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诗经●大明

上期咱们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聊了一下“阪泉之战”,那是因为确实没有史料明确记载当时的战况。但今天咱们聊“牧野之战”就得正经起来了,因为这个肯定是真事儿,谁也绕不过去的。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阪泉之后,华夏合一,涿鹿一战定乾坤。但之后的数百年内,除了“二里头文化”可以给些遐想之外,我们至今没能用考古学的逻辑证明夏朝的存在。争论了许久,殷墟的发现可以让西方学者闭嘴了。青铜铸鼎、甲骨刻字、陶瓷镀漆、声乐留铭,这些还不能证明我们是文明古国的话,我们也不屑于与那些西方学者讨论什么是文明了。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历史上最大的黑锅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打纣王的,那咱先来说说纣王的事儿。直到今天,帮别人干坏事,都会被说“助纣为虐”。纣王帝辛被贬得一无是处,当真如此不堪?这要放到现在,帝辛能告到最高法院去。

什么宠信女色,残害忠良、囚禁贤人、酒林肉池等这些罪恶,怎么都是夏桀犯过的错误呢?凡桀的罪,就是帝辛的罪,这不桀纣不分吗?怪不得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说,“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老牧童还真想给纣王喊声冤,他可是为中国人民做过很大贡献的人。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纣王即位前,国家大事大祭司说了算,王室内部争斗得一团乱麻,周边方国又不断作乱,特别是中原王朝的世敌东夷人又入侵商朝的地盘。帝辛即位后,先提拔贤能,替代王室政敌,实行政教分离,掌管“问卜”大权的大祭司从此变成了只能做祷告的牧师。稳定了后方,帝辛开始大规模地征鬼方、平西羌。《封神演义》上的“闻仲征北海”就是帝辛征鬼方,给后人留下跟纣王没关系的印象,其实,闻仲此人根本就是杜撰人物。在纣王执政的年代,商朝的疆域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东夷被打得节节败退,使商朝势力延伸到江淮地区。这么大的贡献却被骂了几千年,纣王帝辛只想跟大家说,“我还是干了不少好事儿的,只不过是脾气不太好。”

双方力量的对比

纣王平西羌时,干掉了多个西羌势力,并带回了大量的奴隶。但唯独没有收拾同样在西边的一个方国“周”。而这时,西周已经有足够的国力和商朝PK一把。当时周武王从西岐出发,联合各反商诸侯,直奔朝歌。其中周军包含战车300乘,虎贲3000名,步兵数万。这个规模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了。那个年代的战车就相当于今天陆军坦克,双马驱动,车上配置司机一名,弓箭手、戈兵2至4名。所谓虎贲就是装备最好的猛士组成的精锐部队。加上同盟军,总人数约在5万人左右,胸前皆装备了护甲。战场上,战车在前,步兵跟随。一次冲锋,战车负责冲散敌阵,虎贲猛击对方士气,步兵跟进收割战果。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周朝战车

这种战法是周人长期和西羌人作战、交流而发明的,中原地区还不是这种打法。况且商朝军队主力也并未在朝歌,而是被纣王派出去征讨东夷了。在朝歌的商军只有两三万人,还包含了朝歌城的禁卫军。周军来势凶猛,临时调回东夷的部队已经来不及了,仓促应对,把从西羌和鬼方带回来的十几万战俘和奴隶武装起来推到了前线。其实纣王心里比谁都明白,指望这些人为你卖命根本不靠谱,他的最高目标是这些人不反叛,唬住周军,让他们知难而退就行。帝乙、帝辛两代帝王征讨东夷,让商军损失惨重,国力也日渐衰微,所以,即使商军主力在中原估计也无力回天,虽然人数明显优于周军,但商军的装备和战法已经落后了。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出土的周朝战车

血战牧野

周武王与各路诸侯会师孟津,组建讨纣联军,挥师北上,在牧野发布了战争动员令《牧誓》。其大概内容是:纣王太坏了,咱要干掉他,大家拼命打,不杀投降者,都听从指挥。然后,大军指向朝歌。不过,周军斗志昂扬地准备和商军交战时,发现前来堵截的商军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不知道有多少人,但明显比周军多得多。但周军也发现,商军队伍非常涣散,士气不高,甚至装备都未能统一。最重要的是商军队伍中没有看到战车,这个就让周军很快恢复了自信。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战马和士兵披上护甲,三百乘战车冲向敌阵,由奴隶和战俘组成的商军本无心应战,又遭遇坦克攻击,瞬间溃散。商朝的禁卫军一看怎么这么多往回跑的呀!执行战场纪律,马上用弓箭往回射。但这不是一两个往回跑,成千上万的人那管得住呀!于是,倒戈相向,乱做一团,死伤不计其数。十几万军队,死伤一半、逃跑一半。纣王感觉大势已去,赶回朝歌城,登上鹿台,自焚而亡。商王朝走进历史。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

仁者屠夫

周武王伐纣时,自诩为“至仁者伐至不仁”,简单点说就是我是最好的人,你就不能算人。不过,我们来看看牧野大战之后,武王干了些什么。破朝歌,登鹿台,先砍纣王已经烧焦的尸首,然后斩下纣王和王妃头颅悬于旗杆之顶;之后,将百名商朝旧臣掳往西岐,在祭祀之日,作“人牲”斩杀于祭台;周军大肆抢夺殷人财物,屠杀平民无数,猎获野物如山;大量平民和战俘被带往周地充奴。这些都被八百年周朝统治者给回避了,也难怪周军前脚走,后脚武庚就有条件发动叛乱。虽然我们这么评论是用今日的价值观去审判古人的行为,但被盛赞了800年的仁君,和被黑了800年的暴君都已经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影响中国的十大战役之(二)——牧野之战

周武王

牧野之战开创了大周800年江山,是对古代中国伦理观念、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时代。分封天下、宗法治国、礼乐有章、百家争鸣,成熟的中国文化开始逐步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