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侯毅重新定義盒馬:放下身段,多路試水

侯毅重新定義盒馬:放下身段,多路試水

關於盒馬的未來,創始人侯毅一向留有餘地。在不久前舉辦的聯商網大會上,侯毅宣稱盒馬再度迭代。但與以往的供應鏈升級、商品優化等具體策略不同,這一次,是盒馬對其核心邏輯的推翻再造。

侯毅分別從商品、店型、效率、銷售渠道以及品類優化等方面論述了關於盒馬的新思考,包括大海鮮不再“性感”、“預包裝食品”不適宜全場景推廣等論調。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幾乎是盒馬的一次自我否認。

但從深層次來看,盒馬是對其內在邏輯進行重塑。此前,盒馬的核心邏輯是打造成熟可複製的運營模式,從單店到全市,從區域到全國,從盒馬自有門店到賦能零售商合作店,最終完成全國佈局,獲取規模化效應。

但侯毅表示盒馬將在100店之後,逐漸破除整店拷貝模式,開發差異化門店。這不僅影響到盒馬未來的效率集成、擴張路徑以及標準化、規模化盈利可能,也對其賦能商戶提出了新的考驗。

在顧客定位層面,盒馬一度宣稱, 一二線市場中的3億消費者是其目標客群,而盒馬鮮生、盒馬APP也從商品、定位等多個層面切分著中高端客群的市場。但在此次變革中,盒馬將目光投向大眾民生消費,分別在業態、商品、價格帶等多個層面放低身段。

盒馬在2018年12月時表示要回歸“理性擴張”,並在武漢開建其全國物流供應鏈網絡,計劃以此扎穩內功。然而,侯毅為盒馬做出的最新定調是,“今年還是捨命狂奔之年,我們還是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讓盒馬的大門店至少一番之上。我們的銷售增長,還是希望繼續保持去年百分之幾百的增長幅度。”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盒馬站在分叉路口,相比較此前“孤注一擲”般打造盒馬模式,現階段似乎更願意嘗試多路可能。

而盒馬此次拋出的盒馬MINI、盒馬菜市、盒馬F2、盒馬小站四種新業態,若試水成功,它們可為盒馬體系再度拓展適用場景,從而形成集團軍佈局;若效果不達預期,盒馬也可借多路縱隊實現內部賽馬,攤薄試錯風險。


面對現實

盒馬“下沉”


根據盒馬規劃,此次推出新業態,是對盒馬大店覆蓋範圍的進一步拓展,並針對不同商圈、消費者收入水平等要素,使其依照差異化特性層層下沉。這一次堪稱“自我否認”的戰略轉型,不禁讓業界疑問,這是盒馬對於三四線區域乃至當地零售業態的降維打擊,還是盒馬“屈從”於現實之後的轉型之作?

具體到業態來看,盒馬鮮生門店對標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是其商品、運營、業態迭代的集大成者;接下來是盒馬菜市業態,圍繞社區佈局,主打“接地氣”概念。例如將會增加熟食檔口,在提升坪效的基礎上,圍繞社區消費者的一日三餐做生意,從而做到“低價高頻”;隨後是盒馬MINI店,門店經營面積500平方米左右,圍繞常住人口五六萬左右的鎮、縣佈局,其中冰鮮、活鮮比例擴大、引進現制現售熟食品類是其差異化賣點;再向外延伸,是盒馬F2便利店業態,主要開在CBD商圈範圍,對標上班族的早飯、午飯以及下午茶場景;而在最外一層,則是盒馬試水前置倉業態的盒馬小站,計劃用相對較低的開站成本,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展開市場佈局。

侯毅對此表示,“今天的盒馬,不單單是一個盒馬鮮生,而是一個全系列的業態集群,我們進駐各個城市,各種不同的商圈,不同的業態,符合不同的消費群體。這些東西的本質,我們認為是兩個,一個是按照當地消費者的商圈特性精準研究我們的商品配置。第二個是用技術提升整體零售的效率。”

這或許從側面說明,原有盒馬鮮生業態無法完成盒馬布局全國的“理想”。

曾有媒體報道,盒馬鮮生的線上客單價約為75元、線下客單價在113元左右,對比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以及一些社區生鮮門店在30元-60元左右的客單價可以看出,這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當作日常生鮮消費的主流渠道。而數量相對較少的中高端客群,也不足以支撐盒馬鮮生展開全國擴張,並在單一城市中利用門店密度提升,獲取規模化優勢。

在盒馬鮮生的品類結構中,波士頓龍蝦、帝王蟹等大海鮮既是宣傳噱頭,在初期吸引了大量獵奇消費客群;也是貢獻客單價與毛利率的優勢品類,在運營過程中充當著盒馬鮮生的差異化賣點。但是,大海鮮不可能成為顧客的日常消費品。就如同侯毅所說,“消費者是喜新厭舊的,大海鮮會被吃膩掉。所以今天的盒馬大海鮮,雖然還是在賣,但早已經不是主力商品。”

