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家鄉的什麼美食是你的牽掛,你的最愛?

魜溣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的家鄉在廣東粵西地區,家鄉的美食很多。如今讓我最牽掛的一道美食是欖角。欖角是黑欖樹的果實。欖角它是配菜,也可以是主菜。



欖角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做欖角鯪魚五花腩,這道菜也是廣東的特色菜哦在順德尤為出名。不過,從小我喜歡吃欖角是蒸著吃的,放花生油,少許醬油,放到鍋裡蒸就好了。吃粥的時候配著欖角吃是最好吃的,一口氣能喝三碗粥呢,對於我來說簡直是美味極了。


在城市很少有看到賣,每次回農村老家會買一些帶回來。廣東的很多朋友應該有吃過,就不知道北方有沒有欖角這個東西呢?或者是叫法不一樣吧。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關注黃皮妹妹,喜歡我的請點贊,轉發。


黃皮妹妹私房菜


豬豬有一朋友是粵西人,從小就喜歡吃湛江雞,每次家裡宰雞都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一定要保證當天全家人都能出席!這樣大家都能吃到老媽養了好些時日的美食。但小時候我們都喜歡雞翅膀、雞腿吃,所以吃完剩下的都是雞胸脯肉。。。。。。因為雞肉太有彈性了,而且小孩子牙口不好實在嚼不動,而且每次都塞牙縫。後來由於工作原因到了外地,反而開始想念這記憶中的美食。

湛江雞由於終身活躍于山林中,所以脂肪少,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肌肉纖維更緊緻。這是其他飼料雞無法比的。

家鄉人喜歡用白切的手法來外理雞隻,因為這樣最能嚐到雞本身的美味,具體做法如下:

1、整隻雞拔毛、洗淨;

2、將整雞放入鍋中,加入冷水淹沒;

3、將鍋蓋蓋上用大火煮,水煮開後5分鐘關火;

4、關火後不可將鍋蓋掀開,讓鍋原封不動放在那;

5、待水涼後,再掀開蓋將雞拎起,放置在盤上濾幹水;

6、準備調料(將生抽倒入鍋中,加入薑末、蔥末、蒜茸爆炒起鍋),

7、待二三小時後,雞已濾幹水,切成小塊,即可蘸著料吃。

別看此白切雞的做法很簡單,其實費時頗久,可在中午做,晚上吃。豬豬出來很多年了,一直都做不好這一道家鄉菜,所以每次回家的第一餐都要老媽做個白切雞解饞。如果你去粵西旅遊,一定不能錯過這道美食!


色影識食


家鄉瀋陽,第一次體味瀋陽美食竟然是在北京,領導是瀋陽老鄉,項目結束,請大家吃東北菜,大約是在翠微路上的一家小土豆美食館吧,之前在瀋陽竟然沒吃過。領導點了招牌大花捲,醬小土豆,醬脊骨……

那時畢業離開瀋陽,好久沒吃到家鄉味道,這一頓瀋陽美食讓我回味無窮,後來回沈,特意去了馬路灣的小土豆總店過癮。


孩子給我講道理


最牽掛的應該是:

身處南方,我最想吃的是在老家,媽媽給我做的大骨頭燉酸菜,上好的豬筒骨買回來,放進鐵鍋烀到骨頭上的肉都開了花,然後放進新醃的酸菜再咕咚四十分鐘,待骨頭湯中的肉香全部浸入酸菜中之後,就可以開啃了。

骨頭上面除了香的不能讓我自拔的肉之外,還有筋頭巴腦可以啃,最後拿個吸管插到筒子骨中間,妥了,人間美味,就是如此。

我媽做的大骨頭燉酸菜,基本看不到啥酸菜,放眼望去,那一海碗冒著熱氣的,大多都是大骨頭。

看我吃的那麼香,我媽總說:慢點吃唄,鍋裡還有。

”鍋裡還有“,真是這個世界上一個美妙的詞語。在南方吃肉,總覺得不夠,在老家吃,一頓解百饞。


小午未


說起福建的美食,什麼佛跳牆啊,什麼太平燕,什麼荔枝肉……這些的確都是閩菜中的大菜,霸佔年夜飯已多年。

但說起地方特色美食,我想到的卻是特別不起眼的美食——線面,不算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珍饈美食,但是,就那麼妥帖地溫暖著我遺留的兒時的記憶。

