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衰?

姜非子牙


心衰分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急性心衰很好識別,主要表現為突發極度的氣促呼吸困難,不能平臥,被迫只能採取端坐位,同時伴發煩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發紺和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急性心衰主要由冠心病心肌梗死、引起的,其他的高血壓患者在血壓急劇升高、輸液過多過快,尤其是合併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容易誘發急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是絕大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結局,常常導致患者死亡。

慢性心衰分為慢性左心衰、慢性右心衰和慢性全心衰竭。

如何判斷自己出現慢性心力衰竭?

☞心臟出現問題,引起泵血減少導致人們出現頭昏、心慌、疲憊以及乏力等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的症狀,腎臟供血不足可以引起人們小便減少。

☞雙下肢足部等低垂部位出現一壓一個坑的水腫。

☞頸部脖子上的靜脈充盈暴露,正常人一般不會出現。



☞由於心功能不全而導致胃腸道淤血而引起人們常常出現不想吃東西、食慾下降、比較難受擾人的腹脹,甚至出現噁心嘔吐。

☞活動或者勞動的時候出現氣促呼吸困難

☞喜歡高枕頭睡覺或者半臥位睡覺,不能平臥。

☞晚上睡覺之後被突然憋醒,被迫坐起來呼吸。

結束語:出現以上的這些表現,需要警惕心衰的可能,及時就診,儘早治療。


佳園道


心衰是一種狀態,幾乎所有的心臟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出現了心臟泵功能變差,不能滿足正常的組織臟器的供血供氧,就會出現心功能不全、心衰的狀態。如何儘早識別是不是心衰呢?有下面幾個常識性的方法,可以教你簡單識別心衰,瞭解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衰!


一、活動量變的小了

心衰以後的症狀,最開始很多人都表現為不能活動或活動耐量的下降,甚至急性心衰的患者,還會出現不活動也氣喘的情況。如果活動耐量明顯變化,一定要小心是不是心衰出現了。

二、鞋突然穿不上了

原來穿的好好地鞋子,突然穿不上了,那麼也需要警惕是不是心衰出現了。因為右心功能衰竭的時候,出現體循環淤血以後,最先出現的就是下肢、腳踝的水腫。出現人沒變,鞋子穿不上一定要小心心衰。


三、睡覺不能平躺了

好好地一個人,睡覺的時候突然出現不能平躺了,需要抬高頭位才能入睡的情況,也經常出現在心衰的患者中。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小心和鑑別是不是心衰。

四、雙腿出現凹坑了

鞋子穿不上了是腳腫了,雙腿出現凹坑,一按一個大坑的情況,也是體循環淤血的表現,此時也需要警惕是不是右心衰和全心衰。


五、咳嗽持續不好了

如果你沒有感冒,也沒有其他肺病,但出現了持續不能好轉的咳嗽,左心室功能衰竭肺淤血的患者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咳嗽持續不好,一定要小心是不是左心衰了。

心衰很多發,只是我們有沒有注意到和察覺到。心衰也要早發現早治療,所以瞭解以上這些知識,讓我們早發現心衰,早預防事件。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心力衰竭是一個綜合徵,一般來講,診斷心力衰竭,主要看臨床表現和查體表現,並根據病史、心臟超聲和化驗,綜合判斷得出。
病人的症狀主要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體力活動耐量下降,一活動就胸悶氣短,這個叫做勞力性呼吸困難。有的人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就是在睡覺的時候,突然被憋醒,必須坐起來才能喘過氣來,這叫做端坐呼吸。有些人必須把枕頭墊高,才能入睡。
體格檢查有肺部的羅音,下肢水腫。有些人有頸靜脈充盈、心包積液、胸腔積液和腹水的表現。

如果問病史的話,患者以前可能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心肌炎、擴張性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等病史。

心臟超聲檢查有心臟擴大,相應的心臟疾病表現,也就是瓣膜疾病、心肌肥厚等,以及射血分數下降。但要注意有些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數下降不明顯,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或者叫舒張性心力衰竭。

