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年初一!想請教一下各位前輩:誰知過年送人饅頭,是何寓意?

零度天空


送糧懂不懂?以前是送糧食,現在好多都不種糧食,就是時代變遷換了一個樣式。


豆漿配咖啡D


我老家在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那裡是一個漢藏回蒙等多民族聚居的高原縣城。我清晰的記得,我小時候過年,老家的親戚們就會拎著一種叫做“燒鍋子”烤制大饅頭相互拜年。而且這種“燒鍋子”大饅頭是將活好的面放在一個密閉的圓形鐵鍋裡,然後將鐵鍋置於羊糞堆裡點燃羊糞用羊糞燒熟,表皮酥黃,外焦裡嫩。我現在看來它有點像西方的烤麵包。但是“燒鍋子”不僅食之有味,更是賞之有型。燒鍋子表面的各種花型圖案便是西北美食文化的一朵奇葩。過年了,老家人們就會拎著“燒鍋子”相互拜年。我覺得送“燒鍋子”除了有家鄉人吃飽穿暖的樸素願望,更有一種“五穀豐登.圓圓滿滿”的祈福。更有意思的是家鄉在夏天的時候還會盛開一種叫做“饅頭花”的野花,和“燒鍋子”的外形像極了,我總覺得它們之間一定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繫。




強兵強將傳媒


各位朋友、領導、同志們,新年快樂!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現將觀點回答如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年送人饅頭是何寓意?我認為只是一種走親戚的禮物而已,同時也說明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農村的生活水平較差,當時人們吃不飽飯。尤其在解放前及建國初,聽老一輩人說都吃不上飯,在那種情況下,如若到了逢年過節,能吃上一個饅頭,心裡就別提多麼高興了!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在那個時代過年串親戚的禮物主要是饅頭、包子、油條等,而這些禮物早已被牛肉、火腿、飲料所代替了!

人們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現在的逢年過節的禮物也隨著改進,越來越簡單了,有的見面直接給錢,讓他們長輩們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什麼就買什麼!即減少了年輕人的麻煩,長輩們也都得到了一定的實惠。我看非常值得推廣。

所以說,為了方便實惠,簡少不必要的浪費,以我看逢年過節走親戚就沒有必要再送饅頭和禮物了,那怕是轉發個紅包也是可以的。


平安618


初一送饅頭習俗,由來已久,它有多重寓意,首先是關愛,饅頭是吃食,吃之解人溫飽,初一送饅頭送去的不僅是食物,而是關愛和溫情。其次,滿倉,豐收的祝願,中國長期以來都是農耕為主,豐收是最好的吉祥用語,饃是糧的凝聚,饅是滿的諧音,因此饅頭預示滿糧。其三,彩頭 ,滿有全和圓滿的意思,頭為首,第一的意思。其四,發家,饅頭是發物,送人饅頭是祝願財源滾滾,發家致富。


大梁門主


那是因為過去大家都不富裕,特別是廣大農村,一年也難得吃上幾回白麵饅頭,60-80年代農村主食是吃多了揦嗓子的玉米麵餅子,還有就是吃多了放屁多的又黑又硬的紅薯面窩窩頭,白麵饃饃,那是逢年過節才捨得吃的。白麵饅頭那時候是稀罕物,農村過年走親訪友拿幾個自家都不捨得吃的白麵饅頭,就當是過年的禮品了。

現在不同了,大家日子富裕了,白麵饅頭是天天吃,是再普通不過的大眾日常食品了,當然也沒有人走親戚送這個了。



孫小孫食品


你好新年快樂,可能是地方習俗吧,比如說我們這裡初一,沒有人送禮品,比如家裡的垃圾也要等到初二扔掉的,當然,各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地域差異,大年初一送你饅頭,也許是祝福你在新的一年,萬事如意,閤家幸福美滿


英超曼聯俱樂部


農村大年初一走親戚都會給長輩帶一個大饃這是一種傳統是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寓意新的一年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豫Mi視頻


小時候老家有這麼個習俗,就是過去一年中家裡有人去世的過年不興蒸饅頭的,都是靠左鄰右舍送,左鄰右舍的小孩子送饅頭過去,事主家人回禮糖果之類的,長大之後就漸漸沒有這種習俗了


十一150561291


煙臺都是送饅頭的。也不是純鰻頭比如說能做成壽桃的那種。或者是棗山或者是魚。各種造型的。


mysdcn


初一送饅頭習俗,由來已久,它有多重寓意新的一年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