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985、211、雙一流招牌,不論什麼專業都可以吃遍天下嗎?

和協


不可能,說吃遍天下的都是道聽途說沒找過工作的。比如說頂尖的券商投行,基本上只給兩財一貿和頂尖985的對口專業開綠燈,和什麼雙一流完全沒關係,中流和下流985完全沒資格。比如通信互聯網類的企業,如果你有北郵或西電的學歷,那麼簡歷就很好過,中下流985有些即便是對口專業也不一定能過,甚至是很難過,因為很多985在這些方向上並不專業,即便是中上流的985,不是相關專業還沒有相關經歷的,也過不了。

我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一個上海知名985的同學被調劑去了一個冷門專業——化學系,他們很多同專業同學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轉金融轉it,畢業沒有一個轉成功的,出來找的工作也都很次,基本上只得了對口專業的工作,不是對口的崗位基本上簡歷都過不了,如果當初能選個退而求其次的學校的熱門專業,會比現在好上百倍。實習期間遇到一個南郵的,學校雖然是雙非,但是在通信和互聯網的認可度還行,找的工作也比我很多985的同學要好很多,工資也是人家的好幾倍。

現在是不可能有所謂可以橫行的學歷的,進什麼專業就找什麼工作,即便有,也是本來就不看專業的崗位,比如說銷售、公務員。學校好但是方向偏的太遠的,差的公司可能會要,因為他們可能從來沒招過什麼學歷好的人,但是好的公司,收到的優秀簡歷成千上萬,對口專業的都挑不完怎麼可能還會去挑不對口的專業。以我找實習的經驗來看,專業和方向相當重要,大部分時候比學校重要,很多方向不對口的崗位簡歷根本過不了,人家不會因為學校好就願意去花錢培養你,都是願意要招進去就能馬上用的人

最後結尾給我們北郵打個廣告,我郵研究生全校平均起薪16年12萬,17年15萬,18年20萬,超越3/4的985,主要去向為通信、互聯網、電子、銀行,我郵前10%的同學工作十年也是完全有可能沖年薪百萬的,超高性價比[耶]


pocket皮皮怪


中國高校四大天王:清華、北大、武大、華科。畢業吃遍天下,全球都認可。不管什麼專業都紅得發紫,五百強企業挑著進,想當公務員都不用考試,大搖大擺去上班就可以了!


中華大元帥


誰說985丶211橫掃天下,我知道的某市曾經有一名市委書記他才是地級市師範學校中專畢業,後來升到某省當省委書記呢!他沒有上過985丶211為何可以獨霸一方。


執著74979925


這個問題不是看你什麼學校出來。你自己有什麼本事?你別以為名校出來人家就看中你。首先你考考你的本事。我們這裡有一個。211出來的,什麼都幹不了。一個二本院校出來的年薪幾十萬。在公司裡獨當一面。別以為你是名校,出來就有人家看中你。現在社會不是那樣的。


手機用戶58807182900


專業第一,學校第二,地域第三,被調劑到一個你不喜歡的專業,除非清北,其他大學都不要去。


73勝六巨總亞擺爛王朝


9 8 5,跟著王婆賣豆腐

2 1 1,傍著東施賣山腰

雙一流,追著國足賣皮球

這就是以上學校調劑到垃圾專業的悲慘境遇,風光四年,悔恨終生!


和協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看到了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大學的優勢和特長,雖然這些學校都非常有名,並且教學質量都相對不錯,但是我認為專業的熱門程度還是比較重要的。雖然這些大學的大多數專業比較吃香,但難免有一些冷門專業並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大部分專業都可以走遍天下,但是僅有的一些冷門專業可能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不會很高。

我們都知道,社會上一些非常優質的專業都會在一些重點大學的專業裡出現。例如雙一流大學、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等,有很多的專業都是屬於社會的熱門專業,報考自然不會出錯,未來也能夠找到一些好的工作。但偶爾也會有少部分專業並不能受到大家認可。這些專業有可能屬於試點專業,有可能是一些新專業或者用處不大的專業,因此這些專業就不能夠走遍天下,甚至找工作都會成問題。

例如北京大學作為我國雙一流大學的典範,開設了一門專業叫做古生物學專業,而這個專業報考的人數非常非常少。在某一年,該專業只有一人報考。由此可見,北京大學作為一所很出名的重點大學,為何這個本科專業只有一人報考呢?並不是北大所有專業都能夠得到大學生的喜愛和認同,像這類比較偏門的專業,自然報考的人數比較少。因此要說重點大學的所有專業都能夠吃遍天下,至少我是不太認同的。

