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贾母为何如此喜欢初来乍到的薛宝琴?

Right^岸


贾母喜欢宝琴,其实也就是她长得好,更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养成的优美气质!有趣的是,作者对人见人爱的宝琴并未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众人的言行来塑造宝琴的形象。看看宝玉、探春、晴雯等对她的评价。

第四十九回,宝琴一行人刚落脚贾府,见过她的人便感慨万端。

宝玉道:“……,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的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宝玉的一番感慨,给人多少想像空间,大观园里“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的探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湘云,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亘古罕見的绝色女子?又是怎样的精灵竟被宝玉呼之为“人上之人?”

而晴雯则用一个比喻把包括宝琴在内的四个女孩子青春秀美“比”出来了“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

探春则用比较法,举重若轻地表达对宝琴的赞美:“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既如此,曹公有多少笔触能写出宝琴的美?只好不写了。袭人对宝钗又敬佩又崇拜,总觉宝钗已是顶顶绝色的人了,所以她无比疑惑“这也奇了,还从那里再好的去呢?”

宝钗已是极美的了,而宝琴之美笔触不至,我们只好以宝钗作蓝本,去想像曹公写不出的宝琴的美丽。“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是曹公对宝钗的鉴定,黛玉已是天人,竟不及宝钗,又是一比;少年宝玉看美人要细致得多,他眼中的宝姐姐“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况且是美得叫人口不能言、笔不能叙的女孩子?所以,贾母之爱,缘之美,人之常情尔!



玄真子桑


《红楼梦》小说里,曹雪芹写了两件锦绣辉煌的珍贵皮大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小说第四十九回,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四个姑娘来到荣国府,尤其是宝琴,贾母喜欢的了不得,不但要求她跟着自己吃住,还逼着儿媳妇王夫人认了干女儿,这还没完,下雪时,老太太将自己压箱底的好衣裳——凫靥裘送了薛宝琴。这件裘衣是金翠辉煌,大家伙儿都不认的,香菱认作是孔雀毛织的,还是史湘云有见识,说:“哪里是孔雀毛,就是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惹得宝钗羡慕不已,都有点吃醋了,说出了:“你也不知是哪里来的福气 ......我就不信我哪些不如你。”


湘云的话只说对了一半,老太太这样疼宝玉,差不多的时间也送了宝玉一件乌云豹氅衣,名字就叫雀金呢,看上去金翠辉煌、碧彩闪烁,是用孔雀毛捻了金线织的。这件美丽高贵的衣裳后面还惹出了一段更精彩的情节,就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读者津津乐道于这两件衣服,说起宝玉的雀金裘,必定要扯上晴雯,好像老太太送这件衣裳就像是为了表现一下晴雯的心灵手巧和对宝玉的一片真情,而送宝琴的凫靥裘就为表现贾母是如何喜欢这个薛家小姑娘,顺便表达不大喜欢薛家大姑娘,这当然也对,但这只是表层意思。曹雪芹费这么多的笔墨在这两件衣裳上,可不是单单为了表达这个,否则,你可就小瞧了曹公喽!


贾宝玉是贾府的活龙、凤凰,这是公认的,贾母给自己最疼爱的孙子这件孔雀毛皮大衣,和宝玉那是正配,孔雀在古时就代表了凤凰。宝琴的野鸭子毛大衣当然也珍贵的很,可是野鸭子嘛,配凤凰?还是有点那个......有人还说了,贾母喜欢宝琴甚于黛玉,别开玩笑好吧,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的人,和自己的亲闺女的血脉、亲外孙女,这可以比吗?再补充一句,贾母就不可能给自己外孙女黛玉这件野鸭子大衣,一只凤凰,一只野鸭子,想想这个画面,还是老太太的一对儿小冤家吗?

