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婚姻故事》是2019年上映的美國劇情片,由諾亞·鮑姆巴赫執導,斯嘉麗·約翰遜、亞當·德賴弗、勞拉·鄧恩和梅里特·韋弗主演。影片講述了劇作家和舞臺導演的查理和他的演員妻子妮可在“東岸到西岸”的分居、離婚的過程。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離婚是妮可提出的,因為她厭惡了婚姻關係中她和查理位置的不對等。這種不對等,一方面來自於兩人的職業身份差異——演員和導演兩人職業身份的不平等以一種不易察覺但時刻存在的“打壓”方式照射到了生活中。比如妮可問查理自己出演劇集的試播集怎麼樣,查理回覆,我又不看電視。諷刺的是,他說這句話時正好在看電視。查理通過“我不看電視”表達了對於電視劇這種大眾文化產品的蔑視,這表面看來是知識分子的清高,卻暗含他對於妻子表演事業不自覺流露出的輕視。

另一方面來自於兩人對於職業追求的犧牲上。妮可作為展露頭角的電視劇女演員希望在洛杉磯佔有一席之地,但她為了感情自願脫離電視圈,成為查理的舞臺劇女演員。隨著查理的舞臺劇越來越成功,查理的名氣越來越大,而妮可卻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越來越渺小。妮可累積多年的壓抑,在跟離婚律師的談話中,逐漸被釋放出來。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這段感情的破滅除了當事人的因素不可避免還有社會制度下男女在婚姻中的不平等。電影中女律師對妮可的一大段對白,犀利地指出了這種理所當然的不平等:“我們可以接受不完美的爸爸……缺席、不可靠、自私……但人們絕不會接受母親有同樣的感受……因為猶太基督教的基礎,就是瑪麗——耶穌的母親……所以你必須完美,查理是個混蛋也沒關係,人們永遠會用不同且更高的標準來要求你。糟透了,但就是那麼回事。”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同樣處境的還有《82年生的金智英》,懷孕生子後的金智英便在家帶孩子,照顧老公,雖然在外人看來她有一個帥氣疼愛她的老公,可愛的孩子,內心是痛苦煎熬的,因為越活著越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丈夫發現智英的疲憊對她說:“那就先在家裡休息一段時間,帶帶孩子”,金智英問他:“帶孩子是休息嗎?”不難發現,丈夫幾乎天然地認為家庭裡的所有勞動都是輕鬆且愉悅的,所以不值一提,而這與待在家裡的妻子的感受卻截然相反。可悲的是妮可的自我犧牲同樣被查理認為理所當然,因為這種犧牲往往是以家庭和愛的名義發生。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婚姻制度中女性的自我犧牲問題不是妮可和查理一個家庭就可以解決的,隨著矛盾的加劇倆人展開了撕逼大戰,“你操縱了我!你這個該死的惡人!”“每天醒來,我都希望你死了!”“我會希望你生病,然後被車撞死!”從剋制的討論到惡語相向,兩人眼中的對方都成為了最醜陋的人。而激烈爭吵過後,意識到各自失控的兩人又很快抱在一起,這段婚姻成為一片片鋒利的碎片,刺向了彼此也傷害著自己。

影片的最後妮可和老公簽署了離婚協議,但我始終察覺到他們的感情並未真的消亡殆盡:雙方律師會面時,妮可下意識的知道查理愛吃的食物併為他點餐;影片最後,妮可看到抱著他們兒子的查理鞋帶鬆了,便喊住他蹲下身給他繫了鞋帶,隨後輕輕拍了拍查理。從這些細節、眼神和話語中能夠發現那些溫柔依舊,所以我才會為他們的分開為此感到遺憾。可能這就是,婚姻生活中我依然愛著你,但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等到傷害累計到一定程度,我們便不得不分開。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婚姻故事》是和閨蜜一起看的,看到最後她說,如果妮可和查理彼此再挽留一下,或許他們的婚姻還有轉機。相較於她,妮可是幸福的,畢竟她還能勇敢追求自己的事業,而她的每天早已被不到一歲的寶寶折騰得精疲力盡。後來,聊了很多家長裡短,沒想到最後,閨蜜卻滿臉幸福地說:“雖然很辛苦很累,可是我覺得好幸福呀!”

此刻,我忽然明白,婚姻裡我們同樣需要保持幸福感,每個人的幸福感不同,妮可看重的事業在閨蜜看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相反閨蜜想要的溫馨甜蜜也不是妮可最需要的。婚姻裡,當然需要包容和妥協,可是如果長久的在一起都不能讓我們更加幸福,分開換一種生活模式沒什麼不好。

婚姻的宿命:我總是不小心傷害你,但我依然愛著你

我期待的婚姻是,我們懷著最美好的願望選擇在一起,如果半路我們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請我們都不要犧牲自己的幸福感,哪怕某天我們不得不分開旅行,也請記得,曾今傷害過我的你,依然深愛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