現在有一種檢查叫做利鈉肽,是抽血化驗的,對於診斷心力衰竭有比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心力衰竭實際上是心臟病的最終結局,是由於心臟本身的疾病導致了心臟功能的下降。
目前由於治療技術的進步,以前很多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療,患者得以存活,但是,由於心臟功能仍逐漸惡化,所以目前心力衰竭的病人越來越多,心力衰竭也被稱為心臟病治療最後的戰場。

楊進剛


心衰是所有心臟病的終末階段,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心衰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與惡性腫瘤相近,情況嚴重者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心衰的症狀較多,比如久咳不愈、食慾不振、焦慮不安、夜尿增多以及頭昏頭暈等,老年患者夜間出現的憋醒、心悸、氣短、胸悶以及咳嗽等被稱作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屬於左心衰的早期表現。

由於老年人經常出現心肌退行性變性、心功能代償能力差等情況,所以更易發生心力衰竭。一些沒有心臟病史的患者自認為身體“無恙”,在出現夜間憋醒的症狀時經常會忽略掉。由於心衰會給健康帶來很大的潛在威脅,所以出現夜間憋醒的情況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早進行相關檢查。

久咳不愈除了呼吸系統的問題外,也可能與心衰有關,這一症狀在老年患者中更為多見,主要表現為夜間睡眠出現陣發性咳嗽,而且伴有胸悶、憋氣等情況,將枕頭墊高或在咳嗽時坐起可使症狀減輕。有時患者還可能會因胸悶而被憋醒,但在坐起和站立後會逐步緩解。關於心衰的症狀及預防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心衰是怎樣發生的?

心臟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水泵,將人體中富有營養的血液通過收縮和舒張泵出並送至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如果心臟出現故障或老化,就會導致其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從而使輸送的血液量下降,出現心力衰竭。

如果血液中突然增加了很多液體,心臟需要泵出的血液就會突然增多,這也會超出它的能力範圍。若血管阻力增大,心臟的工作負荷也會相應提高,長此以往便會使心臟的收縮與舒張能力不堪重負,導致心力衰竭。

導致心衰的原因有哪些?

心臟衰竭的原因一般分為急性損害和慢性損害兩種情況,慢性損害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後遺症等,這些慢性心血管疾病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急性損害主要包括大面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急性損害會在短期內快速損傷大量心肌,從而出現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級別的劃分

心力衰竭級別的劃分主要依據人體運動耐量的影響程度,以慢性心衰為例,紐約心臟功能分級的方法如下:

如果休息狀態下也會出現明顯的心衰症狀,就屬於四級慢性心衰;患者行動不受限制,對運動能力的影響也不很明顯,則會被判定為一級慢性心衰;如果患者一活動就出現心衰症狀,不活動無明顯症狀,則屬於二級和三級心衰;日常活動中,活動100米後才出現心衰症狀的屬於二級心衰;如果活動不到100米就出現心衰症狀,則屬於三級心衰。

心衰的症狀表現

對右心衰患者來說,右心迴流血液受阻伴隨的體循環靜脈壓升高會導致胃腸道、肝膽等內臟淤血,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也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便秘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的症狀。引發焦慮的因素很多,除了情緒外還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現。此類患者即使在情緒穩定時也會感到心悸、心慌和坐立不安,這主要是由心臟泵血能力衰退後腦部血流量減少造成的。

當腦細胞缺氧時就會導致情緒波動,比如出現焦慮、抑鬱等。右心衰患者由於心排血量降低,體循環瘀血,會使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從而導致腎臟的血流不足,使24小時的總尿量減少。在臥床休息時,迴心血量相對增加,而心輸出量增加會導致夜尿增多。心源性水腫多從足踝、小腿等部位開始,腎源性水腫則先從頭面部開始。

心源性水腫患者的尿常規多為正常,而且伴有心衰等其他症狀。睡眠差、頸椎病、高血壓等都有可能引起頭昏頭暈,但如果在出現該症狀時血壓明顯偏低,就有可能是心衰,嚴重時還會造成暈厥、心源性休克等情況,危及生命。

心衰的早期症狀

心力衰竭的症狀是慢慢發展而成的,如果經常忽略掉一些早期症狀,會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比如容易疲勞、心跳加快、高枕入睡以及腳踝腫脹等。從事較輕的體力勞動會感到疲勞、四肢無力,就可能是左心衰竭的表現。心跳加快也是心衰的常見症狀,比如脈搏過快或不規則、稍微運動脈搏就超過100次/分鐘或出現心率失常等,都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心電圖和心功能的檢查。

心衰早期會使心臟的收縮能力減弱,而躺下時迴流到心臟的靜脈血流量增加、肺活量減少,所以墊高枕頭可使心臟位置抬高,有利於緩解不適症狀,這種情況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多見。因此,如果墊高枕頭才能安穩入睡,就要警惕心衰了。由於心衰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障礙,所以腳踝部位出現腫脹時也要當心心衰。

出現心衰症狀時該怎麼辦?

