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由于各个地方自然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不同地方的文化有着各自的特色。

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饮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鲜明标志。

一方面,甘肃可以说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省份,同时,甘肃也是一个地域跨度很大的省份,自然环境是影响食物原料种类的重要因素,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甘肃的饮食原料种类丰富。这也就造就了甘肃饮食文化的多元化。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1王录拉板糖制作技艺

王录拉板糖,主要以小麦、玉米、糜子、谷子等为原料,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泡麦芽、泡米、加工混合、发酵、淋糖、熬糖等多道工序,使用器具多达二、三十种。拉板糖的制作因为受季节的约束,只能在寒冷的冬季进行,天气稍暖就无法凝固。在制作时,对火候和卫生的要求也特别高。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2礼县井盐制作工艺

井盐的生产工艺经历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井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工协作,故而井、灶、笕中都需有各类专门工匠,如凿井、治井的有山匠,煎盐的有烧盐匠,设卤笕的有笕山匠,安火笕、置火圈的有灶头,运卤的有担水匠,按照专业程度和不同工种取得工资;灶头、山匠颇受井主重视,甚至山匠具有招工权,以利井灶生产的正常进行。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3河州黄酒酿造技艺

河州“五山池”黄酒酒色微黄,晶莹透明,淡雅自然,酒味甜中带酸,回味悠长,融绿色食品为一体,酒精浓度略高于啤酒,它不仅可以冷饮、又可以热饮,亦可以在常温下饮用。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4马岭黄酒酿造技艺

马岭黄酒,色泽鲜亮,犹如琥珀;味苦透甘,甜酸适中;涩辣俱有,香气浓郁;醇和鲜爽,回味绵长。马岭黄酒不仅可口,而且具有舒筋活血、清心化淤、驱风散寒、养颜益肤的功效。黄酒要烧开喝,冷喝伤人。烧黄酒,用沙锅子烧最好,可以保持酒不变味。喝马岭黄酒要小心,不能贪杯,贪杯会喝醉。黄酒醉人,一时难以醒过来。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5角弓咂杆酒酿制技艺

咂杆酒,陇南人称为“罐罐酒”。在武都、宕昌、文县等县区都有酿造,制作方法大同小异,都是用青稞、高粱、燕麦、小麦、包谷等粮食,加入当地山泉水一起煮熟后拌入酒曲而成。煮好的酒醅发酵后不淋出酒,而是将“酒醅子”装缸密封数月,饮用时挖出酒醅子装入陶罐,置火塘煨煮,将“咂杆”(竹管或铜管)插入罐中吸取,解乏驱寒,提神健胃。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6岷县点心加工技艺

岷县点心是甘肃省岷县经典的传统小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有绿红丝、玫瑰糖、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金桔、胡麻油油、和各种香料,不仅大大提升了岷县点心的口感,更加提升了岷县点心观感,使其达到了真正的好看又好吃,岷县点心健康绿色食品。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7静宁烧鸡制作技艺

静宁烧鸡亦称静宁卤鸡,是甘肃省静宁县一带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甘肃菜。它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驰名甘、陕、宁等省(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或路途食用,或馈赠亲友,莫不为人称绝,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人们形容“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8陇西腊肉制作技艺

陇西腊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甘肃菜。此菜历史悠久,据记载,陇西腊肉腌制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做法是将猪肉通过盐、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种佐料腌泡,后经太阳暴晒制作而成,口感独特。陇西腊肉吃法有很多,最经典的是夹馍吃,但一定要在热的时候吃,这样口感最好。

吃货眼中的“非遗”之甘肃篇

09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

兰州牛肉面,不仅具有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柔韧、滑利爽口、汤汁、诸味和谐,香味扑鼻,诱人食欲等特点,而且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宽达二指的"大宽"、宽一指的“二宽”、形如草叶的“韭叶”、细如丝线的“一窝丝”、呈三棱条状的“荞麦棱”等,还有“二细”、“三细”、“细”、“毛细”等,食客可随爱好自行选择。一碗刚好盛一根面条,这面条不仅光滑爽口、味道鲜美,而且外观也很别致。

目的及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只为信息共享,无其他目的;

备注: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