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春節農村環保|禁養家禽,農民幹嘛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春節農村環保|禁養家禽,農民幹嘛去?

這句話已經深入尋常百姓家,也影響到了尋常百姓,引起大家對環保的重視!為了農村生態環境,2018年起,農村將實施強制禁止養殖家禽家畜,違規將直接關停。關停,並非都不讓養,而是被劃定成為禁養區的地方不能養,而這也是最被誤讀的地方。

其實,農村養殖確實可能出現汙染,比如生豬養殖。關於生豬養殖被禁,很多地方已經執行到位了,民眾對此算比較理解,畢竟生豬養殖造富百姓後,水被汙染髮黑髮臭,空氣飄著豬屎尿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農民不養豬豬肉哪裡來?交給專業的規模化養殖場了!大家意見倒也沒那麼大,大不了外出打工尋找其他賺錢路子了!

可是,不讓養家禽,那問題就大了。養幾隻雞鴨就能把環境汙染了?擔心有點過了!種了糧食給家禽喂一點就夠了,平日裡想吃了抓一隻便可加餐。假若也交給規模化養殖戶,豈不是加餐得額外掏錢買了?這,可是增加農民負擔了!再一個,農民在家養上幾隻家禽,可以說是農村生活的標配!

之所以說禁養家禽是政策誤讀,是因為被劃定為禁養區,其實是針對較大規模養殖戶而言的!

2016年11月國務院在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中提出,在2017年底前關閉或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小區),禁養區主要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風景名勝區、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等。

此處的“禁養區”是指禁止建設達到省級人民政府設定養殖規模以上養殖場所的區域。比如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規模養殖標準為:生豬≥500頭(年出欄)、奶牛≥100頭(存欄)、肉牛≥50頭(年出欄)、蛋禽≥5000只(年存欄)、肉禽≥10000只(年出欄)。咱們普通的農民散戶養殖遠遠達不到這樣的級別,所以無需擔心!

規模養殖會出現汙染物的集中排放,成為汙染源,這是真的。小編曾參與流域水環境治理的方案編制,其中,掌握流域周邊的規模養殖戶分佈情況,可以針對性制定汙染防治措施,對於河流水質提升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文章的最後回到標題的問題,如果農民都不用養殖了,可以幹嘛去呢?難道都外出打工,都逃離農村,都城鎮化成為新城市人嗎?

這或許是各種禁的政策制定時候需要一併考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