如果出現以上心衰症狀,要立即服用心肌梗塞藥物,而非咳嗽、呼吸類藥物。家中備有硝酸甘油或利尿劑,可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或口服兩片利尿劑,同時還要限制飲水量。然後坐在床邊或椅子上,雙腿自然下垂(可踩在小板凳上),使上身前傾,同時保持情緒穩定。如果有條件,可立即安排吸氧以緩解呼吸困難的症狀,若情況比較嚴重要及時撥打120。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年輕時的歷史體重數據有助於更準確地預測心衰風險,比如20歲時肥胖,日後患心衰的風險可提高3倍,40歲時肥胖則提高2倍。僅僅通過老年時的體重指數並不能準確預測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人體具有非常準確的“歷史體重記憶”。

成年時期的體重越大,對心臟的危害越大;處於肥胖狀態的時間越長,患心衰的風險越大。由此可見,終生保持適當的體重對維持心臟健康非常重要。


jianxing2000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21世紀心血管疾病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稱中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冠心病1100萬,糖尿病患者近一個億,這些都是心力衰竭的後備軍,加上中國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心衰患者最多的國家。

冬天是最容易發生急性心衰的季節。寒冷容易導致心肌缺血,刺激血壓增高,還容易引發肺部感染,有心衰危險因素的人要定期檢查。

心衰有7大預警信號,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信號1:氣短+體力差

氣短和體力差是兩種常見的心衰症狀。由於心臟功能降低,使流通到肌肉和組織的血液減少,許多患者在活動了短短的幾分鐘後就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

信號2:情緒低落

心衰患者患抑鬱症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3倍。研究表明,有規律地做舒緩的身體運動,不僅對心臟好,也會讓患者心態更加積極正向。

信號3:鞋不合腳了

腳和腳踝腫脹也是心衰的常見症狀。這是由於心衰和腎功能減退導致的液體積聚引起的。一般這個時候,平躺休息一會兒就可以緩解。對於持續腫脹,或者體重莫名增加,比如24小時內增加1-2公斤,就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信號4:睡覺要再加一個枕頭

心衰患者躺著的時候,因為肺部有液體積聚,會感覺呼吸困難。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建議多加一個枕頭,支撐身體到一個相對垂直的位置,這樣有助於呼吸並使患者感覺舒適。

信號5:感到難以入睡

高達一半的心衰患者經歷著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這種睡眠障礙是因睡眠中大腦無法向呼吸肌發出指令而引發的。這種疾病會打斷正常呼吸,阻止大腦供氧,使大腦迅速將患者從深度睡眠喚醒。

信號6:想在屋裡也戴上手套

心衰患者會感到渾身犯冷,手腳冰涼。這是因為他們體內大多數可用血液都流向了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末梢血液循環不佳導致。

信號7:止不住地咳嗽

心衰常常伴有持續地咳嗽和氣喘,這也是肺部液體積聚的另一個結果。咳喘的加劇通常是心衰加重的表現,也是患者需要及時就醫的警示。  

心衰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及醫生的共同參與,而且患者在家中的自我管理尤為重要。例如堅持原發病治療;使用列表、藥盒等輔助方式提醒自己每日準時服藥,做到不漏服、不亂服、不隨意更改藥物劑量和種類、不自行停藥;加強學習心衰的知識。

關於心臟康復方面,心衰患者運動力和生活質量下降也可以通過心力衰竭康復治療來提升。

慢性心力衰竭康復訓練的原則:必須遵循個體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原則,運動總體時間應保持在8~12分鐘,遞增運動量應小,要依據患者自身的綜合情況制定運動方案。康復治療應在心臟科醫師、康復科醫師、康復治療師、護士和營養師等的指導下進行。

