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中医的未来是在学院,还是在师承?

同仁中医学堂


看了十几个回答,少数回答切题,很多回答答非所问。更有中医黑的回答竟然点赞率最高。只说明中医领域假冒充斥,中医的信誉堪忧!也说明人们对中医偏见之重,也说明中医发展前途和任务之艰巨!

中医的未来肯定在于学院和师传相结合。

在学院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的同时,一定要学习西医的人体解剖学这个医学基本知识!否则“奇经八脉”、“24条经络”背的烂熟却不知道肝脏脾脏分布在哪里,岂不是天大笑话?《汤头歌》倒背如流却分不清甘草和桂皮,岂不是视人命为儿戏?熟地生地、干姜鲜姜药性分不清,岂不是贻误病情?

师传也是必须的。师传重在临床经验。也是学习掌握号脉把脉的必经之路。不然分不清中医诊脉的实脉、虚脉、洪脉、沉脉、弦脉、滑脉,给男性病人开打胎药,岂不是自毁中医前程?

以上举例虽然极端,但关注中医的人不可不知,不能以为呀呀学语时就背会了《中医三字经》,就会中医,所谓“祖传中医”,也是需要中医学院基础考核认证的。


淡淡一掬水


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中医的未来在国家领导层面的支持与鼓励!

2.中医的未来在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在于学习了解中医要从娃娃抓起!

3.中医的未来在于个人来说我更倾向于自我的悟性,要想学习好中医没有悟性是成不了大家的!

4.中医的未来在于学院与师承的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很多疑难杂症不如容易被攻克,很多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好!

5、中医的未来在于你我的信任!


王超


学院,师承并主,祖国的医学博大,有些绝技是不能外传的(即民间单方),本人就遇到过几件这样的事,我儿子九二年因腹泻往院二十来天(五个多月大),没效果,继续泻,出院那天正好碰上我一女同事,刚从海南探亲回来,给我一单方,花了三毛钱买灌香正气水,和肉桂碾碎放在儿子肚济上,连搞二回就好了,心子是脾胃受凉了。本人我自己九八年有一次拉血尿,到益阳市中心医院去检查(那天星期五)医生说很严重,下个星期一再来检查,正好旁边一个患者,他也是这病,用了伍千多元还不见好。回家路上碰上我女同事刘X,她问了我情况后,叫我买一青皮呷蛋和一个鸡,扯点车前草,一半用火烫熟,一半是生的,洗干净后和呷蛋,鸡蛋同煮水,我晚六点多吃了,七点多再去解手,就不拉血尿了,单方就这么神奇。也许是我平时喜欢做好事,这就是回报。如果有同现象的人,不仿一试。


手机用户18230519868


记得早在2006年春月,因业务需要,我们聘请了一位六十五岁的老中医,这位仁兄医生,看了一辈子病,开了一辈子方,自己毕业于某某权威院校,当年已经是一位主治医师了。

当我们的中药二百多味药放到他眼前的时候,老人家能够认识的只有二十味。其他的二百多味中药,都是药认识他,而他不认识药啊?

十余年来,这样的情景如影如幻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随时显现?难道学院教育出来的“医生真的是这样吗?”

去年,一位朋友,来到本处,谈及自己在院校近来求学所见,一位针推学院院长将要走出校门的博士侯,自己牙疼,不知该如何去治疗?不知是什么穴位可以针灸治疗?不知什么穴位可以点穴治疗?不知什么中药可以治疗牙疼?不知什么中成药可以综合治疗?

细细听来方知,孩子每天都在为小白老鼠打针,老鼠身上的穴位和人身上的穴位千差万别?更不敢请教导师前辈?导师前辈会如何处置?

万般无奈之际,只好求助其他不认识的小学弟学妹们!这样的事情才被他人所知!

请教这样的教育出来的“医生”,可以信任吗?


岐黄之术敬信传


中医本来就是土生土长,自幼开始认药,继而炮制,跟大人学治病,什么样的病用什么样的药,只于为什么,并不知道,反正就是这方能治这病,听大人说,也是一知半解,就这样就可以在大人的眼皮下,为人看病处方了,以后看了书才知其所以然了,土生土长就是这样,现在的方法是翻套牛,学了几年了,不知病啥样、药啥样都不认识,懵懵地就成医师了,难怪很多学中医的,毕业都转行了!


五景的老爸


全盘否定中医葯院校的教育,现在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县级医院以上中医科,县级以上中医院等,所有的中医师,都基本是科班出身,说他们不会看病?高手在民间,现在又有多少高中医高手?真的没见过?中国的病人要看中医的,都是他们看的。中医院门诊数也不少,开出的中葯也不少。最好国家摆个擂台,显示中医高手,看看是否医院判了危重病人,中医民间高手能医好。心梗的病人,民间高手是否能抢救成功,急性心衰的病人,民间高手是否抢救成功?尿毒症的,血透的,民间高手是否能治疗,再不用血透?我行医四十年了,也是二甲医院中医科的。我也见过解放时吸收的中医开的处方,什么中西葯都开,人人一样,西葯用葯,一点都规范。所以有人整天喊高手在民间,解放时五十年代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院,都吸收了能看病的民间中医,七九年又吸收了一批。所以在民间的中医基本吸收了。所谓的高手在那里?剩下的都是不会看病的江湖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的。所以我认为高手不在民间了。


甘志球


西医前锋,中医后发。

灭冠证实,一点不差。

扶持在官,不在民下。

自应争气,防掺西假!


劍使


两条线可并行不悖。晋升时按实际能力。不唯学历论。


用户628680282845流氓


在师承!得赶紧传承下去,否则较多保留"原汁原味"的名老中医或者民间、民族有一技之长的"土郎中"挂了之后,中医就成"无本之木"了!学院派中医,因为大学课程中必须要学习西医。所以他们毕业后从医时,往往采用西医为主来看病治疗。同样开一堆化验单和大包西药给病人。中医在他们那里只是摆设,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看看现在县城以上中医院,那个不是以西医为主?他们的营业收入中医药占一成可能不到,占三成以上几乎没有!


终南山人999


我认为中医的传承,既要靠学院,也要靠师承。

中医学在我们这一代人来讲的话,它是一个师承关系,并不是知识领域。

但是现在大家都有个共同说:“要有学历与文凭才可以让大家普遍认识”。

这点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关键是我们的学历跟学位拿出去,国外的人家不认可我们。

所以我们只能是闭门造车,根本就没有用。

我这个人比较传统认可的是:“真正技术能学得到的话,在师承方面比较可靠,学院只是学堂”。

仅从学中医方面来讲,找到一个好师傅,永远比找到一个学校更强。

因为大多数人在学校仅懂得谈恋爱,比出身、比经历,真正落实到技术方面,真的是没有人。

如果真正有落实到技术的人员,这个人才能出彩,但是往往很多人仅懂得花前月下。

最后拿个毕业证书出来有什么用?大家明明知道,我们国家的管理政策是“严进宽出”。哪怕你在学校如何的不努力,最终学校会颁发你的《毕业证书》,所以这个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并没有那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