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A股又“變臉”?基金:年底資金博弈行為!明年買這些板塊就對了

A股翻臉比翻書還快!

最近大盤風格輪換明顯,年內強勢的科技、醫藥、食品飲料等板塊萎靡不振,鋼鐵、煤炭以及有色等週期股卻強勢襲來。而就在今天(11月26日),A股再次“變臉”,科技股重新領漲大盤,而鋼鐵等個股迎來回調。

今天還是MSCI年內第3次擴容,同時也是最大的一次擴容正式落地的日子。國內資金在存量博弈,而外資卻一直在買買買。那麼,在此背景下,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呢?

基金經理們對A股中長期的發展持有樂觀態度,並認為現階段開始佈局正當其時,雖然逆週期政策調節和對企業盈利擔憂之間的博弈仍將繼續。配置上,低估值的銀行、地產以及汽車板塊等有望發力,同時科技、醫藥和消費板塊依舊是中長期A股的主線。

中長期對市場樂觀

對於近期大盤風格轉換,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分析稱,年末市場波動較大,緊守優質龍頭。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底部行業上漲較多,今年以來的強勢行業有一定回調,有可能是接近年底的資金博弈行為。

諾安基金認為,白馬股前期漲幅較大,平均估值偏高,因此在臨近年底的時點,會出現盈利了結的情況,部分資金“搶跑”影響了市場情緒。

站在當前時點,短暫調整為佈局明年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應當堅持對價值投資和績優標的的選擇。

而MSCI擴容同樣備受投資者關注,11月26日收盤後MSCI年內第3次擴容生效,納入實施完成後納入MSCI的A股標的增至472個,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達到4.1%。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認為,隨著A股納入MSCI的納入因子不斷提升,外資對A股的配置需求也會不斷的增加,很多外資之前對A股配置過低甚至零配置,現在在A股納入這些基準指數之後,外資必須來配置A股才能夠跟上基準,否則很容易跑輸基準。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表示MSCI擴容影響正面,其認為,目前從央行操作上看沒有實質性收緊貨幣,流動性環境溫和,市場大幅回調的概率較小,市場將面臨MSCI納入比例提升實施的影響,對中長期市場維持樂觀的態度,A股市場有望呈現相對穩健的走勢。

看完公募對近期市場和MSCI擴容的解讀後,展望後市,基金經理們又有怎樣的解讀呢?

農銀匯理基金魏剛稱,中國是成長型經濟體,宏觀經濟總基調是穩增長,在海外降息的大環境下,預計國內流動性也將處於較為寬鬆環境,投資上可以更為積極一些。從估值看,當前A股整體估值分佈接近2013年底部位置,相對海外市場具備明顯吸引力,投資佈局權益市場正當其時。

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表示,在目前的宏觀背景下,特定主題類資產存在反覆炒作的可能,逆週期政策調節和對企業盈利擔憂之間的博弈仍將階段性主導市場,高估值導致股價對短期業績敏感性上升。在需求端前景尚不明朗的情況下,現階段關注供給側,重點關注行業結構清晰、產品差異化顯著,可以通過主動調節供給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企業。

後市把握結構性機會

落地到具體的行業配置,不少基金還是偏向A股將維持震盪的觀點,後市建議投資者把握市場結構性機會。

天弘基金認為,短期下行程度可控,震盪之中蘊含轉機。儘管昨天市場上漲,但市場或將繼續持續震盪態勢。

當前應該更重視結構性機會的挖掘,尤其在短線高估值白馬股集中回落,機構投資者出於臨近年底兌現收益之際,漲幅相對靠前的均為低估值板塊,包括週期和銀行。相對過山車的週期板塊機會而言,建議投資者應更加著重關注安全邊際更高的板塊(如銀行板塊)。

農銀匯理基金魏剛稱,明年繼續積極把握結構性行情,看好消費電子、半導體、創新藥、新能源等科技板塊以及地產、汽車等低估值板塊。

光大保德信魏曉雪也表示,明年A股結構性機會依然豐富。看長期的話,在國內嚴控房地產的背景下,權益資產整體估值或仍未到全面泡沫化的階段。從指數角度看,低估值、權重類板塊上漲,可能帶動指數上漲;還是就是繼續今年的“成長、科技、消費”投資機會,但前提依然是通脹不能失控。

農銀匯理徐文卉指出,佈局2020年,結構性行情仍將持續。從投資方向上,景氣加速和底部反轉是比較好的兩條主線。

景氣加速方面,從上個月的經濟數據分項中不難發現,進入5G時代後,

高度關注明年電子大單品的出現,如爆款手機、爆款耳機等。

底部反轉主線上,看好電動車明年的投資機會。經歷過補貼退坡、競爭加劇等負面因素,各細分行業的競爭格局相對明朗,龍頭雛形已現,隨著終端明星車型的出現,產業鏈景氣有望反轉。

中長期而言,最為看好消費服務領域,比如教育、醫療服務、供應鏈管理等。消費服務是中國新經濟的增長動力。A股中消費製造已經成就了眾多千億市值的大公司,消費服務領域還在成長初級階段。

(絕對值 柯清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