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国粹’中医中药何时再次真正走入万千百姓心中

最近看新闻看到这次‘新冠战役‘’中医在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心理感到很开心。从现实讲,自己是个基层普通的中药销售人员,中医越是“耀眼”,中药行业越光明,收入肯定会更多,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说,我想说说个人的一点感受。

我记得刚入中药行业是2012年,在初次拜访一个老中医的时候,他给我的一个回答记忆犹新。老中医78岁了,但是还是在坚持在一线工作。但是,我在他的诊所里,竟然看不到一味中药。我好奇的问他:为什么不继续用中医看病,他说:现在老百姓小病就是到诊所或药房拿点药打点滴,大病就是到医院住院,医院有报销,而且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不认可中医中药,觉得治病贵而且很多病都得不到报销。我当时呵呵一笑没有反驳他,问到:那您从事这么多年中医,放弃了不是可惜了吗。老中医没有正面回答我,到是反问了我一句:你觉得为什么现在中医和西医“竞争”,为什么这些年处于“弱势”,我说可能现在的人都是图个方便,便宜,相信科学,中医治病在科学界很多事情都解释不了的。她说不对:我认为是中药害了中医,中药市场混乱,假冒中药还有些甚至掺杂'害人"的东西进药材里,比比皆是,中医治病讲究‘道地药材,药材‘道地’肯定治病效果不好了’。个人认为他说的比较片面,但不可否认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时期中医理论基本形成,之后历代都有总结发展。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是古代中华儿女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可是近代中医的“没落”,西医的崛起,现在老百姓心里还有多少人认可中医?

我小的时候记得,一个长辈得了帕金森症,全身颤抖,一天要换几次衣服,因为手脚时时刻刻在颤动,家里东拼西凑花光了积蓄,可是还是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生活,通苦过了十年,在过了10年就去世了。当时没什么感觉,觉得他能多活10年已经赚了。可这几年和许许多多中医接触,发现有好些通过中医治疗“治愈”的帕金森病人例子大有人在,虽然偶尔还会颤动,但是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不需要人照看,也不需要整日躺在床上那么痛苦。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这觉得不可思议,帕金森症不是世界难题吗?怎么可能“治愈”,我想说你没见过代表不存在。说到这里,也很懊恼,也有一点遗憾。如果当年那个长辈通过中医治疗是不是晚年不用这么痛苦?是不是现在还活着?

一种文化去传承,去发扬光大,去深入人心,是需要很多因素的。需要传承人(中医)不断继承和专研,需要国家不断去推广和政策支持,需要中医人才的不断培养,也需要中医文化的不断熏陶一代接着一代的普通百姓。

“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我是基层中药销售人员,现在每年都在不断的协助和督促、引荐基层医生去学习中医技术,培养更多的中医种子。“担着”不断推广中医中药的责任,“担着”这份责任,赚到了钱,希望让更多患者通过中医“受益”。

“国粹”,国之文化精华,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国粹”已深入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