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序言: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了胡惟庸,並追治奸黨,處理不了不少的權臣,據史書記載,前後坐誅的人數三萬餘人。同時,朱元璋還廢除了丞相,而且規定後人永遠不許立相。

自此,朱元璋成功地當上了“皇帝兼丞相”的“職位”,解散了原本歸丞相主管的中書省,把中書省的政務分解到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皇帝的權力達到頂峰。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胡惟庸案

沒有了丞相,也就沒有了中書省。中書省本來是統管全國政務的機構,沒有了中書省,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皇權。但是,也必定會讓皇帝陷入繁忙的事務工作中。

因此,繁忙的政務對於皇帝來說是一大考驗。朱元璋雖然對此也會感到力不從心,但是基本都做到了。可是,後來的皇帝未必會像朱元璋那樣勤政,也不一定有這樣的能力。這樣一來,決策方式就不得不改變。

朱元璋的集權,讓他成為“天下第一忙人”,不得不尋求一點改變

洪武時期,由於朱元璋的鄉里觀念,在政治和經濟上面扶持淮西勳貴,縱容他們的行為,導致淮西勳貴集團勢焰熏天,權傾朝野。胡惟庸當上了丞相後,控制了中書省,在朝廷內結黨營私,更是讓朱元璋有大權旁落的威脅。

於是,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解決皇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以“謀不軌”誅殺了胡惟庸,

“罷中書省,廢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防止丞相架空皇帝,指鹿為馬。但是,也帶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繁忙的政務都要交由皇帝來處理。

因此,朱元璋成為了“天下第一大忙人”,“皇帝兼丞相”,直接管理吏、戶、禮、兵、刑、工六個部門,也就是皇帝直接管理天下所以的具體事務,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

據記載,當時朱元璋是“昧爽臨朝,日晏忘餐”,天還沒有亮就去上朝,到了晚上還沒結束,還忘記了吃飯。由此可見,朱元璋政務是多麼的繁忙。

可是,朱元璋終究還是個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他本人有心去管理政務,也不可能每天都是如此不分白天黑夜的處理政務。這樣一來,朱元璋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既然交給大臣不放心,會大權旁落,那就從地方找幾個儒臣來處理政務。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朱元璋畫像

在廢除丞相的九個月後,朱元璋找來了一些老實巴交的儒臣,“置四輔官”,設置了春、夏、秋、冬四輔官,每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來幫助朱元璋處理事務。可是,不久這個官職就被廢除,一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二是沒起到幫助的作用。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模仿宋朝的制度,設立了華蓋殿、武英殿、文淵殿、東閣大學士。但是,朱元璋又不敢給這些大學士權力,也不讓其處理奏章,所以“大學士侍左右”,只是“備顧問而已”。

在設立東閣大學士的同時,朱元璋還找來了翰林院的官員和詹事府的官員,讓他們來協助處理政務。翰林院是國家筆桿子最集中的地方,詹事府也差不多,只不過詹事府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太子身邊的奏章。

這樣一來,朱元璋可以說是找到了廢除丞相後的管理國家的辦法,內閣的雛形

,只是沒有明確地設立一個相應的機構。而在朱棣上臺後,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官員協助處理政務”的基礎上,把這些人召入皇宮的文淵閣專門辦事,於是就形成了有明一代最重要的政府機構——內閣。

朱棣正式設立內閣

其實,要想當成“皇帝兼丞相”這個“職位”,是不容易的,必須具備四個條件:

①具有豐富的政務經驗;

②在朝廷內外具有很高的權威;

③身體要好,不能體弱;

④工作要有幹勁,不得懶惰。

皇帝是必須同時具備這四個條件,才能做成“皇帝兼丞相”,這也只有朱元璋一個人做得到,後邊的皇帝就做不到了。

永樂時期,朱棣進行了多次北征,而且還是親征。其次,還要前往北京準備遷都事宜,營建北京城。因此,朱棣雖然也想集權,可是他又無法像朱元璋那樣就呆在皇宮裡處理政務,於是不得不找一些人來幫助處理政務,放權給一些人。

當時,朱棣離開京師後,會讓人鑄造一個大璽,交給皇太孫朱瞻基,讓其代行皇權,讓大臣輔助他。後來,這個監國的任務又落到了太子朱高熾的手中。

但是,這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於是朱棣“特簡解縉、胡廣、楊榮等直文淵閣,參預機務”,而“閣臣之預務自此始”,內閣正式成立。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朱棣畫像

此時,內閣雖然成立了,但是由於朱元璋規定“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的存在,所以朱棣雖然放權,但是也不敢違抗祖訓,所以此時的“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 ”。

朱棣也是不敢給內閣太大的權力,害怕其獨攬大權,危及皇權。但是,這一局面到了洪熙年間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決策權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朱高熾的分權,使決策權發生大變化

洪熙時期,朱高熾的為人寬厚仁慈,不像朱棣那樣的專斷,所以此時的君臣關係和諧。而且,朱高熾可能是因為在當太子期間受到的壓迫太大,在外界的限制消失後,他本人也想放鬆一下。

於是,朱高熾就把權力分給下邊的官員,不斷地提高內閣的地位,“仁宗以楊士奇、楊榮東宮舊臣,升士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榮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仁宗始置,)閣職漸崇”。