庚辰本十七、十八回写到妙玉时,有脂砚斋批语:“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说得很清楚,宝琴等这四个女孩子无论怎样写得热闹,她们是位列十二钗副册的,而十二钗副册之首位是香菱,她们是排香菱之后的女子,所以,宝琴在《红楼梦》的定位就是如此。贾母对宝琴的态度,尤其是她向薛姨妈询问宝琴的生辰八字,引发了众人的猜测和联想,薛姨妈首先就认为,这是贾母在为宝玉求配。凤姐那么懂老太太,这次也没猜准,还想张罗宝玉和宝琴呢,后来知道她早许了梅翰林家了,大家才算作罢。其实,贾母怎会不知道这个?这个老太太是故意的拿宝琴做幌子,明明白白告诉众人:宝二奶奶选择标准就是宝琴这样的,也等于说宝钗没戏。利用了人家姑娘,送人一件皮大衣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贾母这个大衣送的,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小心思,只不过大家没看懂罢了。

宝琴可是个明白人,毕竟人家走了万里路,来到贾府没几天,小姑娘就看懂了,论才情,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论受宠,黛玉、探春在姑娘里面,那是老太太心尖上的人,所以,宝琴得了两盆水仙,两盆腊梅,她送一盆水仙给黛玉,送一盆腊梅给探春,聪慧吧,别人不说,她咋不送史湘云、迎春呢?另一个明白人是林黛玉,林妹妹那是读了万卷书的人,早就洞若观火了,你看,老太太这么宠爱宝琴,她不但没有一丝的不高兴,和宝琴的关系比亲姐妹还要好,二人连姓都不带,直呼“姐姐”“妹妹”。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大家在红香圃射覆,黛玉说了一句“这鸭头不是那丫头”,算不算与贾母做了呼应呢?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我的喜马拉雅FM:屏山讲读红楼梦)


屏山品红楼


首先因为薛宝琴的性格、模样、才情均属上乘。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为了贾家的前路。

贾府一代水字辈的,贾演、贾源是开国元勋,位居国公,权力中心的人物;二代代字辈贾代善、贾代化虽不如前代,但也是朝廷重臣;到了三代文字辈,只有一个贾政当个五品副职,贾赦虽有爵位,但啥实职都没有,只能在家里待着抱孩子;至于贾珍、贾琏贾宝玉这辈,更不用提了。

贾府越来越衰败,急需让子孙走科举道路,挽救家族,所以贾府特别中意与“教育界”的家族联姻。比如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就属此类。

注意,薛宝琴是〖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贾母疼宝琴,让王夫人认她当干女儿,意味着薛宝琴也是贾府闺女了,贾府又多了个翰林亲家。


二,为林黛玉还人情

林黛玉薛宝钗的关系开始破冰,薛姨妈又慈祥地抚慰了黛玉一番,黛玉认她当干娘。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贾母自然要投桃报李,还薛姨妈一个人情。你认我的外孙女作干女儿,我也认你侄女作干孙女,这不仅是咱们关系友好的见证,更加深了咱们的友情。

三,为了木石同盟

关系再好,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也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比如是木石同盟还是金玉良缘。

贾母一心想让黛玉嫁给宝玉,木石同盟;王夫人、薛姨妈一心想让宝钗嫁给宝玉,金玉良缘。并且,还用和尚给了宝钗一个金锁造势。

现在贾母上来就非常疼宝琴,想把她嫁给宝玉,表明:我一眼就看上宝琴了,这么长时间都没看上你宝钗,嫁给宝玉你就别想了。反正宝琴已经许给梅翰林了。

姜还是老的辣,贾母此举可谓一石三鸟。


待我施为地煞变


熟悉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贾母钟爱宝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宝玉长得和他的爷爷,即贾母的丈夫,一模一样。

那么,谁和贾母年轻时容貌相仿呢?可能是她的外孙女林黛玉,也可能是她的侄孙女史湘云。

但笔者以为最像少女贾母的应该是薛宝琴,因为她老人家一见宝琴,就“喜欢的无可不可”,非要逼着王夫人认作干女儿,因为她要将宝琴当亲孙女养活。等到安排宝琴的居处时,贾母更是“连园中也不命住”,而是让她“晚上跟着自己一处安寝”。

宝琴踏雪寻梅是《红楼梦》中最优美最著名的场景之一,面对此景,贾母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