第一階段:在心電圖和血壓等的監護下於病房或康復室內進行,主要為一般活動,如床上肢體活動、呼吸訓練和步行訓練等;老人應保持大便通暢,患者及其家屬應終生注意危險因素的控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出院前接受綜合評估並徵求具體的治療方案。

第二階段:老人如在第一階段病情穩定無主觀不適時,可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心肺運動試驗及6分鐘步行試驗,並確定合理的運動方案。目前認為有氧運動運動方式(踏車、步行等)最為有效和安全,其包括連續有氧運動和間歇有氧運動,對於運動訓練早期來講間歇有氧運動更具有安全性。此階段應注意逐漸加大運動強度,一旦出現任何不適或血壓變化、心律失常時,應立刻終止運動。與此同時,應接受心理康復治療與健康知識宣教。

第三階段:如能順利完成前兩個階段運動訓練,而沒有任何不良事件發生,此時證明此方案安全,老人可繼續鞏固康復成果,嚴格控制危險因素,改善或提高體力活動能力和心血管功能,逐漸恢復發病前的生活和工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周蓉榮 顏素嵐 譚秋蓉

湖南醫聊


判斷心衰是心內科醫生的責任,我們在臨床如何判斷心衰呢?

要結合症狀、病史、查體、化驗、檢查。

大多數心衰都會有不舒服的表現,我們目前還是使用最早的心功能分級: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我們高的懷疑心衰,如果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風心病等等基礎心臟病,我們就更要考慮心衰。

緊接著我們查體: 心臟叩診擴大,心臟是否有雜音,腹部是否脹滿,頸靜脈是否怒張,下肢是否浮腫。

化驗:BNP是診斷心衰的一項指標,如果偏高就驗證心衰診斷。 檢查:胸片可見心影增大,或合併肺水腫。

心臟超聲:可以明確看出心臟大小,各瓣膜情況,尤其是左室射血分數,對左心功能的診斷尤為重要。



當然臨床心衰又分為右心衰,左心衰,全心衰;急性心衰,慢性心衰;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

我們需要具體分析,目前心衰的治療包括藥物,起搏器,心臟移植,但效果都不是很好。

所以心衰更要以防為主,尤其預防治療高血壓,冠心病。


心血管王醫生


心力衰竭,是指心肌收縮力減弱或舒張功能障礙,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徵。我國目前有450萬心力衰竭患者,其預後不佳,死亡率高,嚴重威脅民眾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各種心臟結構或者功能性疾病均可大招心室充盈受限及(或)射血能力受損,發生心衰。心衰根據病情的進展,分為4期:

A期:心力衰竭高危期,尚無器質性心臟(心肌)病或心力衰竭症狀,如患者有高血壓、代謝綜合徵等發展為心臟病的高危因素。

B期:已有器質性心臟病變,如左室肥厚,LVEF降低,但無心力衰竭症狀。

C期:有器質性心臟病,同時既往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狀。

D期:需要特殊干預治療的難治性心力衰竭。

其中A期屬於前心力衰竭階段,雖然還不是心衰,但已經是心衰的高危人群。比如患有高血壓病,但心臟不大,也沒有胸悶等臨床症狀,但50%的高血壓病人最終會發生心衰,需要嚴格控制血壓,避免其對心臟的持續損害。


B期屬於前臨床心力衰竭階段,即已經有心臟的結構性改變如左室肥厚、EF下降等,但無心衰的臨床表現,相當於無症狀性心力衰竭。這個階段是控制心衰的關鍵期,經過很好的控制,可顯著減緩心衰症狀的發生。

臨床上所說的心衰,一般多是指C期的心衰,既有心臟的器質性改變,又有心衰的臨床表現。心衰分為左心衰和右心衰,左心衰主要是肺循環的淤血,早期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典型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最嚴重的是肺水腫,可有粉紅色泡沫痰。右心衰主要是體循環淤血主要表現為雙下肢水腫、肝臟淤血、胃腸道淤血造成的食慾不振等。心衰的診斷主要是靠心衰的臨床症狀、體徵+實驗室輔助檢查(BNP/ NT-proBNP)+心臟彩超。特別是舒張期心衰的患者,症狀+BNP的檢查必不可少,不能單憑心超結果診斷。


醫患家


心衰:有氣無力,呼吸困難,胸悶氣短,這樣的人就是心衰。

心衰:如果你相信西醫是心臟的問題,就大錯特錯了,也治療不好,越治越嚴重,最後只簽名做手術聽天由命了!