太平面我們福建人是叫線面,福州人大年初一的早餐必吃,寓意平安長壽。

其實看樣子,也不少地方都有,比如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浙江空心面,看起來還蠻像的,事實上並不一樣。後來到了湖北,許多湖北人惦記的油麵也是有點外行看起來相似的手法做出來,但是麵條粗細做出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福州的線面特別精緻,做成後每根線面粗細約0.7毫米,用一斤麵粉,可製成6米長的線面近1000根。

線面也是有典故的,傳說線面是九天玄女指點創制的,所以線面工人拜九天玄女為“制面始祖”,家裡供奉九天玄女神像。

也是用優質麵粉加鹽等輔助料精製而成,因製作時把面拉得很長,又叫長面,長面音似長命,又稱作長壽麵。

小時候,奶奶特別喜歡早晨的時候給大家下線面,因為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後撈起,盛放在碗內,如果清淡版就是炒個雞蛋加點湯燒開澆上;如果豪華版,就倒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芬香味美。

但特別注意的是,線面和油麵相似的是,自帶鹽味,因為製作中是加了鹽的,所以煮的時候一定要先過一道開水,瀝乾。

色澤潔白的線條細勻地飄在碗裡,質地柔潤,落湯不糊,香爽可口。

一碗麵條下肚,清清爽爽卻又營養豐富,想來比出門在外,到處尋一碗熱乾麵更有家的味道。

在福建,線面也是一個主力禮物,送這個,安全牌,不出錯,誰家一年都要消耗上一些線面。因為線面很長很長,也有著長壽的寓意,過生日時要吃線面煮成的壽麵,一般用雞湯,再加上兩個鴨蛋,稱為“太平面”,象徵平安長壽;外出遠行或迎送賓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順風和居家平安。

除了這種清湯麵條的吃法,我更喜歡炒線面,燒開水,將炸線面放入快速燙5秒即可盛出。油鍋中加入韭黃、去殼蝦、瘦肉絲、香菇和魷魚塊翻炒熟,將炸線面放入,翻拌幾下即可出鍋。


武漢壹周


我是一個南方女生,喜歡南方煙雨天氣,也喜歡南方的防空晴天。

在我南方的家鄉,米粉是可以一天隨時隨地吃的,無論何時,只要你走進一家開門的粉店,不多時就會有一碗熱騰騰的米粉送到你的面前,或煮或炒,不過,最有名的店子一般都有自己特別的特色,一般都是早上營業,待到中午就休息了,來的晚了就沒有了。

魚粉:用魚和大量的辣椒和油熬成的濃湯,湯既有魚的鮮味,又有辣椒的辛辣。(北方的孩紙估計受不了)澆在剛剛煮好的粉上面,冬天一碗粉下肚,從口腔到臟腑都暖暖的,加上一些酸豆角和酸蘿蔔,整個粉的味道豐富極了!旁邊的東西我們這邊叫“巴里”,長沙人習慣叫它“蔥油粑粑”,我們一般把它在粉湯中泡軟了之後再吃,浸透的辣湯的“巴里”成為了最好的佐粉小吃。

牛肉粉:牛肉粉應該是很出名的,不過我在家吃牛肉粉是一定要加碼加到溢出來的,煎的脆脆的虎皮蛋,牛雜,牛肉,牛肚,配合熬得泛油光的牛骨原湯,早上來上一碗這樣蛋白質爆表的粉,是一天幸福的開始。

滷粉:和大家熟悉的桂林滷粉有些不同,家鄉的滷粉湯並不多,但是比較鹹,很濃,而粉更加的有韌性,不是那種軟軟的米粉,具體種類我就不清楚了,但是在吃完粉之後,喝上一碗送的海帶湯,瞬間中和了滷湯的鹹度,只有滿口的鮮味。





麼菇呦


這剛剛過完春節沒幾天,看到這個題目,怎麼眼圈就又沒出息的紅了呢?這一提到家鄉兩個字,瞬間故鄉啊,老家啊,想家啊,鄉愁啊這些詞就都一股腦的蹦出來了。家鄉的美食,那是家的味道啊。

我是北方人,一提到牽掛,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奶奶做的雞蛋西紅柿。吃米飯時我喜歡用勺子把西紅柿的湯舀到飯上做成紅米飯;如果配的是饅頭,我又喜歡把饅頭掰成一塊一塊的蘸著湯汁吃下肚子去。奶奶做的雞蛋西紅柿是甜口的,甜中帶酸,酸裡油甜,而且只有奶奶做的那個味道是無法取代的,也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和吃過的所有雞蛋西紅柿味道都不一樣。



