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深圳名校小户型学位房一年翻倍,背后逻辑是什么?还会继续涨吗?


深圳名校小户型学位房一年翻倍,背后逻辑是什么?还会继续涨吗?


2019年当北上广房价稳步不前,甚至下跌的时,深圳却是一片火热的抢房现象,一些名校校学位房甚至接近一年翻倍。

南山区南外大冲2019年中考成绩释放,成为南山区黑马,使南山区沉寂已久的南外大冲学区房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区域,原本老旧密集、不那么宜居的小区因为价格优势,迅速被众多重视教育且预算有限的家长占领。科苑居25平一房户型,从年初的170万,涨到现在的340万,一年翻倍,堪称深圳小户型学区房涨幅冠军。

同片区涨幅很猛的还有阳光海景豪苑的56平两房小户型,从年初的370万涨到现在的485万,涨幅31%。

位于前海的诺德假日带南山双实验学区房,50平两房从年初的423万涨到如今的545万,涨幅高达29%。

诺德因为十年十倍的涨幅被称为前海神盘,但基于前海概念以及名校因素和楼盘自身的条件,该楼盘依旧具备成长空间。

宝安区宝安中心片区海韵学校学区范围内的花样年花郡28平一房小户型单价近10万,从年初165万涨到如今的260万,上涨背后的逻辑与南外大冲科苑居如出一辙,两所学校均释放了较好的中考喜报,好成绩+小户型低总价不断吸引买家入场+小户型低总价不断吸引买家入场, 成交价不断刷新纪录。

天健时尚空间名苑(目前所属学校为海旺学校),因为海天学校预期, 35平一房从年初的不到400万,到现在挂盘550万,一年涨幅38%,(当然该小区也不仅仅基于名校预期才飞涨,也因为其所属的区域—宝中,宝中今年因为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和前海扩容等概念被宣传的火热,吸引不少置业者入场,各种因素叠加致使这个准学区房在名校初露端倪时便乘风上涨)。

还有福田八卦岭宿舍,从19年6月份荔园小学东校区的选址确定之后到现在,一房小户型从5万多的均价涨到如今的9万多

(当然八卦岭宿舍除了名校待建,还有旧改的预期,这也是催涨的因素)。

深圳乃至全国的名校学位房为什么如此受人追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父母依据生存本能,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出的理性选择。根本原因在于贫富分化与教育分化导致的阶层逐步分化,富人和中产阶层需要巩固自己的阶层地位。

社会贫富差距小的地方(如北欧),父母基本上没什么动力去买学位房,因为就算你拼命通过教育成为收入前10%的人,也未见得就比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多少。但如果收入前10%的人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00倍,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如果社会贫富差距已经固化到完全由出身决定未来,那父母也同样没有动力去购买学位房走教育这条路,因为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一切,何必去花那个精力。所以,学位房是否受追捧,取决于“教育回报率”。

中国以前是没有学位概念的,80年代初(大概80-85年),中国收入差异很小,基尼指数很低,大家吃大锅饭,父母忙着生计,孩子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即使是很重视教育的家庭,上中学前的孩子在周末也都是和朋友或同学一起玩,并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是在去补习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

从90年代开始,中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逐浙扩大,同期中国的教育回报相比80年代有了大幅上升。有人做过统计,中国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的教育回报,多一年的教育,收入可能会差20%。

于是大家逐渐开始对学位房重视起来,特别是那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中产阶层,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尚且还未积累足够的财富和地位,因为怕阶层滑落,尤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学位房自然水涨船高。

大家知道,在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第一排的人因为某种原因站了起来,第二排的人为了看得见必须也要站起来,这样下去,第三排、第四排的人都要站起来……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必须站着才能看到电影了。

现在坐在第一排的中产阶级父母已经站起来了,坐在后面的父母们也必须站起来,否则他们根本就看不到“电影”,而这些名校学位房就相当于电影院的最佳观影区。

现在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收入差距贫富分化巨大,教育回报同样也巨大的时代,只要这个国情没有改变,中国的学位房热潮就不会消失。

而人多地少,教育资源最为短缺的深圳会表现得尤其突出,以后的名校学位争夺将会愈演愈烈,小户型学位房将不管刮风下雨,走出一个独立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