众人都认为"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但贾母却对并不认可:"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依笔者愚见,也许贾母当时是想说“就像我年轻时候的样子”。

和宝琴雪下折梅相映成趣的是,贾母少年时好像有过池上采荷的经历,她虽没有说得明明白白,但通过她的回忆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美好猜测:

我先小时, 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象他们这么大年纪, 同姊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少年贾母失足落水的经历可以知道,她当时的性格行事和踏雪寻梅的宝琴有的一拼,这应该也是她喜欢宝琴的原因之一。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夜狼文史工作室


宝琴在第49回才出场,并且是名花有主的一个人,她进京时已经许了梅翰林之子为妻。她一来就受到贾母的超级喜爱,着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先来看看宝琴姑娘受到了哪些特殊对待:

  • 贾母“逼”王夫人认了宝琴为干女儿。

  • 被留下和贾母一起住。
贾母喜欢非常,不命往园中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
  • 赏了一件俄罗斯国进贡的野鸭子的斗篷,另一件孔雀毛的给了宝玉。


  • 宝琴刚到姐姐宝钗处,贾母就吩咐人“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他还小呢;让他爱怎么着就由他怎么着;他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别多心。”

这几件事更加坐实了贾母偏爱宝琴丫头的事。宝钗开玩笑说:“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聪明识大体如宝钗,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由得我们不多想,其实宝琴着实有过人之处。



首先,她的长相与性情是极好的,应该比宝钗不差。

再就是她才情很高,包括后面联诗,以及薛小妹新编怀古诗,水平都是极高的,可和黛玉媲美。

她作为一个女子,“见得世面多,走的道路也多”,这是同时期其他女孩子所无法企及的。

我们今天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宝琴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

我认为,宝琴的出场,且极受宠爱,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或标志:那就是黛玉和宝钗的真正和解,黛玉达到了一个更高程度的成熟。即便遇到贾母疼宝琴超过自己超过宝玉这样的事,能不吃醋而是打心眼里高兴!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安排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子出场,还有哪些意义呢?欢迎探讨。


戴眼镜姑姑


因为宝琴人品 性格 才华 相貌 纯真为红楼梦众女子之首,实在是能让人眼前一亮,提亲与她贾母是半真半假,如果宝琴没有许配与人,那便是真要了,许配与人则委婉表明态度,宝钗我不要,王夫人 元妃 薛姨妈就断了念想吧,所以提亲无论结果与否贾母都是占主导权,贾母了解贾宝玉性格,只有黛玉最匹配,然而宝琴太优秀了,能惊艳四座,是宝钗黛玉的综合体,所以老太太真的喜欢,也真的可以舍弃黛玉,红楼梦善于美中不足一说,可惜许配了别人,贾母是红楼女人中最高明的一个顶级女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而已和,包括贾府灭亡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她是享乐主义者,不愿提那些烦心事而已


石家庄朵咪之澜室居空间设计


贾母一向喜欢聪明、漂亮的女孩子,从史湘云到林黛玉,到王熙凤,到喜鸾四姐儿,都属于“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的类型。连给宝玉选妾,也是看中了这个类型的晴雯。而宝琴,漂亮不用说,还天真、娇憨,也是这种类型的。



相比之下,世故、周到的宝钗类型,贾母是不那么喜欢的。宝钗在贾家,已经尽力做到十全十美了,贾母对她还是有距离感的客气。五十四回放炮仗,贾母搂着黛玉、王夫人搂着宝玉,连王熙凤也撒娇找人搂着,而薛姨妈却要搂湘云。为什么不搂着自己的女儿?实在是宝钗太世故周到,叫人难以亲近狎昵。




人的审美水平,是可以通过学习提高的;审美观点,也可以因阅历不同而变化;但人的审美直觉,却是很难改变的。贾母喜欢宝琴,对“端雅稳重”、“钗荆裙布”、温厚的邢岫烟,却喜欢不起来。开始也许是邢夫人的负面影响,但到后来,王熙凤、薛姨妈都改变了对邢岫烟的看法,连探春也送她碧玉佩,唯独没有写过贾母对她有任何好感。这就是审美直觉的力量。

