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本文為《幣全專題報告》系列第一期(下)。

上半期概要:

區塊鏈技術讓很多狂熱信仰者認為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但是中本聰的初衷只是為了改變中心化的貨幣發行機制。在比特幣誕生後,現實世界的貧富差距並沒有被改變,數字貨幣世界的財富差距甚至更高。

四. 為什麼比特幣難以改變全球的貧富差距

比特幣不能改變全球的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三:數字資產在人類全部資產中的佔比小,參與投資比特幣的人群資產狀況更佳,市場監管缺失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

4.1. 比特幣、甚至數字貨幣只是人類資產中的一種

比特幣只是數字貨幣中的一種,數字貨幣也只是資產的一種。當前全世界有5000萬炒幣者,合計持有約1711萬枚比特幣,流通市值1012億美元。數字貨幣的總市值當前大約2500億美元,即使被100個人平分,每個人平均財富也只有25億美元。而現實世界中福布斯2017富豪榜裡第一名比爾·蓋茨淨資產860億美元、A股總市值8.6萬億、我國去年GDP 13萬億美元。數字貨幣總市值也只是比爾·蓋茨淨資產的4倍、A股的4%、我國GDP的2.7%。因此,比特幣、甚至數字貨幣的貧富差距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很小。

即使數字貨幣未來資產佔比上升,也不會取代股票、商品、不動產等其他資產,更難以改變資產界的財富分配規律。

4.2. 參與投資比特幣的人群、享受了比特幣市值增長的人群,在現實世界的資產狀況更佳

據deVere集團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35%的高淨值人士已經關注或投資了數字貨幣。但是全球炒幣者數量只有5000萬,佔總人口0.67%。這說明收入中下階層的人群對數字貨幣的參與遠少於高淨值人群。我國目前只有500萬炒幣者,佔總人口0.36%,還低於全球水平。

根據火幣網用戶抽樣調查,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接近80%的炒幣者擁有高中及以上學歷;從行業分佈來看,來自IT行業的人數最多,其次是教育行業、政府公共部門和金融行業。這說明炒幣不是全民普遍接受,學歷高的人群參與程度更高。通常來講,受教育程度與收入成正比,如果炒幣能賺錢,那麼這些高收入群體將賺的更多,無疑會讓強者更強。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根據這項調查,炒幣群體中接近一半為30-39歲群體,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收入相對較高。另外,用戶中男性佔比接近90%,遠高於女性。男性的平均收入高於女性也是社會關注的重點之一,但是炒幣無助於縮小性別收入差距。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4.3. 比特幣交易市場處於監管盲區,市場操縱、內幕信息、站臺圈錢等醜惡行為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幣圈有一個段子:有人用1000元本金在2013年比特幣價格500元時買入,然後在比特幣價格8000元時賣出,本金翻倍為16000元;隨後在萊特幣價格20元時買入,價格達到280元時賣出,本金翻倍為22.4萬;接著再在以太坊價格為30元時買入,價格達到2800元時賣出,本金變為2000萬;最後再在17年以4000元價格買入比特幣,並在比特幣價格達到12500元時賣出,本金變為60多億。這樣經過4年時間,本金從1000元變為60多億。多麼美妙!

但是這只是馬後炮假想的罷了,現實中可能一個這樣的人都不存在。

炒幣和炒股類似,窮人和富人在幣市的地位也類似於散戶和大資金在股市的地位。散戶資金量小,操作便捷,但是通常具有信息劣勢;大資金市場衝擊大,操作不便,但是往往是信息優勢一方。從股市的經驗來看,總體上大資金收益更穩定,散戶雖有暴富的,但是總體上是被收割的“韭菜”。因此,通過參與炒幣活動,窮人和富人的收入差距與炒股區別不大。但是當前比特幣的交易在全球都處於無人監管狀態,大資金在幣市中坐莊、操縱市場等行為層出不窮。