而且,朱高熾的分權不同於朱棣的,朱棣的分權是在一定時間內給予太子或者大臣權力,等到他回京後,這些權力需要收回,比如上邊提到的“代行皇權的大璽”是要收回的。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朱高熾畫像

可是,朱高熾時期就一樣了。朱高熾是把權力分給內閣大臣,把一些決策權交給大臣來處理,讓他們自行決定。而且,朱高熾還

“賜吏部尚書蹇義及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銀章各一,曰“繩愆糾繆”,諭以協心贊務,凡有闕失當言者,用印密封以聞”

這無疑是提高了內閣的地位和決策的權力。這樣一來,內閣的權力越大,雖然可以減輕皇帝批閱奏章的工作量,但是也會對皇權造成了一種威脅。因此,在宣德年間,朱瞻基就需求了一個辦法來限制內閣的權力,以此來鞏固皇權。

內閣票擬,皇帝或宦官批紅

朱瞻基是個天資聰慧,善用人才的皇帝,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但是,朱瞻基也貪玩,在位期間尤其愛好鬥蛐蛐,因此明朝掀起了一場“蛐蛐熱”,被人稱為“蛐蛐天子”。

可是,朱瞻基依舊是個皇帝,是需要處理政務的。這樣一來,玩耍與政務就發生了衝突,有了矛盾。有時候,朱瞻基正玩著開心,突然就會傳來消息,政務需要皇帝去處理和決策,這樣就會很掃興。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朱瞻基行樂圖》

久而久之,朱瞻基就覺得這事很麻煩,就想著改變這個方式。可是,把所有的決策權都交給內閣的話,會造成大權旁落的威脅。所以,朱瞻基就找來了一些自己信任的太監來行使皇權,替皇帝決策。

當時,內閣有票擬權,就是說內閣大臣對於來自全國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用小票墨書”,即把批閱建議寫在紙上並貼在各奏疏的對面上以進呈,讓皇帝來批紅、來決策。

所謂“批紅”就是就是拿紅筆抄寫,意思是如果皇帝同意這意見,就會拿紅筆抄一遍,下放到下面的部門執行。可是,朱瞻基覺得這個“批紅”也太麻煩,但又不敢交給內閣大臣,只好找幾個太監來,讓他們幫忙抄寫,然後下發下去六部執行。

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政治制度——大臣議政—內閣票擬—皇帝或宦官決策—六部執行。並且,這套政治制度在明朝中後期可以很平穩的維持下去,說明其是很有一定的合理性,是適合此時的政治環境的。

結語

從朱元璋到朱瞻基,明朝形成了一套“大臣議政—內閣票擬—皇帝或宦官決策—六部執行”的政治制度,很好地解決了在廢除丞相后皇帝處理政務的需求,讓皇帝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不必要整天忙碌在政務之間。而且,這套政治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任何一方獨攬大權,讓宦官代行皇權,也可以說是鞏固了皇權,與內閣相互牽制。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朱瞻基

可是,這也帶來了兩個後果,①是皇帝不再需要上朝處理政務;②是宦官有了專權的機會。

當時,朱瞻基讓宦官代行皇權,意味著皇帝上朝就成為了一種形式,因為皇帝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決策,可以在花園、文淵閣等地方,“享樂兼決策”,不必要在朝上決策。可是,皇帝不上朝,就會讓人有一種皇帝不勤政,懶惰的想法。其實,此時的政治體制發生了變化,皇帝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決策,上不上朝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

但是,讓宦官代行皇權,也意味著宦官有了專權的機會。因為皇帝的決策權是掌握在宦官手中,只要皇帝貪玩、懶惰或者不作為,這樣就會讓大權落在宦官手中,而不會是權臣。最終,就會導致宦官在那專權或者亂政,比如英宗朝的王振、武宗朝的劉瑾。

從“集權與放權”,談談明朝決策方式的轉變

宦官王振

這樣一來,就有人會說“明朝宦官專權亂政自宣宗開始”,其實並不是如此。當時,朱瞻基雖然是讓宦官批紅,代行皇權,但是他並沒有允許宦官專權亂政。

宣德時期,宦官批紅更像是在鞏固皇權,而且產生專權亂政不是出在批紅上面。因為宦官在抄內閣起草的聖旨時,按規定是一個字都不能修改的,除非是有錯別字改過來,幾乎不存在修改聖旨的情況存在。而且,內閣起草聖旨的草稿是留底的,如果發現聖旨有改動,內閣有權要求皇帝或者宦官重新抄寫。

其次,不管是皇帝還是宦官進行批紅,都不會立即發生法律效力,還需要下發進行六科的核查。如果六科不認可這聖旨,是有權把聖旨退回給皇帝,讓其重新起草,這就是“科參”。

所以,有了這幾步的查缺補漏,宦官專權亂政的幾率是很低的,把明朝中後期的宦官專權亂政全怪罪在朱瞻基身上是不對的。後邊的宦官專權亂政,更大的原因在於當朝皇帝身上,是其讓宦官成為了“立地皇帝”,手中權力只有皇帝才能管,其他人無法與之抗衡。


【小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