心衰:主要因素是血液流變學向濃,黏,凝,聚改變形成血栓,動脈血栓主要因素是血小板集聚,靜脈血栓主要因素是血液凝固。中醫屬血瘀症。

心衰:中醫"久病入絡為血瘀",年老,損傷,久病加速血液流變學改變,形成血瘀症。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衰竭主要是由於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引起,尤其是頭部,肺泡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使動脈血液無法正常通過動脈,尤其是頭部毛細血管,進行正常物質交換,無法變成靜脈血液,帶走新陳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迴流到肺泡毛細血管壁進行正常氣體交換,無法正常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鮮氧氣推動心臟血液循環: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心律不齊,房顫,逐步發展成心衰竭,加速動脈血小板集聚直接形成血栓,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走完人生路。加速靜脈血液凝固直接形成血栓,發生肺栓塞發生猝死!

這才是發生心衰竭的直接因素!

治療心衰:重點在改變血液流變學的濃,黏,凝,聚預防血栓。重點在改善頭部,肺泡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幾次用藥可以快速康復心衰!

剃光頭:採用祛風化瘀療傷藥外敷,擴張血管,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環障礙,尤其是頭部,肺泡毛細血管通透性,使動脈血液正常通過頭部毛細血管,進行正常物質交換後,變成靜脈血液,帶走頭部陳陳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迴流到肺泡毛細血管,進行正常氣體交換和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鮮氧氣推動心臟循環,使迴流到肺泡靜脈血快速向左心室供血供氧貫穿人體經絡,祛風化瘀療傷,改變血液流變學,改善微循環障礙,改善血脂代謝,預防動脈血栓,防止動脈硬化,通過調整心血管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等多種因素,而促進循環系統生理功能,快速達到治療心衰竭作用。

治療心衰:中醫作血瘀綜合症治療即可,採用祛風化瘀療傷藥,改變血液流變學,改善微循環障礙,通過調整心血管功能及血液流變學等多種因素,而促進循環系統生理功能即可!

廣東民間中醫百病五敷康創始者!


中醫千里馬


心臟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狀發作後1小時內發生的,以意識突然喪失為特徵的,由心臟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臟病發病前,身體發出5個預警信號,要提高警惕!

1、呼吸困難

心臟病猝死前,或出現體力下降、氣短,呼吸困難等現象。

尤其是夜間睡覺,呼吸困難表現加重,有窒息感、咳嗽等,這是左心衰的表現。

2、周身疼痛

毫無徵兆地,肩頸臂痛要特別小心,這種痛感還會轉移到周身,今天脖子疼,明天下巴疼,後天胳膊疼等等。

這多是由心臟缺血造成的,心臟缺血會將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附近的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就在這個範圍內,因此這些器官會感覺到痛感。

3、口唇發紫

口唇發紫,也是心臟疾病發布的徵兆。如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

這通常是由於,血液中氧含量不足導致,也很有可能發生心力衰竭!

4、心臟絞痛

在走路或者移動的時候,如果覺得心臟有絞痛感,特點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

那麼很可能是身體發出了求救的信號,提醒心臟出現了問題。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要停止一切活動,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5、牙齒疼痛

如果牙齒髮生莫名疼痛,且不清楚哪顆疼痛,不紅不腫,也要當心是心臟出現了問題。

通常,在無緣由牙齒痛的情況下,還伴有胸悶、憋氣、心前區不適、心慌、出汗、面色改變等症狀,那麼很有可能是發生了急性心梗。

養護心臟,要遠離這三種食物

1、遠離冷飲

貪吃冷飲,易誘發心臟病,尤其是心臟不好的人,更要遠離冷飲。

臨床上,由於貪吃冰涼飲料,而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心絞痛的例子、不勝枚舉。

夏季,切莫貪多貪涼,猛喝冷飲,要知道,熱茶比冷飲,更解渴降溫哦。

2、遠離菸酒

酒精,會加速心跳,增加心臟負擔。

國內專家認為,每天喝白酒150ml,持續5年以上,就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而男性吸菸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從不吸菸男性的兩倍多。

