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詩經●大明

上期咱們利用天馬行空的想象聊了一下“阪泉之戰”,那是因為確實沒有史料明確記載當時的戰況。但今天咱們聊“牧野之戰”就得正經起來了,因為這個肯定是真事兒,誰也繞不過去的。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阪泉之後,華夏合一,涿鹿一戰定乾坤。但之後的數百年內,除了“二里頭文化”可以給些遐想之外,我們至今沒能用考古學的邏輯證明夏朝的存在。爭論了許久,殷墟的發現可以讓西方學者閉嘴了。青銅鑄鼎、甲骨刻字、陶瓷鍍漆、聲樂留銘,這些還不能證明我們是文明古國的話,我們也不屑於與那些西方學者討論什麼是文明瞭。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歷史上最大的黑鍋

“牧野之戰”是周武王打紂王的,那咱先來說說紂王的事兒。直到今天,幫別人幹壞事,都會被說“助紂為虐”。紂王帝辛被貶得一無是處,當真如此不堪?這要放到現在,帝辛能告到最高法院去。

什麼寵信女色,殘害忠良、囚禁賢人、酒林肉池等這些罪惡,怎麼都是夏桀犯過的錯誤呢?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這不桀紂不分嗎?怪不得孔子的大弟子子貢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老牧童還真想給紂王喊聲冤,他可是為中國人民做過很大貢獻的人。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紂王即位前,國家大事大祭司說了算,王室內部爭鬥得一團亂麻,周邊方國又不斷作亂,特別是中原王朝的世敵東夷人又入侵商朝的地盤。帝辛即位後,先提拔賢能,替代王室政敵,實行政教分離,掌管“問卜”大權的大祭司從此變成了只能做禱告的牧師。穩定了後方,帝辛開始大規模地徵鬼方、平西羌。《封神演義》上的“聞仲徵北海”就是帝辛徵鬼方,給後人留下跟紂王沒關係的印象,其實,聞仲此人根本就是杜撰人物。在紂王執政的年代,商朝的疆域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東夷被打得節節敗退,使商朝勢力延伸到江淮地區。這麼大的貢獻卻被罵了幾千年,紂王帝辛只想跟大家說,“我還是幹了不少好事兒的,只不過是脾氣不太好。”

雙方力量的對比

紂王平西羌時,幹掉了多個西羌勢力,並帶回了大量的奴隸。但唯獨沒有收拾同樣在西邊的一個方國“周”。而這時,西周已經有足夠的國力和商朝PK一把。當時周武王從西岐出發,聯合各反商諸侯,直奔朝歌。其中周軍包含戰車300乘,虎賁3000名,步兵數萬。這個規模可以說是傾全國之力了。那個年代的戰車就相當於今天陸軍坦克,雙馬驅動,車上配置司機一名,弓箭手、戈兵2至4名。所謂虎賁就是裝備最好的猛士組成的精銳部隊。加上同盟軍,總人數約在5萬人左右,胸前皆裝備了護甲。戰場上,戰車在前,步兵跟隨。一次衝鋒,戰車負責衝散敵陣,虎賁猛擊對方士氣,步兵跟進收割戰果。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周朝戰車

這種戰法是周人長期和西羌人作戰、交流而發明的,中原地區還不是這種打法。況且商朝軍隊主力也並未在朝歌,而是被紂王派出去征討東夷了。在朝歌的商軍只有兩三萬人,還包含了朝歌城的禁衛軍。周軍來勢兇猛,臨時調回東夷的部隊已經來不及了,倉促應對,把從西羌和鬼方帶回來的十幾萬戰俘和奴隸武裝起來推到了前線。其實紂王心裡比誰都明白,指望這些人為你賣命根本不靠譜,他的最高目標是這些人不反叛,唬住周軍,讓他們知難而退就行。帝乙、帝辛兩代帝王征討東夷,讓商軍損失慘重,國力也日漸衰微,所以,即使商軍主力在中原估計也無力迴天,雖然人數明顯優於周軍,但商軍的裝備和戰法已經落後了。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出土的周朝戰車

血戰牧野

周武王與各路諸侯會師孟津,組建討紂聯軍,揮師北上,在牧野發佈了戰爭動員令《牧誓》。其大概內容是:紂王太壞了,咱要幹掉他,大家拼命打,不殺投降者,都聽從指揮。然後,大軍指向朝歌。不過,周軍鬥志昂揚地準備和商軍交戰時,發現前來堵截的商軍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邊。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明顯比周軍多得多。但周軍也發現,商軍隊伍非常渙散,士氣不高,甚至裝備都未能統一。最重要的是商軍隊伍中沒有看到戰車,這個就讓周軍很快恢復了自信。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戰馬和士兵披上護甲,三百乘戰車衝向敵陣,由奴隸和戰俘組成的商軍本無心應戰,又遭遇坦克攻擊,瞬間潰散。商朝的禁衛軍一看怎麼這麼多往回跑的呀!執行戰場紀律,馬上用弓箭往回射。但這不是一兩個往回跑,成千上萬的人那管得住呀!於是,倒戈相向,亂做一團,死傷不計其數。十幾萬軍隊,死傷一半、逃跑一半。紂王感覺大勢已去,趕回朝歌城,登上鹿臺,自焚而亡。商王朝走進歷史。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牧野之戰

仁者屠夫

周武王伐紂時,自詡為“至仁者伐至不仁”,簡單點說就是我是最好的人,你就不能算人。不過,我們來看看牧野大戰之後,武王幹了些什麼。破朝歌,登鹿臺,先砍紂王已經燒焦的屍首,然後斬下紂王和王妃頭顱懸於旗杆之頂;之後,將百名商朝舊臣擄往西岐,在祭祀之日,作“人牲”斬殺於祭臺;周軍大肆搶奪殷人財物,屠殺平民無數,獵獲野物如山;大量平民和戰俘被帶往周地充奴。這些都被八百年周朝統治者給迴避了,也難怪周軍前腳走,後腳武庚就有條件發動叛亂。雖然我們這麼評論是用今日的價值觀去審判古人的行為,但被盛讚了800年的仁君,和被黑了800年的暴君都已經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影響中國的十大戰役之(二)——牧野之戰

周武王

牧野之戰開創了大周800年江山,是對古代中國倫理觀念、哲學思想影響最大的時代。分封天下、宗法治國、禮樂有章、百家爭鳴,成熟的中國文化開始逐步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