相逢是缘。为免失联,请关注“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其实贾母有两层用意,一是在给宝钗下逐客令,提醒宝钗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二是明确拒绝宝钗,如果贾母钟意薛家,何必要舍近求远,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宁愿要宝琴也不要你,这实际上是给黛玉吃定心丸


唱正气歌


林黛玉虽是她的外孙女,因黛玉多愁多病,弱不禁风的样子,再加上封建思想嫌贫爱富。薛宝钗家有钱有势又有:金锁相配就偏向宝钗了,用调包计把林黛玉抛开,黛玉闻之加上本身多愁多病就气绝身亡了。


手机用户54347829896


史太君对宝琴的喜爱欣赏,是真实的,并不饱含功利算计的,甚至可能比对黛玉、湘云的喜爱还要来得强烈。只因为宝琴完美地符合史太君对年轻美好女孩子的一切想象。

九岁的黛玉在进荣国府时,何等深刻细密;十五岁的宝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何等圆熟老辣;十三岁的湘云在应对窘迫处境时,何等体面豁达。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时,史太君已经年约七旬。假若我们承认,史太君少女时代也是是宝钗、黛玉、湘云一流的人物,则迈入老年的史太君,在贾府修炼了五十余年,从重孙媳妇儿熬到老祖宗,其修为当早已超越了细密、老辣、豁达的层面,渐臻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在从心所欲和不逾矩之间,出入无间。史太君情感上欣赏、喜欢宝琴,觉得“大约可以配得宝玉”,这是从心所欲;理智上低头娶媳妇儿抬头嫁女儿,情知薛家的女儿并非宝玉良配,这是不逾矩;逼王夫人认干女儿、令宝琴与自己同宿主观上表达喜爱客观上避免与宝玉接触过多、半开玩笑地探询宝琴八字,这一系列看似自相矛盾的行为,是所谓“出入无间”,也是人性的幽微之处。


看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曹雪芹是如此偏爱宝琴,让她一个人和大观园群芳分庭抗礼。有黛玉之性灵而无黛玉之孤寒;有宝钗之随和而无宝钗之疏离;有湘云之娇憨而无湘云之轻率。但在当时在场的人甚至曹公自己看来,宝琴无疑是更美的。

这样的宝琴,史太君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喜欢到了极处,私心盼着能留她在身边,甚至动了抱回家给宝贝孙子当媳妇儿的念头,难道不是人情之常吗?


但这种喜欢,更像是自家父母对“别人家的孩子”的喜欢,是一种不接地气的喜欢。

对贾珠来说,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女李纨才现实;

对贾琏来说,京营节度使、九省统制、九省都点检王子腾之侄女王熙凤才现实;

对贾宝玉来说,五代列侯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林黛玉才现实。

“金玉良缘”之说,史太君大约是不喜欢的。只因为身为皇商世家之女、最高官职只是祖父当过紫薇舍人的薛宝钗,配贾宝玉完全不现实。薛姨妈就算心里有这种想法,也未必敢在史太君面前流露,那只会适得其反。

那么,史太君对宝琴当真是刻意示好,目的当真是为了敲打薛姨妈和宝钗母女么?会做如是想的,是低估了史太君的格局。史太君就算要敲打谁,也不会做得如此刻意、如此斧凿、如此不体面。不妨看看史太君,是如何敲打那个不省心的大儿子贾赦的吧。

史太君爱极了宝琴,忍不住“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半吐半露,说是已许了梅翰林家。史太君的表情当然是遗憾的。凤姐看出了史太君的遗憾,替她说了出来,大家说开,也就不提了。

当然,人情世故上,正因为知道对方有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来拒绝,才更加会会不揣冒昧地表达自己的喜爱。既然明知道对方会拒绝,为何还要压抑自己心里真实的情感表达呢?毕竟是真的喜欢啊。

《红楼梦》的世界,从来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但就按鲁迅先生的话说,每个人都是真的。

鲁迅:【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不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本文大部分内容,为【韩丁】 原创撰文 | 授权【狐狸晨曦】重新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