女性吸菸者,患心臟病的風險,是從不吸菸女性的3倍以。

所以,保護心臟,還要注意遠離菸酒,儘早戒菸戒酒。

3、遠離甜食

糖,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一旦過量,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很可能誘發糖尿病、冠心病、心臟病等疾病。

證據表明,糖,尤其是果糖,可通過各種機能,導致總體心血管風險增加。

保護心臟健康,要遠離高糖甜食,切莫貪嘴。

生活中,保護血管,養護心臟,食三物,飲二水,做二事!

食三物

1、黑芝麻

黑芝麻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和維生素E以及較高的鉀元素。

經常食用其有明顯的抗氧化,降血壓,提升心臟功能等作用,並且有保護心臟,增加血管彈性,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堆積。

2、藏紅花

藏紅花,有很強的活血養血,安神,調節免疫力等作用。

並且其主要可分解血管中的毒素,對於心臟毒素積蓄,引起的睡眠質量下降,有很強的舒緩效果。

經常的食用或是泡水,可降低心臟病,冠心病等問題的出現。

3、秋蘇籽油

秋蘇籽油富含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屬於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好”脂肪之一,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保護心臟,降低心臟病、抑鬱症、痴呆症和關節炎的風險。

美國心臟協會,推薦心臟病患者,每日攝入1克omega-3。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那麼按處方劑量攝入omega-3,有助於保護心臟。

一些研究表明,心肌梗塞倖存者,提高身體omega-3水平,心肌梗塞復發的幾率更低,心臟病死亡人數更少。

另外,還有很多實驗得出,omega-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飲二水

1、黃谷丁荷葉茶

黃谷丁,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荷葉,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等有效成分,有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改善血液粘稠狀態,有很好的降脂作用

小葉苦丁,有助於增強去氧腎上腺素誘導動脈收縮,從而有助於降壓。

2、紅甜菜根茶泡水

紅甜菜根中的鎂能夠阻止血栓的形成,淨化血管壁的膽固醇斑塊,改善脂質代謝,軟化血管的硬化強度。

其中的鈉和鈣的最佳配比能夠清除血管壁中積累的多餘的鈣。

研究表明,紅甜菜汁能夠在24h內具有顯著的降低血壓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做二事

1、按摩內關穴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

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經常按揉此穴,對心血管疾病十分有益,可強心,調節心率,還可改善睡眠、胸悶,舒緩壓力。

2、按摩極泉穴

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

經常按揉極泉穴,可以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當出現胸悶、心悸、心痛等不舒服症狀時,按揉這個穴位,可以快速緩解症狀。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養生小百科


慢性心衰是一種由多因素引發的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的疾病,是心內科常見疾病,臨床症狀表現為患者心臟排血量不足、泵血及充盈能力下降、全身組織器官灌血不足等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臨床主要採用利尿、擴張血管等手段進行治療,常用到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洋地黃苷類等藥物,這些藥物一般存在較大的副作用,導致患者出現高血鉀、肝腎功能衰退、乾咳等現象,預後較差。

環磷腺苷葡胺具有較好的親水性及親脂性,在治療慢性心衰中療效好,副作用低。目前研究認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過量所引發的心室重構是引發慢性心衰的重要原因,阿託伐他汀能夠有效改善心室重構並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是治療慢性心衰的有效藥物[2]。此外,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也與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3]

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系統常見疾病,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經處於後期終末階段,發病率高、預後差,該病臨床表現為心悸、心臟泵血充盈功能下降、全身器官灌血不足、反覆咳嗽等症。

慢性心力衰竭對患者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質量影響較為嚴重,所以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及評估手段對於防治疾病的發生至關重要。慢性心衰發病常由高血壓、心肌擴張等原因引起,所以臨床採用超聲心動圖評估患者臨床療效。他汀類藥物具有很好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環磷腺苷類藥物具有較好擴張血管的功能,二者均是治療慢性心衰的有效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