皇太后的規格奉養,按理來講,這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但博爾濟吉特氏母子仍不滿足,尤其是博爾濟吉特氏生病之後,恭親王奕訢哀求咸豐帝封母親為皇太后,無奈之下,咸豐只得尊封博爾濟吉特氏為康慈皇太后。八天後,博爾濟吉特氏病逝於壽康宮,享年44歲,賜諡號為孝靜皇后。

雖然恭親王奕訢為母親爭得了皇后名分,但博爾濟吉特氏母子也付出了代價,比如說咸豐沒有給博爾濟吉特氏加宣宗(道光)帝諡,不入太廟,而且還尊奉道光帝的遺願,將博爾濟吉特氏葬入了妃園寢,即後來的慕東陵。

清朝唯一因撫養天子而被追封的皇后,六年生四胎,卻被葬入妃園寢

至於恭親王奕訢,隨即便罷免了議政大臣領班軍機大臣等要職,幾乎成了一個閒散親王,終咸豐一朝,再也沒有得到重用,甚至就連咸豐病重之時,都將奕訢排除在託孤大臣之外,或許這是奕訢當初沒有料到的結局。

參考資料:《清朝後妃傳稿》《清實錄》《大清會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