在大學和專業上面作比較的話,我認為在重要程度上,專業應該大於學校。選擇一個熱門的專業或者社會上主流的專業,比選擇一所大學更加吃香。雙一流大學、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已經是我國的知名大學了,我們既然能夠進入這樣的大學學習,就一定要選擇一個熱門的大學專業。尤其是我國的一些本科類大學專業,數量和分類是非常多的。大學專業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在這麼多的大學專業裡面,我們儘量選擇一些熱門的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夠走遍天下。

如果選擇了一些非常偏門的專業,未來畢業之後還要為自己的工作而擔心。因此說雙一流大學、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無論什麼專業都可以走遍天下,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不過能夠進入這些大學,說明大學生在高考的時候就已經取得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而這些大學的專業,很多都是屬於比較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因此大多數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合適的發展方向,並且未來可以走遍天下。但是我們仍然要避免選擇一些冷門專業,畢竟我們不能保證每所大學都是熱門專業。

你會選擇這些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嗎?我認為你可能也不會選擇。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給我留言,感謝您的閱讀。


大學教育


帶有這些耀眼光環的大學大多都是綜合性學校,涵蓋的專業很多,五花八門,熱門的、常規的、冷門的專業都有,不嫩說學校裡所有的專業都能吃遍天下,一隻手伸出來五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所以說一個學校裡的專業肯定是有優有一般,但是因為學校的總體水平比較高,換句話說就是基礎很好,水漲船高,學校裡的各專業就像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整體水平高,單個水平也不在話下。

學校的光環在進入各個領域、行業或者單位之前是敲門磚,不管是研究生考試、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進入企業、研究單位等,都會進行層層考試,比如:筆試、面試,有的單位甚至還有三試、四試,考察範圍涉及智力、反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等方面,以此來挑選到最適合崗位的人選。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誰都能進入到考試環節,而是學校、學歷、專業以及特定能力都符合單位的要求才行,有時候會要求學校必須是985、211、雙一流高校,比如目前很多省市選調生考試,大多會要求學校範圍,不是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可能就沒有這樣一個報名機會。但是考試過程中,也可以說是海選過後,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時候名校的光環已經沒有優勢了,拼的就是能力,而進入單位以後,在各領域的成績還是專業知識和能力密不可分。

這樣看來,985、211、雙一流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後必須要看淡自己名校畢業的光環,注重自身能力的建設以及終身學習的意識,這才是長久發展下去的關鍵。如果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在畢業以後不能夠從名校的光環下走出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很可能被光環所累,只能守著名校的畢業證、學位證而不能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以上是個人的淺薄觀點。


清絡飲


當然不是,大道理不太會說,就以自己孩子還有他的同學舉例吧。本科華中科技大學材控專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隸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網稱四大天坑之一,去年本科畢業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研,方向鋰電和半導體(目前材料稍微拿得出手的方向),本科同學同班直接就業的月薪在8k到14k,行業與鑄造,模具有關,而華科計算機專業直接就業的月薪在12k到20k之間,比材料高30%。北航師兄碩士畢業首薪20w/年,中航鋰電。同校計算機碩士首薪28w/年。比材料高30%。高中本地同學也是本地狀元女,高考670多上海交大,目前交大保研,專業大數據研二,已有公司意向,年薪35w起步。另一個女同學中南財經政法本上財研二,已有風投意向,35w/年起步。朋友的兒子武大本碩,美國卡內基梅隆留學,目前已就業,年薪100w+(人民幣),lt。所以從應用看,當然計算機應用廣泛,涉及行業領域多,包括金融薪水高起點高,有一個985211的文憑會很有優勢,當然最好是雙985或者211或者211本985碩。總結,有一個雙一流的文憑雖然不能走遍天下,但有一個很好的敲門磚,給你提供更好的平臺,生活中不乏一些沒讀過書的老闆,但畢竟是極少數,不講概率下結論就是流氓行為。


巫師58146091466


這個不一定吧,總體上說985出身的應該是最好的了。但個人未來發展如何,還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比如專業、個人情商、就業平臺、面臨機遇、家庭條件、個人努力情況等。

比如,一個211出身的雖然不比985出身的,但是211出身的情商高,個人相對努力,若同在一個單位,其發展可能會更好。所以,出身名校不一定吃遍天下,但有個好的名校出身,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機遇,接觸到不同的人群,畢竟名校中大師多,資源豐富、平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