而盒馬鮮生此前推出的“日日鮮”蔬菜,採用預包裝銷售,計算下來成本會增加十幾個點,而零售價格幾乎比同類型散裝蔬菜翻上一番甚至還多。這就使得願意為乾淨、方便、時效買單的消費群體受限,反映到盒馬鮮生運營中,出現”日日鮮“蔬菜重包上架等問題也就不難理解。

為此,盒馬變得更加現實。它曾在2018年”雙十二“當天表示要回歸理性擴張,從“捨命狂奔”轉向“精細化運營”,並從人效、坪效、時效、流效四個方面分別升級,以此解決供應鏈效率、門店運營品質、商品食品安全等問題。

然而,侯毅此次再度表示,盒馬還在求快,要將“捨命狂奔”作為擴張節奏。但開始從區域、業態、商品等多個層面下沉佈局。

就區域下沉來說,盒馬將會針對三四線市場以及縣鎮區域開出盒馬MINI等相應業態。這實際上也是當下諸多零售商的共識,即“五環外”消費者是一塊亟待滿足的價值窪地。例如大潤發華東地區門店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四線城市車釐子的整體銷量,同比增長37%。來自天貓的數據也顯示,三四線城市人群購買智利車釐子,增幅遠高於一線城市。

相比較盒馬來說,大部分佈局三四線市場的區域零售企業通常缺乏跨區域運作經驗,主要以本地市場為主,雖然具有一定的地緣優勢,但在應對外來進攻者時,容易受到供應鏈、資本、資源背書等方面制約,從而受到負面影響。


模式之變

集群優勢還是盲目撒網?


“盒馬一次推出四個新業態,涉及前置倉、新型菜市、MINI門店等時下熱興的網紅業態。正面來看,可以說是盒馬看好未來增量,展開提前佈局。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不免也是難以瞅準具體方向,無奈之下的多方試水。”一位零售高管分析稱。

通常來看,傳統零售商進行業態佈局,大多是圍繞主攻業態進行商圈、商品、營銷方式等層面的差異化佈局。例如類似於美宜佳、羅森這樣的便利店品牌,根據商圈特性開發特定店型,並對商品結構進行調整。或者是像永輝相繼開出紅標店、綠標店、精標店等店型,是對超市業態的層層升級;永輝雲創圍繞永輝生活門店+APP展開線上線下一體化佈局那樣,均有一條核心邏輯貫穿始終。

但盒馬此次推出的前置倉、新型菜市、MINI門店業態,彼此之間缺乏緊密邏輯,更像是一場多方佈局的“慷慨”試錯。

比如說,前置倉業態一般旨在兼顧成本控制與開倉速度之間的性價比,即以低於新開門店的成本構成迅速鋪開點位。但其“倉儲”屬性也意味著對標對時間要求較高,需要到家服務的年輕客群;菜市業態即便經過升級,商品性價比也是其核心競爭力;而MINI店目前來看屬於對標社區生鮮消費的小業態佈局。換句話說,上述業態的目標客群、消費時段、消費場景,高頻商品品類均存在不小差異。

這一方面對盒馬的供應鏈能力提出不小考驗。此前盒馬鮮生在商品上的策略是“高端商品多、普通商品全”。曾有媒體評論稱, 這些商品填充在門店中,雖然能夠滿足線上消費的多樣化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線下門店的坪效,其單店盈利能力十分令人擔憂。但當它在三四線市場對商品進行“降級”處理後,意味著需要引入更民生、更親民、價格帶更低的商品結構。那麼在相應店型達到一定規模之前,這也是不小的成本壓力。

另一方面,同時推出四種業態,意味著盒馬的商業模式或許正在發生改變。其中一種方向是,盒馬意在展開集團軍佈局,使各業態之間形成戰略聯動,從多個層面佔據優勢,從而圍成鐵板抵禦竟品。拋開實際操作效果不說,這意味著此前接受盒馬賦能的三江購物、新華都等區域零售企業,將面對全新的發展方向。

“盒馬幾乎已經承認,原有的大海鮮、日日鮮、大店模式需要迭代,否則難以盈利,那麼這些仿照盒馬、與盒馬合作開店的企業該怎麼辦?難道要像盒馬一樣,再按照盒馬MINI、盒馬菜市、盒馬小站、盒馬F2的配套搞一套嗎?”一位區域零售企業高管表示。

而另一種方向,則不排除是盒馬也在試錯。上述四種業態或將在盒馬體系中按照賽馬制競爭出線,那一條先跑通即重點扶植該業態。【完】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提供行業資訊、精品培訓、商務考察、品牌傳播、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

第一時間掌握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