舉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國內某團隊曾經從2018年4月19日到22日用三天的時間將GTC拉昇了近10倍,接著4月23日出貨又使幣價跌去三分之二。當前GTC兌USDT價格大約是最高價的四分之一。散戶碰到這種3天10倍幣,很容易心動而失去理智,但是如果追漲追在山峰上,又不及時撤退,很容易血虧;如果被割了韭菜仍不死心,那麼持有到現在虧得更多。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因此散戶想要通過炒幣賺取大量財富是很難的事情。除了遇到市場操縱外,炒幣也容易碰到“傳銷幣”和“空氣幣”。據我們統計,持有幾種著名的空氣幣從上市至今的平均收益率約為-75%。

五. 通過比特幣理解現實世界的貧富差距

5.1. 機會平等不代表結果平等

二戰後著名西方政治哲學家羅爾斯的《正義論》指出,社會和經濟的平等應當建立在機會的公正平等上。從這點來看,比特幣最開始確實給了所有人平等並且極低的參與門檻。就挖礦而言,比特幣挖礦允許任何用戶參與,只要接上電腦,運行軟件就能挖礦。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是百萬分之一,現在價值百分之一美分左右,能夠用於極小額的交易,參與的門檻極低。

比特幣給了所有人極其平等的參與機會,但機會平等並不代表結果平等。

第一,並不是每個人都把握住了這個機會。高收入群體(高學歷、中青年、男性)的參與率遠高於低收入群體。

第二,除了更多地參與比特幣投資,能夠佔據持倉榜上方還是有眼光、風險容忍度高和善於把握機遇的人。

比特幣在創立初期,都是地下交易,2010年有人拿10000比特幣才兌換了價值25美元的比薩優惠券。即使是5年後的2013年初,比特幣價格也才幾十美元一個。那時誰願意All in挖礦或買幣?

所以,在比特幣創立初期,有興趣瞭解、能夠理解其機制的人極少,願意投入成本挖礦或投入資金囤幣的人更少。對比特幣的選擇可以算作一種對新生事物的挑選眼光。另外,投入成本或資金給一個未來虛無飄渺的概念,也是一種風險承擔。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不屑一顧的態度是最常見的,不投資不瞭解的事物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因此,比特幣擁有量當前領先的賬戶(地址),主要是因為其把握了比特幣這一時代機遇,鉅額的價格上漲收益也是對他們眼光、機遇把握能力的獎賞。

第三,即使在參與者內部,長期堅定持有和短期炒作收益差別也很大。比特幣波動巨大,長期堅定持有才能獲得高額回報。不管是在牛市還是熊市,比特幣的波動幅度都非常大。例如2011年牛市期間最大漲幅99倍,但隨後的回撤接近93%。如果不是信仰堅定的人,或者買入之後再也不關注價格,那麼幾乎肯定被洗出局。

各年分牛市和熊市來看,比特幣的最大漲幅差別較大:牛市平均上漲35.6倍,熊市和震盪市平均只有89%;但是比特幣的最大回撤比較接近,牛市平均51%,熊市和震盪市平均55%。這只是數字上的統計,現實中絕大部分散戶很難精準抄底和逃頂,高買低賣也是常有的事,根據火幣網用戶抽樣調查,80%以上投資者是為了追求短期盈利而交易比特幣。因此如果沒有堅定的持有信心,很難從炒幣上獲得豐厚收益。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幣圈“富人”們也就是那些持幣較多的地址的交易頻率更低。如果從2010年7月17日持有至今(2018年6月30日),比特幣漲幅接近128928倍,在2017年牛市頂峰時,漲幅更是高達391938倍。這都需要堅定持有、高風險容忍才能享有。

