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二戰時期蘇聯沒有仿製單兵火箭筒?是因為技術水平達不到嗎?

獨狼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有這幾個:

第一,蘇聯不太需要火箭筒。

誰都知道,蘇聯的重武器太多了,坦克、反坦克炮、自行火炮多如牛毛,生產數量也是世界第一。

這麼多重武器,步兵反坦克武器似乎就並不重要。即便是步兵師,也可以使用反坦克炮。

反坦克炮的反坦克效果,是反坦克火箭筒的幾十倍。

二戰美國、德國的火箭筒其實只是讓步兵具備對坦克的自衛能力,而不是讓步兵去打坦克。

巴頓就說過:讓美國大兵用巴祖卡火箭筒去打德軍坦克,是非常愚蠢的,這應該是重武器的任務。

而蘇聯裝備大量反坦克槍。1942年蘇軍共裝備了6.3萬支PTRS與18.5萬支PTRD反坦克步槍。PTRS與PTRD使用的穿甲彈,在100米距離內洞穿5釐米左右的均質鋼甲是沒問題的。這也讓步兵班具備最基本的反坦克能力,差不多就夠了。

第二,其實蘇聯也有火箭筒。

蘇聯在戰爭末期,仿造德國國鐵拳-100式44mm火箭筒,發明了著名的RPG1火箭筒。

RPG1火箭筒完全是德國的山寨貨,性能上也沒有什麼區別。

當時也生產了一批,可惜已經無用武之地。因為時間已經是1945年,德國裝甲部隊被殲滅的所剩無幾。剩下的坦克尚且架不住蘇聯坦克、火炮、攻擊機的獵殺,哪有RPG1火箭筒的舞臺。

所以,RPG1沒有大規模裝備,到了1947年蘇聯改進發明瞭RPG2火箭筒,這種火箭筒風靡世界,就是我軍的老40火箭筒。


薩沙


蘇聯有研製單兵火箭筒,就是RPG1,這款火箭筒在1944年就推出了,最初被稱作LPG44,但是生產量很少,主要原因是它的問題也挺多。RPG1的點火帽就是個問題,另外射程也是太近,只有50米,還有就是穿甲什麼的能力也不如德軍的鐵拳。這些問題蘇聯人也是努力在解決,但沒等解決完,全新設計的RPG2就誕生了,這會兒已經是1947年了。

蘇聯的火箭筒的研製工作開始的就比較晚,鐵拳是1941年開始研製的,1942年底還在不斷改進,1943年10月才開始量產,這時間就兩年多了。而蘇聯的RPG1是1944年初才開始弄,1944年底才開始測試,等差不多了,仗打完了。時間上,蘇聯也不佔優勢,畢竟一個新型武器,不是幾張圖紙就能解決的。

另外呢,這會兒蘇聯的重心在坦克上面,他大量生產坦克,用坦克去對付坦克,效果要比火箭筒要好得多,直接滿地T34去碾壓德軍就OK了。反坦克火箭筒,都是步兵上去和坦克肉搏的時候用的東西。而且蘇聯還有反坦克槍,在火箭筒這一塊,需求量就不是那麼大了,也沒那麼緊迫的需要這個東西了。


軍武文齋


誰說蘇聯沒有仿製單兵火箭筒的?如果沒有仿製那麼名聲大噪的RPG火箭筒是怎麼出現的?其實之所以二戰期間蘇聯沒有使用火箭筒是因為火箭筒屬於是弱方的反擊武器。由於二戰進行到末期的時候,納粹德國的坦克產量已經跟不上消耗的速度了,所以才會開始量產小型的鐵拳或是大型的坦克噩夢等反坦克武器。

正是因為蘇聯的T34數量實在是太多了,納粹德國才妄想利用士兵拿著反坦克火箭筒,妄圖達到一人一筒一坦克的美夢,但是現實卻無情的打臉。因為只要坦克與步兵能夠達到嫻熟的配合,扛著鐵拳的德國士兵甚至都沒有發射的機會,就會被周圍的步兵或是坦克的機槍給殺死。

另外打到二戰末期身為進攻方的蘇聯陸軍擁有大量的T3485型坦克,這個型號的坦克無論是發射穿甲彈還是發射高爆彈都是可堪一用的,所以就沒有必要費時費力的去研發單兵反坦克火箭筒了。

可是蘇聯方面卻注意到了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的巨大潛力,利用戰時繳獲的鐵拳與坦克噩夢為基礎,逐漸研發出RPG火箭助推榴彈。可是1944年研發出的RPG1自身性能並不可靠,僅有五十米的射程和不如鐵拳的穿甲能力,令這款火箭助推榴彈的產量極小,隨後技術人員們開始不斷攻克技術難點,等到1947年的時候才順利推出了RPG2。


九品侍衛


首先蘇軍對於單兵火箭筒的研究始於1930年代,主要研究者有庫切羅夫斯基和彼得羅波夫洛夫斯基,他們對試驗性的火箭筒進行了測試,不過二戰開始時這個研究中斷了。

二戰時期蘇軍步兵主要的反坦克武器有反坦克手榴彈,不過主要缺點是投擲距離較短,實戰中士兵有時會被震傷甚至被炸死。當時蘇軍裝備的ПТРК反坦克手榴彈可以有效摧毀德軍坦克側翼、尾部和履帶,直到德軍裝備了豹式和虎式坦克後它的使用效能才有所降低。

蘇軍另外使用較多的就是反坦克步槍,不過只能對付輕型裝甲目標。

當然,戰爭爆發時,蘇軍沒有裝備類似的武器,使用德亞科諾夫和謝爾久科夫ВПГС-41榴彈發射器,配備ВКГ-40榴彈。1944年研製了ПГ-6榴彈發射器配備РПГ-6反坦克手榴彈。

戰爭中,大量繳獲的德軍反坦克火箭筒在蘇軍廣泛使用,因此蘇軍可以全面瞭解和熟悉這類武器,包括租借得到的美製巴祖卡火箭筒和英國PIAT火箭筒。在全面剖析優缺點後,蘇軍也開始研製了自己的反坦克火箭筒。

РПГ-1輕型火箭筒由Г.П.羅明斯基設計,採取超大口徑設計,發射聚能裝藥穿甲彈。最初名為ЛПГ-44(ЛПГ-легкого пехоного гранатомета,輕型步兵榴彈發射器),使用ПГ-70榴彈。

在經過1944-1945年測試後,正式獲得了РПГ-1的名稱,(РПГ-Ручной 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гранатомет,輕型反坦克火箭筒)是俄語,採用的火箭彈命名為ПГ-1。儘管該火箭筒完成了定型工作,但由於聚能穿甲彈效能有限以及火藥穩定的問題,最終沒有裝備部隊,1948年停止研製。火箭筒長1米,筒直徑30毫米,發射70毫米反坦克榴彈,射程75米,射速4-6發/分鐘,最大穿甲厚度150毫米。此後,蘇軍在此基礎上研製了РПГ-2反坦克火箭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