然後我又想到了打滷麵,可以是茄子肉丁的,也可以是黃花木耳的,滷的鹹淡適中,配上軟硬更好的手擀麵,再來上幾頭蒜一起放進嘴裡,那滋味,對了,雞蛋西紅柿也適合做麵條的滷子,一樣是好吃的停不下來。



把目光放遠一點,若是在新疆,那讓你牽腸掛肚的可能就是一張烤的酥脆的烤饢了,又或者是用樹枝烤出來的羊肉串。


到了甘肅,手抓羊肉看似白白的沒有味道,其實每一口下肚都是包含了湯汁而又入口即化的香醇,還可能是那一碗飄著辣椒油的牛肉麵。



要是你去了西藏,酥油茶的味道會讓你光是用想的都流下口水,糌粑那又乾又硬的口感卻是你永遠忘不掉的香醇。



重慶人是離不開小面的,滿街可見的小面,滿街不同的味道。串串,火鍋,腦花,冰粉,安逸的很嘞。



要是在貴州,絲娃娃那幾十種的搭配會榨乾你腦袋瓜的所有靈感,哦,無論吃什麼,加一點脆脆的折耳根準錯不了。



你要是去了廣州,早茶鋪子裡阿公阿婆們的談天說地是最好的佐料,一籠一籠剛出鍋的點心加一壺無限續杯的茶水,不到中午你是不會捨得離開的。



再往東一點,福建人是離不開醬油水的,魚鮮要吃醬油水的,各種螺是要吃醬油水的,就連青菜也是要吃醬油水的。



若是到了楚人故里的湖北,在外地人眼裡乾的根本咽不下去的熱乾麵,那又幹又辣的口感讓你會忍不住生出解刨湖北人嗓子的衝動,可那是他們吃了百年千年不變的早餐。還有那藕斷絲連的排骨燉藕,每一位媽媽都有自己的秘方。





56個民族,56枝花,56個民族千千萬萬個家。每一個家都有著一份剪不斷的牽掛,是食的牽掛,更是愛的牽掛。


蘭菊愛美食


螺螄粉吧,一說到螺螄粉,就知道我是哪裡的人,廣西的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的獨特口味。是廣西柳州最具代表的地方特色小吃。螺螄粉的口味美還有它獨特的的湯底,湯料有螺螄、八角、辣椒、丁香等等很多天然香料配製而成。小時候經常吃可能沒覺得多好吃,但離家多年回去再品那味又讓人流連忘返!我想很多跟我一樣外出工作多年對兒時的味道有相同的感觸吧!


螺螄粉除了有酸、辣、鮮味以外,它同時還配有很多配菜,有酸筍、酸豆角、花生、蘿蔔乾、油炸腐竹、新鮮青菜等。螺絲粉最最重要的還是靠湯底,湯的味道一定要夠好,之所以叫做“螺螄粉”就是因為它的湯是用螺螄熬成的緣故。螺螄買來必須是鮮活的,而且在水裡放置兩天左右,在水裡還投入一鐵塊用來促進吐泥,既可抑制螺螄體內的寄生蟲又保證螺螄肉的鮮。外地人可能不習慣螺螄湯的味道,而這恰是螺螄粉最大的特色吧,精心熬製的粉湯,上面紅通通的一層辣椒油,使人未嘗其味而先觀其色便令人垂涎欲滴。發兩圖饞饞大夥!


會修圖的廚師


作為一名東北人,只能說說我們東北的了,比如松仁玉米,排骨燉豆角,地三鮮 ,鍋包肉 ,小雞燉蘑菇,松仁這燒鹿筋 ,韭菜合子,粘豆包,醬大棒骨,漬菜粉,蔬菜沾大醬,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醬雞爪,東北肘子…太多了,不能再說了,想想都流口水,歡迎各方朋友來東北玩耍!


永遠的紫金24號


【鍋包肉】

原名鍋爆肉,光緒年間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鍋包肉是豬裡脊肉主料,上漿,油炸,再裹汁,鍋包肉色澤金黃,口味酸甜,口感酥脆,老少皆宜。

【殺豬菜】

東北農村過年殺年豬時所吃的燉菜。在東北許多地方都有殺豬菜專門菜館。殺豬菜裡面的酸菜,血腸,都是絕世美味。

【溜肉段】

外酥裡嫩,味香可口的特點,不過容易跟鍋包肉弄混。由溜肉段演變而來的鍋包肉更是東北菜中的經典之作。兩者區別,溜肉段鹹香口的,鍋包肉是酸甜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