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提到海子,总会不禁惋惜他的猝尔长逝,像繁星忽而陨落大地,匆忙结束璀璨而又短暂的一生,但他曾闪耀的痕迹将永存世人的心里,永不凋零。读海子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常借助自然界的景象进行抒情,生动而准确,我们会讶异于他对每个生命的感悟都如此强烈,读他的诗,常常会伴有一种强烈热血的生命触动感,像是全身的血液开始澎湃和沸腾,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呼吸面前的空气,甚至有一种即可逃离到野外去的冲动。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首海子的《北方的树林》依旧出色,诗中没有太多的释怀之感,甚至有点压抑和无奈,但仍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强烈感悟和情感的真情流动。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本期音频选自《海子经典诗歌欣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北方的树林

朗读:徐涛


槐树在山脚开花

我们一路走来

躺在山坡上 感受茫茫黄昏

远山像幻觉 默默停留一会

摘下槐花

槐花在手中放出香味

香味 来自大地无尽的忧伤

大地孑然一身 至今仍孑然一身

这是一个北方暮春的黄昏

白杨萧萧 草木葱茏

淡红色云朵在最后静止不动

看见了饱含香脂的松树

是啊,山上只有槐树 杨树和松树

我们坐下 感受茫茫黄昏

莫非这就是你我的黄昏

麦田吹来微风 顷刻沉入黑暗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这是海子的一首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对于这首诗我们不必过多去揣摩诗人当时的心境或想要表达的思想态度,最好的鉴赏态度应当是细嚼慢咽,感受诗中的美景,置身于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看他所看到的景,听他所听到的音,感受他所感受的心跳。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不难看出,这首诗歌根据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变换顺序来写,时间上从“黄昏”到“黑暗”,空间上从“山脚”到“山坡”。随着时空的推移,诗人的感官也随着所至之景的变化而变化:视觉上,从看见山脚的槐树,到山上的白杨、松树;所见的黄昏之景也从“静止不动的淡红色云朵”到“茫茫”。嗅觉上,从槐花的清香到麦田淡淡的香味。触觉上,从抚摸一朵微小的小花到全身躺在山坡上,感受草地的柔软。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从近景象到远景的变化,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诗人起初上山时使用的是“无尽的忧伤”、“孑然一身”这些字眼,可以感受诗人当时内心的空洞和孤单。上山以后,词汇变成了“默默”、“静止不动”,说明诗人内心的跌宕不安得到了片刻的安宁。最后诗歌以“沉入黑暗”为结尾,预示了黄昏的落幕,黑夜的来临;“黑暗”虽给人的感受是绝望、失落,但在诗人这也可能代表一种解脱和释放,与其一直沦陷在压抑、茫茫、幻觉一样的黄昏里,倒不如将一切归零,在一片纯净的黑色中安定自己躁动的心灵。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海子,当代青年诗人,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著名作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等。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重温经典诗歌丨海子:北方的树林

徐涛,中国著名配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徐涛于1984年开始配音工作,作为标准的男中音,他的声音华美浑厚,深沉又不失清朗。截止目前,他已为数千(集)电影、电视剧配音,经他声音塑造的人物超过百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