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速度!高鐵建設加速湖南新化文印大軍回鄉發展

原標題:高鐵入湘十年②丨高鐵來了,新化文印大軍迴流了

編者按:2009年12月26日,當武廣高鐵的列車用超過300公里/小時的速度穿進三湘大地,湖南正式宣告進入高鐵時代。

時光的車輪雖然沒有高鐵那般真實可感,然而,它卻在我們不經意之間劃過了十年。十年間,高鐵不僅僅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極大地縮短了出行時間,同時也為沿線地區的發展帶來了“高速紅利”。

高鐵入湘這十年,一大批農特產品、旅遊景點在車來車往中被人熟識;一系列新興事物和新興產業也搭上了高速度;一批優秀的年輕人燃起了發展家鄉的激情……即日起,紅網時刻新聞推出“高鐵入湘十年”系列策劃報道。

速度!高鐵建設加速湖南新化文印大軍回鄉發展


2014年12月16日,地處新化縣西南角的洋溪鎮,迎來了穿境而過的第一列高鐵。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張興莎 攝影 陳杰 通訊員 張韜 婁底新化報道

2014年12月16日,滬昆高鐵湖南段全線貫通。這一天,地處新化縣西南角的洋溪鎮,迎來了穿境而過的第一列高鐵。

這個古而有之的交通要塞,與新邵、隆回、漵浦三縣接壤,縣內與上梅、爐觀、科頭、水車等鄉鎮毗鄰,自古就是商品貨物集散之地。

如今,新化南站建址於槎溪鎮朝陽村與洋溪鎮寨邊村交界處,這為洋溪打造高鐵新城描上了濃重的一筆。洋溪人引以為傲的複印圖文產業,藉著高鐵開進城鎮的優勢,高調“回家”了。

速度!高鐵建設加速湖南新化文印大軍回鄉發展


新化南站。

湘中小鎮有了高鐵站,村民舞旱龍慶祝

2014年,在新化槎溪鎮與洋溪鎮之間的丘陵土坡上,一座3000平方米的建築拔地而起,滬昆高鐵沿線從此多了一個新化南站。

新化南站位於洋溪鎮寨邊村、雙源村和槎溪鎮朝陽村三村交界地帶,距離新化縣縣城約18公里。

40多歲的站長楊凡,皮膚黝黑。他清楚地記得,第一次來站裡是2014年11月10日,當時距離通車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

車站已經建好,周邊的路還沒完全修好。那天,楊凡“失策”地穿了一身白衣白褲白鞋子,車子開到附近,陷到泥巴地裡動彈不了,他只好下車走路,到最後踩著一腳稀泥巴踏進了車站。

還沒開始營運,但搞建設、架電網的工人早已進場,正在熱火朝天地幹活。通訊職工、行車職工等也提前半年進場,在做通車的前期準備。

正式通車那一天,路修好了,基礎設施也完善了,十里八鄉的人都來了,原本空蕩蕩的前坪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為了慶祝通車,廣場上鑼鼓喧天,還舞起了只有過年才會出現的旱龍。

高鐵沒開通之前,每到過年,洋溪鎮就成了大型的停車坪,交通非常擁堵。高鐵的開通,標誌著“東西互通、南融北接”的戰略主通道初步建成,全省大部分市州在兩小時內便可到達新化。從長沙乘高鐵過來僅需1小時,從廣州、上海至新化分別只需4小時、6小時。

楊凡說,新化南站的單日設計發送最大客流量為5000人次以上,但這個數字在2018年春運最高峰的時候超過了一倍多,達到11000多人次,將近12000人次,“新化縣有150萬人口基數,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工作。他們出去的時候大包小包,回來的時候也大包小包,山貨和一些新鮮玩意隨著高鐵進進出出,在山區和城市間流動。”

新化縣總人口152萬,總面積3636平方公里,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口資源。

5年來,高鐵不僅改變了新化人的出行方式,同時也為這個人口數居湖南省第一位的縣城帶來了“高速紅利”。

農業文化遺產紫鵲界梯田讓新化縣躋身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百強縣,高鐵開通助力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給小鎮原住民和外出務工者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農家樂老闆羅鐵平說,隨著交通越來越便利,她的住客越來越多,客源從省內逐漸發展成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而且大部分是坐高鐵來的。前兩年,在外打拼的兒子也乘勢回到了家鄉,和兒媳婦一起幫忙打理店鋪。

速度!高鐵建設加速湖南新化文印大軍回鄉發展


高鐵的開通助力了新化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紫鵲界迎來了更多的外地遊客。

洋溪鎮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新化地處湘中,東接冷水江、雙峰、漣源,南抵隆回、新邵,西連漵浦,北臨安化,盤依雪峰山東南麓,資水中游。新中國成立前,洋溪鎮的造紙業、陶瓷業、白地布、玉蘭片工藝名聲在外,商品暢銷全國各地。現在,洋溪人的複印圖文產業幾乎遍佈中國的每個角落。