絕大多數人對比特幣沒有深入的瞭解,即使機緣巧合早期有較多的比特幣,在巨大的市場波動下也很難持有至今,因而獲利極其有限。

5.2. 先發優勢難以被超越

新技術的產生,可能造就新的機會,最開始的參與者和獲利者會獲得巨大的先發優勢,這種先發優勢甚至足以影響到代際收入平等。

這與房地產情況類似。早期創業者們在經濟起飛中賺足了錢並囤積了大量房產,而後進入社會的80、90後們面對高企的房價只有接盤的份,巨大的代際收入不平等由此產生。

比特幣總量恆定、挖礦獎勵每4年減半,因此先進入者相對於後進入者具有巨大的持有量優勢:先進入者壟斷了大部分比特幣持倉,後入場者只能高位接盤。這種先發優勢也不是靠後期努力就能彌補。比特幣的這一特點與黃金類似,因而也被稱為“數字黃金”。只要比特幣能保持區塊鏈上的支付貨幣地位,它的這種通縮特性就能穩穩地帶來資產增值。

從挖礦難度來看,BitInfoCharts統計的挖礦難度呈指數型增長。2010年8月1日約244.213,到了2018年6月1日高達4306900000000,增長了17635834291.20倍,年化增速達1908.97%。

在挖礦利潤方面,以1T Hash/s每天可賺到的美元數來統計,挖礦的利潤率呈指數型下降。2010年8月每T Hash/s的利潤高達27萬美元,到2018年6月,這一數字直接下降到0.436美元。

比特幣能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嗎?|幣全專題報告之一(下)

5.3. 自由競爭不保證結果平等

在一個自由市場中,競爭本身就會產生貧富差距,而不是保證結果平等。極端地說,越是自由競爭的市場,越容易出現贏者通吃的情況。這是因為自由市場解決的是效率問題,最有效率的人或組織獲得最多的回報,公平問題則要交給政府“看得見的手”去解決,比如運用徵稅、轉移支付等手段。

以礦機廠商為例。在挖礦這個新領域,最開始是沒有技術壁壘的,使用普通電腦的CPU和GPU就能挖礦。但是比特幣的產出遞減和挖礦算力指數型增長特點意味著挖礦難度持續提高。2013年初成立的比特大陸把握住這一商機,開發出挖礦專用ASIC芯片,比傳統GPU快50倍;並且在2014和2015比特幣的寒冬期繼續研發更新礦機。到了2016比特幣牛市來臨時,比特大陸生產的螞蟻礦機憑藉高算力、低功耗成功壟斷了全球市場。2017年11月,比特大陸進一步推出人工智能芯片,遙遙領先。

除了芯片設計和礦機生產,比特大陸的業務還涵蓋挖礦、礦池經營、挖礦雲服務等整個挖礦產業鏈。僅僅成立4年後,比特大陸2017年營業利潤與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處於同一水平,礦機和ASIC芯片擁有70-80%的市場份額,算力掌控超過全世界的50%,贏者通吃、寡頭壟斷的局面基本無法再改變。

5.4. 比特幣是偏資本的技術進步,無助於勞動收入份額提高

關於貧富差距的影響原因,學術界爭論也較多。簡化來看,有錢人的總收入中資產收入佔比遠超勞動收入,而窮人的總收入大部分來自勞動收入。所以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佔社會總收入的比重變化大體上就能反映貧富差距的變化。那麼影響貧富差距的因素,就表現為影響資本和勞動相對收益能力的因素。從主流研究來看,這些因素主要有六方面:

第一,偏向資本型技術進步;第二,產業結構變遷;第三,不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第四,貿易和全球化;第五,生產率下滑;第六,融資約束等。

那麼比特幣是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影響貧富差距呢?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是偏向資本型技術進步,由於資本和低技能勞動力的替代彈性大於1,所以有利於提高資本使用效率的技術進步會降低勞動的相對收入份額。類似的例子有,隨著自動化機器人越來越便宜,工廠會使用自動化機器人取代普通工人進行生產作業,就會使收入分配向資本所有者傾斜而不是工人。

從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來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用戶閒置資源使用效率是其主要技術特點,這事實上也是在提高資本的使用效率,並沒有提高社會或普通用戶的勞動效率。無論用戶通過挖礦還是炒幣參與比特幣,都屬於利用資本賺取收益,這顯然不利於提高社會勞動收入佔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中分析不構成買賣推薦,據此買賣盈虧自負,歡迎轉載,但需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