改革開放至今40年來,新化文印人才輩出,目前約20萬新化人在全國300多個城市、2800多個區縣,開設了約6萬家文印店、2000家耗材經營企業以及3000家複印機再製造和經銷企業,年產值約達880億元,佔全國文印產業約70%的市場。在洋溪當地,不管是80歲老人,還是3歲小孩,對“複印機”三個字都不陌生。

隨著新化南站的通車,作為高鐵所在地以及新化文印產業的發源地,洋溪鎮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高鐵的開通為小鎮提供了便利的對外交通聯繫方式,將新化迅速納入湖南乃至全國範圍的發展圈中。同時,湖南省提出著力將新化文印打造為千億級產業,新化文印老鄉積極響應,已有一部分在外發展的老鄉回鄉發展,80後的羅泰平就是其中一位。

這位36歲的年輕文印人回鄉創業已有兩年。兩年間,他時常發出這樣的感慨:“在家的感覺真好,在外面賺再多的錢,也沒有歸屬感。”

羅泰平是土生土長的洋溪人,15歲就被父母送去上海,在一個從事文印行業的老鄉那裡當學徒。16歲時,又輾轉去了廣州。在上世紀90年代末,新化文印人已遍佈全國各地,他們通過血緣、地緣、師徒紐帶關係,產業日益擴大。

“洋溪人脫貧,99%靠文印。”年紀不大,卻有著20多年從業經驗的羅泰平,經過多年打拼,已小有成績。2011年,他在廣州市花都區成立了自己的辦公耗材經營部,主要涉獵二手複印機再造、耗材配件等業務領域。

錢一年比一年賺得多,可回家看望父母的時間卻一年比一年少。

2014年12月16日,羅泰平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崽啊,今天洋溪通高鐵了,你們回來比以前方便多了,要經常回來看看啊。”

掛掉電話後,母親的熱切期盼時常在耳旁迴響。那一刻,羅泰平突然很想回家。不日,他便帶著妻兒從廣州乘坐高鐵,3個多小時後便回到了家鄉。

感受到高鐵的便利之後,羅泰平回家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有時候生意繁忙,上午回洋溪看望了父母,下午又坐高鐵返回廣州。“高鐵在我心裡的意義,就是幫助我實現了既賺錢又盡孝的願望。”

在來來回回間,羅泰平也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路變平坦了,30多層的高樓也建起來了,原來的荒地變為了寶地,便利和優惠條件吸引了回家創業的人。

“何不借此良機回家?我感覺這是一個理想和明智的抉擇。”這條茅草路沒人走過,羅泰平邁出了第一步。2017年,他牽頭組織了廣州花都文印市場87家複印機再造業(產值約5億元)整體遷回洋溪鎮。

“高鐵是一個永久的資源,依靠高鐵發展的產業,我們相信是穩固的。”現在,羅泰平還有一部分業務在廣州。他繼續奔波在兩地之間,藉助高鐵,正在把生意一步一步“引回來”。

高鐵站催生縣城次中心

在今年6月一次活動啟動儀式上,羅泰平作為回鄉創業的企業家代表上臺講話,其中有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人。他說:“每天晚上回來,我都能看見我的母親,感覺特別心安。”

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國雄對此印象深刻。

2017年4月,高鐵開通兩年半後,在太平洋證券擔任董事長助理的羅國雄,毅然回鄉開創他的第二份事業,創辦了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速度!高鐵建設加速湖南新化文印大軍回鄉發展


新印科技出品的文創產品。

2013年之前,羅國雄曾經有23年沒有回過家鄉,由於工作原因,父母跟隨他輾轉北京、北美等地。“有些人父母年歲大了,跟不動的,孩子們每年都會從五湖四海回來,但交通十分不便。如今,高鐵為家人的團聚做出了巨大貢獻。”

回想30多年前,羅國雄還在北京求學,坐綠皮火車要兩天一宿或兩宿一天才能到達。現在,他上午10點多從北京乘坐G405出發,下午5點40就到新化了,還能趕上家裡的晚飯。

現在,羅國雄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時間待在了新化,其餘時間去北京和長沙。“雖然還在折騰,但沒那麼累了,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速度!高鐵建設加速湖南新化文印大軍回鄉發展


文印小鎮就選址於新化南站旁邊。

“把辦公地點放在高鐵站附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新化南站也很有可能成為新化縣的次中心。”羅國雄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根據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大約40%的在外企業家意願返鄉創業。現已有50餘家在廣州、武漢、南京、北海的文印企業簽訂了回鄉發展協議,300餘家文印企業有回鄉發展意願。

新化文印產業,因為他們的迴歸,未來可期。而高鐵,為他們插上了回家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